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透鏡製造技術
2023-05-31 18:49:11 3
專利名稱:接觸透鏡製造技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接觸透鏡製造,特別是涉及跟蹤通過生產線的接觸透鏡以便在相同生產線上可以同時製造多個庫存單位(stock keepinguintSKU)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公知的自動化的接觸透鏡生產工藝中,接觸透鏡是通過將反應混合物夾在兩個模具部分之間形成的,該兩個模具部分分別具有限定透鏡的凹和凸的光學表面。反應混合物分配到形成透鏡的前彎曲部的凹表面中,第二模具部分安置在第一模具部分上,使得形成透鏡的後彎曲部的凸表面置於凹表面上,以在凹表面與凸表面之間形成模腔。組裝好的模具中的反應混合物經歷固化循環,該循環使模腔內的單體聚合。典型的接觸透鏡固化方法包括UV輻射和/或熱固化。一旦固化結束,就將模具部分分開以露出形成在其中的透鏡。
透鏡必須經過一系列進一步的處理階段,例如檢查、水合、初次包裝、貼標籤以及二次包裝,其中將多個初次包裝裝在盒子或硬紙盒中,每個盒子或硬紙盒具有一個或多個標籤標明其內容。
一種類型的接觸透鏡是通常被稱為「球面接觸透鏡」,即接觸透鏡設計成提供球面光學矯正(或「倍數(power))」),以補償近視或遠視。這些接觸透鏡也設計有裝配參數,特別是透鏡直徑和有效基線。因此,描述球面接觸透鏡通常指出球面矯正(倍數)、透鏡直徑和基線。以水凝膠透鏡為例,製造商通常銷售一系列球面水凝膠接觸透鏡,每個系列包括具有常見裝配參數並提供按0.25或0.5的屈光度增量的倍數的透鏡。
除了球面透鏡,還有通常稱為「復曲面接觸透鏡」的接觸透鏡,即接觸透鏡具有復曲面光學區,用於矯正與散光有關的眼睛折射異常。復面曲光學區提供圓柱矯正以補償散光,圓柱矯正通常稱為「圓柱倍數」。復曲面可以形成在後透鏡表面(背面復曲面透鏡)或者前透鏡表面(正面復曲面透鏡)中。球面接觸透鏡可以在眼睛上自由轉動,而復曲面透鏡具有一些類型的穩定結構,用於阻止透鏡在眼睛上轉動,使得復曲面區的圓柱軸線保持與散光軸線大體對齊。例如,透鏡周邊的一個或多個部分可以比其它部分厚(或薄),以提供穩定結構。復曲面接觸透鏡根據復曲面光學區的圓柱軸線與穩定結構取向之間的選定關係(或偏移)製造。這種關係表示為圓柱軸線偏離穩定結構取向軸線的度數(或旋轉角度);復曲面接觸透鏡規定(prescriptions)指出這個偏移,一般在0°到180°範圍內按5或10度增量提供復曲面透鏡。
由於散光所需的視力矯正通常與其它折射異常有關,例如近視或遠視,因此復曲面透鏡一般還用,除圓柱倍數以及軸線偏移之外,如上述對於球面接觸透鏡的球面矯正和裝配參數來規定。因此,復曲面透鏡的規定通常指定球面矯正(倍數)、透鏡直徑、基線、圓柱矯正和軸線偏移。應該理解的是,對於透鏡的每個倍數,製造商可以提供具有不同球面矯正的一系列36透鏡。但是,對於大多數給定的透鏡結構這不是必需的。
過去,已經設計了很多接觸透鏡製造和包裝線,用於每次生產一個SKU的透鏡,每個透鏡具有相同的預定光學性能,例如,所有透鏡是+1球面倍數。因此,按大的SKU尺寸生產了有限數量的庫存單位(SKU)。改變生產不同的SKU需要清潔生產線,並更換模具。更換這些系統中使用的模具需要機器停工。
EP-A-1052084通過不需要生產線停工和清潔並避免不同SKU交叉汙染生產多個不同SKU解決了以較小SKU生產更多得SKU的需求。
