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腹瀉家長不能不知道的幾件事(小孩腹瀉很普通)
2023-05-31 21:52:46 2
在很多家長看來,孩子拉肚子是很普遍的事,不值得大驚小怪。其實,腹瀉不僅僅是因為吃壞了肚子或著涼引起的,我們不能忽視腹瀉的危險。
腹瀉是兒童時期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是由多病因、多因引起的,就病原微生物而言,就有細菌、真菌、病毒等等。其中病毒引起的腹汙最多,約佔發病總數的70%。根據病程,腹病分為急性腹瀉、遷延性腹病和慢性腹病;按病情分為輕型、中型、重型腹瀉。一般來說,解稀、便水並不一定是腹瀉,必須跟平時寶寶的大便形式和次數進行比較。當大便含水量增加,顏色有所改變、帶有粘液,次數有所增加,可判定為腹瀉
腹瀉屬於腸道疾病,大多數情況下不會造成嚴重的傷害。但有些時候可能危害到心臟、關節甚至大腦。腹汙時,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大量流失,體液中鈉鉀離子濃度降低,引起比較嚴重的脫水症狀,甚至會導致急性腎衰竭、抽筋、昏迷、休克。
腸道病毒對心肌細胞有很強的「親和力」,當孩子的抵抗力下降時,它們就會「乘虛而人」,寶寶患了心肌炎後,表現出沒有食慾和精神、頭暈面白,還可能有發乏多汗、心跳加快或減慢、胸悶、疼痛等症候。嚴重者面部浮腫、呼吸圖難等危及生命。
如果寶寶腹瀉了,我們該給他吃什麼呢?怎樣照顧他呢?
首先要講究個人衛生,做到飯前便後洗手。勤給寶寶換大便後用熱水擦洗,擦一些凡士林,避免紅屁股。如果大便次數較多,記錄大便次數、顏色和味道,及時帶寶寶看醫生。吃母乳的寶寶,應持續餵母乳,因為母乳的吸收率比較高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吃奶粉的寶寶,暫時半奶餵食,病情媽轉後,應逐漸調回正常濃度;1歲以上的寶寶或者輕微腹瀉的寶寶,可以改吃米湯或稀飯,但最好添加少許蛋白質,如魚鬆、肉鬆等以免造成腸道營養不足,影響腸道的修復。寶寶腹瀉期,要忌食刺激性食物及易發酵或脹氣的食物,如蔗糖、牛奶、豆製品、涼拌菜、山芋等。
那寶媽們做些什麼可以預防寶寶發生腹瀉呢?
1、合理餵養,提倡母乳餵養,及時添加輔助食品,每次限一種,逐步增加,適時斷奶。人工餵養者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代乳品。
2、積極防治營養不良。對於生理性腹瀉的嬰兒應避免不適當的藥物治療,同時注意避免由於嬰兒便次多而懷疑其消化能力而不按時添加輔食。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乳品的保存和奶具、食具、便器、玩具和設備的定期消毒。
4、感染性腹瀉患兒,尤其是大腸桿菌、鼠傷寒沙門菌、輪狀病毒腸炎的傳染性強,集體機構如有流行,應積極治療患者,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5、避免長期濫用廣譜抗生素,對於即使沒有消化道症狀的嬰幼兒,在因敗血症、肺炎等腸道外感染必須使用抗生素,特別是廣譜抗生素時,亦應加用微生態製劑,防止由於難治性腸道菌群失調所致的腹瀉。
6、注意氣候變化,及時給小兒添加衣被,避免受涼。
我推薦幾款不僅能給寶寶提供營養,而且有一定止瀉作用的美味食譜。
1.焦米湯:將米粉磨成粉,炒至焦黃,再加水和適量的糖,煮成稀糊狀。焦米湯易於消化,還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是嬰兒腹瀉的首選食品。
2.胡蘿蔔湯:將胡蘿蔔洗淨,切開去莖,切成小塊,加水煮爛再用紗布過濾去渣,然後加水成湯(按50克胡蘿蔔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後加糖煮沸即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腹瀉好轉後停用。胡蘿蔔果膠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腸道致病細菌和毒素。
3.蘋果泥:取一個新鮮、質地酥軟的蘋果切成兩半,刮成泥狀即可。蘋果含有果膠和鞣酸,有吸附、止瀉的功效。
如果大家還有更好的防治辦法和食譜,歡迎到評論區下方留言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