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測量管壁應力與摩擦阻力係數的實驗裝置及方法與流程
2023-06-08 12:10:46

本發明屬於石油天然氣開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測量管壁應力與摩擦阻力係數的實驗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全國範圍內廣泛分布的油氣輸送管道很多都存在著隱患,國務院辦公廳和各省市高度重視,分別出臺了油氣輸送管道安全隱患整改文件。在油氣的輸送過程中,帶壓流體流經管道,會使管道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形,並引發應力集中的現象,造成管道長期疲勞損壞,不利於管道的長期安全使用。因此,測量帶壓流體充滿或流經管道時的管壁應力或應變,對管道安全運行至關重要。同時,在管道的輸送過程中,油氣需要克服管道內壁的摩擦阻力,產生一定的壓耗。因此,測量管壁應力或應變以及管道內壁的摩擦阻力係數,有利於監控管道的工作狀態,保障油氣管道輸送的安全進行。
近年來,測量管道應力的新技術逐漸湧現,但均未考慮在有一定束縛的振動條件下及有束縛的非振動條件下管路應力的測量,未能有效模擬實際的工況,且現有設備大多針對水平管路的摩擦阻力係數與應力的測量,未能實現對豎直管路的有關測量。
由此可見,現有技術有待於進一步的改進和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測量管壁應力與摩擦阻力係數的實驗裝置及方法,旨在模擬測量管道管壁局部應力與摩擦阻力係數,進而分析油氣輸送管道的工作狀態,降低事故分發生率,有效地保障油氣管道的安全輸送。
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測量管壁應力與摩擦阻力係數的實驗裝置,包括空壓機、第一氣瓶、增壓泵、多條相互並聯的儲氣支路、多條相互並聯的高壓水平管路、多個雙軸式應變花、多個差壓傳感器、多條引壓管線、應變儀、數據採集模塊、計算機、多根彎管、多條相互並聯的高壓豎直管路、第二氣瓶及多個回壓器;所述增壓泵分別與空壓機和第一氣瓶相連,各條儲氣支路上均設置有相連的儲氣罐和一號壓力變送器,各儲氣罐的進氣口端通過管路與所述增壓泵相連,各一號壓力變送器分別設置在與其相連的儲氣罐的出氣口端,且各儲氣罐分別通過管路與多條高壓水平管路相連;所述高壓水平管路的條數與高壓豎直管路的條數相等,每條高壓水平管路均通過一根彎管與高壓豎直管路相連,各條高壓水平管路的內徑均不相同,相互連接的高壓水平管路和高壓豎直管路的內徑相等,每條高壓水平管路配備有引壓管線和差壓傳感器,差壓傳感器通過引壓管線安裝在高壓水平管路上,各所述一號壓力變送器和差壓傳感器均通過屏蔽線與數據採集模塊相連,數據採集模塊與計算機相連;各所述高壓水平管路上每隔一米、各彎管上每隔一米、各高壓豎直管路上每隔一米均貼有一個雙軸式應變花,各雙軸式應變花通過屏蔽線與應變儀相連,應變儀與計算機相連;各所述高壓豎直管路的末端分別設置有一個所述回壓器,各所述回壓器均與第二氣瓶相連。
各所述儲氣支路上還分別設置有一號截止閥、壓力表、二號截止閥及高壓減壓閥,各條儲氣支路上,一號截止閥的出氣口與儲氣罐的進氣口相連,壓力表的進氣口與儲氣罐的出氣口相連,二號截止閥的進氣口連接一號變送器的出氣口,二號截止閥的出氣口連接高壓減壓閥的進氣口。
各所述儲氣支路與高壓水平管路相連的管路上設置有四號壓力變送器和放空閥,所述四號壓力變送器和放空閥之間的管路上設置有用於檢測實驗前、實驗中和實驗後管路內氣體溫度的溫度傳感器,四號壓力變送器通過屏蔽線與所述數據採集模塊相連。