該專利提出一種跟蹤生產線中眼科裝置的多個SKU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組裝第一模製裝置,至少一個所述第一模製裝置具有識別手段;讀出所述至少一個所述第一模製裝置的所述識別手段;使用所述第一模製裝置形成第一模製部分;提供多個載體,所述載體具有載體指示標誌;將所述第一模製部分轉移到所述多個載體中的至少一個上;讀出攜帶有所述第一模製部分的所述所述多個載體中的至少一個的所述載體指示標誌;以及將與所述至少一個所述第一模製裝置的所述識別手段相關的信息以及與攜帶有所述第一模製部分的所述載體指示標誌相關的信息存儲在機器可存取的存儲器中。該專利還披露了實施該方法的一種裝置。
雖然披露的該系統能跟蹤多個SKU,但它依靠將模製裝置放置在攜帶它們通過生產線的載體中。這不總是需要的,因為輸送系統能輸送單獨地通過各個生產階段以及在各生產階段之間的組裝好的模具。並且,對於復曲面透鏡的情況,相同的模具對可以生產一系列具有不同球面矯正的相同倍數的透鏡。因此,模具對的同一性不足以表徵所有規定,還需要半模具彼此之間的取向信息。
發明內容
考慮到上述問題提出本發明。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在生產線中跟蹤多個接觸透鏡的SKU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模製多個接觸透鏡;b)提供多個載體,每個載體具有載體指示標誌;c)檢查每個接觸透鏡,確定有關其規定的信息;d)將每個透鏡轉移到載體上;e)讀出步驟d)的載體的載體指示標誌;以及f)將與步驟e)的載體的載體指示標誌相關的信息以及來自步驟c)的有關透鏡的信息存儲在機器可存取的存儲器中。
本發明提供在接觸透鏡被模製並將此透鏡與將透鏡進一步沿生產線向下輸送的載體的身份關聯後識別接觸透鏡的有效方法。因此,該工藝不依賴模製裝置的識別來識別和隨後跟蹤透鏡,不需要模製裝置與載體關聯。此外,每個接觸透鏡的檢查階段可以評估透鏡的質量以及確定有關其規定的信息,從而可以將發現具有缺陷的的透鏡丟棄,並且該透鏡不需要進一步向下經過生產線。在任何水合階段之前,透鏡從模具中釋放後可以方便地進行透鏡檢查。
確定有關其規定的信息的透鏡檢驗,提供了確定一個SKU結束以及另一個開始的可靠手段。有關透鏡規定的信息可以與存儲在產品資料庫中的信息對比,以確認該透鏡是特定的SKU的一部分。當發現透鏡與前一個透鏡或當前SKU不同時,查詢資料庫,判斷透鏡是否與下一個SKU一致。檢查和查詢可以自動進行,安全防護可以是內建的,由此系統必須檢查兩個或多個相同透鏡,以確認一個新SKU開始。如果透鏡不滿足這個需求,就將被淘汰。系統確保來自兩個不同SKU的透鏡不放在相同載體上。只要SKU存在變化,系統可以將一個或多個空載體輸送經過生產線,從而提供一個SKU結束且另一個SKU開始的視覺指示。
透鏡檢查系統可以測量接觸透鏡的光學參數或者可以讀出和/或測量模製在透鏡上的可識別標記。
例如,檢查可以包括通過在透鏡的後表面上提供第一可識別標記以及在與透鏡的前表面提供與第一可標記不同的第二可識別標記識別透鏡的光學矯正;為第一和第二標記的組合賦予光學矯正值,使得每個第一和第二標記的唯一組合被賦予唯一的光學矯正值;將指定的組合和光學矯正值存儲在資料庫中;讀出第一和第二標記,並通過對比讀出的第一和第二標記與資料庫的標記組合和賦予的光學矯正值,確定透鏡的光學矯正。
在包括具有圓柱軸線的復曲面區和具有穩定結構(ballast)軸線的穩定結構的復曲面透鏡的情況下,提供了標記在透鏡表面上與圓柱軸線對齊的第三識別標記和標記在透鏡表面上與穩定結構軸線對齊的第四識別標記,並且第三和第四標記之間的關係可以用於確定圓柱軸線與穩定結構軸線的偏移。
EP-B-975070公開了具有這種可識別標記的透鏡的例子。
