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循環生物氧化池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16:51:01 2
高效循環生物氧化池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效循環生物氧化池,包括有氧化池體,所述的氧化池體內設置分隔擋板而形成下部連通的填料區和曝氣區,所述的填料區內設置有生物填料層,所述的生物填料層的上端設置有填料層壓網,其下端設置有填料層承網,所述的填料區的上方設置有廢水進水管;所述的曝氣區的上部設置有出水管,該出水管的進口與所述分隔擋板的上沿相平齊,所述的曝氣區內設置有曝氣風管,該曝氣風管的下端設置有曝氣頭。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結構簡單,廢水處理效率高,運行穩定,投資、運行成本低。
【專利說明】
高效循環生物氧化池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廢水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是對高濃度廢水實施處理的設備,具體地說是一種高效循環生物氧化池。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的廢水處理中,高濃度廢水往往通過電化學法(微電解+芬頓氧化,電極電解+電吸附等)、物化法(加藥混凝沉澱,強氧化劑氧化裝置,臭氧氧化裝置等)或者生物法(生物氧化塔等)處理後,處理水質指標仍很難達到行業排放標準,而大部分高濃度廢水可生化性差,且色度高。
[0003]現有處理方式中各有缺陷,如採用微電解+芬頓氧化的處理工藝會導致出水電導率明顯上升,直接導致後續處理過程操作難度提升;採用電極電解+電吸附的處理工藝,則去除效率低下,後續仍需二次處理;採用加藥混凝沉澱吸附的方式也存在處理效率低下的問題,去除率難以保證。目前,採用生物氧化法來處理廢水的效果相對較好,但是現在的生物氧化法多採用生物氧化塔來處理,但是現有的生物氧化塔,其處理效率及運行穩定性難以保障,運行極不穩定。因此,需要設計一款能夠處理高濃度廢水的生物氧化裝置。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之目的是彌補上述之不足,向社會公開一種結構簡單,廢水處理效率尚,運彳丁穩定的尚效循環生物氧化池。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6]—種高效循環生物氧化池,包括有氧化池體,所述的氧化池體內設置分隔擋板而形成下部連通的填料區和曝氣區,所述的填料區內設置有生物填料層,所述的生物填料層的上端設置有填料層壓網,其下端設置有填料層承網,所述的填料區的上方設置有廢水進水管;所述的曝氣區的上部設置有出水管,該出水管的進口與所述分隔擋板的上沿相平齊,所述的曝氣區內設置有曝氣風管,該曝氣風管的下端設置有曝氣頭。
[0007]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的措施是:
[0008]所述的曝氣頭的設置高度與所述分隔擋板的下沿相平齊。
[0009]所述的廢水進水管的下端連接有布水管,所述的廢水進水管和布水管構成倒T形結構。
[0010]所述的曝氣風管的下端連接有水平設置的布氣管,所述的曝氣頭均勻設置於所述布氣管上。
[0011 ]所述的生物填料層的生物填料為空心球結構。
[0012]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是:
[0013]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氧化池體內設置下部連通的填料區和曝氣區,廢水從廢水進水管進入填料區,廢水在穿過填料區的過程中與生物填料相接觸,使廢水中的有機物被生物膜高密度吸附、氧化分解形成新的生物膜,然後再從填料區的下部流向曝氣區,在曝氣區中通過控制曝氣量來控制水體溶解氧,來提升廢水中CODcr、總磷、氨氮等相關指標的去除率;經過曝氣區的水,一部分從出水管排出,另一部分越過分隔擋板回流至填料區,從而使廢水在氧化池體內形成循環處理。
[0014]本實用新型處理水質優良,抗衝擊負荷高,投資成本低,運行穩定,操作簡便,能在較低運行成本下達到國家環保部規定的行業標準;無二次有機汙染,在處理水質CODcrS100mgziUt,處理出水水質能夠達到CODcr彡100mg/L,其去除效率穩定在90%以上,廢水處理效果好。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6]圖2是圖1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本實用新型附圖中各附圖標記的名稱是:
[0018]氧化池體1、填料區11、曝氣區12、分隔擋板2、生物填料層31、填料層壓網32、填料層承網33、廢水進水管4、布水管41、出水管5、曝氣風管6、曝氣頭61、布氣管62。
