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繃楦法製作鞋子的方法
2023-05-31 11:23:16 1
採用繃楦法製作鞋子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採用繃楦法製作鞋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繃楦前準備工作:栓帶、主跟、內包頭的回軟以及裝置、後幫預成型、釘修內底、刷繃幫膠,定位:前幫定位、後幫定位、砸型、繃幫、整型、乾燥定型。該方法通過嚴格的步驟,提高製鞋的效率,解放了大量的勞動力,使得製鞋的成本降低,解決了現有製鞋方法效率低,不利於企業的批量生產,浪費了大量的勞動力的問題。
【專利說明】採用繃楦法製作鞋子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採用繃楦法製作鞋子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鞋子是以皮、布、木、草、塑料絲等為材料製作的穿在腳上、走路時著地的東西,鞋 子有著悠久的發展史。大約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就出現了獸皮縫製的最原始的 鞋。鞋子是人保護腳不受傷的一種工具。最早人們為了克服特殊情況下,不讓腳難受或者 受傷,就發明了毛皮鞋子。鞋子發展到現在,就形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各種樣式功能的鞋子 隨處可見。在中國傳統婚俗中,鞋子是一種吉祥物,這是由於鞋子的成雙成對和"鞋"和" 偕"的同音而產生的一種象徵民俗。有作為婚亦贈品;有作為出嫁必備的;有成為祝賀新婚 幸福的。色彩和諧是一眼就可看出穿著水準的,所以不可以有差錯。氣質自然灑脫的女人, 鞋子要有一定的厚度和分量,且簡潔大方。優雅嫵媚的女人鞋子要輕盈空透,有些精緻的裝 飾。高貴古典的女人,鞋子最好選擇大方優雅的經典款式,花哨時髦反而會顯老氣。嬌小可 愛型的女孩,鞋子時髦花哨一點誇張一點也不過分。傳統的搭配也在一點點被打破。牛仔 褲的款式和花樣無奇不有,鞋子的配合也可以不拘一格,可以是高跟鞋也可以是平底皮靴, 連老土的繡花鞋也可以配得漂亮出色。鞋的材質雖然需要細看才能分辨,但在構成色彩和 款型統一的風格中,也會影響色與型的質量。如光面牛皮的鞋顯得精緻、高貴,而翻毛的皮 靴就粗獷、質樸許多。上班族當然是穿光麵皮鞋顯得得體,翻毛皮靴可以搭配光面的皮衣, 有種酷酷的感覺。鞋子的成型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它將成型的原材料組合為完整的鞋子, 但是傳統的製鞋方法效率低,不利於企業的批量生產,浪費了大量的勞動力。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製鞋方法效率低,不利於企業的批量生產,浪費 了大量的勞動力的問題,設計了一種採用繃楦法製作鞋子的方法,該方法通過嚴格的步驟, 提高製鞋的效率,解放了大量的勞動力,使得製鞋的成本降低,解決了現有製鞋方法效率 低,不利於企業的批量生產,浪費了大量的勞動力的問題。
[0004]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採用繃楦法製作鞋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 驟: (a)繃楦前準備工作:(1)栓帶:將鞋帶依次穿過相鄰的耳孔,並且相鄰耳孔之間的距 離在2至3cm之間,兩耳間距過小:繃幫餘量不足,影響幫底結合的牢度,若強力將幫套繃伏 時,會使幫料的受力過大,縫線處出現針眼拉變形,成鞋後跗圍過大,兩耳間距過大:繃幫 餘量變大,幫腳不易繃平,成鞋跗圍變小。
