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的t形連接的製作方法
2023-07-03 21:01:01
專利名稱:管路的t形連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與管路相聯的T形連接或支管連接,更具體地說,涉及T形組件或支管組件連結到管路如煤氣/水總管那樣的管路上的方法。
受損鋼管路現行修複方法基本上採用兩個被緊固在一起的半套管,它們形成了一個圍繞管路的套管組件並在管路和套管組件之間留有環形縫隙,縫隙中注滿可使套管組件固著在管壁上的薄漿,環氧樹脂薄漿就是這樣填充並圍繞受損區域以支撐受損管壁。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將T形連接或支管連接緊固聯接在管路上的方法。
根據本發明所提供的使支管組件與管路緊固連接的方法,其中支管組件包括兩個部件,第一部件用來定位在遠離支管所伸出側的管路一側上,第二部件用來接入支管。該方法包括以下幾步將保持環放置到管路的需要位置,並環繞支管所伸出區域;將環形密封墊放置到管路上,使密封墊徑向完全在保持環內;將支管組件的第二部件放置到密封墊上;將組件的第一部件放在管路上並將第一、第二部件夾緊,以擠壓密封墊並在第一、第二部件與管路外表面之間留出一環形間隙;提供密封工具,以防薄漿從環形間隙漏出;將薄漿注入環形間隙,該薄漿固化後可使支管組件粘合在管路適當位置。
最好是,支管組件粘合到管路以後,在管路工作狀態下,可用眾所周知的方法通過支管的通道從管路上切下試樣。
同樣優選的是,環形密封墊須有足夠強度和可壓縮性,能與保持環共同承受和箝制在管路施工期間的大於工作壓力的管路壓力。
薄漿可在以下範圍內選擇例如,聚氨脂,聚脂,丙烯酸類,環氧樹脂及有粘結性的化合物。當然,應當選用符合工作溫度、溼度、固化速度要求的薄漿,不同的固化速度導致不同粘和強度。不同的薄漿材料有不同放熱反應,因而會造成安裝後體積變化。還將了解到,環氧樹脂薄漿的體積改變應該被優化選擇,以使薄漿內的內應力系最小化。
為確保薄漿有一個好的效果,組件裝到管路上之前,應對管路外表面和支管組件的第一、第二部件的內表面進行修整或噴砂處理。
第一、第二部件被一起緊固到管路上後,用起頂工具可方便地使第一部件與管路留出間隙。
起頂工具可用液壓操縱。例如,起頂工具可包括安裝在第一部件的孔中可滑動的多個起頂構件;安裝在相應的第一部件上並在起頂構件後面的施壓構件,該施壓構件在加在其上的液壓作用下,被推動並朝向管路推動起頂構件達到使第一部件與管路留出間隔的合適位置。
有利的是,起頂構件可滑動地安裝在與第一部件緊固的或固定的凸臺上或類似部件中。此時,施壓構件也被滑動地安裝在凸臺或其他部件中。
當起頂構件處在使第一部件與管路留出間隔的適當位置時,可在相對第一部件的適合位置上安裝止動件,以防起頂構件脫離管路。
具有優勢的是施壓構件可相對第一部件拆卸地安裝,當施壓構件被拆下後止動構件被安裝佔據施壓構件所佔據的位置。
止動構件可擰在固定在第一部件上的帶螺紋的支持構件上。
有利的是,當起頂構件處於使第一部件與管路留出間隔的位置時,一個或多個負載支承構件可以方便地被定位在管路和起頂構件之間以分散所加負荷。
負載支承構件可以是起頂構件上的增大的支腳,該支腳表面與管路外形大致相符,作為替代方案,也可使支承構件緊固在管路幾個部位,使其與起頂構件接合或保持接觸。
現在參看附圖僅用實例說明本發明,附圖有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方法採用的支管組件的上、下部件的示意圖;圖2是管路的平面圖,在準備裝上支管組件的上部件時管路上放置了保持環和密封環;圖3是管路的側視圖,在管路上支管組件的上、下部件緊固在一起;圖4是圖3中的A向示意視圖;圖5與圖4相似,但具有一個修改後的結構,其中起頂構件由液壓操縱;和圖6和圖5相似,但示出止動構件,佔據圖5中施壓構件原先佔據的位置。
參看圖1,支管組件1包括組成組件上部件的第一部件2和組成下部件的第二部件3。
組件1的上、下部件均用碳素鋼製造,總體上分別具有半圓柱段4和5,沿上下部件各側縱向伸出的法蘭7和8固緊在管路6的周圍,見圖3。
上部件2的法蘭7的孔9與下部件3的法蘭8的孔10對準,以便緊固螺栓11穿過孔將兩部件2和32在管路上緊固在一起(見圖3和4)。
