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什麼地方拜關公(每年農曆四月十五)
2023-06-07 23:28:50 1
民俗起源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日,海南瓊北許多村子都不約而同地開始舉行一個神靈的祭拜活動,最為隆重的地方,當屬海口市龍橋鎮三角園村。
海口三角園鄉村文化節
一個星期後的農曆四月二十二日,適逢一年一度的三角園鄉村文化節,從2006創辦伊始,至今已有十多年矣。當天,村裡每一個角落都是乾乾淨淨的,鄉親們主動排隊焚香叩謝神恩,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燃放鞭炮,敲鑼打鼓。
海口三角園鄉村文化節
之後便是圍著桌子,吃著美食,喝著地瓜酒,觀看文娛節目,或與親朋好友閒話家常,整個村子洋溢著濃濃的鄉情鄉誼。
看似歡天喜地的民俗,背後卻隱藏著一段悲涼的故事。而這一切的源頭,要從一百多年前的往事說起。
龍橋鎮三角園村精衛廟
那時候,是民國初年,新舊交替的思想激蕩著整個國家的青年,也影響了孤懸海外的瓊島。一時間,新思潮、新理念衝擊著整個瓊島,人們的傳統觀念正在悄然發生改變。
龍橋鎮三角園村精衛廟
某個月黑風高的夜裡,有個女人投井而亡。起初人們並沒有當一回事,直至十裡八鄉、越來越多的女人落水而亡。離奇的是,女人投井的日子不偏不巧,大部分都在除夕之夜。甚至在龍橋鎮道貢村大井坊,出現了七名女人在除夕之夜,一起投水自盡的慘劇。
因為落水之處,都在井塘,所以村民們一致認為是井妖在作怪,想了很多辦法,卻始終一籌莫展。
龍橋鎮三角園村精衛廟
一天清晨,有人從井塘走過,忽聞幾聲鳥鳴,叫聲哀怨悲切。起初,那人並沒有當一回事。直至連續多天清晨,都聽到哀怨的鳥叫聲,那人才忽然驚覺,也許那是傳說中精衛鳥的叫聲。
龍橋鎮三角園村精衛廟
那人回村後,與眾人商量。有人說,也許精衛鳥想要我們填平井塘。但井塘填平後,如何生活,大家又犯起了愁。這時,村裡老人說,興許精衛鳥同情落水之人,鳴叫是在為她們喊冤。何不在井塘邊上建個廟,請精衛娘娘下界保境安民,降魔鎮妖呢?
龍橋鎮三角園村精衛廟
眾人一聽,這個主意不錯。於是,在村民們的捐助下,精衛廟很快就建立起來了。說起來也奇怪,從此這個村子女人落水事件越來越少了。
龍橋鎮三角園村精衛廟
見此,附近有相同境況的村子,也逐一效仿,一座又一座精衛廟拔地而起。此後數年,再也沒有出現過除夕之夜女人投井自盡的悲慘事件,人們對精衛娘娘的恩澤越發深厚了。
龍橋鎮三角園村精衛廟前的井塘
進入新千年後,三角園村將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三「公期」與農曆四月十五「精衛娘娘誕辰」合二為一慶祝,最終時間定在農曆四月二十二日,三角園鄉村文化節由此誕生。至此,瓊北地區精衛民間信俗,走向了新時代,迎來了更加美好的明天。
民俗尋蹤三角園村的精衛娘娘廟是我去過的第一座精衛廟,此後又陸續在龍泉、龍塘、龍橋,新坡等鄉鎮又發現了許多座。多數都作為一方境主,立於井塘邊上,保境安民,德被蒼生。
新坡鎮四方婆廟(又稱姜氏公主紀念館)
在走訪各地精衛廟的時候,我在龍橋鎮道貢村精衛娘娘廟神位上發現了鄉民們對精衛最為完整的尊稱,即為「上古炎帝神農少女正氣參天化身精衛姜氏宮主」。整整二十個字,生動地描繪了精衛在瓊北民間信仰的具體形象。
龍橋鎮道貢村大井坊精衛宮
然而,瓊北民間對精衛的稱呼,還有落水婆、四方婆,姜氏公主,姜氏宮主,精衛娘娘等。落水婆,應為拯救落水之人的婆祖;四方,指各處,「四方婆」,我認為可以引申為周圍各處村子的婆祖。
龍泉鎮永念姜氏宮
落水婆、四方婆是代表地方傳奇色彩的名號。那麼,為稱精衛為姜氏公主,或姜氏宮主呢?此處是否存在錯誤呢?
龍泉鎮墟西街精衛廟
我認為,精衛乃是炎帝之女;炎帝,為姜姓,故稱其為姜氏公主。而姜氏宮主,則代表精衛坐鎮境主廟,也就是廟宇的主持者,故也稱為姜氏宮主。所以,無論是「公主」,還是「宮主」,都沒有錯,而是不同語境,表達的不同意思。
龍塘鎮洋溶村精衛娘娘廟
如今,精衛信俗所承載的人文內涵,早已超越了傳統民居信仰的範疇,逐步成為根植海口各鄉鎮村民日常生活各個方面,時刻提醒著人們關愛親人,守望鄰裡,情系鄉梓,凝聚了一代又一代鄉民們美好的期許。
後記每一個神靈都有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每一個神靈都有一處居所在人間享受香火。以下是我走過的精衛廟,他們有的至今仍是火山石屋,有的披上了朱牆黃瓦,無論容顏如何改變。精衛廟,仍是一道獨特的民俗文化風景線,傳遞著我國傳統的禮義善德。
龍塘鎮墟關帝廟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龍塘鎮墟原有一座精衛廟,較為可惜的是前些年已拆除,但人們沒有忘記神靈的恩澤,於是將神位挪至了鎮墟上的公廟(關帝廟)處供奉。
此處,謹以為記。
龍塘鎮墟關帝廟
最後,請允許我用鏡頭向大家逐一展示各地的精衛廟,這一獨特的文化現象,傳承至古中原文化的民間信俗。
鐵龍路宮主廟
龍橋鎮墨舞村精衛廟
龍泉鎮富偉村精衛廟
龍泉鎮玉宗村精衛廟
龍泉鎮蓮塘村精衛廟
龍泉鎮美敖村精衛廟
龍塘鎮龍新村精衛廟
龍泉鎮揚亭東村精衛娘娘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