用於製造接觸透鏡的工藝由用於生產線的計算機控制。計算機包括用於涉及相同透鏡,即具有相同倍數和圓柱以及軸線值的每個SKU細節的資料庫。不同SKU將具有不同的倍數、圓柱和軸線值組合,並將包括不同的前或後模具的使用或者模具的不同取向,或者在模具內不同反應混合物的使用。
為了開始SKU的製造流程,操作者查詢計算機,以確定SKU的身份(批號)、要製造的透鏡的數量、前和後模具的識別、模具必需裝配的取向以及要使用的反應混合物。用於模具部分和反應混合物的容器可以方便擁有識別手段,例如條碼等,並可以由機器操作者掃描並與計算機資料庫交叉檢驗,以保證細節的正確性。
模具部分通常使用例如聚丙烯、聚苯乙烯或聚氯乙烯的塑料通過注塑模製來製造。它們一般僅使用一次以製造一個透鏡,原因是其光學表面在其中模製一個透鏡之後退化。具有凹表面的前模具一般將凹表面定位在水平面,並將一定量的透鏡形成反應材料裝在模具中。具有凸光學表面的後模具部分裝到前模具部分上以由相對的光學模具表面形成透鏡形狀的模具空腔。裝入的單體數量足以使安裝後模具部分時單體輕微溢出,從而保證空腔完全填充到形成透鏡邊緣的周邊。在將後模具部分完全裝到前模具部分時,過量的單體沿徑向向外流出模具空腔。在固化時,過量單體形成通常稱為單體環或貯存池的環形飛邊。對於復曲面透鏡的情況,後和前模具部分的相對取向是關鍵的。
一旦模具單元組裝完,它將受到固化循環,該循環使模腔內的單體聚合。典型的接觸透鏡固化方法包括UV輻射和/或熱,例如加熱爐固化。
在澆注模具組件之前或之後可以將多個模具部分放置在載體上。載體可以將模具陣列輸送到隨後的製造階段。載體可以包括能讀出並存儲在計算機中的指示手段,以有助於識別SKU。
但是,將多個模具部分放置在載體上並不是本質所需的,單個組裝好的模具單元可以在輸送系統上依次輸送到隨後的製造工段。
一旦固化結束,就將後模具部分從前模具部分分開,露出形成在其中的透鏡。模具釋放過程必須破壞模具部分之間的粘結結合,但不能破壞仍保持在一個模具表面上的透鏡。在優選實施例中,在模具釋放時透鏡保持在前面的凹光學表面上,環形透鏡飛邊或貯存池與相應的後模具部分保留在一起。生產線可以包括貯存池清除工段,以保證將透鏡飛邊或貯存池從前模具部分上清除。清除工段可以方便地包括刀片,其將環形透鏡飛邊或貯存池從模具部分頂部剝離。因此,緊跟模具拆卸之後,透鏡保持結合到凹模具表面,並且它處於乾燥和堅硬的狀態。
透鏡由拾一放機構從前模具部分上移開。就是在製造工藝的這個階段可以方便檢查透鏡,以確定有關其規定的信息。
適合的檢查組件包括具有真空源連接到其上的拾一放真空頭以及檢查光學系統。檢查系統優選地使用照在透鏡邊緣的所有周邊的結構光源。這樣,結構光按與光纖導管相同的方式穿過透鏡,其中光被透鏡全部在內部反射,最終在與光進入點正相反的透鏡邊緣離開透鏡。這樣,透鏡的無缺陷區在圖像檢測器上表現出極低的對比度區。相反,透鏡的缺陷或標記使內反射光散射,從而在與缺陷或標記的位置對應的表面離開透鏡,並在圖像檢測器上形成明亮的高對比度區點。檢查裝置可以包括CCD攝像機。攝像機以及相關的軟體可以檢測透鏡上的缺陷以及有關其規定的信息。攝像機可以讀出通過模具澆注在透鏡上的識別標記,以及/或者對透鏡光學閱讀。例如,系統可以讀出前和後模具的識別標記,測量透鏡軸線和復曲面角度。信息可以與計算機資料庫校驗,以保證透鏡與相應的SKU一致。
如果透鏡不能通過檢查測試,則拾一放機構將其放入廢品盒。如果透鏡通過檢查測試,則拾一放機構將其放入載體。載體包括可以讀取的載體指示標誌,與透鏡規定相關的信息以及與載體指示標誌相關的信息存儲在計算機中,從而通過探測載體指示標誌可以在隨後製造階段跟蹤透鏡。載體指示標誌可以採用唯一指定號碼、條形碼或射頻晶片上的代碼等方式。
在檢查階段之後,透鏡進入根據透鏡類型的清洗和/或水合階段。載體可以在分離的隔室,例如16個、32個等等中支撐多個透鏡,每個透鏡用淨化水清洗,或者對於水凝膠透鏡的情況用淨化水水合,直到其膨脹到完整尺寸。水從隔室中抽出,加入新鮮水衝洗透鏡。通過抽出和加入淨化水可以將透鏡衝洗幾次。優選地進行檢查,以保證在每次抽出水之後透鏡存在於隔室中。