各所述高壓水平管路的進氣口處均設置有一個一號高壓球閥,各所述高壓水平管路的出氣口處均設置有一個二號高壓球閥。
各所述高壓豎直管路上均設置有二通、三通及二號壓力變送器,每套高壓豎直管路均分段設置,且分段為偶數段,每兩段為一組,同組內的相連兩段之間通過二通相連,相鄰兩組之間通過三通相連,三通的另一端接二號壓力變送器或堵死。
用於連接每條所述高壓水平管路與高壓豎直管路的彎管均有三種型號,各型號的彎管的曲率半徑不同,各彎管的內徑和與彎管相連的高壓水平管路的內徑相同。
所述實驗裝置還包括乾燥機、過濾器、三號壓力變送器、安全閥及單向閥,所述乾燥機和過濾器均與空壓機相連,所述三號壓力變送器、安全閥及單向閥分別設置在增壓泵與儲氣支路之間的管路上,其中,三號壓力變送器的進氣口與增壓泵的出氣口相連,三號壓力變送器的出氣口與安全閥的進氣口相連,安全閥的出氣口與單向閥的進氣口相連,單向閥的出氣口與各所述儲氣支路相連。
所述實驗裝置還包括機架和用於固定高壓水平、豎直管路的若干個卡箍,所述機架由鋁合金製成,各卡箍均包括卡箍本體和定位槽,定位槽開設在卡箍本體的中央位置,定位槽的截面呈半圓狀,定位槽內嵌有矽膠套。
所述卡箍中央開設有螺栓孔。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利用上述的測量管壁應力與摩擦阻力係數的實驗裝置測量管壁應力與摩擦阻力係數的實驗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將空壓機與乾燥機和過濾器相連,經乾燥和過濾後的氣體作為增壓泵的驅動氣源,打開各儲氣支路上的一號截止閥,增壓泵將增壓後的氣體分別輸送到各儲氣支路上的儲氣罐;
步驟2,打開其中一條儲氣支路上的二號截止閥,其餘儲氣支路上的二號截止閥均關閉,同時記錄下該打開的儲氣支路上的一號壓力變送器的示數P1;
步驟3,打開其中一條高壓水平管路進氣口處的一號高壓球閥,其餘的高壓水平管路進氣口處的一號高壓球閥均關閉,同時關閉該打開的高壓水平管路出氣口處的二號高壓球閥,記錄下該打開的高壓水平管路上的差壓傳感器的示數Pm1和該打開的高壓水平管路上的雙軸式應變花的應力F11、F12、F13……F1n,其中n為各高壓水平管路上雙軸式應變花的個數;
步驟4,關閉步驟3中已經打開的高壓水平管路進氣口處的一號高壓球閥,打開該已經打開的高壓水平管路的出氣口處的二號高壓球閥,記錄下與該已經打開的高壓水平管路相連通的高壓豎直管路上的二號壓力變送器的示數P11、P12、P13……P1h,其中h為各高壓豎直管路上二號壓力變送器的個數,同時記錄下用於連通打開的高壓水平管路和高壓豎直管路的彎管上雙軸式應變花的應力Fw,以及設置在該已經打開的高壓豎直管路上的雙軸式應變花的應力F′11、F′12、F′13……F′1i,其中i為各高壓豎直管路上雙軸式應變花的個數;
步驟5,更換打開不同的高壓水平管路處的一號、二號高壓球閥,重複上述步驟1~步驟4,分別測得不同管徑的高壓水平管路和高壓豎直管路的管壁應力與摩擦阻力係數,高壓水平管路的管壁應力由設置在高壓水平管路上的雙軸式應變花直接測得,高壓豎直管路的管壁應力由設置在高壓豎直管路上的雙軸式應變花直接測得,高壓水平管路的管壁摩擦阻力係數及高壓豎直管路的管壁摩擦阻力係數通過下式計算得出:
高壓水平管路:
高壓豎直管路:
步驟6,更換不同曲率半徑的彎管,重複上述步驟1~步驟5,測得不同管徑和曲率半徑的彎管的管壁應力與摩擦阻力係數,彎管上的管壁應力由設置在彎管上的雙軸式應變花直接測得,彎管上的管壁摩擦阻力係數由下式得出:
其中,
λ1、λ2、λ3分別為高壓水平管路的管壁摩擦阻力係數、高壓豎直管路的管壁摩擦阻力係數以及彎管的管壁摩擦阻力係數;
