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扣結構及具有其的控制開關的製作方法
2023-07-04 06:10:06 3
卡扣結構及具有其的控制開關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卡扣結構及具有其的控制開關。該卡扣結構包括:一個固定軸;和至少一個擺動件,其可轉動地連接到所述固定軸,其中,所述擺動件的一端具有至少一個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橫截面的形狀為一個具有缺口的不完全環形,以使得所述固定軸能夠部分地容置在所述卡接部的內部,所述固定軸的接觸外表面與所述卡接部的接觸內表面部分地適配。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卡扣結構,其不僅結構簡單、組裝方便,且連接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更高。
【專利說明】
卡扣結構及具有其的控制開關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接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卡扣結構,以及具有該卡扣結構的控制開關。
【背景技術】
[0002]—般來說,傳統的控制開關的按鍵與壓板之間會設置有擺動件,然而擺動件與壓板之間的連接通常採用過盈配合的方式,即主要依靠其塑料件本身的彈性變形來實現扣合連接。
[0003]然而,這種扣合方式需要施加較大的擠壓力,給產品的裝配帶來一定難度。並且在裝配的過程中,由於需要施加較大的裝配力,因此很容易造成塑料件本身的破損及過度變形等不良後果,最後還會導致產品在使用中出現多種問題,例如擺動件不能很好地卡入到位,或者過盈配合使得產品剷出飛邊以導致產品失效,更嚴重時還會給用戶的操作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
[0004]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研發一種新的卡扣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卡扣結構,其結構簡單,裝配方便,且連接的可靠性更高。該卡扣結構包括:一個固定軸;和至少一個擺動件,其可轉動地連接到所述固定軸,其中,所述擺動件的一端具有至少一個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橫截面的形狀為一個具有缺口的不完全環形,以使得所述固定軸能夠部分地容置在所述卡接部的內部,所述固定軸的接觸外表面與所述卡接部的接觸內表面部分地適配,以確保擺動件與固定軸之間連接的穩定性。
[0006]依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接觸內表面的橫截面形狀為一個優弧,以增強卡接部與固定軸之間連接的可靠性,防止固定軸從卡接部的內部發生意外脫出。
[0007]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固定軸的軸向上具有至少兩個平直且彼此相對的側面,通過採用上述結構,使得固定軸能夠很容易地插入到卡接部的內部,更易於實現裝配。
[0008]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所述固定軸橫截面的外輪廓包括兩個彼此相對的直線段以及兩個彼此相對的圓弧段。
[0009]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所述固定軸的兩個圓弧段相對應的圓弧面與所述卡接部的接觸內表面相接觸並適配。
[0010]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所述擺動件能夠相對於所述固定軸在所述固定軸徑向所在的平面內轉動至少90度。
[0011]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所述卡接部內部的最大間隙大於所述缺口的間隙,且所述缺口的間隙大於所述兩個直線段之間的距離,上述設計能夠有效避免因過盈配合導致連接處過度擠壓而發生鏟膠。
[0012]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控制開關,該控制開關包括一個壓板和至少一個按鍵,所述壓板和所述按鍵之間設置有具有上述結構和特點相結合的卡扣結構,通過採用上述卡扣結構,使得擺動件與壓板間的組裝更為簡單省力,結構連接的穩定性也更高,同時還能確保擺動件相對於壓板轉動的靈活性。
[0013]依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固定軸設置在所述壓板的中部,所述擺動件的一端通過卡接部連接到所述固定軸,其另一端可連接到所述壓板。
[0014]依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擺動件的另一端具有一個卡扣部,所述卡扣部能夠配合卡接於所述壓板的側部,所述擺動件的中部還垂直延伸出一個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上套設有復位件,通過上述設計,能夠使得擺動件在受到一側施加的壓力後迅速發生轉動,並在該壓力卸載後快速恢復至穩定的平衡狀態。
【附圖說明】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其中: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擺動件與固定軸處於未裝配狀態下的示意圖;
