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放化療毒副作用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2023-07-04 15:02:01 3
專利名稱::消除放化療毒副作用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醫藥,尤其涉及一種消除放化療毒副作用的藥物。
背景技術:
:腫瘤病人在臨床放化療期間出現的噁心、嘔吐、厭食、乏力、脫髮、大使燥結、血象低等不良反應,嚴重的影響著患者的治療,甚至被迫停止治療,種種毒副作用加上病魔侵襲,實為當今人類治療腫瘤之難題。西藥採用胃腸動力藥、助消化藥、營養用藥等多途徑用藥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消除放化療毒副作用的藥物,配合腫瘤病人完成放化療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消除放化療毒副作用的藥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備而成炒白朮10~20、紅參1020、茯苓10~20、焦山楂10~20、炒谷芽10~20、神曲10~20、雞內金5~10、陳皮1020、砂仁5~10、木香1020。所述的消除放化療毒副作用的藥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備而成炒白朮10、紅參IO、茯茶12、焦山楂12、炒谷芽12、神曲IO、雞內金6、陳皮IO、砂仁5、木香10。所述的消除放化療毒副作用的藥物的製備方法將砂仁裝入布包後與炒白朮、紅參、茯苓、焦山楂、炒谷芽、神曲、雞內金、陳皮、木香一起,浸入清水中,水浸過藥面35釐米,浸泡2030分鐘,然後取出砂仁,用武火加熱至沸,改用文火保持微沸25分鐘後,下砂仁煎煮5分鐘離火,然後過濾,一煎完成;二煎復渣照前述操作;將一煎、二煎藥液合併過濾即可。將過濾後的藥液濃縮至90%,加入不影響療效的矯味劑、抑菌劑混合均勻,製成口服液。本發明中採用的原料藥的性味、歸經及功用如下炒白朮苦、甘,溫,歸脾、胃經,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紅參苦、甘,溫,入脾、肺經,調經活血,祛瘀生新。茯苓甘、淡、平,歸肺、胃、腎經中,除溼,解毒,通利關節。焦山楂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消食健胃,行氣散瘀。炒谷芽甘,溫,歸脾、胃經,消食和中,健脾開胃。神曲甘辛,溫,入脾、胃經,健脾和胃,消食調中。雞內金甘,平,歸脾、胃、小腸、膀胱經,消積滯,健脾胃。陳皮苦、辛,溫,歸肺、脾經,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砂仁辛,溫,歸肺、脾、胃經,化溼行氣,溫中止嘔。木香辛、苦,溫,歸脾、胃、大腸、三焦、膽經,行氣止痛,健脾消食。本發明以焦山楂、神曲、炒谷芽、雞內金健脾和胃、消積化瘀、提高胃動力為君藥,以紅參、炒白朮補脾益氣、扶正防虛脫為臣藥,以木香、陳皮醒脾行氣調中為佐藥,以砂仁行氣化溼除嘔、以茯苓健脾安神以治心悸為使藥,君臣佐使諸藥配合,消積導滯、健脾益氣、行氣調中、化溼醒脾恢復胃動力,使病人增加飲食、提高體力,對抗病和治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發明人使用本發明藥物臨床治療患者65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37例,年齡在3685歲之間,下表是使用本發明與使用嗎丁啉的療效對比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其中判定有效的標準是患者食慾增加,精神和體力有明顯改善和提高,由放化療引起的不良反應症狀基本消失;判定無效的標準是由放化療引起的不良反應症狀無明顯變化。從表中可以看出,使用本發明的有效率超過90%。以下是幾個治療病例病例l:魯錦蓮,女,1934年出生,2002患者年患乳腺癌手切後化療,出現脫髮、噁心、乏力、厭食等現象,經使用本發明藥物後飲食增加,精神好轉,心悸、乏力現象都已消失,脫髮症狀也得到改善。病例2:鄭程氏,女,1923年生,現年85歲,1996患者年患食道癌中期,經鈷60放療二十次後出現頭暈目眩、心悸乏力、嘔吐厭食、大便燥結、完谷不化,胸膈滿。經使用本發明藥物十天後以上症狀即明顯得到改善,能夠飲食與病抗爭,逐漸擺脫了靠打針輸液搶救的日子,配合治療至今身體良好,能自己照顧自己。病例3:曹同興,男,1945年生,患者於2000年患胃腫瘤,切除後出現胸膈痞滿、不思飲食、乏力虛汗、頭暈等現象,經使用本發明藥物一段時間後,前述症狀逐漸消失,飲食增加,身體素質得到改善,至今未見不良反應。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選取炒白朮10克、紅參10克、茯苓12克、焦山楂12克、炒谷芽12克、神曲10克、雞內金6克、陳皮10克、砂仁5克、木香10克,將砂仁裝入布包後與炒白朮、紅參、茯苓、焦山楂、炒谷芽、神曲、雞內金、陳皮、木香一起,浸入清水中,水浸過藥面35釐米,浸泡2030分鐘,然後取出砂仁,用武火加熱至沸,改用文火保持微沸25分鐘後,下砂仁煎煮5分鐘離火,然後過濾,一煎完成;二煎復渣照前述操作;將一煎、二煎藥液合併過濾即可。考慮到病人本身就脾胃虛弱,對大碗的中藥有畏懼情緒,可將過濾後的藥液濃縮至90%,加入不影響療效的矯味劑、抑菌劑混合均勻,製成口服液。