D1、D2、D3分別為高壓水平管路的內徑、高壓豎直管路的內徑以及彎管的內徑;
L1、L2、L3分別為高壓水平管路的管道長度、高壓豎直管路的管道長度以及彎管的管道長度;
R為氣體常數,對於空氣而言,R=287.1kJ/(kg·K);
T為管路內氣體溫度;
Z為氣體壓縮因子,Z的數值根據管路內氣體溫度和壓力由物性資料庫查詢得知;
M為質量流量,M通過以下途徑獲得:實驗前,根據管路內氣體溫度和壓力,通過物性資料庫查詢得出密度ρ1,管路體積為V1,得出質量m1=ρ1V1;實驗後,氣體的壓力下降,再由此時的壓力和管路內氣體溫度,通過物性資料庫查詢到一個新密度ρ2,體積不變還是V1,得出質量m2=ρ2V1,前後兩質量做減法,除以實驗時間得到質量流量M,即t為實驗時間。
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中的實驗裝置可以方便地測量振動狀態及非振動狀態下不同管徑的高壓水平管路、高壓豎直管路和彎管的管壁應力與摩擦阻力係數,同時可以測量不同曲率半徑的彎管的管壁應力和摩擦阻力係數,為石油工業的安全運輸提供了有力地保障。
2、本發明中三號變送器的出氣口連接安全閥的進氣口,安全閥的設置可以保證管路內的壓力在一定範圍內,防止了對各儲氣支路中儲氣罐的損壞,是實驗更加安全。本發明中安全閥的出氣口連接單向閥的進氣口,單向閥可以防止增壓泵停泵的瞬間氣體倒流,對增壓泵造成損壞。本發明中的儲氣罐的出氣口連接壓力表,壓力表用於顯示儲氣罐內的壓力,壓力表的出氣口連接二號截止閥的進氣口,截止閥的設置方便了實驗人員對儲氣罐作出選擇,二號截止閥的出氣口連接高壓減壓閥,高壓減壓閥可以更好地保護管路,防止氣體壓力過大損壞管路。本發明中高壓減壓閥的出氣口處設置有一號壓力變送器,壓力變送器可以監測氣體的流程壓力。本發明中高壓水平管路、高壓豎直管路和彎管上均設置有雙軸式應變花,雙軸式應變花方便測量每段高壓水平管路、高壓豎直管路和彎管上的管壁應力。本發明中高壓豎直管路的末端安裝有大流量的回壓器,可以保證整個管路壓力一直。此外,本發明中卡箍的設置,為固定高壓水平管路和高壓豎直管路預留了一定的活動空間,可以實現管路在一定束縛條件下的自由振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管壁應力與摩擦阻力係數測量的實驗裝置整體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管壁應力與摩擦阻力係數測量的實驗裝置立體效果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卡箍結構圖。
其中,
1、空壓機 2、第一氣瓶 3、增壓泵 4、三號壓力變送器 5、安全閥 6、單向閥 7、一號截止閥 8、儲氣罐 9、壓力表 10、高壓減壓閥 11、四號壓力變送器 12、放空閥 13、一號高壓球閥 14、雙軸式應變花 151、一號高壓水平管路 152、二號高壓水平管路 153、三號高壓水平管路 154、四號高壓水平管路 155、五號高壓水平管路 16、差壓傳感器 17、引壓管線 18、彎管 19、三通 201、一號高壓豎直管路 202、二號高壓豎直管路 203、三號高壓豎直管路 204、四號高壓豎直管路 205、五號高壓豎直管路 21、大流量回壓器 22、第二氣瓶 23、一號壓力變送器 24、二號壓力變送器 25、二號高壓球閥 26、二號截止閥 27、卡箍 28、矽膠套 29、定位槽 30、機架 31、計算機 32、溫度傳感器 33、螺栓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測量管壁應力與摩擦阻力係數的實驗裝置,包括空壓機1、乾燥機、過濾器、第一氣瓶2、增壓泵3、三號壓力變送器4、安全閥5、單向閥6、四條儲氣支路、五條高壓水平管路、多個雙軸式應變花14、五個差壓傳感器16、五條引壓管線17、應變儀、數據採集模塊、計算機31、五根彎管18、五條高壓豎直管路、第二氣瓶22及五個大流量回壓器21。