上圓柱段4包括一個從中伸出短支管13的開孔部分12,該短支管13終止在環形法蘭14處,當組件1緊緊粘合到管路6上時,帶法蘭端的分支管路就可以通過已知方法(未示)連接到環形法蘭14上。
通過本發明的圖示,T形組件1緊固到鋼管路上的方法將在下面進行描述。
首先,固定支管組件的管路外表面區域作噴砂處理,支管組件的上、下部件半圓柱段4和5的內表面也作噴砂處理。
由鋼製的並加工成與管路形狀相一致的保持環16,環繞區域6a放置在管路上,從該區域6a伸出分支管路的短支管13。
用例如橡膠或聚合物與金屬做成的環形密封墊17,其厚度比保持環16的厚,且放在保持環內,以便其形狀基本上符合管路6的形狀(見圖2)。
在使短支管13的內孔13a與被密封墊和保持環環繞的區域6a同心的條件下,將支管組件的上部件2向下放到密封墊17上,下部件3放到管路合適位置,再用螺栓11穿過法蘭7、8中對準的孔9和10,將組件的上部件2和下部件3固定在一起(見圖3和4)。
起頂螺栓18裝配在支管組件下部件3的壁中。這些起頂螺栓18穿過下部件壁接合或支承在管路6的表面,起頂螺栓18可從組件外面相對管路壁擰緊或擰松。調節起頂螺栓18充分壓縮環形密封墊17,以便在加注環氧灰漿前提供恰當的密封。
一旦T形組件1在管路上就位,上、下部件2和3與管路6的外表面之間便留出或限定出整體為圓筒形或環形的間隙或間隔19。
環形間隙用密封工具20和環形密封墊被定出邊界,例如,在支管組件的相對的兩端,支管組件和管路之間所抹放的適合的油灰。
然後,通過組件下部件底部的注射孔21向環形間隙19注滿薄漿。組件上部件上有排出壓縮空氣與所注射的過剩的薄漿的排出孔22。薄漿加滿環形間隙19後會固化,上、下部件2和3,從而支管組件1便粘合到管路上。
當組件通過薄漿緊緊粘合在管路上,可自由選擇擰下起頂螺栓18以確保載荷被薄漿完全或更均勻地分布在管路上。
圖5和6顯示出可替換的起頂方法。下部件3中有孔23,起頂構件24在該孔23中可滑動地安裝。各起頂構件有加寬的支腳25,其形狀與管路輪廓一致,用來與管路表面接合或保持接觸、凸臺26固定在下部件3上且內有通孔27。該通孔27用來滑動安裝起頂構件24自由的外端頭。包括液壓缸29的液壓操縱裝置28安裝在凸臺26上。每個液壓缸29包括缸體30及施壓構件31,該施壓構件31以活塞形式在缸體30中作滑動安裝。缸體30與每個凸臺26的內孔27對齊。活塞也在凸臺26的內孔27中作滑動安裝。液壓通過管路32、33、34分別供給液壓缸30再從公共主管路35回到液壓源36。施加合適液壓作用到缸體30時,活塞3便被推向起頂構件24,將起頂構件24朝向管路6推動頂在管路6上,因而壓縮環形密封墊17並形成總體呈環形的間隙或間隔19,見前述。
增大的支腳25作為負載支承構件,分散了起頂構件施加到管路上的載荷。
按上述,環形間隙19中注入薄漿並固化,包括活塞的液壓缸29被從凸臺26上拆除,在凸臺內放進堵頭37(見圖6)並固定在合適位置,此時,堵頭頂住起頂構件後端頭,因而佔據活塞原先佔據的位置,從而防止起頂構件脫離管路。堵頭37的37a段有外螺紋,擰進凸臺26的26a段,其上有相應的內螺紋。有了固定堵頭37,可防止起頂構件24出現不希望發生的離開管路的運動,而不必依賴於在增大支腳後面的凝固薄漿的完整性。因此,如果增大支腳25後面的固化薄漿損壞,粉碎或「失效」,堵頭37可使管路保持在相對於套管組件的適當位置。
在一種變型方案(未顯示)中,起頂構件上的增大支腳可以被固定在管路適當位置的負載支承構件所代替,從而由負載支承構件與起頂構件接合或接觸。
由於支管組件粘合在管路上,已知的管路工作狀態下的操作便可進行,即從管路的6a區域中切下試樣(未顯示),利用短支管13使分支管路(未顯示)與支管組件連接。這種已知操作在此未作描述。
根據本發明的方法,其範例已在上面作了描述,毋需使用焊接技術即可使支管組件粘合在管路上。這對涉及使用中的管路的情況特別有利,尤其在管路中有大流量通過的情況。使用這種方法的其它優點有管路中的無用壓力降到最小並能節省安裝的成本。
權利要求
1.一種將一個支管組件固結到一個管路上的方法,其中,該支管組件包括第一部件,用於定位在遠離支管伸出側的管路一側,還包括第二部件,用於連結支管,該方法包括將一個保持環放置在管路上所述的位置並環繞支管伸出區域;將環形密封墊放置到管路上,使密封墊徑向完全在保持環以內;將支管組件的第二部件放置到密封墊上;將組件的第一部件裝到管路上,確保第一部件與第二部件緊密結合,以便壓緊密封墊並在第一、第二部件與管路外表面之間留有環形間隙;提供密封工具,防止薄漿漏出環形間隙;以及往環形間隙加注薄漿,該薄漿固化後支管組件便粘合在管路適當位置。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部件形成了組件的下部件,第二部件形成了組件的上部件。
