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撬密封功能的雙扇門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03:23:01 1
具有防撬密封功能的雙扇門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民用安保【技術領域】,具體設計一種門,尤其涉及一種具有防撬密封功能的雙扇門,包括門框以及通過合頁與門框連接的第一門板和第二門板,第一門板的左側通過合頁連接在門框左部內側,第二門板的右側通過合頁連接在門框右部內側,第一門板的後側壁靠近右側的位置設有第一凹槽和第一凸稜;第二門板的前側壁靠近左側的位置設有第二凹槽和第二凸稜;第一凹槽的形狀尺寸與第二凸稜的形狀尺寸想吻合,第一凸稜的形狀尺寸與第二凹槽的形狀尺寸相吻合;第一凸稜內設有門鎖,第二凸稜內與第一凸稜內的門鎖鎖舌正對的位置開有鎖舌位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撬密封功能的雙扇門結構合理,具有較好防撬安全性能以及密封性能的優點。
【專利說明】具有防撬密封功能的雙扇門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民用安保【技術領域】,具體設計一種門,尤其涉及一種能夠有效防止從雙扇門連接處撬開且密封性能良好的具有防撬密封功能的雙扇門。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有的雙扇門通常由門框及通過合頁與門框連接的兩個門板組成,常見的結構為兩個門板為長方形板狀結構,兩個門板相對的側面之間設有門鎖,一個門板的外側面靠近與另一個門板相對的側面的位置設有遮擋條,用於遮擋、密封、限位。但這種雙扇門的兩扇門板之間夾縫的外側只有一個遮擋條,不法分子只有撬開遮擋條後能輕易破壞門鎖進入到室內,因此該結構的雙扇門的防撬安防性能非常差,另外,現有技術生產的雙扇門的兩個門板之間的縫隙只有一個遮擋條,基本無法對外界的空氣起到的隔絕作用,因此該結構的雙扇門的密封性能也非常差。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的雙扇門防撬、密封性能差的問題,而提供一種能夠有效防止從雙扇門連接處撬開且密封性能良好的具有防撬密封功能的雙扇門。
[0004]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具有防撬密封功能的雙扇門,包括門框以及通過合頁與門框連接的第一門板和第二門板,所述第一門板的左側通過合頁連接在門框左部內側,所述第二門板的右側通過合頁連接在門框右部內側,所述第一門板的後側壁靠近右側的位置設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貫穿第一門板的上下兩個端面,第一凹槽與第一門板的上下兩個端面垂直,第一凹槽內部右側壁與第一門板的右側壁之間形成第一凸稜;所述第二門板的前側壁靠近左側的位置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貫穿第二門板的上下兩個端面,第二凹槽與第二門板的上下兩個端面垂直,第二凹槽內部左側壁與第二門板的左側壁之間形成第二凸稜;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狀尺寸與第二凸稜的形狀尺寸想吻合,第一凸稜的形狀尺寸與第二凹槽的形狀尺寸相吻合;所述第一凸稜內設有門鎖,所述門鎖閉合時,其鎖舌透過第一凸稜的左側壁伸入到第一凹槽內,第二凸稜內與第一凸稜內的門鎖鎖舌正對的位置開有鎖舌位孔。
[0006]所述第一凸稜的頂面至第一門板前側壁之間的距離為第一門板前側壁與後側壁之間距離的二分之一。
[0007]所述第一門板的右側壁靠近前側壁的位置設有第一遮擋條,第一遮擋條的頂部與第一門板的頂部平齊,第一遮擋條的底部與第一門板的底部平齊,第一遮擋條前側壁與第一門板的前側壁平齊。
[0008]所述第二門板的左側壁靠近後側壁的位置設有第二遮擋條,第二遮擋條的頂部與第二門板的頂部平齊,第二遮擋條的底部與第二門板的底部平齊,第二遮擋條後側壁與第二門板的後側壁平齊。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
[0010]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撬密封功能的雙扇門,其兩個門板上的凹槽與對應的凸稜相互扣合,且將門鎖安裝在第一凸稜上,使門鎖在鎖閉時鎖舌卡在第一凸稜與第二凸稜之間,由於不法分子的撬棒等工具無法從第一凸稜與第二凹槽之間伸入到門鎖的安裝部位,無法直接對門鎖造成物理性破壞,因此大大提高雙扇門的防撬安全性能;兩個門板上的凹槽與對應的凸稜相互扣合,在兩個門板之間形成一個界面為S形的縫隙,即在兩個門板構成一個迷宮密封,門板一側的空氣不易通過兩個門板之間的縫隙進入到門板的另一側,使得雙扇門的密封性能得以提高;第一凸稜的頂面至第一門板前側壁之間的距離為第一門板前側壁與後側壁之間距離的二分之一,能夠保證第二門板上的第二凹槽處具有足夠的強度抗擊外力,並且使得門鎖更易安裝;在第一門板的右側壁靠近前側壁的位置設有第一遮擋條,在第二門板的左側壁靠近後側壁的位置設有第二遮擋條,若要破壞門鎖需要首先破壞遮擋條,因此進一步提升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雙扇門的防撬安全性能,並且兩個遮擋條的存在使得兩個門板之間的縫隙進一步曲折延長,相當於延長迷宮密封的接觸面,也能進一步提升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雙扇門的密封性能。