所述增壓泵3分別與空壓機1和第一氣瓶2相連,所述乾燥機和過濾器均與空壓機1相連,空壓機1為增壓泵3提供驅動氣源。所述三號壓力變送器4、安全閥5及單向閥6分別設置在增壓泵3與儲氣支路之間的管路上,其中,三號壓力變送器4的進氣口與增壓泵3的出氣口相連,三號壓力變送器4的出氣口與安全閥5的進氣口相連,安全閥5的出氣口與單向閥6的進氣口相連,單向閥6的出氣口與各所述儲氣支路相連。
各條儲氣支路上均設置有儲氣罐8、一號壓力變送器23、一號截止閥7、壓力表9、二號截止閥26及高壓減壓閥10,各條儲氣支路上,一號截止閥7的進氣口與上述單向閥6的出氣口相連,一號截止閥7的出氣口與儲氣罐8的進氣口相連,壓力表9的進氣口與儲氣罐8的出氣口相連,二號截止閥26的進氣口連接一號壓力變送器23的出氣口,二號截止閥26的出氣口連接高壓減壓閥10的進氣口,高壓減壓閥10的出氣口連接下述四號壓力變送器11的進氣口。
實驗前,由空壓機把各儲氣罐8或某個儲氣罐8充到一定壓力,壓力值由具體的實驗要求來定;實驗時:根據實驗要求,根據氣量,可打開一個、兩個、三個或四個儲氣罐8,儲氣罐8的打開個數根據試驗要求來定。
各所述儲氣支路分別通過管路與五條高壓水平管路相連;所述五條高壓水平管路相互並聯,分別為一號高壓水平管路151、二號高壓水平管路152、三號高壓水平管路153、四號高壓水平管路154、五號高壓水平管路155,五條高壓水平管路的內徑均不相同,優選一號高壓水平管路151的內徑為22.01mm、二號高壓水平管路的內徑為16.56mm、三號高壓水平管路153的內徑為10.92mm、四號高壓水平管路154的內徑為7.75mm、五號高壓水平管路155的內徑為4.57mm。一號高壓水平管路151通過一根彎管18與一號高壓豎直管路201相連,二號高壓水平管路152通過一根彎管18與二號高壓豎直管路202相連,三號高壓水平管路153通過一根彎管18與三號高壓豎直管路203相連,四號高壓水平管路154通過一根彎管18與四號高壓豎直管路204相連,五號高壓水平管路155通過一根彎管18與五號高壓豎直管路205相連,一號高壓豎直管路201的內徑、以及用於連接一號高壓水平、豎直管路的彎管的內徑均與一號高壓水平管路151的內徑相同,二號高壓豎直管路202、以及用於連接二號高壓水平、豎直管路的彎管的內徑均與二號高壓水平管路152的內徑相同,三號高壓豎直管路203的內徑、以及用於連接三號高壓水平、豎直管路的彎管的內徑均與三號高壓水平管路153的內徑相同,四號高壓豎直管路204、以及用於連接四號高壓水平、豎直管路的彎管的內徑均與四號高壓水平管路154的內徑相同,五號高壓水平管路205、以及用於連接五號高壓水平、豎直管路的彎管的內徑均與五號高壓水平管路155的內徑相同。
每條高壓水平管路配備有引壓管線17和差壓傳感器16,差壓傳感器16通過引壓管線17安裝在高壓水平管路上,各所述一號壓力變送器23和差壓傳感器16均通過屏蔽線與數據採集模塊相連,數據採集模塊與計算機31相連。
各所述儲氣支路與高壓水平管路相連的管路上設置有四號壓力變送器11和放空閥12,所述四號壓力變送器11和放空閥12之間的管路上設置有用於檢測實驗前、實驗中和實驗後管路內氣體溫度的溫度傳感器32,四號壓力變送器11通過屏蔽線與所述數據採集模塊相連。各所述高壓水平管路的進氣口處均設置有一個一號高壓球閥13,各所述高壓水平管路的出氣口處均設置有一個二號高壓球閥25。