在水合和清洗之後,透鏡進入包裝階段。載體本身可以形成包裝的一部分,或者透鏡可以從載體轉移到包裝容器中,例如氣泡物或其它透鏡容器。一天使用的透鏡常常包裝在含有多個透鏡,例如5×3陣列的氣泡包裝中,每個透鏡具有其自己的氣泡物或容器。長期使用的透鏡可以包裝在單獨的容器中。
載體指示標誌用於保持跟蹤一個SKU的透鏡。如果透鏡從載體轉移到容器或氣泡物中用於最終包裝,則利用載體指示標誌監控透鏡的身份。例如,當載體進入處理工段時可以掃描載體識別標誌,這將觸發計算機提供所需的信息,用於將標籤或信息直接列印在貯存蓋上,其用於感知氣泡物或容器。一般地,使用加熱密封到氣泡物或容器邊緣的貯存蓋將氣泡物或容器密封。適合的貯存蓋包括聚丙烯膜上的金屬箔的層疊片。在貯存蓋裝到容器或氣泡物上之前或之後,可以通過諸如雷射刻蝕法列印貯存蓋。可選地,在貯存蓋應用之前或之後也可以將標籤列印並應用到貯存蓋上。列印在貯存蓋或標籤上的信息可以為最終用戶提供使用信息,或者可以是用在隨後包裝作業中的機器可閱讀的識別標誌,例如條形碼、矩陣碼等等。貼標籤將提供足夠的信息,以便每個氣泡物或容器中的透鏡可以按其規定和SKU進行識別,如果需要可以通過查詢計算機資料庫。因此,從檢查各個透鏡到其包裝在氣泡物或容器中可以保證產品完整性。
在應用貯存蓋之前,檢查每個氣泡物或容器是否存在透鏡。在應用貯存蓋之後,檢查容器或氣泡物是否洩露和密封好壞。
此後,將包裝好的透鏡進行消毒。氣泡物或容器可以轉移到託盤或載體上,用於輸送經過消毒階段。載體設有載體指示標誌,它是可以讀取的並是存儲在計算機存儲器中的信息,以便透鏡和SKU的身份與載體指示標誌信息關聯起來。
在消毒之後,透鏡可以儲存在倉庫中,並按特定訂貨裝箱和打標籤。可選地,透鏡可被裝箱和打標籤以完成一個訂貨或填充-堆放以備將來的訂貨。
下面將參考
本發明,在附圖中圖1是適合在本發明中使用的檢查組件的透視圖,其中為了清楚起見未示出發光模塊的某些部分;圖2是發光模塊大體沿圖1中線2-2的剖面透視圖(在圖1中未圖示的發光模塊的部分在圖2中示出);圖3是放在檢查系統上的接觸透鏡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和2表示透鏡檢查系統,一般用參考數字10表示,它具有發光模塊12以及圖像拾取裝置14。如同下面詳細所述,透鏡檢查系統10能探測接觸透鏡16中的標記或缺陷(下面統一稱作「標記」)。還要注意的是,這裡使用的詞「標記」包括在檢查中的透鏡上的任何類型標記,無論是有意放置的或者不是。有意放置的標記的例子包括復曲面或旋轉標記、反演標誌、製造商識別標記等等。
在檢查系統部件的優選結構中,從圖1中可以看出,發光模塊12以大體垂直間隔關係放置在成像裝置14(例如,CCD攝像機)上方,但根據需要可以使用其它組成結構。檢查系統10的基本操作包括(1)使用諸如拾一放真空頭18的夾持器拾取透鏡16;(2)將附在頭18上的透鏡16定位在發光模塊12內部;以及(3)利用指向透鏡的成像裝置激活發光模塊12內的光源。
如同下面詳細解釋的,透鏡中的標記和缺陷將被成像裝置14顯示為亮點。將計算機(未圖示)與檢驗系統10聯合使用,用於解釋從透鏡讀取的標記,並根據與從成像裝置14接收的測量圖像數據對比的預定閾值,計算不合格或合格的條件。
從圖2看出,發光模塊12是大體圓形結構,分別具有上部、中部和下部的孔徑塊20、22和24,它們形成中心孔25。上部和中部孔徑塊20和22彼此分開,以形成上部光結構孔徑26;中部和下部孔徑塊彼此分開,以形成下部光結構孔徑28,其中上部和下部光結構孔徑26和28每個繞中心孔25延伸完整的360°。關於這點,應注意到,根據所用光源的強度,單獨的上部光結構孔徑26可以足以實現對透鏡16的充分檢查,在這種情況下下部光結構孔徑28不是必需的。