[0005] (2)主跟、內包頭的回軟以及裝置:在溫度為25至30攝氏度的水中浸泡原材料, 並且浸泡時間控制在1至2分鐘,或在1:1的甲苯和汽油溶液中浸泡30秒,然後停放5至 10分鐘,或採用加熱器加熱,將主跟和內包頭加熱到55至77攝氏度,完成回軟後將主跟和 內包頭分別裝配; (3) 後幫預成型:使用後幫預成型機對主跟部位進行後幫預成型; (4) 釘修內底:在位於前端30至40_的楦底中軸線釘合一顆釘子,在腰窩位置釘合一 顆釘子,在踵心部位釘合一顆釘子; (5) 刷繃幫膠:在內底和幫腳上均勻刷上乳膠漆,便於繃幫時直接將幫腳粘接在內底 上; (b) 定位:(1)前幫定位:將鞋幫的前端點對正後幫的鞋楦的後弧中線,鞋幫的前端點 對正鞋楦前端點,然後進行左右對稱釘釘,第一鉗使鞋幫的繃幫量搭上內底,正負在2?3 mm,第二、三顆釘子在內包頭兩角,第四、五顆釘子在蹠趾線前30 mm,使前幫口門控制線以 前部位伏楦; (2)後幫定位:利用釘子將後幫與鞋楦固定; (c) 砸型:砸包頭,向前向兩側,有明顯楞線的,則平砸合側砸結合,砸主跟,向下向前, 鞋幫上口、腰窩處,要砸出鞋楦形體; (d) 繃幫:前後幫定位砸型之後,幫腳並未平服,特別是砸型之後,內包頭主跟靠緊鞋 楦,幫面必然鬆弛,需進行精加工要求繃幫後內底邊5 mm以內幫腳平整,達到底茬平,幫面 伏,平整無楞,同雙對稱一致; (e) 整型:由楦底楞向楦臺方向,實現楦底楞清晰,同雙鞋的部位、部件、規格對稱一致, 幫面無捶痕; (f) 乾燥定型:採用蒸汽,電熱管,遠紅外加熱作為熱源,對幫套中的水分進行去除,當 幫套中的含水率低於18%時,為合格。
[0006]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方法通過嚴格的步驟,提高製鞋的效率,解放 了大量的勞動力,使得製鞋的成本降低,解決了現有製鞋方法效率低,不利於企業的批量生 產,浪費了大量的勞動力的問題。
【具體實施方式】
[0007]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僅限於 此。
[0008] 實施例1 : 採用繃楦法製作鞋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繃楦前準備工作:(1)栓帶:將鞋帶依次穿過相鄰的耳孔,並且相鄰耳孔之間的距 離在2至3cm之間; (2) 主跟、內包頭的回軟以及裝置:在溫度為25至30攝氏度的水中浸泡原材料,並且 浸泡時間控制在1至2分鐘,或在1:1的甲苯和汽油溶液中浸泡30秒,然後停放5至10分 鍾,或採用加熱器加熱,將主跟和內包頭加熱到55至77攝氏度,完成回軟後將主跟和內包 頭分別裝配; (3) 後幫預成型:使用後幫預成型機對主跟部位進行後幫預成型; (4) 釘修內底:在位於前端30至40_的楦底中軸線釘合一顆釘子,在腰窩位置釘合一 顆釘子,在踵心部位釘合一顆釘子; (5) 刷繃幫膠:在內底和幫腳上均勻刷上乳膠漆,便於繃幫時直接將幫腳粘接在內底 上; (b) 定位:(1)前幫定位:將鞋幫的前端點對正後幫的鞋楦的後弧中線,鞋幫的前端點 對正鞋楦前端點,然後進行左右對稱釘釘,第一鉗使鞋幫的繃幫量搭上內底,正負在2?3 mm,第二、三顆釘子在內包頭兩角,第四、五顆釘子在蹠趾線前30 mm,使前幫口門控制線以 前部位伏楦; (2)後幫定位:利用釘子將後幫與鞋楦固定; (c) 砸型:砸包頭,向前向兩側,有明顯楞線的,則平砸合側砸結合,砸主跟,向下向前, 鞋幫上口、腰窩處,要砸出鞋楦形體; (d) 繃幫:前後幫定位砸型之後,幫腳並未平服,特別是砸型之後,內包頭主跟靠緊鞋 楦,幫面必然鬆弛,需進行精加工要求繃幫後內底邊5 mm以內幫腳平整,達到底茬平,幫面 伏,平整無楞,同雙對稱一致; (e) 整型:由楦底楞向楦臺方向,實現楦底楞清晰,同雙鞋的部位、部件、規格對稱一致, 幫面無捶痕; (f) 乾燥定型:採用蒸汽,電熱管,遠紅外加熱作為熱源,對幫套中的水分進行去除,當 幫套中的含水率低於18%時,為合格。
