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人防通風控制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10:04:12

本實用新型屬於人防地下室的通風系統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人防通風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傳統的人防工程戰時通風控制系統中,不能接收和顯示風量、超壓等信息,通風方式通過不同顏色的燈泡分別指示,因此在使用過程中不能直觀的了解這些信息,使用很不方便;只能顯示慮毒風量,不能對慮毒風量進行調控,而且也不能校準額定運行慮毒風量;不能完成對執行裝置的控制。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人防通風控制系統,該系統能接收風量測控裝置和超壓/阻力測量裝置傳送的風量超壓信息並顯示,方便人員查看,能對慮毒風量進行調控,能自動完成對執行結構的控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人防通風控制系統,包括控制中心主機、進、排風系統、防護狀態顯示箱,所述控制中心主機設有主機箱、主機顯示屏、主機控制模塊,所述主機控制模塊設置在主機箱內,所述主機顯示屏設置在主機箱上,所述主機控制模塊與進、排風系統連接,所述進、排風系統包括風機箱體、風機控制模塊、LED數碼管顯示屏、變頻器、空氣壓差傳感器、維護校準裝置,LED數碼管顯示屏設置在風機箱體正面,且LED數碼管顯示屏與風機控制模塊連接,所述空氣壓差傳感器設置在通風系統的風管內,且空氣壓差傳感器與風機控制模塊連接,變頻器一端與風機連接,另一端連接到風機控制模塊,所述維護校準裝置設置在風機箱體內,其一端連接到所述風機控制模塊,風機控制模塊與主機控制模塊連接,所述防護狀態顯示箱包括防護箱體、防護控制模塊、慮毒風量數碼顯示屏、系統超壓數碼管顯示屏、取消按鈕、選擇按鈕、信號指示燈、超壓阻力測量裝置,所述防護控制模塊設置在防護箱體內,防護控制模塊與外部24V電源連接,慮毒風量數碼管顯示屏、系統超壓數碼管顯示屏分別與防護控制模塊連接,取消按鈕、選擇按鈕設置在防護箱體上並通過導線連接到防護控制模塊,信號指示燈包括內循環指示燈、慮毒通風指示燈和清潔通風指示燈,防護控制模塊通過導線或光纖與前述風機控制模塊和超壓阻力測量裝置連接,所述防護控制模塊與主機控制模塊連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該系統連接有毒劑監測儀、毒劑報警器、空氣放射性監測儀和射線指示儀。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風機控制模塊中包含漢字顯示模塊、信號輸入模塊、變頻信號輸入模塊。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控制模塊連接有蜂鳴器。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防護控制模塊中包含漢字顯示模塊、信號燈的信號輸入模塊、蜂鳴信號輸入模塊。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防護控制模塊與風機控制模塊、超壓阻力測量裝置、主機控制模塊之間通過CAN總線協議進行連接,所述風機控制模塊與主機控制模塊通過CAN通訊協議進行連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風機控制模塊與慮毒風量數碼管顯示屏、系統超壓數碼管顯示屏通過RS485串行通訊進行連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變頻器與風機控制模塊通過Modbus協議進行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過主機箱對進、排風系統進行慮毒風量測控的功能;具有接收進、排風系統和超壓阻力測量裝置傳送的風量超壓信息並用數字顯示的功能;具有隔絕式內循環通風、慮毒是通風和清潔式通風三種防護狀態顯示功能;具有自動接收核生化襲擊報警信息功能,並通過蜂鳴器發出聲響警報;可將工程化信息(運行狀態、待蔽人數、維護記錄)上傳,為上級決策提供依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進、排風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防護狀態顯示箱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主機箱,2.