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和施工方法
2023-06-01 03:36:46 2
專利名稱:一種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和施工方法
一種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和施工方法本發明涉及建築物結構,尤其涉及一種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和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建築縫包括施工縫和變形縫,施工縫的間距為0。變形縫包括伸縮縫、沉降縫、抗震縫,通常變形縫的間距為20-300mm。為了防止外界水滲入建築縫,建築縫需要進行防水、堵漏施工。現行採用環氧樹脂粘合劑的建築變形縫的防水、堵漏構造如圖1所示,包括變形縫1、縫側結構體2、止水帶3、環氧樹脂粘合劑形成的粘接層和錨固點4。現行建築縫的防水構造和施工工藝按照我國行業標準JGJ/T212-2010 「地下工程滲漏治理技術規程」4. 2. 5 節中的規定執行。這種防水構造及施工工藝有以下幾個缺點1)卷材止水帶1上下都是環氧樹脂粘合劑,粘合劑A、B兩組分混合後,在最初的 20 40分鐘內,粘合劑是膏狀體,卷材止水帶是彈性體,因為周圍沒有約束,此時保持粘合劑及卷材止水帶處在正確的位置、維持正確的形狀十分困難,如果用重物壓制,粘合劑不能保持圖1所示的形狀,如果不用重物壓制,卷材止水帶在變形、扭曲部位將會反彈,無論是粘合劑,或者卷材止水帶形狀的變化,都可能最終形成空隙、虛粘等缺陷,破壞了防水可靠性。2)粘合劑固化形成初步粘接強度需要幾個小時,在此期間卷材止水帶、混凝土基體和粘合劑之間需要保持接觸壓力,否則容易形成虛粘,這需要工人耗費較多時間,不能做到「立等可取」,不但虛耗工費,而且不能滿足工期要求。3,環氧樹脂粘合劑裸露在外,易汙染環境,不利於文明施工。4,環氧樹脂粘合劑用量大。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防水、堵漏可靠性高、操作便利、耗費工時少,粘合劑用量小,粘合劑裸露面積小的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本發明另一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上述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的施工方法。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 包括建築縫、位於建築縫兩側的結構體和止水帶,所述結構體的止水面上包括與建築縫平行的凹槽,所述的止水帶的兩側包括折邊,所述的折邊插入到所述的凹槽中,凹槽中填充有粘合劑,所述的粘合劑將止水帶的折邊固定在凹槽中。以上所述的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所述的止水帶與結構體的止水面之間包括粘合劑層,所述的粘合劑層將止水帶粘合到結構體的止水面上。以上所述的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止水帶的折邊沿止水帶的長度方向包括複數個錨孔,凹槽中的粘合劑填充到所述的錨孔中,形成暗銷。以上所述的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所述的止水帶是高分子卷材,所述的粘合劑是環氧樹脂粘合劑;所述的凹槽的寬度為4. 5-6毫米,槽深12-15毫米;所述錨孔的孔徑為 4-6毫米、孔間距為50-150毫米、孔邊緣距折邊邊緣的距離為2. 5-3. 5毫米。