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儲罐罐頂自動平衡氣頂升方法及頂升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07 16:49:41 3
Lng儲罐罐頂自動平衡氣頂升方法及頂升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LNG儲罐罐頂自動平衡氣頂升方法及其頂升裝置,是通過於儲罐底部鼓氣而將罐頂頂升到儲罐頂部並使之與承壓環相連,在罐頂的頂升過程中,採用了一種無需配重、可自動導向和平衡罐頂的鋼絲繩傳動機構,可使罐頂上各組徑向對稱點均處於一個由鋼絲繩與對應設置的滑輪和滑輪組形成的閉合傳動迴路中並相互制約,從而達到自動平衡,使得罐頂同步起升且不發生傾斜。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不需要在罐頂上安裝平衡配重,即能簡單方便解決儲罐罐頂氣頂升過程中所存在的平衡問題和導向問題,保證罐頂的平穩、安全上升。
【專利說明】LNG儲罐罐頂自動平衡氣頂升方法及頂升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立式圓筒形LNG (液化天然氣的簡稱)低溫儲罐罐頂安裝施工技術,具體為一種LNG儲罐罐頂自動平衡氣頂升方法及頂升裝置。
(二)【背景技術】:
[0002]目前,大多數常壓LNG低溫儲罐的罐頂安裝普遍採用在儲罐罐底上進行罐頂和吊頂的組合安裝,然後採用氣頂升方法把罐頂頂升到與混凝土牆或罐壁上設置的承壓環相連;此方法中設置了一種平衡導向裝置,此種裝置的結構是平衡鋼絲繩的上端固定在承壓環上,通過承壓環上的T型支架,下行繞過罐頂上安裝的轉向滑輪,然後經過中間滾輪上行穿過罐頂中心滑輪組,再下行把鋼絲繩下端固定在罐底中心鋼絲繩固定架上。
[0003]這種裝置的不足之處是:此種裝置只能起到導向和防止罐頂偏轉的作用,罐頂自身的平衡還需要進行平衡配重計算,通過計算出的平衡配重位置,在罐頂上安裝平衡配重,這樣才能使罐頂在頂升過程不會出現罐頂傾斜超標的情況,所以此種平衡裝置起不到真正意義上的自動平衡。
(三)
【發明內容】
:
[0004]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出了一種保證在氣頂升過程中罐頂不會出現傾斜現象、罐頂自始至終保持自動平衡狀態往上升的LNG儲罐罐頂自動平衡氣頂升方法及頂升裝置。
[0005]能夠實現上述目的的LNG儲罐罐頂自動平衡氣頂升方法,是通過於儲罐底部鼓氣而將罐頂頂升到儲罐頂部並使之與承壓環相連,與現有技術不同的是在罐頂的頂升過程中,採用了一種無需配重、可自動導向和平衡罐頂的鋼絲繩傳動機構,可使罐頂上各組徑向對稱點均處於由鋼絲繩與對應設置的滑輪和滑輪組形成的閉合傳動迴路中並相互制約,從而實現同步起升,自動平衡且不發生傾斜。