實施例2:在本實施例中,選取炒白朮10克、紅參10克、茯苓10克、焦山楂10克、炒谷芽10克、神曲10克、雞內金6克、陳皮10克、砂仁5克、木香10克,其它與實施例1相同。實施例3:在本實施例中,選取炒白朮20克、紅參20克、茯苓20克、焦山楂20克、炒谷芽20克、神曲20克、雞內金10克、陳皮20克、砂仁10克、木香20克,其它與實施例l相同。實施例4:在本實施例中,選取炒白朮15克、紅參15克、茯苓15克、焦山楂15克、炒谷芽15克、神曲15克、雞內金8克、陳皮15克、砂仁7克、木香15克,其它與實施例l相同。實施例5:在本實施例中,選取炒白朮20克、紅參18克、茯苓16克、焦山楂14克、炒谷芽12克、神曲10克、雞內金5克、陳皮13克、砂仁6克、木香17克,其它與實施例l相同。實施例6:在本實施例中,選取炒白朮18克、紅參15克、茯苓12克、焦山楂13克、炒谷芽19克、神曲17克、雞內金9克、陳皮11克、砂仁6克、木香15克,其它與實施例l相同。實施例7:在本實施例中,選取炒白朮14克、紅參13克、茯苓11克、焦山楂16克、炒谷芽11克、神曲13克、雞內金6克、陳皮12克、砂仁5克、木香14克,其它與實施例l相同。實施例8:在本實施例中,選取炒白朮ll克、紅參11克、茯苳19克、焦山楂12克、炒谷芽17克、神曲18克、雞內金6克、陳皮18克、砂仁9克、木香12克,其它與實施例l相同。實施例9:在本實施例中,選取炒白朮13克、紅參16克、茯苓18克、焦山楂17克、炒谷芽13克、神曲20克、雞內金7克、陳皮16克、砂仁8克、木香18克,其它與實施例1相同。實施例10:在本實施例中,選取炒白朮10克、紅參12克、茯苓15克、焦山楂18克、炒谷芽16克、神曲17克、雞內金5克、陳皮19克、砂仁7克、木香13克,其它與實施例1相同。實施例lh在本實施例中,選取炒白朮15克、紅參20克、茯苓17克、焦山楂17克、炒谷芽18克、神曲20克、雞內金7克、陳皮12克、砂仁8克、木香16克,其它與實施例l相同。實施例12:在本實施例中,選取炒白朮11克、紅參15克、茯苓13克、焦山楂16克、炒谷芽14克、神曲15克、雞內金6克、陳皮13克、砂仁5克、木香11克,其它與實施例l相同。實施例13:在本實施例中,選取炒白朮16克、紅參14克、茯苓10克、焦山楂19克、炒谷芽13克、神曲16克、雞內金10克、陳皮17克、砂仁5克、木香15克,其它與實施例l相同。實施例14:在本實施例中,選取炒白朮17克、紅參17克、茯苓14克、焦山楂11克、炒谷芽15克、神曲12克、雞內金8克、陳皮14克、砂仁7克、木香19克,其它與實施例l相同。實施例15:在本實施例中,選取炒白朮19克、紅參13克、茯苓12克、焦山楂14克、炒谷芽12克、神曲15克、雞內金6克、陳皮18克、砂仁7克、木香12克,其它與實施例l相同。權利要求1、一種消除放化療毒副作用的藥物,其特徵在於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備而成炒白朮10~20、紅參10~20、茯苓10~20、焦山楂10~20、炒谷芽10~20、神曲10~20、雞內金5~10、陳皮10~20、砂仁5~10、木香10~20。2、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消除放化療毒副作用的藥物,其特徵在於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備而成炒白朮IO、紅參IO、茯苓12、焦山楂12、炒谷芽12、神曲IO、雞內金6、陳皮10、砂仁5、木香IO。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除放化療毒副作用的藥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將砂仁裝入布包後與炒白朮、紅參、茯苓、焦山楂、炒谷芽、神曲、雞內金、陳皮、木香一起,浸入清水中,水浸過藥面35釐米,浸泡2030分鐘,然後取出砂仁,用武火加熱至沸,改用文火保持微沸25分鐘後,下砂仁煎煮5分鐘離火,然後過濾,一煎完成;二煎復渣照前述操作;將一煎、二煎藥液合併過濾即可。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消除放化療毒副作用的藥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將過濾後的藥液濃縮至90%,加入不影響療效的矯味劑、抑菌劑混合均勻,製成口服液。全文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消除放化療毒副作用的藥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製備而成炒白朮10~20、紅參10~20、茯苓10~20、焦山楂10~20、炒谷芽10~20、神曲10~20、雞內金5~10、陳皮10~20、砂仁5~10、木香10~20。本發明以焦山楂、神曲、炒谷芽、雞內金健脾和胃、消積化瘀、提高胃動力為君藥,以紅參、炒白朮補脾益氣、扶正防虛脫為臣藥,以木香、陳皮醒脾行氣調中為佐藥,以砂仁行氣化溼除嘔、以茯苓健脾安神以治心悸為使藥,君臣佐使諸藥配合,消積導滯、健脾益氣、行氣調中、化溼醒脾恢復胃動力,使病人增加飲食、提高體力,對抗病和治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臨床使用表明,本發明的有效率超過90%。文檔編號A61K36/88GK101411843SQ20071018979公開日2009年4月22日申請日期2007年10月19日優先權日2007年10月19日發明者程永軍申請人:程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