從圖2更好地看出,上部和中部孔徑塊20和22的相對表面20a和22a分別形成有一系列的平行槽,其功能是消除未在用於透鏡檢查的正確角度的光線,這將在下面詳細討論。同樣地,中部和下部孔徑塊24和26的相對表面22b和24a基於同樣的原因分別形成紋理,即為了消除未在用於透鏡檢查的正確角度的光線。而且,雖然未在圖2中表示,但上部、中部和下部孔徑塊的各自內圓柱壁22c、24c和26c可以設有紋理,用於消除這些表面的閃光。上部和下部光結構孔徑26和28的各自功能將在下面進一步討論。
討論首先針對上部光結構孔徑26的功能。提供一個光源,繞著上部和中部孔徑塊20和22的整個360°周邊產生光,從而上部孔徑26用於形成照射到中心孔25的光。在圖1和2的實施例中,光源是繞上部孔徑26設在外環32中的多個環形間隔的LEDs 30U。但應該理解的是,可以使用任何合適的光源。其它類型的合適光源包括,例如,白熾燈泡和360°光纖光源。
在LEDs 30U與光結構孔徑26之間設有光擴散器34,用於在LEDs(或其它光源)發出的光在通過孔徑26進入中心孔25被結構化之前使其基本均勻地擴散。光擴散器32在圖1和2的實施例中形成為環形,但也可以是其它的結構。製成擴散器32的材料可以是例如丙烯酸類的透明塑料。
通過抽真空「V」吸住透鏡,拾-放頭18可以夾持透鏡16。軟的O形環19可以裝到頭18的透鏡吸合端,從而防止損壞精密的透鏡16。優選的是,頭18通過吸住透鏡的凹面16a拾取透鏡16,由此透鏡16以凹面向上的位置裝入中心孔25。頭18沿垂直軸線x-x(圖1)在圖1所示的升高位置與圖2所示的下降位置之間可移動。因此,頭18吸住的透鏡16下降到發光模塊12的中心孔25中,並且定位用於檢查,如圖2和8a所示。當處於「檢查位置」時,透鏡16的外側周邊16c沿來自上部光結構孔徑26的入射結構光線的路徑定位。
一旦透鏡16處於如上所述的檢查位置,就激活光源,該光源按上述方式通過孔徑26發出結構光。結構光照射到透鏡16的外側周邊16c,由此透鏡的行為與光纖導管相同,即來自孔徑26的光照到透鏡周邊16c並在周邊16c進入透鏡,在從與所用光線進入點相反的透鏡邊緣最終射出之前,在內部反射離開相對的凹和凸透鏡表面16a和16b的內側。在這方面,上部和中部孔徑塊20和22的相對表面20a和22a分別向下傾斜一定角度,使得通過其中照射的光線方向定向成沿透鏡曲率方向照射接觸透鏡16的邊緣16c。在優選實施例中,傾斜角度在10°到50°之間。因此,基本平行孔徑26的角度通過的光線是這裡所謂的「結構光線」。不在此結構角度的光線被設在孔徑塊表面20a和22a的紋理阻擋。
根本原理與使光纖電纜工作的物理原理相同。在透鏡沒有標記或缺陷的情況下,光線進入透鏡邊緣16c,並且透鏡材料與周圍空氣的密度差大,因此折射定律起作用。折射原理阻止光線折射通過接觸透鏡表面並進入周圍空氣。這是因為光線與透鏡材料表面之間的角度不超過反射的臨界角度。光線而是反射回到接觸透鏡材料內部。接著光線反射離開相反的透鏡內表面16a和16b。反射角度等於入射角度。所有光在接觸透鏡前表面16a和後表面16b之間來回反射,直到它在相反邊緣(未圖示)射出。攝像機14看到沒有光線,因此接觸透鏡透明(clear)區在圖像中表現為黑暗。
雖然透鏡透明區表現為黑暗,但透鏡周邊16c表現為明亮。這是因為在透鏡邊緣16」,透鏡表面幾何形狀使光線的反射和折射都沿著攝像機14的方向。
對於具有標記或缺陷的透鏡的情況,在內部反射的光線在缺陷/標記點離開透鏡。由於光被存在有標記的反射表面反射以及由於透鏡材料與標記之間的密度差被折射,光線散射。同樣地,透鏡上有標記的透鏡「不透明」區對成像裝置14上表現為亮點,而無缺陷/標記的「透明」區則表現為黑暗。
