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趙麗穎版預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2023-06-07 21:56:59
最近重追電視劇《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主題曲由胡夏,鬱可唯演唱的《知否知否》深深觸動了我。這首濃濃中國古風的歌曲無論是曲調,歌詞還是情感,無不充滿柔美與優雅。單曲於2018年12月22日發行。2019年7月,該曲入圍2019全球華人歌曲排行榜年度典禮年度最受歡迎影視金曲。
這首歌曲圍繞宋代婉約派詞人李清照的這首《如夢令》展開,一如這部由小說拍成的電視劇。
先看這首詞: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小詞委婉地表達了作者憐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內心的苦悶。詞中著意人物
心理情緒的刻畫。以景襯情,委曲精工。輕靈新巧而又悽婉含蓄。極盡傳神之妙。
「昨夜雨疏風驟 」指的是昨宵雨狂風猛 。疏,正寫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義。當此芳春,名花正好 ,偏那風雨就來逼迫了,心緒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覺也睡得濃了。結果一覺醒來,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卻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詢問意中懸懸之事。於是,她急問收拾房屋,啟戶捲簾的侍女:海棠花怎麼樣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 :「還不錯,一夜風雨,海棠一點兒沒變!」女主人聽了,嗔嘆道:傻丫頭,你可知道那海棠花叢已是紅的見少,綠的見多了嗎!?」
詞人為花而喜,為花而悲、為花而醉、為花而嗔,實則是傷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嘆自己的青春易逝。
再說電視劇。
有網友覺得,李清照的《如夢令》是一首基調悲傷悽涼的作品,一覺醒來,花兒都凋殘了,這樣的場景畫面,無不讓人覺得悽涼清冷,而劇中講述的幾位主人公的經歷,都算是「悲」。首先就是女主角明蘭,小小年紀就喪母,一直養在老太太名下,為了掩人耳目,不被人關注,還隱藏了自己的鋒芒和銳氣,隱忍報仇,成長道路上也充滿了坎坷,被人折騰。儘管後來嫁了人,但是男主顧廷燁也是早年就失去母親,婚後也被婆母算計折騰。此外,就是一直想著明蘭的齊衡,雖然出生高貴,但是得不到所愛,終究是悽涼一生。而墨蘭雖然是狠辣了一些,心思不軌,但始終她的一生也被人踩在腳下,想往高處爬使盡手段,卻終不算幸福。
總的說來,劇中大部分角色都是「悲情」的,這種說法受到了很多網友的認可,但是官方倒是並沒有承認。而《知否》的原著小說其實叫《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而作者是覺得,這首詩展示了古代貴族女子的閨閣生活,所以就用了《如夢令》當片名,這與電視劇的主線都是契合的,而且也有古代的溫和唯美風格。還有一些細節比如明蘭在出嫁前喝了冷酒,下人也勸她不要喝了,但是她不聽,這點執著還是和李清照比較接近的,也完美的詮釋了''濃睡不消殘酒''。
了解了詞與電視劇,那麼這首主題曲的意義就不言而喻了。
《知否知否》歌詞由張靖怡改編自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胡夏和鬱可唯第一次合作錄音的音樂作品。當他們拿到這首詞時,胡夏就覺得它很美。但如何用男女對唱的形式詮釋李清照的詩詞,讓他們幾經斟酌。因為如果唱的太柔了,就少了一些對比;唱的太用力了,就會失去李清照原有的韻味 。
《知否知否》唱出李清照柔情悠長的浪漫情懷 。胡夏和鬱可唯的聲線勾勒還原了詞人李清照往昔之景,富於傷情的演唱將聽者的情緒緩緩引入,「知否/知否」幾字的吐露更是聲聲沁入人心 。無論是整體婉約的曲風,還是情感表達方面的拿捏,都在讓人感嘆時光變遷、青春易逝的同時,感受到柔情陪伴的溫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