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昆汀談英雄電影(昆汀和賴特聊了三小時電影)

2023-07-04 07:58:29

聽譯/編輯 TWY

第二部分:英國電影

《帝國》:埃德加可以起個頭,告訴聽眾為什麼今天想聊英國電影。

EW:因為在疫情居家的那個五個月裡,在我的《Soho區驚魂夜》拍攝復工之前,要知道我收藏了近20年的DVD和藍光碟,有不少我收藏已久卻沒看的片子,讓我很是羞愧,開始稱它們為「咖啡桌電影」——各種經典名作買來不看,只是讓來做客的人覺得我很有品味,說:「啊你有這些片子……」 各種廠牌的,英國電影學院家的,CC標準收藏家的,伊瑞卡系列的。於是我就做了一個匯總的片單,去年我大概看了350多部電影,搞定了這個片單裡的很大一部分。

《Soho區驚魂夜》

其中一個重要的參考是馬丁·斯科塞斯給一個粉絲列的片單,這個片單在網上被發出來以後火了,當時這個粉絲問他是否有推薦的外國電影,所以斯科塞斯就寫了一個入門片單。當時自己也就看了二十來部,所以這次就把剩下的看完了。在疫情居家的時候看很多外語片很棒,就像在家環球旅行一樣。【昆汀笑】(賴特導演在這個片單裡補齊的片單,見本文末尾)

這份片單讓我很感動,雖然我跟斯科塞斯並不熟,也就見過兩次打打招呼,但他對我都挺友好的。我從我洛杉磯的鄰居阿方索那裡問有沒有馬丁助理的郵箱,因為我想給馬丁寫一份信謝謝他。而且除了電影本身,只要馬丁有提到的,一般他都有寫過相關的文章或者YouTube上有視頻介紹,所以我會在看完電影之後去瞧瞧馬丁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就好像他是我的教授一樣,是他帶領我進入一場世界電影之旅。

所以我寫了封很友好的信說自己在疫情期間看他推薦的電影環球世界,很受啟發,跟他說謝謝。在這份信的最後我就默默加了一句,出於好奇,因為我認為馬丁·斯科塞斯對英國電影的了解和寫作水平超過絕大多數的英國電影人或者影評人,有時候你需要一個像者斯科塞斯或者像昆汀你這樣的人去評價你自己國家有什麼好電影。因為像最佳片單這種東西,到頭來上面都是一模一樣的幾部片子,那種「英國百大」,倒也不是說那些電影不好,但片單列來列去都是那幾個常見的。

所以我就問斯科塞斯,好奇他年輕時候最喜歡的英國電影都有哪些,我問他除了他經常講到的鮑威爾-普雷斯伯格、希區柯克和大衛·裡恩以外還有別的什麼。所以馬丁後來就回了一我一個語音消息,把他整個片單都給我報了一遍,我等下列舉一些跟兩位聊。

賴特朗讀馬丁·斯科塞斯的英國電影推薦

EW:(讀斯科塞斯的信)「這份片單並不是很全,顯然有一些伊靈製片廠(Ealing Studios)的重要作品像《仁心與冠冕》(Kind Hearts and Coronets, 1949)我沒有選,但有不少別的作品多年來讓我印象深刻,讓我接下來給你梳理一些片名吧:

• 賽斯·霍爾特的《撒哈拉六號基地》很值得看看,對我非常有私人意義;

• 有艾德蒙·格裡維的《短暫失魂》;

• 還有別的伊靈出品的片子:《中途客棧》和《四十八小時》;

• 另一部賽斯·霍爾特的片《溫柔鄉》很有意思,還有《保姆》,同樣是賽斯·霍爾特的,是我最喜歡的之一;

• 《殘月離魂記》和《鳳樓魂斷》是我的最愛之一;

• 再來點泰倫斯·費希的作品,《逆旅驚魂》,還有早期漢默出品的《郎情似海卿薄倖》和《四面三角》,後者我還是孩子時經常看;

• 大衛·裡恩的《一飛沖天》是另一部最愛,然後還有《天倫之樂》;

• 《軍人魂》的寬銀幕構圖、黑白攝影和音效剪輯還有表演都很有意思,約翰·吉勒明導演;

• 《綠色慘案》,阿拉斯塔爾·西姆出演(賴特補充:昆汀給我看過35毫米拷貝);

• 《心靈扭曲》是部很扭曲的片子;

• 還有部泰倫斯·費希的早期作品《公共危險》(To the Public Danger),片長只有一小時但很精彩,在YouTube就有;

• 伊靈出品的《周日總是下雨天》是最愛的之一,相信會讓你想到《漫長美好的星期五》(賴特:他猜對了);

• 亞歷山大·賣肯德裡克的《牙買加的風》很有意思;

• 梭羅德·狄金森的《黑桃王后》絕對值得一看;

• 更多伊靈的片子:《呼聲》、Robert Hamer的《粉紅線與封蠟》也很喜歡、《寒夜青燈》、《好人不長命》、亞歷山大·賣肯德裡克的《無聲的崩潰》;

• 有部瘋狂的吸血鬼電影叫《吸血夜》你可能聽說過,何塞·拉蒙·拉拉斯在1974年導演的;

• 1947年的《孤鳳劫》;

• 我相信你一定聽說過《古屋傳奇》(賴特:沒錯,我在短片《Don’t》裡照搬過【三人笑】);

• 另一部還挺喜歡的是《燒吧,女巫》,在英國的片名叫《鷹之夜》;

• 還有1959年的《竊屍奇譚》;

• 還有一些漢默出品的,1957年的《水下呼吸器》、1960年的《驚魂夜魘》;

• 然後還有1961年《博命》;

• 我相信你聽說過《殭屍谷驚魂》,約翰·吉林導演的;

• 1954年的《夸特馬斯》,但我最喜歡的是1967年的《火星人襲擊地球》;

• 1971年《傑凱爾博士和海德妹妹》;

• 1967年的《惡魔出擊》;

• 《窒息》(The Asphyx, 1974)很棒。

• 這樣就已經有很多了,如果你有一些沒看過這個能給你一個起步,順便還有安東尼·阿斯奎斯的兩部非凡的默片:《地鐵》和《流星》,剪輯非常厲害;

• 巴茲爾·迪爾登的作品比如《豔屍兇案》,我前段時間重看了還是覺得很好;

• 很短的BBC電影《吹哨吧,我會來找你》,喬納森·米勒導演;

• 伊靈出品的《死亡之夜》;

• 這一部比較隨機的,有部電視迷你劇《兇宅異聞錄》讓我很著迷;

• 還有《朱迪思·赫恩的孤獨感》、《愛撒謊的人》、當然還有《無辜的人》,都是傑克·克萊頓的作品;

• 當然,還有《七重心》和《向夜屈服》……」

QT:你給這麼多導演姓名卻不提一下J·李·湯普森?