這種透鏡成像檢查的方法在揭示透鏡的「不透明」區方面明顯優於現有技術的檢查方法,現有技術的檢查方法是使光線從透鏡的凹面到凸面通過透鏡。在現有技術方法中,光在透鏡透明區完全通過透鏡,而透鏡標記區則阻擋光線,從而表現為黑暗。同樣地,很多標記不出現在成像裝置上,因為被通過透鏡「透明」區的光淹沒,從而導致讀出標記困難。
一旦透鏡16被成像裝置14成像,就可以關閉光源直到下一個透鏡處於檢查位置。可選地,根據需要,光源可以在透鏡檢查之間保持照射。
如上所述,單獨的上部光結構孔徑26可以足夠充分地成像並檢查透鏡,但是,由於拾-放頭18處於透鏡16的中心,在O形圈19「內部」的透鏡區被阻擋而不能給出此區域內標記的準確再現。在這種情況下,緊接著在上部光結構孔徑26處的透鏡成像,使用下部光結構孔徑28。
更具體地,一旦透鏡16在上部孔徑26處成像,就關閉上部LED陣列30U。使透鏡凸出側16b的中心部分對準下部光結構孔徑28,打開下部LED陣列30L,引導光通過擴散器34並通過下部光結構孔徑28。如果必需,可將拾-放頭18在中心孔25內重新定位,直到透鏡處於正確位置。中部和下部孔徑塊的相對表面22b和24a也向上傾斜一定角度,以使光線照射向透鏡凸表面16b,照亮O形圈19內部的透鏡區,從而使成像裝置14形成此透鏡區的圖像。此圖像與從上部孔徑26接收的圖像一起由連接到檢驗系統10的計算機(未圖示)分析,並根據上部和下部孔徑圖像的結果提供信息。
在操作中,用於拾取透鏡16的拾-放頭18可以設在行進的載體組件上。例如,可以設置三個拾-放頭18,以便當第一拾-放頭將透鏡從模具中移開時,第二拾-放頭將透鏡夾持在攝像機上方,第三個拾-放頭將透鏡放在載體中。在成像和檢查透鏡16之後,載體組件行進到下一工段,釋放真空,將透鏡16放入各自的接受器中,用於進一步的透鏡處理(例如,水合、取出、包裝等等)。
圖2以放大的尺寸表示圖1中攝像機觀察到的圖像。在圖示例子中,透鏡是具有如下標記的復曲面透鏡。
穩定結構對準標記150呈現為一套三個等間距的徑向線,它們沿透鏡邊緣彼此分開30°。這些標記模製到透鏡凸面中,並且也出現在前模具上。如刻蝕在前模具上的,每個標記是1.10mm真實高度,0.150mm線寬。從透鏡中心經過中間對準標記的形心劃出的直線形成穩定結構方向。
復曲面對準標記155呈現為沿透鏡邊緣的單一徑向線。利用穩定結構對準標記定位在6:00位置,復曲面對準標記可以出現在從9:00到3:00的時鐘面的上半部的任何位置。此標記模製在透鏡凹表面中,並且如同後模具上刻蝕的,是1.10mm真實高度,0.150mm線寬。從透鏡(水平)中心經過此對準標記形心劃出的直線形成復曲面軸線。
前模具序列標記160是模製在透鏡凸表面的一套兩個α-數字字符。此標記也出現在前模具表面。字符是約0.75mm真實高度,位於穩定結構對準標記中心直線兩側任意一側的15°內。此標記使用Helvetica 12磅字體。
後模具序列標記165是模製在透鏡凹表面中的一套兩個數字字符。字符是約0.75mm真實高度,位於復曲面對準標記的15°CW內。此標記也使用Helvetica 12磅字體。
攝像機系統記錄和測量這些標記,與計算機上的數據校驗,以正確識別透鏡及其規定。並且,攝像機將揭示任何缺點,例如撕裂、汙點和其它模製缺點。
由於每個透鏡都被檢查,涉及規定的信息與特定SKU相關的數據比較,以保證透鏡與SKU一致。如果透鏡是正確的,則將它放置在諸如具有多個隔室的託盤上,並且掃描載體識別標誌並記錄識別標誌以將透鏡與載體關聯。如果透鏡具有缺陷,它就被丟棄。如果透鏡具有與SKU不一致的規定,信息與下一個SKU對比。如果規定數據與下一個SKU一致,就可以觸發SKU結束信號。夾持SKU的最後一個透鏡的載體前移,並且可選地使一個或多個空載體前移,用於SKU之間的視覺區分。此後,將新SKU的第一透鏡放置在載體上,掃描載體指示標誌並記錄識別標誌以將載體與透鏡關聯。為了避免偽劣的透鏡觸發SKU結束的可能性,可以控制檢查系統以便在觸發SKU結束之前檢查具有與下一個SKU一致的相同規定的多個連續的透鏡。檢查系統保證僅是規定相同的透鏡放置在相同載體上,從而不存在交叉汙染。
