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彈的威力有多高(一顆子彈的威力有多大)
2023-07-04 02:38:26
我們在觀賞各類槍戰、戰爭大片時,發現片中往往會出現以下情節:
「我中彈了,但我可以堅持!」
「只是挨了一槍,小問題……」
「腳上中了一槍,留一個疤而已。」
這種「勇敢」的橋段,在當今電影劇情中可謂是備受推崇,大部分動作片都會加入該元素,如好萊塢巨作《敢死隊》中,就出現過這類似場景。
也正是在這些電影的暗示下,大家逐漸形成了一種認知:被子彈擊中並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只要忍忍就好了。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且讓我們從子彈的前世今生說起。
子彈:熱兵器時代的「開門人」在華夏宋代以前的戰爭,大多是軍士們手持兵戈相互對攻,又或是發射箭矢,形成對壘的局面。
可無論是哪一項,這些都屬於冷兵器交鋒的範疇,直到宋朝發明了火器。
在宋代兵器古籍《宋史·兵志十一》中,對火器是這樣描述的:
「 開慶元年, 壽春府……又造突火槍,以鉅竹為筒,內安子窠,如燒放,焰絕然後子窠發出,如炮聲,遠聞百五十餘步。」
從這一段古文中,我們可以得知,宋朝最初的火器,就是以一個巨竹為管,並在其中放入火藥和子窠,之後點燃火藥,待火藥爆燃便可將子窠射出,射程可達一百五十步有餘。
儘管,如今並不知曉「子窠」具體是何物,但中外火器史學家仍一致認定,這是人類史上最早且可查的子彈記載,故「子窠」也就是人類最早的子彈。
之後,宋朝的火器經由絲綢之路的貿易,以及蒙古遠徵西方的遺留,開始傳入了歐洲地區,並正式成為了作戰的主要兵器。
當時歐洲戰場風雲變化,各國互相徵伐已是常態,火器的子彈也在這過程中逐漸改良,從最初的石頭,變成了鐵質球丸。
畢竟,歐洲盛行穿戴鐵甲,石頭實難擊穿這種盔甲,所以歐洲人開始熔煉鐵球作為彈藥,並以此成功擊穿騎士鐵甲,這也宣告著歐洲盔甲時代的覆滅。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歐洲火槍隊發現,這些鐵球對槍管並不「友好」,許多槍枝在歷經一場戰役後,就因鐵球的摩擦而壽終正寢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歐洲人開始尋找新的子彈替代物,而「鉛彈」也就由此誕生了,這是一種用鉛水壓制而成的子彈。
鉛彈不僅生產簡便,硬度還沒那麼大,可以讓槍管少受一些磨損,進而增加了槍枝的使用壽命。
而且,鉛彈本身質量並不輸鐵丸,且接觸物體後還會擴張變形,這意味著鉛彈接觸人體時殺傷力極強。
但解決了子彈材質問題後,射程又成為了大問題。
這主要是因為,鉛制子彈的重量比如鐵丸要重,對擊發火藥的要求更高了,可不少士兵對火藥裝填量都缺乏定量認知。
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一個隊列打出的子彈射程並不相同,嚴重影響了指揮官對交戰局勢的把握。
不過,十七世紀的英國人卻想到了一個應對辦法,那就是使用紙張將彈丸和火藥包起來,然後再塗上一層潤滑牛油。
如此一來,士兵就不用自己加裝火藥了,他們只需要準備一根長棍,待紙包彈從槍口放入管中後,用此長棍將紙包彈夯實,確保子彈能被燧火擊發。
而這種火藥和彈頭結合的紙包彈,也就成為了現代子彈的組合雛形。
但這也僅僅是「雛形」而已,它和現代子彈還有一個巨大的差異,那就是整個子彈的形狀。
子彈形狀:手槍圓,步槍尖如今現役的子彈,它們大多有一個極為明顯的特徵,那就是短程子彈頭往往是圓狀的,而遠程子彈則是尖頭的。
通俗來說,就是手槍子彈往往是圓頭居多,而步槍子彈,則大多是尖頭模樣,尤其是狙擊步槍,子彈甚至已經尖到可以手持刺入肉中了。
之所以要將子彈塑性如此,其原因就在於空氣動力學,這也是現代子彈與舊時代子彈最大的差異。
大家都知道,世間是存在空氣阻力的,一個物體在空氣中運動,就勢必會遇到這類阻力,而這種阻力又往往與物體運動的速度有關,即速度越快阻力越強。