EW:《向夜屈服》的導演。不是我沒提,是馬丁沒有提。黛安娜·多絲演技最好的一部。

《向夜屈服》

QT:嗯嗯,同意。

EW:這部跟《與陌生人共舞》可以搞個連映,因為基本上是一模一樣的故事。

《與陌生人共舞》

EW:順便我跟馬丁還說了,我給他發了條信息,我說「距離補完您的片單還差5部,然後昆汀·塔倫蒂諾正緊隨其後!」【昆汀笑】這其實開啟了我們所謂的「英國書屋」計劃,其實就是個英國電影節,我們看了以上這些電影,然後還從中又跳進了一個英國電影的大坑裡,昆汀可以作證。所以感謝斯科塞斯史上最棒的郵件,而且裡面不少如今淡出視野沒人討論的片子。

QT:沒錯。埃德加跟我分享了片單,於是我也寫下來開始一部一部看,這讓我也掉進了一個大坑裡,因為我被刺激得也想搞一個屬於我自己的片單!【賴特大笑】埃德加也給我一份我沒看過但他覺得值得看的片單,我自己也有一份小的單子,以及之後跟著這個「斯科塞斯-賴特」的無底洞走進去以後發現的。

談泰倫斯·費希

QT:斯科塞斯的片單裡我看的很喜歡的第一部是泰倫斯·費希的這部《逆旅驚魂》(So Long at the Fair, 1950)。

《逆旅驚魂》

EW:嗯,我也看了,這部我之前也沒看過。

QT:這部電影對我而言特別棒的一點在於,它有一點像《貴婦失蹤記》(The Lady Vanishes, 1938),我倒不一定覺得這部要比《貴婦》拍得好,但最起碼讓我看得更享受。因為這部電影在講故事這個方面,讓你很他媽想知道接下去會發生什麼。這不是我應付的解釋,但你真的很想弄清楚一切是怎麼回事,而且它不像是那種《羅斯瑪麗的嬰兒》式的猜謎遊戲:是這個人瘋了嗎還是什麼…… 不,你很清楚明白他們在騙人。

《貴婦失蹤記》

EW:所以故事的前提大概是這樣的:簡·西蒙斯和大衛·湯姆林森演的她哥哥去巴黎瘋玩了一天,晚上住進酒店,結果第二天,大衛·湯姆林森的角色本人不僅失蹤了,而且他前一晚住過的房間也不存在了,但我們觀眾知道女主角並沒有精神錯亂,但酒店員工卻跟她說她是獨自來巴黎的,她哥哥住的房間是子虛烏有,於是,影片就像在那種《失蹤的邦妮》(Bunny Lake Is Missing, 1965)式的類型下展開……

《失蹤的邦妮》

QT:但你作為觀眾千真萬確地確定是酒店的員工在說謊,但他們的這個謊又特別令人信服,企圖讓女主角覺得自己真的瘋了。這部片讓我很意外的一點,是作為泰倫斯·費希的粉絲,但只了解他的那些漢默旗下的片子之外,能和簡·西蒙斯這麼一個大明星合作拍一部看上去成本很昂貴的片子,還是在四十年代的英國,讓我特別震驚。我從沒見過他在這麼大的場面下工作過,令人佩服。

****

EW:我也有一些泰倫斯·費希的早期片沒有看,這個片單裡有一部叫《公共危險》讓我印象深刻,只有一個小時長,你可以在YouTube上搜到,而且據我所知它也沒有DVD或者藍光發行。它是由派屈克·漢密爾頓的一部廣播劇改編的,漢密爾頓寫過比如《煤氣燈下》(Gaslight)、《宿醉廣場》(Hangover Square)和《天空下的兩萬條街道》(20,000 Streets Under the Sky)這部特別棒的小說。一位風格特別黑暗的作家,也是常常寫倫敦背景的作品。

《公共危險》風格也比較殘酷,雖然只有一個小時但是非常有力。費希還有些別的,《四面三角》算是部挺奇怪的片子,像是一部更強調了情節劇元素而不是科幻元素的《變蠅人》。

還有一部我很喜歡的是《郎情似海卿薄倖》(Stolen Face, 1952,直譯《偷走面孔》),我對這種一看就跟很多影片互相關聯的作品感興趣,比如說我一直很喜歡《沒有面孔的眼睛》和阿莫多瓦的《吾棲之膚》,那當我看到《郎情似海》時我就猜阿莫多瓦一定很喜歡。

《吾棲之膚》

《郎情似海卿薄倖》講的是一個整形醫生愛上了一位不愛他的女人,然後片子裡有個監獄能恢復讓毀容的人的面孔,所以這個醫生有一天在給一個毀容的女人做手術,結果他把這個女人的面孔恢復成了那個他求婚失敗的女人的樣子!【三人笑】然後兩個女人也都是同一位演員演的。然後這個女演員伊莉莎白·斯科特,在電影的後半段,就扮演那個從監獄裡出來長著她的臉的考克尼女人,但聲音卻是由一個真正的操考克尼腔的演員配的,片子真是太詭異了,挺瘋的B級片。

《綠色慘案》

QT:我無比地喜愛《綠色慘案》(Green for Danger, 1946),以至於我還讀了電影的原著小說,還一連把與其相關的一套偵探考克爾系列三本小說都啃了一遍,因為我特別喜歡那個主角,我希望還能再拍四部偵探考克爾為主角的片子,然後讓阿拉斯塔爾·西姆出演。

我很喜愛《綠色慘案》的還有一點是因為我當時最喜歡的英國女演員就是莎莉·格雷。我是莎莉·格雷的大粉絲,我也是因為她知道這個片子的,當時因為一連看了很多她出演的片子才找到了這一部。