應該理解的是,使用復曲面透鏡,相同的前和後模具可以形成一系列不同透鏡規定,每個具有不同的復曲面角度。生產線可以包括「父母批」,其利用相同的前和後模具,該前和後模具分成復曲面角度彼此不同的一系列「孩子批」。優選地,這種「孩子批」是排定的,以便一個「孩子批」與按順序的下一個「孩子批」之間的復曲面角度差至少是30°。這個復曲面角度差保證一個「孩子批」不能被錯認為是另一個。但是,檢查系統足夠靈敏和準確,能正確地確定具有10°復曲面差的、倍數相同的連續透鏡,因此相差30°不是本質所需的。但是,當連續「孩子批」或SKU包括具有相似規定的透鏡時,就需要控制檢查系統,使得具有相似規定的,例如,復曲面差10°或20°的,例如,幾個連續透鏡必須進行檢查,以觸發一個SKU的結束和下一個SKU的開始。除了規定信息,透鏡檢查系統可以對具有特定規定的透鏡進行計數,並將此計數與涉及特定SKU的信息進行對比,使用組合信息觸發一個SKU的結束和下一個SKU的開始。這樣,可以區分具有相同透鏡規定的連續SKU。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在生產線中跟蹤多個接觸透鏡的SKU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模製多個接觸透鏡;b)提供多個載體,每個載體具有載體指示標誌;c)檢查每個接觸透鏡以確定有關其規定的信息;d)將每個透鏡轉移到載體上;e)讀出步驟d)的載體的載體指示標誌;以及f)將與步驟e)的載體的載體指示標誌相關的信息以及步驟c)的有關透鏡的信息存儲在機器可存取的存儲器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跟蹤多個SKU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用於代表透鏡規定的可識別標記被模製到接觸透鏡中,所述可識別標記在檢查過程中被讀出,用於確定有關透鏡規定的信息。
3.如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按如下方式檢查透鏡使結構光照射在透鏡的整個360°周邊邊緣上使得結構光在其周邊邊緣處進入透鏡並在透鏡中內部反射,並且在內部反射的光在遇到透鏡上的標記時折射,從而透鏡透明區由於所述內部光反射表現為黑暗,透鏡上的一個或多個標記由於所述內部反射光的散射並在所述一個或多個標記處射出而表現為明亮。
4.如權利要求1到3中任一項所述的跟蹤多個SKU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用具有相關圖像處理技術的數字攝像機檢查每個接觸透鏡。
5.如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跟蹤多個SKU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將有關透鏡規定的信息與存儲在生產資料庫中的信息進行對比,以確定透鏡是否滿足用於當前SKU的正確規定。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跟蹤多個SKU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如果有關透鏡規定的信息與當前SKU不相符,則將此信息與生產資料庫中有關下一個SKU的信息進行對比。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跟蹤多個SKU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檢查確定透鏡是下一個SKU的一部分時,觸發下一個SKU的開始,並將透鏡轉移到新的載體上。