就以人的運動為例,一個人如果是在街道漫步,那空氣阻力對其產生的作用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但若是對於賽場上急速奔跑的運動員而言,那一丁點的阻力都是極其重要的,因為這些多出的阻力,就很有可能影響到他的速度。
而子彈的運行也正是如此,自脫膛而出那一刻,子彈就會不斷加速,若是步槍或狙擊步槍的話,甚至可能突破音速。
這也造就了一種奇特的現象,那就是戰場上被狙擊槍擊中的人,往往都是先中彈,然後才聽到槍聲,其原因就在於子彈已經超越了聲音傳播速度,而率先到達人體了。
可若要讓步槍子彈能夠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具備兩點因素。
首先,子彈需要有更大的助推能量,而解決該問題的,就是不同於傳統火藥的高燃火藥。
這種火藥不僅燃燒迅速,其釋放的能量也比傳統火藥大得多,從而讓子彈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極大的助推力。
在解決了助推力後,空氣阻力就成了最後的難關。
根據德國數學家及空氣動力學家沃爾夫岡·哈克通過數學推導出的鼻錐模型,尖端物體在超聲速狀態下,所承受的空氣阻力要小得多。
因此,人們按照該理論,將需要突破音速的步槍子彈都製成了尖狀。而不需要如此速度的手槍子彈,則製成了方便攜帶,且又能多帶火藥的圓頭狀。
行文至此,可能有人已經意識到子彈演變的規律所在,那就是子彈的發展,一直都是以殺傷力為主導的。
現代子彈的殺傷力:中槍便是九死一生子彈從最初的石頭變成鐵丸,其原因就是為了能夠擊穿盔甲,那鐵丸既然能擊碎盔甲,自然就能擊穿人體,甚至是打碎骨頭,根本不似電影中那般,中彈以後仍能談笑風生的離譜。
而子彈從鐵丸發展為鉛彈後,對人體殺傷就更加巨大了,一者是鉛彈在觸碰人體後,會瞬間發生解體,讓碎裂的鉛體碎片全部插入人體內,加大了取出難度。
二者這些鉛體碎片若是不及時取出的話,還極容易發生感染,這使得在那個時代裡,不少兵士都是死於彈片金屬感染,可見被子彈擊中後的恐怖。
另外,當子彈正式現代化後,這種殺傷力也開始呈現出幾何式的增長,變得更加令人髮指。
首先是高燃火藥的填充,這不僅加快了子彈的飛行速度,還讓子彈的爆炸變得更加劇烈,從而使被擊中者變得愈發痛苦。
同時,子彈的急速,無形中也增加了殺傷力。
舉個簡單的例子,將一個小石頭輕輕放到一個人頭上,那是不會造成任何傷害的。
可若是將這個石頭從十層樓的高度扔下,那掉在一個人的頭上,就會造成巨大的傷害。
這其中的原理,就在於石頭的速度,物體的速度越大,那它對觸碰體的衝擊力就越大,如步槍子彈那般的超聲速飛行,對人體的傷害,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必是慘不忍睹。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在現代戰爭中,一發步槍子彈足以讓一位戰士失去戰鬥力。
因為現代子彈驚人的爆炸力,會致使中彈點炸出一個碗口大小的傷口,這種炸裂傷不僅極難止血,還會傷害到肌肉組織,進而使人使不上力。
另外,子彈極速飛行所帶來的衝擊,還會震傷甚至是震碎人體內臟,進而直接導致內出血,並就此奪人性命。
由此來看,一顆子彈的威力是極其巨大的,而且這還只是常規子彈,若是遇上如達姆彈、空頭彈這類更具殺傷力的特殊子彈,那後果更加不堪設想。
而這也從側面告訴我們,一定要珍惜現有的和平,一定要將社會禁槍進行到底,否則,子彈必然是一切動蕩的開始,也是現代殺戮的「支持者」。
參考資料
【1】《一顆子彈到底有多大威力?電影都是假的!不要再被騙了》--------《超級武器》【2】《你肯定不知道的子彈發展史》-------百度知道日報【3】《一顆子彈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千萬別被電視劇中騙了!》---------新浪財經【4】《反器材狙擊步槍用了什么子彈,威力才那麼大?》---------西陸網【5】《緣髮式子彈的歷史》--------歷史新知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