《綠色慘案》

談J·李·湯普森

QT:我很愛《向夜屈服》(Yield to the Night, 1956),J·李·湯普森導演的,我不認為有任何一部J·李·湯普森拍的英式「廚房水槽」電影是我不喜歡的,每一部都很好。

****

EW:有一部不在馬丁的片單裡但非常傑出的片子也是J·李·湯普森拍的,叫《街上沒有樹》(No Trees in the Street, 1959),是我在寫《Soho區驚魂夜》的劇本時看的,非常棒,赫伯特·羅姆主演的。我知道你也是湯普森的粉絲,你也把他引介給了我,讓我尤其感動羞愧,畢竟他可出身自布裡斯託,離我住的地方也就30哩遠而已!【昆汀笑】當時我都不知道J·李·湯普森是一位英國導演,因為我默認把他跟查爾斯·布朗森聯繫在一塊。

****

QT:J·李·湯普森的早期作品,兩部他最好的:《黃氣球》(The Yellow Balloon, 1953),他的第一部正兒八經的驚悚片,講一個小男孩目睹了一場兇案,然後被兇手給控制了…… 小男孩演的很好。這是他第一部成功的驚悚片,如果湯普森能成為希區柯克這樣的人物,他是有這個能力的,如果他只拍驚悚片的話。

J·李·湯普森的最後一部電影《近距對搏》(Kinjite: Forbidden Subjects, 1989)也很棒,查爾斯·布朗森主演的,可能是歷史上最好的遺作之一。因為J·李·湯普森其實有些變態心理,而他就這麼洞察到了他角色的墮落,他讓你去關心那些道德模糊的人物,好的壞的兩面都觸及得到。

《近距對搏》

與此同時,湯普森的處女作《沒有犯罪的謀殺》(Murder Without Crime, 1950)可能是最好的處女作之一,要知道湯普森在從影之前是一位戲劇作家,而這部處女作也是由他自己的舞臺劇改編的,是一部有著極佳臺詞的謀殺案故事。

談巴茲爾·迪爾登

QT:我這次發現的一部我百分之百特別喜愛的片子,是巴茲爾·迪爾登以爵士題材改編《奧賽羅》的影片《一整夜》(All Night Long, 1962)。

EW:標準收藏發行過一套名叫「倫敦與地下」的套裝,裡面就有《受害者》(Victim, 1961)、《豔屍兇案》(Sapphire, 1959)、《紳士聯盟》(The League of Gentlemen, 1960)和這部《一整夜》。挺少見的。

《一整夜》

QT:我是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看了一部那麼嬉皮的英國電影,在那個年代。我還沒看過《倫敦水池》(Pool of London, 1951),同樣是巴茲爾·迪爾登拍的,那部是關於從商的黑人水手,將《一整夜》和這部結合起來看,再加上《豔屍兇案》,這讓迪爾登成為了當時最有種族意識的導演,在那個時代能和塞繆爾·富勒齊名。在那個時代能有這樣意識的人不過三個:約瑟夫·L·劉易斯,塞繆爾·富勒,巴茲爾·迪爾登,然後才是其他所有人。

EW:馬丁的單子很有意思的一點(所以我們才要請教他),因為其中有的導演在如今被提到的其實很少,就像當我聽到巴茲爾·迪爾登的名字,我就想到在我年輕時候知道他,他的聲譽其實比較溫吞,然後再看到他的片子你卻又覺得在當時算特別好,比如說《豔屍兇案》和《一整夜》啊這樣的片子。《倫敦水池》我也看了,是一部很棒的戰後的黑色電影,有點像我們這個片單裡的《呼聲》(Hue and Cry, 1947),跟《倫敦水池》都有非常震撼的戰後倫敦的紀錄畫面,因為即便在50年代,在倫敦依舊能看到當年轟炸的廢墟,那些場景工作做得非常有力。

《倫敦水池》

《軍人魂》

QT:《軍人魂》(Guns at Batasi, 1964)是斯科塞斯的片單裡我最喜歡的一部。太棒的電影,也觸及到一個很有趣的關於種族的切口,而且願意去直面探討它。而且作為一部幾乎有點像戲劇的片子(讓我有點想到《八惡人》),倒不是說完全像戲劇,75%的情節像個戲劇,而且會是超棒的一部,你可以想像在劇場裡看到這些人物在各種門前進進出出的樣子,一定會很棒。其次,那寬銀幕的畫面,片子對寬銀幕的使用棒極了。

但在這一切的中心,是理察·阿滕伯勒至高無上的表演,而且我之前根本不喜歡他作為演員的作品,但我現在喜歡了,在看了這部,還有《一整夜》和《紳士聯盟》之後。但在這裡真的是傑出,是那種讓你特別操心的角色,他演的是一位中士少校,甚至不是一個軍官,他旗下的只是一群中尉,是一個端端正正守規蹈矩的軍人。但他被認為是軍隊裡的小丑,因為他那種對軍隊規則的執著,他確實是一個丑角,最起碼我們這麼看。但在這24小時內,在這麼一個軍事緊急情況下,正是他這樣一個在和平時期被當作丑角的人的所作所為,讓他有能力去做任何別人都做不到的正確的選擇,讓他成了真正的英雄,真正的軍人。

《軍人魂》

但這個故事的雙重性在於主角面對的也不是戰爭,而只是一個奇怪的持續了24小時的軍事動蕩,我沒法再詳細說下去,不然就要劇透了,但它讓我很震撼。這部電影在我的錄像帶架子上躺了45年,我居然一直沒有看。

EW:這讓我想到很有趣的一點,當然我知道當時你沒有看過所以也不是受其影響,電影讓我覺得像是舞臺劇版的《祖魯戰爭》,但它讓我想到了《落水狗》或者《血濺十三號警署》,在動作片的邊緣徘徊,但並沒有像《血濺》一樣真的升級為動作片。

QT:是,但它始終威脅著要開戰,它始終在那個懸崖邊上。

EW:斯科塞斯提到了影片的攝影,我記得攝影指導是道格拉斯·斯洛科姆,曾經拍過《僕人》,後來去拍了《奪寶奇兵》系列。

《僕人》

《四十八小時》、談伊靈製片廠的作品

EW:《溫柔鄉》(Nowhere to Go, 1959)你是不是還沒看呢?

