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底殼放油裝置製造方法
2023-07-03 19:33:46 4
油底殼放油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油底殼放油裝置。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油底殼放油裝置,包括:油底殼、放油螺母、放油螺母連接件,所述油底殼底部設置有放油通孔,所述放油螺母設置在所述放油通孔的位置,且固定於所述油底殼外部,所述放油螺母的螺紋孔與所述放油通孔形成排油口;所述放油螺母連接件與所述放油螺母配合,以打開或關閉所述放油螺母的螺紋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油底殼放油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油底殼內的油液無法被徹底排放,油液中雜質長期堆積在油底殼內而導致發動機性能降低的問題。
【專利說明】油底殼放油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油底殼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油底殼放油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發動機已被廣泛使用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油底殼作為發動機的重要組件,可以實現儲油和排放油液的功能;目前通常使用的油底殼放油裝置,包括設置在油底殼內部的放油螺母和與放油螺母配合使用的連接件。
[0003]現有技術中的油底殼放油裝置,設置在油底殼內部的放油螺母凸出油底殼內表面一定高度,導致油底殼內的油液無法被徹底排放,使得油液中雜質長期堆積在油箱底殼內,導致發動機性能降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油底殼放油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油底殼內的油液無法被徹底排放,油液中雜質長期堆積在油底殼內而導致發動機性能降低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油底殼放油裝置,包括:
[0006]油底殼、放油螺母、放油螺母連接件,所述油底殼底部設置有放油通孔,所述放油螺母設置在所述放油通孔的位置,且固定於所述油底殼外部,所述放油螺母的螺紋孔與所述放油通孔形成排油口;
[0007]所述放油螺母連接件與所述放油螺母配合,以打開或關閉所述放油螺母的螺紋孔。
[0008]如上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放油螺母焊接在所述放油通孔的外部。
[0009]如上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放油螺母連接件包括放油螺塞和密封墊片,所述密封墊片套設在所述放油螺塞上,所述放油螺塞與所述放油螺母螺紋連接。
[0010]如上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油底殼底部具有向外部凸起的凸臺,所述放油通孔設置在所述油底殼的凸臺處。
[0011]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油底殼放油裝置,通過固定於油底殼外部的放油螺母與油底殼底部的放油通孔形成的排油口,排油裝置可以完全設置於油底殼外表面,使得油底殼內表面平整,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油底殼內的油液無法被徹底排放,油液中雜質長期堆積在油底殼內而導致發動機性能降低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油底殼放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種油底殼放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油底殼放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所提供的油底殼放油裝置10包括:油底殼100、放油螺母110、放油螺母連接件120,油底殼100底部設置有放油通孔,放油螺母110設置在放油通孔的位置,且固定於油底殼100外部,放油螺母110的螺紋孔與所述放油通孔形成排油口 131 ;放油螺母連接件120與放油螺母110配合,以打開或關閉放油螺母110的螺紋孔。
[0015]本實施例所提供的油底殼放油裝置10,用於排放油液的位置即為油底殼100底部設置的放油通孔處,放油螺母110設置在放油通孔的位置,並且放油螺母110的螺紋孔與放油通孔重疊,形成油底殼100的排油口 131 ;具體地,放油螺母110固定於油底殼100的外部,可以是焊接在油底殼100底部的放油通孔的位置;與放油螺母110配合使用的放油螺母連接件120,具有可以旋入放油螺母110螺紋孔的外螺紋結構,在其旋入放油螺母110螺紋孔時,油底殼100的排油口 131封閉,若需要通過排油口 131排放油底殼100中的油液時,則從放油螺母110中旋出放油螺母連接件120。
[0016]本實施例所提供的油底殼放油裝置,通過固定於油底殼外部的放油螺母與油底殼底部的放油通孔形成的排油口,排油裝置完全設置於油底殼外表面,使得油底殼內表面平整,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油底殼內的油液無法被徹底排放,油液中雜質長期堆積在油底殼內而導致發動機性能降低的問題。
[0017]本實施例在具體實現中,放油螺母連接件120包括放油螺塞121和密封墊片122,密封墊片122套設在放油螺塞121上,放油螺塞121與放油螺母110螺紋連接。本實施例提供的油底殼放油裝置10,套設在放油螺塞121上的密封墊片122,用以保證放油裝置10的密封性,具體地,密封墊片122套在放油螺塞121具有外螺紋的柱狀端,在放油螺塞121具有外螺紋的柱狀端旋入放油螺母110時,放油螺母110和放油螺塞121之間的密封墊片122被緊密固定。
[0018]進一步地,本實施例中,放油螺母焊接於油底殼外部的結構,避免了現有技術中因放油螺母焊接於油底殼內部而導致油底殼底部變形,放油裝置在連接時密封性變差,進而帶來一定的漏油風險;本實施例所提供的油底殼放油裝置,焊接於油底殼外部的放油螺母,在與放油螺母連接件連接的一端未經過焊接工藝,因此表面平整,並且通過密封墊片連接放油螺母和放油螺塞的結構,進一步提高了油底殼放油裝置的密封性。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種油底殼放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施例提供的油底殼放油裝置10,可選地,可以在油底殼100底部設置向外部凸起的凸臺140,放油通孔130具體設置在油底殼100的凸臺140處。保證了以放油通孔130和放油螺母120形成的排油口 131可以位於油底殼100的最低水平位置,進一步保證了油底殼放油裝置10在通過排油口 131排放油液時,油液可以被徹底排放,從而提高發動機的性能。
[0020]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油底殼放油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油底殼、放油螺母、放油螺母連接件,所述油底殼底部設置有放油通孔,所述放油螺母設置在所述放油通孔的位置,且固定於所述油底殼外部,所述放油螺母的螺紋孔與所述放油通孔形成排油口; 所述放油螺母連接件與所述放油螺母配合,以打開或關閉所述放油螺母的螺紋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放油螺母焊接在所述放油通孔的外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放油螺母連接件包括放油螺塞和密封墊片,所述密封墊片套設在所述放油螺塞上,所述放油螺塞與所述放油螺母螺紋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油底殼底部具有向外部凸起的凸臺,所述放油通孔設置在所述油底殼的凸臺處。
【文檔編號】F01M11/04GK203515727SQ201320550351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5日
【發明者】於建波, 賈金山 申請人:內蒙古歐意德發動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