[0017]圖2為圖1中擺動件與固定軸處於初始裝配狀態下的示意圖;以及
[0018]圖3為圖1中擺動件與固定軸處於裝配完成狀態下的示意圖。
[0019]標號說明
[0020]固定軸10卡接部30
[0021]擺動件20接觸內表面SI
[0022]卡扣部21直線段101、102
[0023]突起部22圓弧段103、104
[0024]復位件23直線段之間的距離Dl
[0025]間隙D2、D3壓板 40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為了對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在各圖中相同的標號表示結構相同或結構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
[0027]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當實例、例子或說明」,不應將在本文中被描述為「示意性」的任何圖示、實施方式解釋為一種更優選的或更具優點的技術方案。
[0028]為使圖面簡潔,各圖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部分,它們並不代表其作為產品的實際結構。另外,為使圖面簡潔便於理解,在有些圖中具有相同結構或功能的部件,僅示意性地繪示了其中的一個,或僅標出了其中的一個。
[0029]在本文中,「上」、「下」、「前」、「後」、「左」、「右」等僅用於表示相關部分之間的位置關係,而非限定它們的絕對位置。
[0030]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僅用於彼此的區分,而非表示它們的重要程度及順序等。
[0031]在本文中,「平行」、「垂直」等並非嚴格的數學和/或幾何學意義上的限制,還包含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且製造或使用等允許的誤差。
[0032]參閱圖1,其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卡扣結構,其中擺動件與固定軸之間處於未裝配狀態。具體來說,卡扣結構包括一個固定軸10和至少一個擺動件20,擺動件20可轉動地連接到所述固定軸10。
[0033]值得指出的是,所述擺動件20的一端具有至少一個卡接部30,所述卡接部30的橫截面的形狀為一個具有缺口的不完全環形,以使得所述固定軸10能夠部分地容置在所述卡接部30的內部,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固定軸10的接觸外表面與所述卡接部30的接觸內表面SI部分地適配,以確保卡接部30與固定軸10之間連接的可靠性。
[003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方式,卡接部30的接觸內表面SI的橫截面形狀為圓弧狀。為了增強轉動連接的穩固性,防止固定軸10從卡接部30內部發生意外脫出,較佳的是,接觸內表面SI的橫截面形狀為一個圓心角大於180度的優弧。
[0035]如圖1所示,值得指出的是,為了使得固定軸10的兩個側部不會受到阻礙從而很容易就可插入到卡接部30的內部,固定軸10的軸向上具有至少兩個平直且彼此相對的側面。作為一個優選實施例,如圖1所示,固定軸10橫截面的形狀類似於轉動了90度後的鼓形。具體來說,所述固定軸10橫截面的外輪廓包括位於左側和右側的兩個彼此相對的直線段,SP第一直線段101和第二直線段102,以及位於上側和下側的兩個彼此相對的圓弧段,即第一圓弧段103和第二圓弧段104。
[0036]為了易於實現擺動件20與固定軸10間的裝配,參閱圖1,較佳的是,所述卡接部30內部的最大間隙D3大於所述缺口的間隙D2,且所述缺口的間隙D2大於所述兩個直線段101、102之間的距離Dl,上述設計能夠有效避免因過盈配合導致連接處過度擠壓而發生鏟膠,從而影響到產品的品質。
[0037]第一圓弧段103和第二圓弧段104相對應的圓弧面與所述卡接部30的圓弧形的接觸內表面SI互相接觸並適配,以進一步增強擺動件20的轉動可靠性。第一直線段101和第二直線段102使得固定軸10很容易實現卡入到位。可選的是,所述擺動件20能夠相對於所述固定軸10在所述固定軸10徑向所在的平面內轉動至少90度。上述結構使得擺動件20與固定軸10之間的裝配過程更加省時省力,同時還能夠有效保證擺動件20的轉動靈活度和連接可靠性。
[0038]與此同時,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控制開關。該控制開關包括一個壓板40和至少一個按鍵50,所述壓板40和所述按鍵50之間設置有具有上述結構和特點相結合的卡扣結構。
[0039]參閱圖3可見,所述固定軸10設置在所述壓板40的中部,所述擺動件20的一端通過卡接部30連接到所述固定軸10,其另一端可連接到所述壓板40。
[0040]較佳的是,所述擺動件20的另一端具有一個卡扣部21,以配合卡接於所述壓板40的側部,所述擺動件20的中部還垂直延伸出一個突起部22,所述突起部22上套設有復位件23。復位件23的一端抵靠到擺動件20的底部,復位件23的另一端抵接到壓板40的上表面,通過上述設計,能夠使得擺動件20在受到一側施加的壓力後迅速發生轉動,並在該壓力卸載後快速恢復至穩定的平衡狀態。