所述一號、二號、三號、四號、五號高壓水平管路的長度均為4米,各引壓管線17的長度與各高壓水平管路的長度相等,所述引壓管線的外徑為4.57mm。一號、二號、三號、四號、五號高壓豎直管路的長度均為8米。所述一號、二號、三號、四號、五號高壓豎直管路上均設置有二通、三通19及二號壓力變送器24,三通19呈T型。所述一號、二號、三號、四號、五號高壓豎直管路均分段設置,50cm一段,共分成16段,每兩段為一組,同組內的相連兩段之間通過二通相連,相鄰兩組之間通過三通19相連,三通19的另一端接二號壓力變送器24或堵死。當某一個高壓豎直管路內有氣體流通作為測試管路時,其上的三通19上連接二號壓力變送器24,當該高壓豎直管路不作為測試管路時,其上的三通19堵死,二號壓力變送器24再放置到另外一條作為測試管路的高壓豎直管路的三通19上。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一號、二號、三號、四號壓力變送器並不僅僅局限於使用壓力變送器,也可以用壓力傳感器替代。
用於連接每條所述高壓水平管路與高壓豎直管路的彎管18均有三種型號,各型號的彎管18的曲率半徑不同,分別為1米、0.75米、0.5米,使用時,可以通過接頭更換,各彎管18的內徑和與彎管18相連的高壓水平管路的內徑相同。
所述一號、二號、三號、四號、五號高壓水平管路上均布有五個雙軸式應變花14,各彎管18上分別設置有一個雙軸式應變花14,一號、二號、三號、四號、五號高壓豎直管路上均布有八個雙軸式應變花14。各所述雙軸式應變花14的敏感柵長為5mm,應變片又屏蔽線接到應變儀,應變儀與計算機相31連,方便測量每段管路的管壁壓力。所述一號、二號、三號、四號、五號高壓豎直管路的末端分別設置有一個大流量回壓器21,各所述大流量回壓器21均與第二氣瓶22相連。只有管路中的氣體壓力達到第二氣瓶22的覆壓力,才會把大流量回壓器21中的膜片頂開形成通路,從而保證管路的壓力。
所述實驗裝置還包括機架30和用於固定高壓水平、豎直管路的若干個卡箍27,用於固定同一條管路的相鄰兩個卡箍27之間的間距是1米,所述機架30由鋁合金製成,各卡箍27均包括卡箍本體和定位槽29,定位槽29開設在卡箍本體的中央位置,定位槽29的截面呈半圓狀。卡箍本體的兩端加工有沉頭螺栓孔,定位槽29內嵌有厚度為2mm左右的與定位槽29相適配的矽膠套28,所述矽膠套28的半徑比高壓水平管路的外徑大3mm,卡箍27使用時由螺栓固定在機架30的型材上,預留一定的活動空間,可以讓高壓水平管路和高壓豎直管路有一定束縛的自由振動。此外,在各所述卡箍27的中央開設一個螺栓孔33,該螺栓孔33與內六角螺栓相適配,設置該螺栓孔33的作用在於:當未用內六角螺栓頂緊螺栓孔33時,可測量各高壓水平管路、彎管、高壓豎直管路在沒有束縛、可自由振動條件下的管壁應力和摩擦阻力係數時;當使用內六角螺栓頂緊螺栓孔33時,可測量各高壓水平管路、彎管、高壓豎直管路在有束縛、不可振動條件下的管壁應力和摩擦阻力係數。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利用上述的測量管壁應力與摩擦阻力係數的實驗裝置測量管壁應力與摩擦阻力係數的實驗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實驗前,通過空壓機1將各儲氣罐8中充到符合實驗要求的壓力,一般為10MPa;連接好整個實驗裝置,選擇其中一個曲率半徑的彎管18安裝到管路中,打開空壓機1,空壓機1連接乾燥機與過濾器,經乾燥和過濾後的氣體作為增壓泵3的驅動氣源,打開各儲氣支路上的一號截止閥7,增壓泵3將增壓後的氣體分別輸送到各儲氣支路上的儲氣罐8;每次實驗前,都先設計好該次實驗的回壓壓力,回壓壓力由第二氣瓶22的上覆壓力控制;