QT:嗯,還沒有。這部我倒是很想看,感覺會是我的菜。

EW:這部倒是挺有意思的,是賽斯·霍爾特在伊靈拍的最後一部。還有件事斯科塞斯提到的很有意思,因為它(伊靈製片廠)現在在英國影史裡似乎有些被淡忘了,而且人們提到伊靈二字,想到的也就是固定的一些作品:《拉凡德山的暴徒》(The Lavender Hill Mob, 1951)、《提特菲德事件》(The Titfield Thunderbolt, 1953)、《仁心與冠冕》…… 但還有那些伊靈出品的黑色電影拍得也很他媽棒,其中有幾部我看的很喜歡的有《四十八小時》(Went the Day Well?, 1942),然後我就想我是怎麼做到在拍《熱血警探》前沒有參考這部片的啊。昆汀,你看了嗎?

《四十八小時》

QT:我還沒有。

EW:影片是一個虛構的二戰故事,假設納粹入侵了英國本土,然後他們試圖偽裝成英國士兵佔領了一個村莊。然後村裡的那些基本上是老婦人的村民後來發現了這些士兵其實根本不是自己人,而是一群納粹,然後村民們就開始對抗他們,特別精彩。

QT:聽著好極了!

EW:好看極了,導演是阿爾貝託·卡瓦爾康蒂,他也執導了《死亡之夜》(Dead of Night, 1945)的一部分,還有一部特別棒的叫《他們使我成為亡命徒》(They Made Me a Fugitive, 1947),特瑞沃·霍華德在裡面演的很棒。

英式犯罪片和其短板

EW:如果你還沒有看過《紳士聯盟》,這可能是最好的劫匪片之一,所有的演員都太棒了,理察·阿滕伯勒、傑克·霍金斯、奈吉爾·派屈克在裡面演的太好了。

QT:是的,但我有一個刺想挑,我對這些英國犯罪片的一大意見就是這些電影的最後20分鐘我大多都不喜歡,因為我看到這些罪犯和劫匪被繩之以法的樣子都太不合理了。如果是部90分鐘電影,我很喜歡第一個鐘頭,但……當然美國電影半數以上也有這種問題,但是在英國片裡尤其不合理。在《紳士聯盟》最後,他們應該都能逍遙法外,最起碼能在當晚逃出國境,我無法理解為什麼到最後總是有一群警察等在門外什麼的……

《紳士聯盟》

EW:可是那個小孩認出了……

QT:沒錯啊,這就是原因,這他媽就是原因!但我不相信警察會這麼突然過來,恰好認出了他們的車牌號,然後就把他們一網打盡了。你寫了這麼好的一個犯罪故事結果讓它以這麼累贅的方式收場,那還有什麼意義?在你看到片子裡那個小孩認出車牌號的一瞬間,你甚至都不用把剩下的電影看下去了,因為你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EW:不過我倒是喜歡這部電影結尾的一點,雖然我很久沒看了,但我還記得最後的場景,他們最後雖然都一起被抓了關進監獄裡但依舊很開心,因為他們這幫傢伙終於又聚集在了一起。

QT:倒不再像是一個幫派聚集在一起,更不如說像是軍隊裡的一個班之類的,他們的長官跟下士又走到了一起。總之我不喜歡當罪犯以笨拙的方式被抓獲的那種結局,畢竟一般的共識是他們到最後不管怎麼樣還是會被抓走,因為事情只能這樣,但別搞得那麼不符合常理。

《帝國》:因為有道德拘束。

QT:確實有道德拘束,但是當犯罪的過程被描繪得如此機智精彩時,就不能把四分之一的天才同樣放到描繪他們最後的失敗上麼?

EW:在(馬丁的)片單裡有好幾部片子都是這樣很粗曠的,我不知道昆汀你是否看了《好人不長命》?

《好人不長命》

QT:我不喜歡這部。

EW:你居然不喜歡啊?

QT:我覺得那部也很不合理。我能了解那些角色是什麼意思,實在對那些角色的小故事提不起興趣,我有些厭煩了,沒看完全片。

EW:這部片裡的勞倫斯·哈維挺邪惡的。

QT:他我還是喜歡的,還有瓊·柯琳斯的第一場戲我也倒覺得挺酷的,但是片子本身不行。

《保險庫》

QT:我自己在這次跳進這個大坑後發掘到了一部我從來沒有聽說過的片子,而且跟我之前說的不同的是,這部的結尾我非常喜歡,是1962年拍的《保險庫》(Strongroom),導演是弗農·休厄爾,他拍過一部叫《吸血怪獸》的片子是我在電影院看的第一部恐怖片,不過其實是家汽車影院,是我繼父帶我去看的。

《保險庫》是一部銀行搶劫片,裡面有三個人,然後故事發生在周日,銀行關門,接下來周一是個節假日,所以銀行在周二之前都是關著。所以這三個人就等著在所有人離開以後闖進銀行,用他們的工具撬開保險庫。他們需要六個鐘頭去完成這個搶劫,而且因為銀行裡沒人所以算是小事一樁,然而等他們人一到卻發現銀行的經理和秘書在加班,不過因為經理手裡有金庫的鑰匙,倒也不是一樁壞事。所以他們想著讓經理打開門,把他跟他的秘書綁起來扔在銀行裡,兩天內不會有別人知道,這兩人雖然沒法上廁所也不吃不喝,但倒也不至於餓死。

然而,後來幾個清潔工,幾個英國佬婆娘出現了,於是他們的這個計劃也泡湯了,因為清潔工會很快發現經理,然後立刻就會報警,很快就會抓住他們。所以他們把經理和秘書鎖在了金庫裡面,當然知道他們在裡面恐怕活不了幾天(本來覺得周二夠嗆,但電影後面他們還是在午夜就死了),所以劫匪就打算等事成了以後跑到別的地方用公共電話給警察報信,並在鑰匙留在那裡,這樣警察就能把經理放出來,這計劃不錯。結果這個去打電話的人出車禍死了。【賴特笑】

EW:我去...