[0041]為了便於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案,下面結合圖1至圖3簡單描述本實用新型卡扣結構的卡合過程。具體來說,在需要進行裝配時,如圖1所示,首先將擺動件20相對於壓板30垂直地放置,然後將卡接部30的缺口對準靠近固定軸10的位置,以便於固定軸10進入卡接部30的內部,並部分地抵靠於弧形的接觸內表面SI。由於固定軸10的左、右接觸面為平直狀的,這樣會使得固定軸10在無阻礙的情況下很容易就可插入到卡接部30的內部,待固定軸10的弧形上表面抵靠到卡接部30的弧形接觸內表面SI後,例如可將擺動件20相對於固定軸10(如圖2所示)順時針旋轉大約90度,使得擺動件20的另一端能夠卡接到壓板30的側部,這樣通過一個簡單的旋轉動作就實現了擺動件20與壓板30的鎖定扣合。通過上述設計,使得組裝過程更為簡單省力,結構連接的穩定性也更高,同時還可以確保擺動件20相對於壓板30轉動的靈活性。
[0042]本實用新型的卡扣結構可適用於大多數開關及插座的軸孔扣合的情況,其通用性較好。更進一步的是,本實用新型的卡扣結構無複雜及昂貴部件,僅需注塑即可實現批量生產,因此不需較高成本即可實現生產。
[0043]通過使用本實用新型的卡扣結構,使得裝配更加方便,無需專業的培訓與繁瑣的操作,使得產品組裝的可靠性大幅提升,極大地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
[0044]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是按照各個實施例描述的,但並非每個實施例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0045]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實用新型的可行性實施例的具體說明,它們並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方案或變更,如特徵的組合、分割或重複,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主權項】
1.卡扣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個固定軸(10);和 至少一個擺動件(20),其可轉動地連接到所述固定軸(10), 其中,所述擺動件(20)的一端具有至少一個卡接部(30),所述卡接部(30)的橫截面的形狀為一個具有缺口的不完全環形,以使得所述固定軸(10)能夠部分地容置在所述卡接部(30)的內部,所述固定軸(10)的接觸外表面與所述卡接部(30)的接觸內表面(SI)部分地適配。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接觸內表面(SI)的橫截面形狀為一個優弧。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軸(10)的軸向上具有至少兩個平直且彼此相對的側面。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卡扣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軸(10)橫截面的外輪廓包括兩個彼此相對的直線段(101、102)以及兩個彼此相對的圓弧段(103、104)。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卡扣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軸(10)的兩個圓弧段(103、104)相對應的圓弧面與所述卡接部(30)的接觸內表面(SI)相接觸且適配。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卡扣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擺動件(20)能夠相對於所述固定軸(10)在所述固定軸(1)徑向所在的平面內轉動至少90度。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卡扣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卡接部(30)內部的最大間隙(D3)大於所述缺口的間隙(D2),且所述缺口的間隙(D2)大於所述兩個直線段(101、102)之間的距離(Dl)08.控制開關,其特徵在於,其包括一個壓板(40)和至少一個按鍵,所述壓板(40)和所述按鍵之間設置有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卡扣結構。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開關,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軸(10)設置在所述壓板(40)的中部,所述擺動件(20)的一端通過卡接部(30)連接到所述固定軸(10),其另一端可連接到所述壓板(40)。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開關,其特徵在於,所述擺動件(20)的另一端具有一個卡扣部(21),以配合卡接於所述壓板(40)的側部,所述擺動件(20)的中部還垂直延伸出一個突起部(22),所述突起部(22)上套設有復位件(23)。
【文檔編號】H01H9/00GK205692716SQ201620581967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5日 公開號201620581967.8, CN 201620581967, CN 205692716 U, CN 205692716U, CN-U-205692716, CN201620581967, CN201620581967.8, CN205692716 U, CN205692716U
【發明人】唐志強, 何明輝, 孫全周, 李冬, 查海林
【申請人】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