8.如權利要求6或權利要求7所述的跟蹤多個SKU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觸發下一個SKU之前調節檢查系統以探測具有相同規定的多個連續透鏡。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跟蹤多個SKU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觸發下一個SKU之前調節檢查系統以探測具有相同規定的至少三個連續透鏡。
10.如權利要求6到9所述的跟蹤多個SKU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檢查系統對相同規定的連續透鏡的數量進行計數,並將此計數與生產資料庫中有關SKU透鏡數量的信息進行對比,以確定該SKU結束。
11.如權利要求6到10中任一項所述的跟蹤多個SKU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一個SKU的載體與下一個SKU的載體之間插入至少一個空載體。
12.如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跟蹤多個SKU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檢查還額外檢查缺陷。
13.如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跟蹤多個SKU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如果有關透鏡規定的信息與當前或下一個SKU不相符以及/或者所述檢查檢測到缺陷,則將此透鏡轉移到廢品盒。
14.如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接觸透鏡是復曲面接觸透鏡。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連續SKU是倍數相同的復曲面接觸透鏡、並且具有至少10°的復曲面角度差。
16.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連續SKU是倍數相同的復曲面接觸透鏡、並且具有至少30°的復曲面角度差。
全文摘要
一種在生產線中跟蹤多個接觸透鏡的SKU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模製多個接觸透鏡,b)提供多個載體,每個載體具有載體指示標誌,c)檢查每個接觸透鏡以確定有關其規定的信息,d)將每個透鏡轉移到載體上,e)讀出步驟d)的載體的載體指示標誌,以及f)將與步驟e)的載體的載體指示標誌相關的信息以及步驟c)的有關透鏡的信息存儲在機器可存取的存儲器中。
文檔編號B29D11/00GK1717315SQ200380104541
公開日2006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02年12月19日
發明者約翰·沃丁, 羅伯特·根, 特雷弗·奧尼爾, 戴維·謝潑德, 加布裡埃爾·甘迺迪, 麥可·W·墨菲 申請人:博士倫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