以上所述的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所述的止水帶的中部包括長條形的凹部,所述的凹部下沉到所述的建築縫中。一種上述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施工方法的技術方案,包括以下步驟601)在建築縫兩側的結構體的止水面上開出與建築縫平行的凹槽;602)沿建築縫的方向鋪設作為止水帶的高分子卷材;603)向凹槽中注入環氧樹脂粘合劑;604)將高分子卷材的側邊插入填充有環氧樹脂的凹槽中;605)用臨時固定物固定高分子卷材;606)拆除臨時固定物。以上所述的施工方法,還可以包括以下步驟701)在步驟601之前修整結構體的止水面,包括磨平和或補平;702)在步驟601之後,步驟602之前在結構體的止水面上塗刷環氧樹脂;703)在步驟602之前,根據凹槽之間的間距,裁剪高分子卷材;704)清洗高分子卷材的粘接面;705)高分子卷材開錨孔,所述錨孔的孔徑為4-6毫米、孔間距為50-150毫米、孔邊緣距折邊邊緣的距離為2. 5-3. 5毫米。以上所述的施工方法,還可以包括以下步驟801)在步驟601之後,步驟602之前,在已開好凹槽上或者在凹槽外側10-20毫米處鑽複數個膨脹管孔,膨脹管孔的孔徑等於或大於凹槽的寬度,膨脹管孔的深度大於凹槽的深度,膨脹管孔之間的間距為150至200毫米;802)在步驟604之後,向所述的膨脹管孔中鍥入塑料膨脹管,當膨脹管孔鑽在凹槽上時,鍥入的塑料膨脹管位於高分子卷材折邊的外側;803)在步驟605中使用的臨時固定物包括複數組,每組包括2個螺釘、2個墊塊、 1根壓條和2塊壓板;所述壓條的長度大於膨脹管孔之間的間距,沿凹槽的內側壓在高分子卷材的上方;所述的2個墊塊分別布置在2個塑料膨脹管的外側,所述壓板的中部包括螺釘孔,壓板的一端壓在墊塊上,另一端壓在壓條的端部;所述的螺釘穿過壓板的螺釘孔,擰入所述的膨脹管中。以上所述的施工方法,步驟603、604、802和803分側先後完成,並包括以下步驟901) 一側完成步驟603、604和802的工作後翻轉高分子卷材,露出高分子卷材的粘接面,往完成步驟603、604和802的工作一側的高分子卷材的粘接面上塗布環氧樹脂粘合劑;902)回覆高分子卷材,將塗布環氧樹脂粘合劑的高分子卷材與結構體的止水面粘合;903)完成步驟902後,再進行另一側步驟603、604和802的工作。本發明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防水可靠性高、耗費工時少,粘合劑用量小,施工工藝簡單,可目測檢查施工質量,施工時粘合劑裸露面積小,不易受到汙染。 [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1是現有技術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的節點圖。圖2是本發明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實施例節點圖。圖3是本發明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實施例施工時的臨時固定結構分解圖。圖4是本發明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實施例施工狀態的臨時固定結構圖。圖5是本發明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實施例凹槽和膨脹管孔位置示意圖。在圖2至圖5所示的本發明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的實施例中,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包括建築縫1、位於建築縫1兩側的結構體2和PVC卷材止水帶3。縫側結構體2的止水面201上開有與建築縫1平行的凹槽202,凹槽202的寬度為5_6毫米,凹槽202與建築縫1的距離為50毫米至100毫米。