[0011]總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撬密封功能的雙扇門結構合理,具有較好防撬安全性能以及密封性能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撬密封功能的雙扇門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撬密封功能的雙扇門中第一門板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0014]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撬密封功能的雙扇門中第二門板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1、門框;2、合頁;3、第一門板;4、第二門板;5、門鎖;6、第一遮擋條;7、第二遮擋條;31、第一凹槽;32、第一凸稜;41、第二凹槽;42、第二凸稜;43、鎖舌位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6]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具有防撬密封功能的雙扇門。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作進一步說明:
[0018]一種具有防撬密封功能的雙扇門,如圖1、圖2、圖3所示,包括門框I以及通過合頁2與門框I連接的第一門板3和第二門板4,其中第一門板3的左側通過合頁2連接在門框I左部內側,所述第一門板3的後側壁靠近右側的位置設有第一凹槽31,所述第一凹槽31貫穿第一門板3的上下兩個端面,第一凹槽31與第一門板3的上下兩個端面垂直,第一凹槽31內部右側壁與第一門板3的右側壁之間形成第一凸稜32,第一凸稜32的頂面至第一門板3前側壁之間的距離為第一門板3前側壁與後側壁之間距離的二分之一;第二門板4的右側通過合頁2連接在門框I右部內側,第二門板4的前側壁靠近左側的位置設有第二凹槽41,所述第二凹槽41貫穿第二門板4的上下兩個端面,第二凹槽41與第二門板4的上下兩個端面垂直,第二凹槽41內部左側壁與第二門板4的左側壁之間形成第二凸稜42 ;上述第一凹槽31的形狀尺寸與第二凸稜42的形狀尺寸想吻合,第一凸稜32的形狀尺寸與第二凹槽41的形狀尺寸相吻合;在第一凸稜32內設有門鎖5,當門鎖5閉合時,其鎖舌透過第一凸稜32的左側壁伸入到第一凹槽31內,第二凸稜42內與第一凸稜32內的門鎖5鎖舌正對的位置開有鎖舌位孔43,當兩個門扇閉合且門鎖5鎖閉時,鎖舌透過第一凸稜32的左側壁伸入到第二凸稜42內的鎖舌位孔43內;在第一門板3的右側壁靠近前側壁的位置設有第一遮擋條6,第一遮擋條6的頂部與第一門板3的頂部平齊,第一遮擋條6的底部與第一門板3的底部平齊,第一遮擋條6前側壁與第一門板3的前側壁平齊;在第二門板4的左側壁靠近後側壁的位置設有第二遮擋條7,第二遮擋條7的頂部與第二門板4的頂部平齊,第二遮擋條7的底部與第二門板4的底部平齊,第二遮擋條7後側壁與第二門板4的後側壁平齊。
[0019]由以上的【具體實施方式】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撬密封功能的雙扇門結構合理,具有較好防撬安全性能以及密封性能的優點。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防撬密封功能的雙扇門,包括門框(I)以及通過合頁(2)與門框(I)連接的第一門板(3)和第二門板(4),所述第一門板(3)的左側通過合頁(2)連接在門框(I)左部內側,所述第二門板(4)的右側通過合頁(2)連接在門框(I)右部內側,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門板(3)的後側壁靠近右側的位置設有第一凹槽(31 ),所述第一凹槽(31)貫穿第一門板(3)的上下兩個端面,第一凹槽(31)與第一門板(3)的上下兩個端面垂直,第一凹槽(31)內部右側壁與第一門板(3)的右側壁之間形成第一凸稜(32);所述第二門板(4)的前側壁靠近左側的位置設有第二凹槽(41),所述第二凹槽(41)貫穿第二門板(4)的上下兩個端面,第二凹槽(41)與第二門板(4)的上下兩個端面垂直,第二凹槽(41)內部左側壁與第二門板(4)的左側壁之間形成第二凸稜(42);所述第一凹槽(31)的形狀尺寸與第二凸稜(42)的形狀尺寸想吻合,第一凸稜(32)的形狀尺寸與第二凹槽(41)的形狀尺寸相吻合;所述第一凸稜(32)內設有門鎖(5),所述門鎖(5)閉合時,其鎖舌透過第一凸稜(32)的左側壁伸入到第一凹槽(31)內,第二凸稜(42)內與第一凸稜(32)內的門鎖(5)鎖舌正對的位置開有鎖舌位孔(4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撬密封功能的雙扇門,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凸稜(32)的頂面至第一門板(3)前側壁之間的距離為第一門板(3)前側壁與後側壁之間距離的二分之一。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防撬密封功能的雙扇門,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門板(3)的右側壁靠近前側壁的位置設有第一遮擋條(6),第一遮擋條(6)的頂部與第一門板(3)的頂部平齊,第一遮擋條(6)的底部與第一門板(3)的底部平齊,第一遮擋條(6)前側壁與第一門板(3)的前側壁平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防撬密封功能的雙扇門,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門板(4)的左側壁靠近後側壁的位置設有第二遮擋條(7),第二遮擋條(7)的頂部與第二門板(4)的頂部平齊,第二遮擋條(7)的底部與第二門板(4)的底部平齊,第二遮擋條(7)後側壁與第二門板(4)的後側壁平齊。
【文檔編號】E06B3/70GK204060389SQ201420520230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1日
【發明者】徐志國 申請人:平頂山市同心商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