QT:所以現在這剩下的兩個劫匪知道,金庫裡鎖著這倆人,而且他們要死了,也沒有別人能救他們。於是他們現在的選擇只有兩個:要麼直接逃跑,要麼回到銀行裡再花六個小時把金庫撬開然後把裡面的人救出來。這個故事梗概太他媽棒了,片子你在YouTube上就能找到。

《黑桃王后》

EW:在斯科塞斯的片單裡有一部的導演水準讓我很驚喜,那就是《黑桃王后》(The Queen of Spades, 1949)。

QT:這部我接下來也想看。

EW:導演的名字叫梭羅德·狄金森,我之前有看過他導演的《煤氣燈下》,這是在英格麗·褒曼的好萊塢版本之前拍的一個英國的版本,也很棒。《黑桃王后》中導演給人一種就像是奧遜·威爾斯在《公民凱恩》或者希區柯克在前往好萊塢之前那種鋒芒畢露的感覺。它有種黑色喜劇的感覺,不完全是,但就是有一股髒兮兮的質感。更令人驚訝的是什麼你猜?製片大佬大衛·O·塞爾茲尼克在這之後曾經想把梭羅德·狄金森引誘到好萊塢去發展,就像他把希區柯克帶去好萊塢拍了《蝴蝶夢》一樣,但是狄金森拒絕了這個邀約,所以你開始猜想如果他接受的話會不會變得更加偉大。我不敢相信自己從沒看過《黑桃王后》。

《傑凱爾博士和海德妹妹》

《傑凱爾博士和海德妹妹》

EW:我已經看過很多漢默出品的恐怖片了,但有部我最近才看的就是《傑凱爾博士和海德妹妹》(Dr. Jekyll & Sister Hyde, 1971)。

《帝國》:您從來沒看過這部?

QT:我是小時候在CBS電視臺周五晚上的電影頻道上看的,70年代的時候。當我後來遇到瑪蒂妮·貝絲維克的時候,我能認出她來。1992年我跟蒂姆·羅斯帶著《落水狗》去參加西班牙的一個恐怖片電影節時,喬納森·戴米的前妻伊芙琳·珀塞爾是評委之一(她跟羅姍娜·阿奎特拍過個電影叫《你愛我嗎》),然後她最好的朋友就是瑪蒂妮·貝絲維克,她也在電影節上,然後整個電影節一周我就跟她呆在一塊兒,她可是海德女士!

EW:當我看《傑凱爾博士和海德妹妹》的時候我留意到了很多拍鏡子的鏡頭。因為拍《Soho區驚魂夜》的關係我跟我的團隊就看了很多在鏡頭內完全鏡面效果的片子,然後一看《傑凱爾博士和海德妹妹》我就發現其中一個用鏡子過渡的鏡頭,拍攝手段卻是如此地「低成本」:在電影裡有個一鏡到底的過渡,當拉爾夫·貝茨第一次變身成為瑪蒂妮·貝絲維克的時候,他從實驗室裡走到自己的書房裡去,手持的鏡頭跟著他,看著貝茨的身體痛苦地扭曲,因為他就要變身,然後攝影機就從他身後看到了前方的一個全身鏡。緊接著攝影機特寫拍拉爾夫·貝茨在扭曲,此時幕後人員在畫外就稍稍地轉動了一下鏡子的角度,結果當鏡頭搖回鏡子這裡,出現的就是正好坐在貝茨身後的瑪蒂妮·貝絲維克,一個一鏡到底的鏡頭,太神奇了!而且手段是如此地低成本。

我確信這就是為什麼斯科塞斯會喜歡它,因為這些後期的漢默家的恐怖片的導演都是那些人到晚年的大師級人物,比如說泰倫斯·費希或者羅伊·沃德·貝克,而且他們都有最終剪輯權。昆汀,這件事你聽到估計會瘋掉,但有一次我在Instagram上曬了一堆電影的藍光碟,其中就有這些漢默的片子,然後底下有個人評論說「你最近有沒有看點庫布裡克或者大衛·林奇的片,這些片子好是好看,但都是低俗片!」 然後我就回了他一句:「去-你-媽-的!」【昆汀大笑】但我剛剛說的就是我們喜歡這些片,還有馬丁·斯科塞斯喜歡它們的原因,是因為它們的製作手藝,打那種名頭去這麼貶低它們那就太蠢了。

就算它們看著俗氣,但是電影的手藝很精湛,這就是比如說為什麼人們喜歡馬裡奧·巴瓦的電影,不僅僅因為他拍的是恐怖片,但卻是因為他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導演之一,而且他做的那些東西也會被比如說林奇、斯科塞斯借鑑,連費裡尼都在《勾魂懾魄》(譯註:費裡尼、路易·馬勒、羅傑·瓦迪姆三人分別改編愛倫坡作品的短片集)玩了一把巴瓦的招術。

《Soho區》的攝影丁正勳在片場拍過一個鏡頭,當時我還以為要用特效才能完成,但是丁正勳說「這個簡單!」,然後就做了個鏡頭內的花招,我就驚呆了,我怎麼會沒有想到?就像《傑凱爾博士和海德妹妹》裡的那個鏡頭一樣,這就是這些精彩手藝打造的電影魔法,就算那些片子本身可能會被人貶低,然而現實中馬丁·斯科塞斯才不這麼想。

《窒息》

《窒息》

EW:斯科塞斯的片單上還有一部讓我特別驚喜的,我當時回復他說這樣的電影我真的一度認為除了我和我哥以外不會有人看甚至提及,更別說推薦了,這部就是《窒息》,一部1972年的恐怖片,羅伯特·鮑威爾主演。劇情介紹就太精彩了,是關於一群維多利亞時期的科學家想要把人死後離開身體的靈魂給捕捉住,於是他們發明了一種收縮機,然後他們尤其會把那些被處以絞刑的殺人犯的靈魂給收集起來,是這麼一種風格的維多利亞式科幻片。

這部電影一開始我是在電視深夜欄目看的。這樣的電影在當時沒有網際網路的時候你需要有一個百科全書一樣的東西能找到它的信息,不然人家聽了會覺得像是你瞎編的一樣【三人笑】,所以當我看到斯科塞斯提到它時開心極了,原來我不是一個人!