止水帶3的兩側有向下彎曲的折邊301,折邊301插入到凹槽202中,凹槽202中填充有環氧樹脂粘合劑5,環氧樹脂5粘合劑將止水帶3的折邊 301固定在凹槽202中。止水帶3的折邊301沿止水帶3的長度方向有很多錨孔302,錨孔302的孔徑為5 毫米、孔間距為200毫米、孔邊緣距折邊301下邊緣的距離為3毫米。凹槽202中的粘合劑也填充到錨孔302中,粘合劑固化後將折邊301更好地粘接錨固在凹槽202中,起銷釘(暗銷)作用。止水帶3與縫側結構體2的止水面(卷材粘接面)201之間有環氧樹脂粘合劑層 6,粘合劑層6將止水帶3粘合到縫側結構體2的止水面201上。止水帶3的中部長條形的凹部303下沉到建築縫1中。上述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施工方法如下工藝流程如下磨平或補平粘接面——建築縫兩邊開槽鑽孔——塗刷高滲透環氧樹脂——裁剪 PVC卷材——清洗PVC卷材粘接面一卷材邊緣開孔——鋪設PVC卷材一向槽內填注環氧樹脂粘合劑一卷材一側邊緣插入槽內一楔入塑料膨脹管一翻轉卷材露出粘接面一塗布環氧樹脂粘合劑一粘接一臨時固定卷材一拆除固定物一向另一槽內填注環氧樹脂粘合劑一卷材另一側邊緣插入槽內一楔入塑料膨脹管一臨時固定卷材一拆除固定物一蓄水試驗一安裝止水帶保護層。施工過程一 .磨平或補平粘接面將結構體止水面(卷材粘接面)201離建築縫邊緣50mm範圍用角磨機溼磨至大致平整,平整度為士0. 5mm。二 .開槽鑽孔在結構體上離建築縫邊緣50mm彈線,用開槽機、金剛石磨片沿線開槽,在建築縫1 兩側的縫側結構體2的止水面201上開出與建築縫1平行的凹槽202 ;槽深度12mm 15mm,寬度5mmο沿已開好凹槽202上鑽膨脹管孔7,膨脹管孔7的孔徑為塑料膨脹管外徑的0. 9 倍,等於或大於凹槽202的寬度,本實施例為6毫米;膨脹管孔7的深度孔的深度等於塑料膨脹管的長度,大於凹槽202的深度,本實施例為25毫米;膨脹管孔之間的間距為150至 200毫米。三.塗刷高滲透環氧樹脂在止水面201上塗刷高滲透環氧樹脂2遍,對混凝土基面進行加固。四.裁剪PVC卷材根據凹槽202之間的間距,確定PVC卷材寬度,裁剪PVC卷材。PVC卷材寬度為 2X (15mm+50mm) +縫寬度XL 5或2X (15mm+50mm) +縫寬度+3mm ;兩者中選數量大者。五.清洗PVC卷材粘接面用毛刷沾清洗劑,塗刷PVC卷材的粘接面,在清洗劑乾燥前,立即刻用毛巾擦乾。六.卷材邊緣開錨孔用打孔器在PVC卷材邊緣打孔,錨孔302的孔徑為5毫米、孔間距為200毫米、孔邊緣距折邊301下邊緣的距離為3毫米。七.鋪設PVC卷材沿建築縫1的方向鋪設作為止水帶3的PVC卷材。八.向一側的凹槽內注入環氧樹脂粘合劑用注射槍向一條凹槽中注入環氧樹脂粘合劑。九.卷材一側的邊緣插入槽內將PVC卷材的一個側邊插入填充有環氧樹脂的凹槽202中。十.在一側楔入塑料膨脹管向注有環氧樹脂粘合劑並插有卷材凹槽的膨脹管孔203中都插入塑料膨脹管7, 並用手錘向孔內錘擊,鍥入的塑料膨脹管7位於PVC卷材折邊301的外側,將PVC卷的折邊301向凹槽的側壁擠壓,在凹槽中的環氧樹脂固化前,將這一側的PVC卷材的折邊301固定在凹槽中。十一.在卷材的粘接面上塗布環氧樹脂粘合劑把PVC卷材粘接面翻上來露出粘接面,並在完成步驟九和十的一側的PVC卷材的粘接面上注環氧樹脂粘合劑。十二 .粘接滾壓完成步驟九和十的一側的PVC卷材的表面,使PVC卷材與結構體2的止水面 201粘合。十三.臨時固定卷材建築中常見反坎防水做法,此時可以用F夾及粘泡沫板的木條臨時固定PVC卷材, 也可以用螺釘壓板來臨時固定PVC卷材,本實施例採螺釘壓板。臨時固定物包括許多組,數量由PVC卷材的長度決定。每組包括2個十字槽平頭螺釘8、2個墊塊9、1根壓條10和2 塊壓板11。壓條10的長度大於螺釘孔之間的間距,寬度接近50毫米,壓條10沿凹槽202 的內側壓在PVC卷材的上方;2個墊塊9分別布置在2個塑料膨脹管的外側,壓板11的中部有1個螺釘孔,壓板11的一端壓在墊塊9上,另一端壓在壓條10的端部;螺釘8穿過壓