[0006]所述鋼絲繩傳動機構圍繞儲罐內壁圓周均布而成為徑向對稱的多組,一組鋼絲繩傳動機構可採用的結構包括左頂部定滑輪和右頂部定滑輪、左底部定滑輪和右底部定滑輪、左中部動滑輪組和右中部動滑輪組以及鋼絲繩,所述頂部定滑輪通過T型支架於承壓環上安裝,所述底部滑輪於儲罐底部安裝,所述左、右中部動滑輪組置於罐頂下方,對應於左、右中部動滑輪組位置於罐頂上開設左、右穿設孔;環繞左頂部定滑輪的一端鋼絲繩連接罐頂頂部的左上吊耳,另一端鋼絲繩通過罐頂的左穿設孔與左中部動滑輪組的左上滑輪環繞,環繞右頂部定滑輪的一端鋼絲繩連接罐頂頂部的右上吊耳,另一端鋼絲繩通過罐頂的右穿設孔與右中部動滑輪組的右上滑輪環繞;環繞左底部定滑輪的一端鋼絲繩連接罐頂底部的左下吊耳,另一端鋼絲繩與左中部動滑輪組的左下滑輪環繞,環繞右底部定滑輪的一端鋼絲繩連接罐頂底部的右下吊耳,另一端鋼絲繩與右中部動滑輪組的右下滑輪環繞;與左上滑輪環繞的鋼絲繩連接與右下滑輪環繞的鋼絲繩,與左下滑輪環繞的鋼絲繩連接與右上滑輪環繞的鋼絲繩。[0007]—組鋼絲繩傳動機構可採用的另一種結構包括左頂部定滑輪和右頂部定滑輪、左底部定滑輪組和右底部定滑輪組以及鋼絲繩,所述頂部定滑輪通過T型支架於承壓環上安裝,所述底部定滑輪組於儲罐底部安裝,對應於左、右底部定滑輪組位置於罐頂上開設左、右穿設孔;環繞左頂部定滑輪的一端鋼絲繩連接罐頂頂部的左上吊耳,另一端鋼絲繩通過罐頂的左穿設孔與左底部定滑輪組的左內側下方滑輪環繞,環繞右頂部定滑輪的一端鋼絲繩連接罐頂頂部的右上吊耳,另一端鋼絲繩通過罐頂的右穿設孔與右底部定滑輪組的右內側下方滑輪環繞;環繞左底部定滑輪組的左外側上方滑輪的一端鋼絲繩連接罐頂底部的左下吊耳,另一端鋼絲繩與右內側下方滑輪環繞的鋼絲繩連接,環繞右底部定滑輪組的右外側上方滑輪的一端鋼絲繩連接罐頂底部的右下吊耳,另一端鋼絲繩與左內側下方滑輪環繞的鋼絲繩連接。
[0008]所述頂升方法中通過鼓風機於儲罐底部鼓氣。
[0009]能夠實現上述目的的LNG儲罐罐頂自動平衡氣頂升裝置,其一種結構包括鋼絲繩傳動機構,與現有技術所不同的是徑向對稱的鋼絲繩傳動機構設為一組,將若干組鋼絲繩傳動機構圍繞儲罐內壁圓周均布,一組鋼絲繩傳動機構中包括左頂部定滑輪和右頂部定滑輪、左底部定滑輪和右底部定滑輪、左中部動滑輪組和右中部動滑輪組以及鋼絲繩,所述頂部定滑輪通過T型支架於承壓環上安裝,所述底部滑輪於儲罐底部安裝,所述左、右中部動滑輪組置於罐頂下方,對應於左、右中部動滑輪組位置於罐頂上開設左、右穿設孔;環繞左頂部定滑輪的一端鋼絲繩連接罐頂頂部的左上吊耳,另一端鋼絲繩通過罐頂的左穿設孔與左中部動滑輪組的左上滑輪環繞,環繞右頂部定滑輪的一端鋼絲繩連接罐頂頂部的右上吊耳,另一端鋼絲繩通過罐頂的右穿設孔與右中部動滑輪組的右上滑輪環繞;環繞左底部定滑輪的一端鋼絲繩連接罐頂底部的左下吊耳,另一端鋼絲繩與左中部動滑輪組的左下滑輪環繞,環繞右底部定滑輪的一端鋼絲繩連接罐頂底部的右下吊耳,另一端鋼絲繩與右中部動滑輪組的右下滑輪環繞;與左上滑輪環繞的鋼絲繩連接與右下滑輪環繞的鋼絲繩,與左下滑輪環繞的鋼絲繩連接與右上滑輪環繞的鋼絲繩。
[0010]所述LNG儲罐罐頂自動平衡氣頂升裝置的另一種結構,包括鋼絲繩傳動機構,與現有技術所不同的是徑向對稱的鋼絲繩傳動機構設為一組,將若干組鋼絲繩傳動機構圍繞儲罐內壁圓周均布,一組鋼絲繩傳動機構中包括左頂部定滑輪和右頂部定滑輪、左底部定滑輪組和右底部定滑輪組以及鋼絲繩,所述頂部定滑輪通過T型支架於承壓環上安裝,所述底部定滑輪組於儲罐底部安裝,對應於左、右底部定滑輪組位置於罐頂上開設左、右穿設孔;環繞左頂部定滑輪的一端鋼絲繩連接罐頂頂部的左上吊耳,另一端鋼絲繩通過罐頂的左穿設孔與左底部定滑輪組的左內側下方滑輪環繞,環繞右頂部定滑輪的一端鋼絲繩連接罐頂頂部的右上吊耳,另一端鋼絲繩通過罐頂的右穿設孔與右底部定滑輪組的右內側下方滑輪環繞;環繞左底部定滑輪組的左外側上方滑輪的一端鋼絲繩連接罐頂底部的左下吊耳,另一端鋼絲繩與右內側下方滑輪環繞的鋼絲繩連接,環繞右底部定滑輪組的右外側上方滑輪的一端鋼絲繩連接罐頂底部的右下吊耳,另一端鋼絲繩與左內側下方滑輪環繞的鋼絲繩連接。