《鬼迷心竅》

《鬼迷心竅》

QT:這次掉進英國老電影的大坑裡,除了埃德加和斯科塞斯的片單以外,我自己去找的片其實都是很隨機,我是看到哪個聽上去好看我就會去看,看看它們有沒有有意思的簡介或者有我感興趣的演員之類的,我就隨著這風而去,但後來我會開始比較集中地關注某幾個人。其中有一些片子我是此前從未聽說過的,裡面有部叫《隱藏的房間》,又名《鬼迷心竅》(Obsession, 1949),1949年由愛德華·迪麥特雷克執導,故事聽著比較有趣,而且莎莉·格雷在裡面出演了,我是她的粉絲。

片子是羅伯特·牛頓出演的,在此之前我看到他一直演海盜這樣的角色。片子有些很經典的套路,裡面有一對夫妻,丈夫是個富有的天才,他發現自己的妻子跟一個年輕人偷情,於是他就預謀要謀殺那個年輕的情人來復仇。我倒也不是很在乎劇情要怎麼發展,但是羅伯特·牛頓的角色想出了一個天才般的招數去折磨並毀滅那個情人,在此我想說的是這些四十到五十年代的英國電影,臺詞都太精彩了,劇情我就不多透露了,但片子就像那部電視劇《神探可倫坡》的一集,只不過主角是殺人犯,你關心的也是殺人犯,即便片子中間也有個像可倫坡一樣的偵探角色在那裡搞事,打聽來打聽去,你也知道他最終會把案子破掉,但你不會站在偵探的那一邊。

《輪到我的那夜》

《輪到我的那夜》

QT:《輪到我的那夜》(The Night My Number Came Up, 1955)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幻想片,片子裡面有一群英國駐香港使館的高級人士,然後一個軍人出現在場雞尾酒會上,他開始跟別人聊(他甚至不想談論這件事,因為這令人不安)他前一天晚上做了這個非常離奇的夢。他描述了一個自己的夢,他本人並不在夢中,他只是看著一切發生。夢中有一個航班起飛了,然後麥可·雷德格瑞夫的角色就說你當時正在飛機上,但是我前一天晚上剛遇到你,這就是為什麼你在夢中。他描述了這次航班發生的一系列非常詳細的狀況,然後飛機墜毀,所有人都死了。但這是一組非常具體的情節:這是一架特定的飛機,有八位乘客,船上有個貴賓,八名乘客之一是女性,他們在暴風雨中迷失了方向,然後在日本的山區墜毀了。他描述的所有這些都是非常具體的東西。緊接著,麥可·雷德格瑞夫的角色第二天得坐飛機出行,結果這個傢伙在夢中描述的一切都一點一點地開始發生,然後在飛機出發之前。

EW:聽著很像《死神來了》的老祖宗。

QT:沒錯,就是那種感覺,但是是「天堂階梯」(譯註:鮑威爾-普斯伯格的《平步青雲》的美國譯名)那種感覺的《死神來了》。

賴特的斯科塞斯片單五佳和更多英國電影推薦

QT:在斯科塞斯給的片單裡你最喜歡的三到五部是什麼?

EW:我選個5部。首先很喜歡《逆旅驚魂》,《綠色慘案》我之前看過了就不選了;《軍人魂》讓人驚喜;《黑桃王后》很驚喜;《粉紅線與封蠟》很不錯……

QT:整個片單裡最英國的名字。【三人笑】

EW:還有一部巴茲爾·迪爾登的電影《中途客棧》,但是跟迪爾登其他的作品都很不一樣,而且也不是伊靈出品的,有點像是《荒島酒池》和《蓬島仙舞》的奇怪混合體,結尾尤其拍得深刻,有些傷感,有點《平步青雲》的即視感。這是第五部。

《中途客棧》

****

EW:斯科塞斯在他郵件的最後說道,如果他忘了哪些作品,問我如果喜歡什麼沒在單子裡看到,可以補充給他。但你知道,斯科塞斯的觀影量可能比在世的任何人類都要多,所以我盡力整理出了一些他沒提到的片子:

• 迪爾登的《紳士聯盟》;還有《弗裡達》,也是迪爾登的,關於一個二戰時的德國女人在英國被歧視的故事;還有《受害者》;

• J·李·湯普森的《街上沒有樹》;

• 《雨天下的迎神會》,理察·阿滕伯勒殺手鐧般的演技;

• 群星璀璨的《地獄司機》,斯坦利·貝克、派屈克·麥高漢、肖恩·康納利、還有第一代「神秘博士」威廉·哈特奈爾;

• 《The World Ten Times Over》,1963年的,非常冷門的好片;

• 肯·休斯的《黑社會小流氓》(The Small World Of Sammy Lee),算是那個時代的《原鑽》;

• 《恐怖之砂》,昆汀最愛的;

• 《滑鐵盧路》(1945),約翰·米爾斯和斯圖爾特·格蘭傑(我奶奶那代人的最愛)出演;

• 《微風輕哨》,布萊恩·福布斯導演,超棒;

• J·李·湯普森的《猛虎灣》(QT:我也是這部的大粉絲);

• 《43號房間的女孩》,最近才發行了藍光,特別危險的片子,還是麥可·凱恩第一次出演電影,當群眾演員,沒有臺詞;

• 《The Flesh Is Weak》《Bitter Harvest》;

• 英國電影學會(BFI)的另類電影(Flipside)系列影碟出品的幾部,很有趣:《那種女孩》(That Kind of Girl, 1963)和《快樂女孩》(The Pleasure Girls, 1965)(譯註:都是格裡·奧哈拉導演),我之前提到了《叛逆女孩》(Beat Girl, 1960);

• 《百花小姐》,是CinemaScope寬銀幕的片子,可惜只有爛畫質的DVD;

• 另外,一些在倫敦拍攝的義大利鉛黃片,都是我在拍《Soho區》前常看的:《索朗芝怎麼了?》《披著娘皮的蜥蜴》《夢魘之瞳》。

昆汀的更多英國電影推薦

QT:我這邊,不僅僅是斯科塞斯片單裡的,包括我這幾個月我們發現的英國電影裡面的:第一名《軍人魂》、緊接著是《一整夜》、《豔屍兇案》和《潘多拉與飛翔的荷蘭人》大概在第三和第四之間徘徊……

EW:又名「奈吉爾·派屈克主演電影大內鬥」……【昆汀笑】

QT:那《豔屍兇案》獲勝,如果奈吉爾·派屈克是主要因素的話。但至於第五部嘛,《逆旅驚魂》、《輪到我的那夜》或者《保險庫》都很有競爭力,《鬼迷心竅》也不錯。但在此我還是想補充更多我之前看過,但是片單裡沒有的片子,可以讓聽眾們去瞧一瞧。(譯註:接下來談J·李·湯普森的部分挪到了前面聚焦這位導演作品的小章節中)我很喜歡喬治·桑德斯主演的《聖徒》系列,但其中一部在英國拍的叫《聖徒在倫敦》(The Saint in London, 1939),是RKO在英國拍的,這是《聖徒》系列裡最好的一部,是桑德斯和莎莉·格雷演的,這部片讓我成了莎莉·格雷的粉絲,他們兩人在一起化學反應十足,非常迷人,臺詞也很幽默,人物刻畫絕佳。另外說到奈吉爾·派屈克,你有沒有看過他導演的作品?