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環形密封墊是用橡膠,或聚合物與金屬的複合材料製造的。
4.按以上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第二部件與管路外表面之間的環形間隙中注入薄漿。
5.按以上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當第一和第二部件已在管路上緊固在一起時,用起頂工具使第一部件與管路之間留出間隔。
6.按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起頂工具是液壓操縱的。
7.按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起頂工具包括多個起頂構件,這些起頂構件可滑動安裝在第一部件孔內,還包括施壓構件,安裝在第一部件上並在起頂構件後面,並在液壓作用下被推動並朝管路推動起頂構件到合適位置使第一部件與管路留出間隔。
8.按按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起頂構件可滑動安裝在與第一部件固定的凸臺或類似部件中,施壓構件也在凸臺或類似部件中滑動安裝。
9.按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當起頂構件處於將第一部件與管路隔開的位置時,止動件相對第一部件定位,以防起頂構件脫離管路。
10.按權利要求7、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施壓構件相對第一部件作可拆安裝,施壓構件拆除時,止動件佔據施壓構件原先佔據的位置。
11.按按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止動件擰入固定在第一部件上的有螺紋的支承構件中合適的位置。
12.按權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管路與起頂構件之間有一個或多個負載支承構件,以便在起頂構件使第一部件與管路隔開時,起分散載荷的作用。
13.按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負載支承構件是起頂構件上的增大支腳。
14.按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增大支腳表面形狀與管路外形整體相符。
15.按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負載支承構件固結在管路的多個適當位置,以便通過起頂構件,負載支承構件和管路接合或接觸。
16.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並基本上參照附圖中的圖1至4所述的,對圖1至4作了修改的圖5、6所述的方法。
全文摘要
一種將支管組件(1)緊固到「使用中的」管道(6)上的方法。包括支管(13)的組件的上部件(2)在管路上的保持環(16)方置於管路上,在保持環內放一環形密封墊(17),它環繞支管伸出區(6a)。該組件的下部件(3)位於管道上並緊貼組件上部件(2)的下方,組件上部件和組件下部件被固緊在一起以便使密封墊受壓,且在組件上部件、下部件與管道外表面之間留出一環形間隙(19)。環形間隙(19)中注入薄漿,固化後組件的上部件和下部件固定在一起以便在管路的適當位置形成支管組件。用了薄漿可不必對「使用中的」管路作焊接。藉助支管的入口,試樣可從管路上切下。
文檔編號F16L41/06GK1376247SQ0081328
公開日2002年10月23日 申請日期2000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1999年7月24日
發明者L·M·約瀚遜, C·休斯, D·Q·武 申請人:拉蒂斯智慧財產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