7板11的螺釘孔,擰入塑料膨脹管中,壓板11向壓條10施加壓力,防止PVC卷材在環氧樹脂粘接劑固化前翹起。十四,按上述的步驟八、九、十、十二、十三,完成另一側的作業。十五.拆除固定物、蓄水試驗8個小時環氧樹脂粘接劑初步固化後,可拆除臨時固定物。視需要進行蓄水或水壓試驗,檢驗結構的阻水性能。蓄水試驗宜在3天後進行;水壓試驗應在7天後,待環氧樹脂粘合劑完全固化後進行。十六,必要時,安裝止水帶保護層按照設計形狀預製鍍鋅鐵皮保護層,用螺釘和塑料膨脹管固定在止水帶上方。傳統的止水帶有以下幾種安裝方法1,用螺栓、壓板把止水帶擠壓在縫側面的混凝土上;2,靠混凝土結構體的自重壓迫止水帶;3,遇水膨脹橡膠止水條吸水膨脹後,擠壓混凝土結構體;4,預先把止水帶兩翼分別安裝在變形縫兩側的模板內,澆筑後,變形縫兩側混凝土各自包裹止水帶的一翼;由於混凝土和止水帶不粘接,故混凝土與止水帶之間存在滲透縫隙,這些傳統的防水構造為有縫防水,可靠性很低,有「十縫九漏」之說。膨脹管孔7也可以不鑽在已開好凹槽202上,而是鑽在凹槽202外側10_20毫米處,此時鍥入的塑料膨脹管7不壓迫PVC卷材的折邊,只起到安裝壓板、壓條,臨時固定PVC 卷材的作用。本發明以上實施例從構造上確保了建築縫防水的可靠性,1,止水帶和混凝土結構體粘接錨固成一體,沒有滲透縫隙,該防水構造為無縫防水;2,卷材止水帶的兩翼分別粘接錨固在縫側面混凝土結構體的凹槽內,相對於平面粘接的構造不容易出現粘接缺陷,可靠性極高;3,可以目測檢查施工質量,只要粘合劑連續填充在槽內,就不會出現漏洞。4,其它採用環氧樹脂粘合劑粘接止水帶防水的構造都是平面粘接,有時發生止水帶從混凝土表面剝離的事故,即環氧樹脂粘合劑帶著一層砂子,從混凝土結構體表面剝開,本發明的粘接接頭是立體構造,不會發生剝離。本發明在施工工藝上解決了以下難題1,施工速度是衡量施工工藝是否可行的重要標準,環氧樹脂初步固化需要幾個小時,不能「立等可取」。這是環氧樹脂粘合劑未能推廣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施工工藝採用塑料膨脹管即時固定止水帶,工人馬上可以進入下一步操作。2,在環氧樹脂粘合劑是膏狀體的時候,可以輕易使得卷材止水帶保持正確的形狀、保持粘接所需要的接觸壓力。3,所有的操作都不需要專用設備、施工的技術難度低,普通工人經過短時間培訓即可勝任。4,施工時環氧樹脂粘合劑裸露面積小,不粘染施工人員,有利於文明施工。5,環氧樹脂價格貴,本工藝用量小,6,本工藝對粘接面平整度要求不高,節約打磨工時。7,螺釘和塑料膨脹管的價格十分低廉,作用很大快速固定止水帶、在粘接時,使得止水帶保持正確的形狀、後續用於卷材隔離層及安裝鍍鋅鐵皮保護層,做到一物多用,節省成本。8,現行規範中採用溶劑型氯丁橡膠粘合劑,用於高分子防水卷材,氯丁橡膠粘合劑缺點很多使用壽命短、粘接力小、含有大量有毒溶劑,本發明採用的特種環氧樹脂粘合劑使用壽命長、粘接力比氯丁橡膠粘合劑高10倍、固化後是無毒的,(固化前B組分是低毒的)。
權利要求
1.一種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包括建築縫、位於建築縫兩側的結構體和止水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結構體的止水面上包括與建築縫平行的凹槽,所述的止水帶的兩側包括折邊, 所述的折邊插入到所述的凹槽中,凹槽中填充有粘合劑,所述的粘合劑將止水帶的折邊固定在凹槽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止水帶與結構體的止水面之間包括粘合劑層,所述的粘合劑層將止水帶粘合到結構體的止水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其特徵在於,止水帶的折邊沿止水帶的長度方向包括複數個錨孔,凹槽中的粘合劑填充到所述的錨孔中,形成暗銷。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止水帶是高分子卷材,所述的粘合劑是環氧樹脂粘合劑;所述的凹槽的寬度為4-6毫米,槽深12-15毫米; 所述錨孔的孔徑為4-6毫米、孔間距為50-150毫米、孔邊緣距折邊邊緣的距離為2. 5-3. 5 毫米。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止水帶的中部包括長條形的凹部,所述的凹部下沉到所述的建築縫中。