《聖徒在倫敦》

EW:沒有!

QT:他自導自演了一部叫《無名的強尼》(Johnny Nobody, 1961)的片子,跟奧爾多·雷一起出演。奈吉爾·派屈克扮演一個鄉村牧師,然後在這個村莊裡,威廉·本迪克斯——一個我一直不喜歡的演員,演了一個大惡霸,對所有人都很壞,大家都他媽討厭他,然後在片子裡他用一種嘲諷的姿態說:「如果我錯了,但願上帝劈死我!」 然後突然間,一個從未踏足過這個村子的人出現了——奧爾多·雷演的這個角色從小巷裡走出來,一槍打死了威廉·本迪克斯。所有人都問他:「你是誰?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他回答:「我不知道啊。」 「你叫什麼名字?」 「我不知道啊。」 「你為什麼殺了他?」 「我也不知道啊。」

EW:他就是無名的強尼。

QT:沒錯。那麼,最後一部推薦的作品,是因為我是麥可·帕克斯的粉絲,在帕克斯年輕時正要走上星光時,他主演了一部英國電影叫《朱門情恨》(The Idol, 1966,直譯為《偶像》),丹尼爾·皮特裡導演,主演除了他還有珍妮弗·瓊斯和約翰·萊頓。帕克斯在裡面演了一個很混蛋的美國藝術生,他在倫敦讀藝術,這個人很高傲而且有一種自我的很波西米亞的生活作風,他覺得自己是最好的藝術家,比全英國的都好,當然這可能確實,所以大家都很尊敬他。然後他的一個同學,約翰·萊頓飾演的,把他當作個偶像一樣崇拜,但他又是一個媽寶男,完全被珍妮弗·瓊斯演的母親所控制著。所以整部電影就是關於這個男孩的靈魂歸屬,在那個控制狂般的混蛋好友,還是那個扼制著他的母親之間要二選一。片子拍得很好,是麥可·帕克斯早年還是大美男時我最喜歡的一次表演。

詹姆斯·梅森是個混蛋

EW:說起奈吉爾·派屈克,我還自創了一種附屬類型片,統稱為「詹姆斯·梅森是個混蛋」系列電影。【三個都大笑起來】也就是說如果您希望看到您的詹姆斯·梅森冷酷無情的話,他在《七重心》、《鳳樓魂斷》和《潘多拉與飛翔的荷蘭人》裡面演得太棒了。

尾聲:獨屬於電影院

EW:最後讓我重返主題,講一個只能在電影院發生的事件。有一次我在Soho區的Curzon電影院午夜場放了《猛龍怪客3》(Death Wish III),我做了個映前簡介。要知道,這部片的導演麥可·溫納很熱衷於拿檯燈或者燈罩作為他鏡頭的前景,在放《猛龍怪客3》前我跟觀眾說每一次你們看到出現了燈罩在前景的鏡頭時,我希望你們能衝著銀幕鼓掌。這片裡的燈罩鏡頭可他媽的多了。【昆汀笑】這可能是這部電影史上最搞笑的一場放映,因為大家都此起彼伏地鼓掌,我可沒跟你開玩笑,足足三十五次!

《猛龍怪客3》

QT:我曾經在坎城總監蒂埃裡·福茂在裡昂辦的經典電影節上有這麼一次經歷,我們放了克洛德·勒盧什的《告密者》,我很喜歡這部電影,勒盧什也來了,電影院也坐滿了人,但你大概知道觀眾基本都沒看過這部片子,是個挺不錯的犯罪驚悚片。

在電影的情節裡,有一個女的為了要完成一個奇怪的綁架任務,要假裝自己是廣播廣告主持人,有這麼一個詞組經常被角色說到:「感謝辛卡」(Merci Simca),辛卡好像在當時是法國的一個品牌,可能是一種咖啡還是甜味劑還是飲料什麼的,但總之廣告詞就是「感謝辛卡!」,然後在影片的這個罪案情節裡常常被提到,最後一直被反覆說。但是在法國,觀眾對這種搞笑形式地跟銀幕互動的行為並不熟悉,就是我們一開始談到的。所以這場放映我就跟觀眾說:每一次只要有角色說出「感謝辛卡!」這個詞,我要你們都衝銀幕把這個詞喊出來——「感謝辛卡!」【賴特大笑】每一次都要。跟觀眾排練了一下,然後電影開始,我就坐在勒盧什旁邊。

然後電影放到一半,「感謝辛卡」開始出現,然後觀眾也衝著電影大喊「感謝辛卡」。克洛德·勒盧什一生從來沒有在自己電影的放映上這麼開心過,他從未見過法國人可以對他的電影有如此反應。然後當這個詞被喊了十次後,他開始用力錘我的肩膀,他大笑著打我的肩,越打越重,他感覺棒極了,觀眾們也放聲大笑,玩得很開心;而且他妻子還是電影的出演,電影放完以後他25歲的兒子走過來跟我說:「天吶,這是我看我爸的電影最開心的一次,我媽媽也在電影裡,這真的太棒了,謝謝你昆汀!」【昆汀笑】