[0019]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
[0020]如圖1至圖2所示,一種高效循環生物氧化池,包括有氧化池體I,所述的氧化池體I內設置分隔擋板2而形成下部連通的填料區11和曝氣區12,所述的填料區11內設置有生物填料層31,所述的生物填料層31的上端設置有填料層壓網32,其下端設置有填料層承網33,所述的填料區11的上方設置有廢水進水管4;所述的曝氣區12的上部設置有出水管5,該出水管5的進口與所述分隔擋板2的上沿相平齊,所述的曝氣區12內設置有曝氣風管6,該曝氣風管6的下端設置有曝氣頭61。
[0021]生物填料層31中,填料層承網33支承生物填料層31中的生物填料,填料層壓網32則從上方壓實生物填料,以限制生物填料的填充範圍。
[0022]所述的曝氣頭61的設置高度與所述分隔擋板2的下沿相平齊。
[0023]所述的廢水進水管4的下端連接有布水管41,所述的廢水進水管4和布水管41構成倒T形結構。通過水平設置的布水管41,能夠使廢水的出水更加均勻。
[0024]所述的曝氣風管6的下端連接有水平設置的布氣管62,所述的曝氣頭61均勻設置於所述布氣管62上。同樣的,設置布氣管62也能夠使各個曝氣頭61的出風更加均勻,有利用曝氣效果的提尚。
[0025]所述的生物填料層31的生物填料為空心球結構。
[0026]工作原理:
[0027]廢水處理時,廢水從廢水進水管4進入氧化池體I的填料區11,廢水經過生物填料層31的過程中,廢水與生物填料層31中的生物填料充分接觸,使廢水中的有機物被生物膜高密度吸附、氧化分解形成新的生物膜;經生物處理的廢水從填料區11的下部流入曝氣區
12ο
[0028]曝氣區12內,空氣從曝氣風管6進入,並經過曝氣頭61向水中補充水體溶解氧,通過控制曝氣區12的曝氣量來控制水體溶解氧在2 mg/L至4mg/L,來提升廢水中CODcr、總磷、氣氣等相關指標的去除率。
[0029]由於填料區11和曝氣區12的下部相連通,填料區11和曝氣區12內的水位等高,隨著曝氣區12內水位的上升至出水管5時,一部分水從出水管5排出至快沉池以去除生物氧化池中脫落的生物膜以達到相關行業標準,另一部分水越過分隔擋板2回流至填料區11進行再次處理。
[0030]本生物氧化池在穩定運行狀態下,其池內的水位與分隔擋板2的上沿相持平,由於曝氣區12內持續曝氣,部分經過曝氣的廢水越過分隔擋板2回流至填料區11,從而在氧化池體I形成循環。
[0031]本生物氧化池處理水質優良,抗衝擊負荷高,投資成本低,運行穩定,操作簡便,能在較低運行成本下達到國家環保部規定的行業標準;無二次有機汙染,在處理水質CODcr <1000mg/L時,處理出水水質能夠達到CODcrS 100mg/L,其去除效率穩定在90%以上。
【主權項】
1.一種高效循環生物氧化池,包括有氧化池體(I),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氧化池體(I)內設置分隔擋板(2)而形成下部連通的填料區(11)和曝氣區(12),所述的填料區(11)內設置有生物填料層(31),所述的生物填料層(31)的上端設置有填料層壓網(32),其下端設置有填料層承網(33),所述的填料區(11)的上方設置有廢水進水管(4);所述的曝氣區(12)的上部設置有出水管(5),該出水管(5)的進口與所述分隔擋板(2)的上沿相平齊,所述的曝氣區(12)內設置有曝氣風管(6),該曝氣風管(6)的下端設置有曝氣頭(6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循環生物氧化池,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曝氣頭(61)的設置高度與所述分隔擋板(2)的下沿相平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循環生物氧化池,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廢水進水管(4)的下端連接有布水管(41 ),所述的廢水進水管(4)和布水管(41)構成倒T形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循環生物氧化池,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曝氣風管(6)的下端連接有水平設置的布氣管(62),所述的曝氣頭(61)均勻設置於所述布氣管(62)上。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循環生物氧化池,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生物填料層(31)的生物填料為空心球結構。
【文檔編號】C02F3/34GK205710112SQ201620681958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7月1日
【發明人】鄧聲榮, 張慧
【申請人】鄧聲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