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G‑ABR反應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04 09:44:1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G-ABR反應器。
背景技術:
ABR厭氧折流反應器一種厭氧生物處理裝置。其特點是:結構簡單、無運動部件、無需機械混合、建設運行費低、不易堵塞。但是,現有的ABR厭氧折流反應器補水不夠均勻、反應區死區大、水力條件不好等缺陷,導致汙水處理效率低、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的問題做出改進,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G-ABR反應器,G即指高效,這種生物流化床微生物活性高、汙水處理效率高、效果好,且佔地少,成本低。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G-ABR反應器,包括若干個由分隔牆分隔且依次串聯的反應室,所述反應室中部設有填料支架,所述分隔牆上設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進水端設於分隔牆頂端,所述布水管出水端設於反應室中部且位於填料支架的下方,所述反應室通過布水管相連通,所述填料支架下方設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一端固定於分隔牆,折流板另一端固定於反應室底部。
進一步的,所述反應室內設有取樣管。
進一步的,所述折流板與反應室底部的夾角為45°~6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布水管導流布水,可減少土建投資增加填料面積減少水池容積,在小水量工程中都可以利用。特別是在養殖廢水上可以減投資達到滿意的處理效果,處理效率高,管理更加方便。每個反應室布水更加均勻,這使得汙水的處理效果大大提升。而折流板的設置,使得反應室內水力條件更佳,減少了死區容積,有效容積變大,停留時間僅為傳統的的1/3,可節省土建投資40%,運行費低廉。此外,在反應室內設取樣管方便工作人員取樣檢測,可以實時掌握汙水處理的動態。
此外,本實用新型是一種低成本的經濟型廢水處理技術,特別適合中等以上濃度(COD>1500mg/L)的有機汙水。特別適用於造紙汙水、畜牧汙水、工業汙水及生活汙水等。而對於可生化差的工業汙水,可通過該工藝提高B/C比值。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ABR厭氧折流反應器的構造示意圖;
圖中:1-反應室,2-分隔牆,3-填料支架,31-填料,4-布水管,41-布水管進水端,42-布水管出水端,5-折流板,6-取樣管,7-進水管,8-接氣管,9-出水管,10-虹吸破壞管。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所示,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G-ABR反應器,包括若干個由分隔牆2分隔且依次串聯的反應室1,所述反應室1中部設有填料支架3,所述分隔牆2上設有布水管4,所述布水管進水端41設於分隔牆2頂端,所述布水管出水端42設於反應室1中部且位於填料支架3的下方,所述反應室1通過布水管4相連通,所述填料支架3下方設有折流板5,所述折流板5一端固定於分隔牆2,折流板5另一端固定於反應室1底部。
本實施例中,所述反應室1內設有取樣管6。
本實施例中,所述折流板5與反應室1底部的夾角為55°。
本實用新型具體使用方法如下:待處理的液體從進水管7進入第一個反應室1,因進水管7的出水端在反應室1中部且位於填料支架3下方,故液體總是先到達反應室1的底部,到達反應室1底部的液體在後續液體的推動作用下會慢慢往上走。經過填料支架3時與填料31上的微生物充分接觸,微生物在無氧或缺氧的條件下,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其過程為: 先將廢水中複雜的高分子量可溶性有機物(即碳水化合物、脂類、蛋白質等),及顆粒狀有機物,水解成微溶性有機物,這些微溶性有機物在發酵階段,通過產酸菌轉化成較高級有機酸和醋酸,還有H2和CO2,較高級的有機酸通過產乙酸菌的作用,進一步轉化成醋酸與H2。產酸菌和產乙酸菌屬於一個即包括兼性厭氧微生物又包括專性厭氧微生物的大的不同種群。最後一個階段由產CH4菌來實現,專性厭氧微生物在代謝過程中能夠利用甲酸、甲醇、CO、乙酸、H2和CO2,最終產生CH4。最終產生的氣體與被處理過的液體一起繼續往上走,氣體通過接氣管8收集利用,液體則通過布水管進水端41進入下一個反應室1,因布水管出水端42的特殊位置,液體首先到達的也是下一個反應室1的底部,之後重複在首個反應室1的整個過程。依次類推到達最後一個反應室1,最後處理過的液體通過出水管9流出,完成整個處理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隨時通過取樣管6取樣檢測,以便實時掌握處理進程。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