步驟2,打開其中一條儲氣支路上的二號截止閥26,其餘儲氣支路上的二號截止閥26均關閉,同時記錄下該打開的儲氣支路上的一號壓力變送器的示數P1;如果管路上的四號壓力變送器11檢測到管路的壓力過大,則打開放空閥12,釋放管路內的壓力;
步驟3,打開其中一條高壓水平管路進氣口處的一號高壓球閥13,其餘高壓水平管路進氣口處的一號高壓球閥13均關閉,同時關閉該條已經打開的高壓水平管路出氣口處的二號高壓球閥25,記錄下該條已經打開的高壓水平管路上的差壓傳感器16的示數Pm1和該條已經打開的高壓水平管路上的雙軸式應變花14的應力F11、F12、F13、F14、F15,同時記錄實驗時間,則可測量該條已經打開的高壓水平管路的管壁應力和摩擦阻力係數;關閉該條已經打開的高壓水平管路,打開另外一條高壓水平管路,重複上述過程,即可測得不同管徑的高壓水平管路的管壁應力和摩擦阻力係數;
步驟4,關閉步驟3中已經打開的高壓水平管路進氣口處的一號高壓球閥13,打開該已經打開的高壓水平管路的出氣口處的二號高壓球閥25,記錄下與該已經打開的高壓水平管路相連通的高壓豎直管路上的二號壓力變送器24的示數P11、P12、P13、P14、P15、P16、P17、P18,同時記錄下用於連通打開的高壓水平管路和高壓豎直管路的彎管18上雙軸式應變花的應力Fw,以及設置在該已經打開的高壓豎直管路上的雙軸式應變花的應力F′11、F′12、F′13、F′14、F′15、F′16、F′17、F′18,,同時記錄實驗時間,即可測得彎管18與該條已經打開的高壓豎直管路上的管壁應力與摩擦阻力係數;
步驟5,更換打開不同的高壓水平管路處的一號、二號高壓球閥,重複上述步驟1~步驟4,分別測得不同管徑的高壓水平管路和高壓豎直管路的管壁應力與摩擦阻力係數,高壓水平管路的管壁應力由設置在高壓水平管路上的雙軸式應變花直接測得,高壓豎直管路的管壁應力由設置在高壓豎直管路上的雙軸式應變花直接測得,高壓水平管路的管壁摩擦阻力係數及高壓豎直管路的管壁摩擦阻力係數通過下式計算得出:
高壓水平管路:
高壓豎直管路:
步驟6,更換不同曲率半徑的彎管,重複上述步驟1~步驟5,測得不同管徑和曲率半徑的彎管的管壁應力與摩擦阻力係數,彎管上的管壁應力由設置在彎管上的雙軸式應變花直接測得,彎管上的管壁摩擦阻力係數由下式得出:
其中,
λ1、λ2、λ3分別為高壓水平管路的管壁摩擦阻力係數、高壓豎直管路的管壁摩擦阻力係數以及彎管的管壁摩擦阻力係數;
D1、D2、D3分別為高壓水平管路的內徑、高壓豎直管路的內徑以及彎管的內徑;
L1、L2、L3分別為高壓水平管路的管道長度、高壓豎直管路的管道長度以及彎管的管道長度;
R為氣體常數,對於空氣而言,R=287.1kJ/(kg·K);
T為管路內氣體溫度;
Z為氣體壓縮因子,Z的數值根據管路內氣體溫度和壓力由查詢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提供的資料庫得知;
M為質量流量,M通過以下途徑獲得:實驗前,根據管路內氣體溫度和壓力,通過上述資料庫查詢得出密度ρ1,管路體積為V1,得出質量m1=ρ1V1;實驗後,氣體的壓力下降,再由此時的壓力和管路內氣體溫度,通過上述資料庫查詢到一個新密度ρ2,體積不變還是V1,得出質量m2=ρ2V1,前後兩質量做減法,除以實驗時間得到質量流量M,即t為實驗時間。
本發明中未述及的部分採用或借鑑已有技術即可實現。
此外,術語「一號」、「二號」、「三號」、「四號」、「五號」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精神所作的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