6.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601)在建築縫兩側的結構體的止水面上開出與建築縫平行的凹槽;602)沿建築縫的方向鋪設作為止水帶的高分子卷材;603)向凹槽中注入環氧樹脂粘合劑;604)將高分子卷材的側邊插入填充有環氧樹脂的凹槽中;605)用臨時固定物固定高分子卷材;606)拆除臨時固定物。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701)在步驟601之前修整結構體的止水面,包括磨平和或補平;702)在步驟601之後,步驟602之前在結構體的止水面上塗刷環氧樹脂;703)在步驟602之前,根據凹槽之間的間距,裁剪高分子卷材;704)清洗高分子卷材的粘接面;705)高分子卷材開錨孔,所述錨孔的孔徑為4-6毫米、孔間距為50-150毫米、孔邊緣距折邊邊緣的距離為2. 5-3. 5毫米。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801)在步驟601之後,步驟602之前,在已開好凹槽上或者在凹槽外側10-20毫米處鑽複數個膨脹管孔,膨脹管孔的孔徑等於或大於凹槽的寬度,膨脹管孔的深度大於凹槽的深度,膨脹管孔之間的間距為150至200毫米;802)在步驟604之後,向所述的膨脹管孔中鍥入塑料膨脹管,當膨脹管孔鑽在凹槽上時,鍥入的塑料膨脹管位於高分子卷材折邊的外側;803)在步驟605中使用的臨時固定物包括複數組,每組包括2個螺釘、2個墊塊、1根壓條和2塊壓板;所述壓條的長度大於膨脹管孔之間的間距,沿凹槽的內側壓在高分子卷材的上方;所述的2個墊塊分別布置在2個塑料膨脹管的外側,所述壓板的中部包括螺釘孔, 壓板的一端壓在墊塊上,另一端壓在壓條的端部;所述的螺釘穿過壓板的螺釘孔,擰入所述的膨脹管中。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603、604和802分側先後完成, 並包括以下步驟901)一側完成步驟603、604和802的工作後翻轉高分子卷材,露出高分子卷材的粘接面,往完成步驟603、604和802的工作一側的高分子卷材的粘接面上塗布環氧樹脂粘合劑;902)回覆高分子卷材,將塗布環氧樹脂粘合劑的高分子卷材與結構體的止水面粘合;903)完成步驟902後,再進行另一側步驟603、604和802的工作。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和施工方法。本發明的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包括建築縫、位於建築縫兩側的結構體和止水帶,所述結構體的止水面上包括與建築縫平行的凹槽,所述的止水帶的兩側包括折邊,所述的折邊插入到所述的凹槽中,凹槽中填充有粘合劑,所述的粘合劑將止水帶的折邊固定在凹槽中。本發明建築縫防水、堵漏構造防水性能好、耗費工時少,粘合劑用量小,施工工藝簡單,施工時粘合劑裸露面積小,不易受到汙染。
文檔編號E04G21/00GK102409767SQ201110359818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5日
發明者吳兆聖 申請人:吳兆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