《告密者》

EW: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應該是潘恩與泰勒(Penn & Teller,美國魔術師組合)想出來的,當時他們在紐約有個電影俱樂部,然後他們會召集一伙人去看電影,然後他們有某些規矩,其中:如果電影的片名在片中被某一個角色以臺詞說出來的時候,他們必須起立鼓掌。【昆汀笑】我印象中最好的例子就是《完美風暴》(The Perfect Storm, 2000)裡面,克里斯多福·麥克唐納演的天氣預報員說:「這可能就會是那…… 完美風暴。」 全體鼓掌!【昆汀大笑】在《Soho區驚魂夜》(直譯「Soho區的最後一夜」)裡,也有一個角色也把「Soho區的最後一夜」說出來時,我心裡也會小小歡呼一下:喔吼!【昆汀笑】

- FIN -

,
同类文章
 陳冠希被曝當爸爸 老婆維密超模露點照觀看

陳冠希被曝當爸爸 老婆維密超模露點照觀看

6月12日,有網友曬出陳冠希和秦舒培為女兒舉辦百日宴的照片,陳冠希抱著女兒盡顯父愛,身旁站著秦舒培和家人。網友還曝陳冠希女兒名字是Alaia,此前秦舒培曾多次被傳懷孕及在美國生產。去年陳冠希秦舒培曾同逛嬰兒用品店;今年1月有網友偶遇秦舒培,稱其肚子凸起;今年4月有爆料稱秦舒培已誕下女兒。秦舒培是90
 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 電車之狼尾行系列你喜歡哪個?

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 電車之狼尾行系列你喜歡哪個?

工口遊戲,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工口遊戲其實就是日本遊戲產業裡面一些尺度較大的遊戲,我們也都了解日本的遊戲行業是很發達的,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涉及大尺度的色情遊戲,工口遊戲就是這個一個類別的,下面讓我們來盤點幾個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一、性感沙灘那個被碧撥蕩漾清可見底的海水圍繞的
 韓國十大被禁播的女團MV 尺度太大令人慾罷不能(視頻)

韓國十大被禁播的女團MV 尺度太大令人慾罷不能(視頻)

韓國的女團是一直是以性感而聞名,不僅在韓國有一大批的粉絲,就連中國和歐美國家也有一大票的粉絲,小編自然也是韓國女團粉絲大軍中的一員,看過韓國女團MV的人都知道,一向尺度是非常大的,各種誘惑性的東西看得欲罷不能,然而也正是因為尺度太大而遭到禁播,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些被禁播的MV。一、Stella
 莫菁門事件始末 因愛生恨散布大量豔照

莫菁門事件始末 因愛生恨散布大量豔照

莫菁門事件是發生在2010年廣西柳州的一次「豔照門事件」,那時候時下流行各種門事件,而廣西柳州莫菁門事件之所以能引起網絡上極大的討論,就是因為網友認為發帖者的行為已經超越了道德底線,莫菁門事件中究竟有什麼愛恨情仇呢?莫菁門事件:莫菁,女,廣西柳州人。2010年11月,一名柳州女子的不雅「豔照」在網際
 陳法蓉萬人騎是什麼意思?她演過哪些三級片?

陳法蓉萬人騎是什麼意思?她演過哪些三級片?

陳法蓉是香港著名的女藝人之一,曾經還獲得1989年香港小姐的冠軍,可以說是一位老牌的港姐代表,曾經也有演過三級片,網上曾經有一種對於她的說法是「萬人騎」,說的就是她的感情經歷十分豐富,交往過很多任的男朋友,最後都沒有一個好的結果。陳法蓉介紹:陳法蓉,1967年10月28日出生於香港,祖籍江蘇宿遷,中
 蔣英與李雙江婚外情?關係曖昧是真的嗎?

蔣英與李雙江婚外情?關係曖昧是真的嗎?

蔣英是中國最傑出的女聲樂家,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夫人,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的表姐,大詩人徐志摩的表妹,看到這麼多人的名字你一定會驚嘆,而在網上曾有流傳蔣英與李雙江的婚外情事件也是引起不小的轟動,蔣英與李雙江是真的嗎,讓我們一起去揭秘事情的真相。蔣英簡介:蔣英生於1919年9月7日,浙江海寧人,中國最傑出
 《狼心狗肺》《你的淺笑》誰曲子更密鑼緊鼓

《狼心狗肺》《你的淺笑》誰曲子更密鑼緊鼓

港島妹妹和梵谷先生:天津嘉年華梁龍說:這不都坐著呢嗎我們說:坐下,牛逼安保說:菠菜賤賣。2019年10月28日 (114)|lululu0726:搖滾是音樂 聽音樂不聽音樂光聽歌詞?前戲不重要麼各位?2020年11月16日 (51)|死在柯本槍下:前面叨咕的是不是:上班了上班了他媽媽沒話說?2021
 柯凡錄音門事件 因侮辱詹姆斯而遭到封殺?

柯凡錄音門事件 因侮辱詹姆斯而遭到封殺?

柯凡,中國籃球解說員,看過NBA的朋友肯定對於他不會太陌生,柯凡搭檔過很多著名的體育解說員,但是因為在2015-2016NBA總決賽期間曝出的錄音門事件中侮辱了詹姆斯被球迷口誅筆伐,柯凡也因此被暫時停止工作反省,柯凡究竟有沒有被封殺呢?柯凡簡介:柯凡,男,北京市人,1986年3月29日出生。籃球解說
 病態三部曲背後虐心的故事 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病態三部曲背後虐心的故事 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黃偉文是香港樂壇著名的作詞人,他給很多音樂人都寫過歌詞也都是耳熟能詳,比如說《可惜我是水瓶座》《浮誇》《下一站天后》《喜帖街》等等,他的歌能讓人產生非常多的共鳴,在病態三部曲中更是引起無數人對於愛情的遺憾,他的病態三部曲分別是哪三首呢?病態三部曲:《打回原形》《打回原形》講愛之卑微。在愛情裡面,人難
 《愛你這樣傻》與《你從未說過愛我》哪首變幻莫測

《愛你這樣傻》與《你從未說過愛我》哪首變幻莫測

南極不季寞:90後聽這種歌的還有幾個2015年9月20日 (6017)|Ea-bon:真系好聽無得頂啊,睇下幾多人卑贊!!12015年12月2日 (2092)|麥芽先生:唱歌的也傻聽歌的也傻2015年3月27日 (867)|六級詞彙小能手:22歲的阿姨沒有談過戀愛但是喜歡著一個人。2017年10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