[0011 ] 所述罐頂的頂升動力為通過鼓風機從儲罐底部向罐內的送風。
[001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發明LNG儲罐罐頂自動平衡氣頂升方法及頂升裝置取消了罐頂中心滑輪組和罐底中心鋼絲繩固定架,不需要鋼絲繩固定架固定的預埋地腳螺栓,罐吊頂中心不需留中心開口。
[0014]2、本發明能夠簡單方便地解決儲罐罐頂氣頂升過程中所存在的平衡和導向問題,不需要在罐頂上安裝平衡配重,能起到自動平衡導向的作用,保證罐頂的平穩、安全上升。
(四)【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發明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發明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號標識:1、T型支架;2、承壓環;3、儲罐;4、左頂部定滑輪;5、右頂部定滑輪;6、左底部定滑輪;7、右底部定滑輪;8、鋼絲繩;9、罐頂;10、鋼絲繩套管;11、左上吊耳;12、左下吊耳;13、右上吊耳;14、右下吊耳;15、左上滑輪;16、右上滑輪;17、左下滑輪,18、右下滑輪;19、左內側下方滑輪;20、右內側下方滑輪;21、左外側上方滑輪;22、右外側上方滑輪。
(五)【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所示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0019]本發明LNG儲罐罐頂自動平衡氣頂升方法,是通過於儲罐3底部採用鼓風機進氣而將罐頂9頂升到儲罐3頂部並使之與承壓環2相連,在罐頂9的頂升過程中,採用下述兩種鋼絲繩傳動機構方案,在無需配重的情況下可自動導向和平衡罐頂9,使罐頂9上各組徑向對稱點均處於由鋼絲繩8與對應設置的滑輪和滑輪組形成的閉合傳動迴路中並相互制約,從而達到自動平衡,使得罐頂9同步起升且不發生傾斜。
[0020]如圖1所示的一種實施例,為本發明LNG儲罐罐頂自動平衡氣頂升裝置的立面示意圖,只畫出了一組左右對稱的鋼絲繩傳動機構,將若干組鋼絲繩傳動機構圍繞儲罐3內壁圓周均布設置而構成罐頂9氣頂升的平衡導向裝置。
[0021]一組鋼絲繩傳動機構中,包括左頂部定滑輪4和右頂部定滑輪5、左底部定滑輪6和右底部定滑輪7、左中部動滑輪組和右中部動滑輪組、鋼絲繩8以及設於儲罐3頂部承壓環2上的左、右T型支架I,左頂部定滑輪4和右頂部定滑輪5於對應的T型支架I內側通過輪架安裝,對應於左頂部定滑輪4和右頂部定滑輪5位置,所述左底部定滑輪6和右底部定滑輪7於儲罐3底部通過輪架安裝,所述左中部動滑輪組和右中部動滑輪組置於罐頂9下方,對應於左、右中部動滑輪組位置於罐頂9上開設左、右穿設孔,各穿設孔上安裝有鋼絲繩套管10。