主機顯示屏,3.主機控制模塊,4.風機箱體,5.風機控制模塊,6.LED數碼管顯示屏,7.變頻器,8.空氣壓差傳感器,9.維護校準裝置,10.防護箱體,11.防護控制模塊,12.超壓阻力測量裝置,13.蜂鳴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的一種人防通風控制系統,包括控制中心主機、進、排風系統、防護狀態顯示箱,所述控制中心主機設有主機箱1、主機顯示屏2、主機控制模塊3,所述主機控制模塊3設置在主機箱1內,所述主機顯示屏2設置在主機箱1上,所述主機控制模塊3與進、排風系統連接,所述進、排風系統包括風機箱體4、風機控制模塊5、LED數碼管顯示屏6、變頻器7、空氣壓差傳感器8、維護校準裝置9,LED數碼管顯示屏6設置在風機箱體4正面,且LED數碼管顯示屏6與風機控制模塊5連接,所述空氣壓差傳感器8設置在通風系統的風管內,且空氣壓差傳感器8與風機控制模塊5連接,變頻器7一端與風機連接,另一端連接到風機控制模塊5,所述維護校準裝置9設置在風機箱體4內,其一端連接到所述風機控制模塊5,所述防護狀態顯示箱包括防護箱體10、防護控制模塊11、慮毒風量數碼顯示屏、系統超壓數碼管顯示屏、取消按鈕、選擇按鈕、信號指示燈、超壓阻力測量裝置12,所述防護控制模塊11設置在防護箱體10內,防護控制模塊11與外部24V電源連接,慮毒風量數碼管顯示屏、系統超壓數碼管顯示屏分別與防護控制模塊連接,取消按鈕、選擇按鈕設置在防護箱體10上並通過導線連接到防護控制模塊11,信號指示燈包括內循環指示燈、慮毒通風指示燈和清潔通風指示燈,防護控制模塊11通過導線或光纖與前述風機控制模塊5和超壓阻力測量裝置12連接,所述防護控制模塊11與主機控制模塊3連接。該系統中還包括控制進風管閥門啟閉的進風功率盒和控制出風管中閥門啟閉的出風功率盒。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該系統連接有毒劑監測儀、毒劑報警器、空氣放射性監測儀和射線指示儀。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風機控制模塊5中包含漢字顯示模塊、信號輸入模塊、變頻信號輸入模塊。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進風管道內設有消聲器。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控制模塊連接有蜂鳴器13。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防護控制模塊中包含漢字顯示模塊、信號燈的信號輸入模塊、蜂鳴信號輸入模塊。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防護控制模塊11與風機控制模塊5、超壓阻力測量裝置12、主機控制模塊3之間通過CAN總線協議進行連接,所述風機控制模塊5與主機控制模塊3通過CAN通訊協議進行連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風機控制模塊5與慮毒風量數碼管顯示屏、系統超壓數碼管顯示屏通過RS485串行通訊進行連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變頻器與風機控制模塊5通過Modbus協議進行連接。
使用本實用新型的系統時,主機控制模塊3通過進風功率盒和出風功率盒進行閥門的啟閉,從而適應不同情況下的通風狀態需求,通風狀態分為:隔絕內循環通風、慮毒式通風和清潔式通風三種狀態;
當進入隔絕是內循環通風防護狀態,主機控制模塊3控制防護控制模塊11控制紅色指示燈閃爍30秒並接通蜂鳴器的電源,30秒後常亮提示,蜂鳴器電源切斷;
當進入慮毒式通風防護狀態,主機控制模塊3控制防護控制模塊11控制黃色指示燈閃爍30秒並接通蜂鳴器的電源,30秒後常亮提示,蜂鳴器電源切斷;
當進入清潔式通風防護狀態,主機控制模塊3控制防護控制模塊11控制綠色指示燈閃爍30秒並接通蜂鳴器的電源,30秒後常亮提示,蜂鳴器電源切斷。
在這三種通風狀態中,風機控制模塊5通過與主機控制模塊3連接,將慮毒風量和各項數據上傳給主機控制模塊3與防護控制模塊11,主機控制模塊3中得知待蔽人員數量或防毒通道換氣次數對應的風量的較大值低於額定風量時,在確保工程超壓的狀態下,可調節降低額定濾毒風量以增加防護時間。
主機控制模塊3可以對風機控制模塊5和防護控制模塊11發出各種指令,遠程實現各種狀態下不同的通風需求。當主機控制模塊3和風機控制模塊5或防護控制模塊11通訊中斷時,還可以通過防護控制模塊11連接的選擇按鈕和取消按鈕來手動轉換通風防護狀態。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