[0009] 繃楦使幫底結合工藝當中關鍵的一道工序,使產品產量大小,產品質量優劣的決 定性的一環,繃楦法是在外界壓力和拉伸作用力下,以鞋楦外型塑造鞋幫形狀,鞋靴內部形 成楦型腔體,使鞋幫塑成一定款式,並消除表面皺紋,由平面轉變為立體多曲面的過程。 [0010] 繃楦成型是皮鞋生產當中決定質量的關鍵工序,故這步的工序的檢驗必須嚴格, 所以要有一個固定的質量要求對繃楦的質量要求為:正伏平實,規範無傷;正:指鞋的前尖 正,後跟(後縫)正,也就是以楦的前後端點為中軸線,左右協調一致;伏:指幫面緊緊貼伏再 楦面,特別是跗面,腰窩,幫口部位;平:a、指楦面,楦底楞,楦底茬(內底邊緣5 mm以內)無 楞、無包、無摺,光滑平整;b、楦楞鮮明,楞線圓滑流暢;實:a、鞋幫(幫面和幫裡)與主跟、內 包頭要粘實,無空松現象;b、主跟、內包頭要塑造出與楦體相符的形體;c、鞋裡鬆緊適度, 無存積、皺縮;規範:a、指同雙鞋的前幫長短,後幫高矮,口門大小,形狀,邊口線型,符合 設計,工藝標準;b、鞋上部件,鑲嵌裝飾件對稱一致;C、主跟、內包頭裝置位置規範;無傷; a、無刀剪的割傷;b、無榔頭的砸傷;c、無釘子的硌傷劃傷;d、無放置不當的磨傷;e、無繃楦 方法不當造成的崩裂和幫腳崩斷豁口;f、無潛在的內傷(粘楦、乾燥失控的皮革焦化)。
[0011] 該方法通過嚴格的步驟,提高製鞋的效率,解放了大量的勞動力,使得製鞋的成本 降低,解決了現有製鞋方法效率低,不利於企業的批量生產,浪費了大量的勞動力的問題。 [0012]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 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法實質上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本發明 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採用繃楦法製作鞋子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a) 繃楦前準備工作:(1)栓帶:將鞋帶依次穿過相鄰的耳孔,並且相鄰耳孔之間的距 離在2至3cm之間; (2) 主跟、內包頭的回軟以及裝置:在溫度為25至30攝氏度的水中浸泡原材料,並且 浸泡時間控制在1至2分鐘,或在1:1的甲苯和汽油溶液中浸泡30秒,然後停放5至10分 鍾,或採用加熱器加熱,將主跟和內包頭加熱到55至77攝氏度,完成回軟後將主跟和內包 頭分別裝配; (3) 後幫預成型:使用後幫預成型機對主跟部位進行後幫預成型; (4) 釘修內底:在位於前端30至40_的楦底中軸線釘合一顆釘子,在腰窩位置釘合一 顆釘子,在踵心部位釘合一顆釘子; (5) 刷繃幫膠:在內底和幫腳上均勻刷上乳膠漆,便於繃幫時直接將幫腳粘接在內底 上; (b) 定位:(1)前幫定位:將鞋幫的前端點對正後幫的鞋楦的後弧中線,鞋幫的前端點 對正鞋楦前端點,然後進行左右對稱釘釘,第一鉗使鞋幫的繃幫量搭上內底,正負在2?3 mm,第二、三顆釘子在內包頭兩角,第四、五顆釘子在蹠趾線前30 mm,使前幫口門控制線以 前部位伏楦; (2)後幫定位:利用釘子將後幫與鞋楦固定; (c) 砸型:砸包頭,向前向兩側,有明顯楞線的,則平砸合側砸結合,砸主跟,向下向前, 鞋幫上口、腰窩處,要砸出鞋楦形體; (d) 繃幫:前後幫定位砸型之後,幫腳並未平服,特別是砸型之後,內包頭主跟靠緊鞋 楦,幫面必然鬆弛,需進行精加工要求繃幫後內底邊5 mm以內幫腳平整,達到底茬平,幫面 伏,平整無楞,同雙對稱一致; (e) 整型:由楦底楞向楦臺方向,實現楦底楞清晰,同雙鞋的部位、部件、規格對稱一致, 幫面無捶痕; (f) 乾燥定型:採用蒸汽,電熱管,遠紅外加熱作為熱源,對幫套中的水分進行去除,當 幫套中的含水率低於18%時,為合格。
【文檔編號】A43D11/12GK104188270SQ201410435456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31日
【發明者】馮永剛 申請人:成都卡美多鞋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