[0022]環繞左頂部定滑輪4的外側鋼絲繩8的下端連接罐頂9頂部的左上吊耳11,內側鋼絲繩8下端通過鋼絲繩套管10到達罐頂9下方與左中部動滑輪組的左上滑輪15環繞;環繞右頂部定滑輪5的外側鋼絲繩8的下端連接罐頂9頂部的右上吊耳13,內側鋼絲繩8下端通過鋼絲繩套管10到達罐頂9下方與右中部動滑輪組的右上滑輪16環繞;環繞左底部定滑輪6的外側鋼絲繩8的上端連接罐頂9底部的左下吊耳12,內側鋼絲繩8的上端與左中部動滑輪組的左下滑輪17環繞,環繞右底部定滑輪7的外側鋼絲繩8的上端連接罐頂9底部的右下吊耳14,內側端鋼絲繩8的上端與右中部動滑輪組的右下滑輪18環繞;與左上滑輪15環繞的鋼絲繩8連接與右下滑輪18環繞的鋼絲繩8,與左下滑輪17環繞的鋼絲繩8連接與右上滑輪16環繞的鋼絲繩8。
[0023]上述的一組鋼絲繩傳動機構中,各段鋼絲繩8形成了一組相互制約的閉合迴路,使得左上吊耳11、左下吊耳12、右上吊耳13、右下吊耳14同步上行升起,確保罐頂9邊緣的相互對稱點在氣頂升過程中始終能自動調節平衡,保持平穩上升。
[0024]如圖2所示的另一種實施例,為本發明LNG儲罐罐頂自動平衡氣頂升裝置的立面示意圖,只畫出了一組左右對稱的鋼絲繩傳動機構,將若干組鋼絲繩傳動機構圍繞儲罐3內壁圓周均布設置而構成罐頂9氣頂升的平衡導向裝置。
[0025]一組鋼絲繩傳動機構中,包括左頂部定滑輪4和右頂部定滑輪5、左底部定滑輪組和右底部定滑輪組、鋼絲繩8以及設於儲罐3頂部承壓環2上的左、右T型支架1,左頂部定滑輪4和右頂部定滑輪5於對應的T型支架I內側通過輪架安裝,對應於左頂部定滑輪4和右頂部定滑輪5位置,所述左底部定滑輪組和右底部定滑輪組於儲罐3底部通過輪架安裝,對應於左底部定滑輪組和右底部定滑輪組位置於罐頂9上開設左、右穿設孔,各穿設孔上安裝有鋼絲繩套管10。
[0026]環繞左頂部定滑輪4的外側鋼絲繩8的下端連接罐頂9頂部的左上吊耳11,內側鋼絲繩8的下端通過鋼絲繩套管10到達罐頂9下方與左底部定滑輪組的左內側下方滑輪19環繞,環繞右頂部定滑輪5的外側鋼絲繩8下端連接罐頂9頂部的右上吊耳13,內側鋼絲繩8通過鋼絲繩套管10到達罐頂9下方與右底部定滑輪組的右內側下方滑輪20環繞;環繞左底部定滑輪組的左外側上方滑輪21的外側鋼絲繩8上端連接罐頂9底部的左下吊耳12,鋼絲繩8的另一端連接與右內側下方滑輪20環繞的鋼絲繩8,環繞右底部定滑輪組的右外側上方滑輪22的外側鋼絲繩8上端連接罐頂9底部的右下吊耳14,鋼絲繩8的另一端連接與左內側下方滑輪19環繞的鋼絲繩8。
[0027]上述的一組鋼絲繩傳動機構中,各段鋼絲繩8形成了一組相互制約的閉合迴路,使得左上吊耳11、左下吊耳12、右上吊耳13、右下吊耳14同步上行升起,確保了罐頂9邊緣的相互對稱點在氣頂升過程中始終能自動調節平衡,保持平穩上升。
【權利要求】
1.LNG儲罐罐頂自動平衡氣頂升方法,是通過於儲罐(3)底部鼓氣而將罐頂(9)頂升到儲罐(3)頂部並使之與承壓環(2)相連,其特徵在於:在罐頂(9)的頂升過程中,採用了一種無需配重、可自動導向和平衡罐頂(9)的鋼絲繩傳動機構,可使罐頂(9)上各組徑向對稱點均處於由鋼絲繩(8)與對應設置的滑輪和滑輪組形成的閉合傳動迴路中並相互制約,從而實現同步起升,自動平衡不發生傾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LNG儲罐罐頂自動平衡氣頂升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鋼絲繩傳動機構圍繞儲罐(3)內壁圓周均布而成為徑向對稱的多組,一組鋼絲繩傳動機構中包括左頂部定滑輪(4)和右頂部定滑輪(5)、左底部定滑輪(6)和右底部定滑輪(7)、左中部動滑輪組和右中部動滑輪組以及鋼絲繩(8),所述頂部定滑輪通過T型支架(1)於承壓環(2)上安裝,所述底部滑輪於儲罐(3)底部安裝,所述左、右中部動滑輪組置於罐頂(5)下方,對應於左、右中部動滑輪組位置於罐頂(9)上開設左、右穿設孔;環繞左頂部定滑輪(4)的一端鋼絲繩(8)連接罐頂(5)頂部的左上吊耳(11),另一端鋼絲繩(8)通過罐頂(9)的左穿設孔與左中部動滑輪組的左上滑輪(15)環繞,環繞右頂部定滑輪(5)的一端鋼絲繩(8)連接罐頂(9)頂部的右上吊耳(13),另一端鋼絲繩(8)通過罐頂(9)的右穿設孔與右中部動滑輪組的右上滑輪(16)環繞;環繞左底部定滑輪(6)的一端鋼絲繩(8)連接罐頂(9)底部的左下吊耳(12),另一端鋼絲繩(8)與左中部動滑輪組的左下滑輪(17)環繞,環繞右底部定滑輪(7)的一端鋼絲繩(8)連接罐頂(9)底部的右下吊耳(14),另一端鋼絲繩(8)與右中部動滑輪組的右下滑輪(18)環繞;與左上滑輪(15)環繞的鋼絲繩(8)連接與右下滑輪(18)環繞的鋼絲繩(8),與左下滑輪(17)環繞的鋼絲繩(8)連接與右上滑輪(16)環繞的鋼絲繩(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LNG儲罐罐頂自動平衡氣頂升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鋼絲繩傳動機構圍繞儲罐(3 )內壁圓周均布而成為徑向對稱的多組,一組鋼絲繩傳動機構中包括左頂部定滑輪(4)和右 頂部定滑輪(5)、左底部定滑輪組和右底部定滑輪組以及鋼絲繩(8),所述頂部定滑輪通過T型支 架(1)於承壓環(2)上安裝,所述底部定滑輪組於儲罐(3)底部安裝,對應於左、右底部定滑輪組位置於罐頂(9)上開設左、右穿設孔;環繞左頂部定滑輪(4)的一端鋼絲繩(8)連接罐頂(9)頂部的左上吊耳(11),另一端鋼絲繩(8)通過罐頂(9)的左穿設孔與左底部定滑輪組的左內側下方滑輪(19)環繞,環繞右頂部定滑輪(5)的一端鋼絲繩(8 )連接罐頂(9 )頂部的右上吊耳(13 ),另一端鋼絲繩(8 )通過罐頂(9 )的右穿設孔與右底部定滑輪組的右內側下方滑輪(20)環繞;環繞左底部定滑輪組的左外側上方滑輪(21)的一端鋼絲繩(8)連接罐頂(9)底部的左下吊耳(12),另一端鋼絲繩(8)與右內側下方滑輪(20)環繞的鋼絲繩(8)連接,環繞右底部定滑輪組的右外側上方滑輪(22)的一端鋼絲繩(8)連接罐頂(9)底部的右下吊耳(14),另一端鋼絲繩(8)與左內側下方滑輪(19)環繞的鋼絲繩(8)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LNG儲罐罐頂自動平衡氣頂升方法,其特徵在於:通過鼓風機於儲罐(3)底部鼓氣。
5.LNG儲罐罐頂自動平衡氣頂升裝置,包括鋼絲繩傳動機構,其特徵在於:徑向對稱的鋼絲繩傳動機構設為一組,將若干組鋼絲繩傳動機構圍繞儲罐(3)內壁圓周均布,一組鋼絲繩傳動機構中包括左頂部定滑輪(4 )和右頂部定滑輪(5 )、左底部定滑輪(6 )和右底部定滑輪(7)、左中部動滑輪組和右中部動滑輪組以及鋼絲繩(8),所述頂部定滑輪通過T型支架(I)於承壓環(2)上安裝,所述底部滑輪於儲罐(3)底部安裝,所述左、右中部動滑輪組置於罐頂(9)下方,對應於左、右中部動滑輪組位置於罐頂(9)上開設左、右穿設孔;環繞左頂部定滑輪(4)的一端鋼絲繩(8)連接罐頂(9)頂部的左上吊耳(11),另一端鋼絲繩(8)通過罐頂(9)的左穿設孔與左中部動滑輪組的左上滑輪(15)環繞,環繞右頂部定滑輪(5)的一端鋼絲繩(8)連接罐頂(9)頂部的右上吊耳(13),另一端鋼絲繩(8)通過罐頂(9)的右穿設孔與右中部動滑輪組的右上滑輪(16)環繞;環繞左底部定滑輪(6)的一端鋼絲繩(8)連接罐頂(9)底部的左下吊耳(12),另一端鋼絲繩(8)與左中部動滑輪組的左下滑輪(17)環繞,環繞右底部定滑輪(7)的一端鋼絲繩(8)連接罐頂(9)底部的右下吊耳(14),另一端鋼絲繩(8 )與右中部動滑輪組的右下滑輪(18 )環繞;與左上滑輪(15 )環繞的鋼絲繩(8)連接與右下滑輪(18)環繞的鋼絲繩(8),與左下滑輪(17)環繞的鋼絲繩(8)連接與右上滑輪(16)環繞的鋼絲繩(8)。
6.LNG儲罐罐頂自動平衡氣頂升裝置,包括鋼絲繩傳動機構,其特徵在於:徑向對稱的鋼絲繩傳動機構設為一組,將若干組鋼絲繩傳動機構圍繞儲罐(3)內壁圓周均布,一組鋼絲繩傳動機構中包括左頂部定滑輪(4)和右頂部定滑輪(5)、左底部定滑輪組和右底部定滑輪組以及鋼絲繩(8),所述頂部定滑輪通過T型支架(1)於承壓環(2)上安裝,所述底部定滑輪組於儲罐(3)底部安裝,對應於左、右底部定滑輪組位置於罐頂(9)上開設左、右穿設孔;環繞左頂部定滑輪(4)的一端鋼絲繩(8)連接罐頂(9)頂部的左上吊耳(11),另一端鋼絲繩(8)通過罐頂(9)的左穿設孔與左底部定滑輪組的左內側下方滑輪(19)環繞,環繞右頂部定滑輪(5)的一端鋼絲繩(8)連接罐頂(9)頂部的右上吊耳(13),另一端鋼絲繩(8)通過罐頂(9)的右穿設孔與右底部定滑輪組的右內側下方滑輪(20)環繞;環繞左底部定滑輪組的左外側上方滑輪(21)的一端鋼絲繩(8)連接罐頂(9)底部的左下吊耳(12),另一端鋼絲繩(8)與右內側下方滑輪(20)環繞的鋼絲繩(8)連接,環繞右底部定滑輪組的右外側上方滑輪(22)的一端鋼絲繩(8)連接罐頂(9)底部的右下吊耳(14),另一端鋼絲繩(8)與左內側下方滑輪(19)環繞的鋼絲繩(8)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LNG儲罐罐頂自動平衡氣頂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罐頂(9)的頂升動力為通過鼓風機從儲罐(3)底部向罐內的送風。
【文檔編號】E04H7/18GK103711351SQ201310701156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7日
【發明者】黃勇華, 李俊益, 向蒼義, 黃永剛, 劉博 , 梁昌錦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第六建設公司, 中國寰球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