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熱管散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01:02:36 4
專利名稱:立式熱管散熱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熱管散熱器,尤其涉及ー種立式熱管散熱器。
背景技術:
照明燈具隨著發光二極體(LED)數量的増加及高功率發光二極體等陸續被開發出來,其運作所產生的熱量正逐步向上攀升。因此,如何為燈具設計適當的散熱結構,以提供具有良好散熱效率佳,已成為現今從事該項行業之相關人士所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另ー方面,由於熱管(heat pipe)具有高熱傳能力、重量輕、結構簡單及可傳遞大量的熱量且不消耗電カ等優點,目前已廣泛地應用於電子元件的導熱,也有將熱管應用於 LED燈具的散熱,並獲致相當的散熱效果。現今應用熱管的其中一種實施方式主要是在ー核心管座的中空內壁或/及底部埋入結合一個以上的熱管,另將熱管嵌置於核心管座的內壁及底部預設的嵌槽,並使導熱管底部可露出而直接接觸熱源,藉此以提高散熱器的散熱功率。然而,現今LED燈具的散熱結構大多仍將熱管彎曲呈「U」字型或「L」字型等形狀使用,且因「U」字型或「L」字型熱管底部是露出導熱板而直接接觸熱源,或嵌固在導熱板的溝槽中而需佔據導熱板大部分面積,導致無法在有限的面積下提升所能配置的熱管數量,以致不符LED燈具的散熱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一目的,在於提供ー種立式熱管散熱器,以提升熱管設置數量,並提高散熱效率。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ー種立式熱管散熱器,包括—筒型散熱體,為ー中空柱體,該筒型散熱體的內壁面具有軸向設置的一第一容
置槽;ー導熱板,固定在該筒型散熱體的底部,該導熱板對應該第一容置槽而設有一第
ニ容置槽;以及一立式熱管,具有一冷凝段及相対的ー蒸發段,該冷凝段結合在該第一容置槽中,該蒸發段的末端則是直向結合在該第二容置槽中。上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中,該第一容置槽貫穿該筒型散熱體,且該第一容置槽的截面呈半圓形。 上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中,該第二容置槽設置呈半圓形,且該第二容置槽位於該導熱板的外緣。上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中,該蒸發段的末端部分結合在該第一容置槽中、部分結合在該第二容置槽中。上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中,該第二容置槽設置呈圓形,且該第二容置槽位於靠近該導熱板的中心處。[0014]上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中,該立式熱管還包含介於該冷凝段及該蒸發段之間的ー傳輸段,該傳輸段呈斜向設置而使該冷凝段及該蒸發段呈錯位。上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中,該第一容置槽、該第二容置槽及該立式熱管的數量為多個,部分的該第二容置槽位於該導熱板的外緣、部分的該第二容置槽則是位於靠近該導熱板的中心處。上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中,該第二容置槽並未貫穿該導熱板。上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中,該第二容置槽貫穿該導熱板。上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中,該蒸發段的末端齊平該第二容置槽的端面。上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中,該蒸發段的末端位在該第二容置槽內而與該導熱板的端面保持有ー間隙。上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中,該間隙為填滿有ー導熱介質。 上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中,還包括多個散熱鰭片,該些散熱鰭片間隔設置在該筒型散熱體的外緣面。上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中,還包括ー導熱介質,該導熱介質設置在該筒型散熱體及該立式熱管熱管之間。上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中,該筒型散熱體為一中空圓柱,該導熱板為ー圓形板體。相較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是採用立式熱管,由於熱管的末端是直向結合在導熱板中,故在導熱板有限的面積下,可提升熱管數量,藉此提高散熱效率;再者,本實用新型可視使用需求而調整第二容置槽的設置處,例如將第二容置槽設置在導熱板的外緣、導熱板的中心鄰處、或是導熱板的外緣及中心鄰處兼設置,以利於快速且均勻地將導熱板的熱傳導出去,更增本實用新型的靈活用用性及實用性。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圖I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熱管散熱器的立體外觀示意圖;圖2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熱管散熱器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熱管散熱器的組合剖視圖;圖4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熱管散熱器的仰視圖;圖5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6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圖7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另一實施例的組合剖視圖;圖8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又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9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又一實施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圖10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再一實施例的一種實施樣態的剖視圖;圖11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再一實施例的另ー種實施樣態的剖視圖。其中,附圖標記l、la、lb、lc、lc』 · · ·立式熱管散熱器[0039]10、10a、10b、10c、10c』 · · ·筒型散熱體11、I la、I lb···第一容置槽12...溝槽20、20a、20b、20c、20c』 · · ·導熱板21、21a、21b、21b』、20c、20c』 · · ·第二容置槽210···開ロ25、25c、25c』 ...導熱介質30、30a、30b、30b,、30c、30c,· · ·立式熱管31、31a···冷凝段32、32a、32c、32c』 . · ·蒸發段33a...傳輸段40、40c、40c』 ...散熱鰭片50···發熱元件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配合附圖說明如下,然而所附的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請參照圖I至圖4,分別為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熱管散熱器的立體外觀示意圖、立體分解示意圖、組合剖視圖及仰視圖;本實用新型提供ー種立式熱管散熱器1,包括一筒型散熱體10、一導熱板20、一立式熱管30及多個散熱鰭片40。該筒型散熱體10為ー中空柱體,且該筒型散熱體10的內壁面具有軸向設置的一第一容置槽11。本實施例中,該筒型散熱體10為一中空圓柱,該第一容置槽11是貫穿該筒型散熱體10,且該第一容置槽11的截面是呈半圓形;另外,該第一容置槽11的數量是設置為多個,該些第一容置槽11是間隔環設於該筒型散熱體10的內壁面。該導熱板20固定在該筒型散熱體10的底部,且該導熱板20對應該第一容置槽11而設有一第二容置槽21。本實施例中,該導熱板20是為一圓形板體,該第二容置槽21是設置呈半圓形而具有ー開ロ 210,該第二容置槽21是貫穿該導熱板20而位於該導熱板20的外緣,且其開ロ 210是朝外,實際實施時,該第二容置槽21也可設置為未貫穿該導熱板20 ;又,該第二容置槽21的數量是為多個,該些第二容置槽21是間隔環設於該導熱板20的外緣面。該立式熱管30具有一冷凝段31及相対的一蒸發段32,該冷凝段31是沿著該筒型散熱體10的內壁而呈軸向設置,並對應結合在該筒型散熱體10的第一容置槽11中,也即,該立式熱管30的冷凝段31的外緣面是部分貼合在該第一容置槽11中,該蒸發段32的末端則是結合在該導熱板20的第二容置槽21中,並齊平該第二容置槽21的端面,用以貼接熱源。從圖3中可明顯看出,本實施例中,該蒸發段32的末端是部分結合在該第一容置槽11中、部分結合在該第二容置槽21中,藉以定位該蒸發段32。值得ー提的是,該立式熱管散熱器I還可包括ー導熱介質25,如導熱膏導熱膠等,該導熱介質25是設置在該筒型散熱體10及該立式熱管30之間,也就是,該導熱介質25是可設置在該筒型散熱體10的第一容置槽11或第二容置槽21中,也或是部分塗布在該立式熱管30結合在第一容置槽11及第ニ容置槽21中的冷凝段31及蒸發段32上,藉此增加該筒型散熱體10及該立式熱管30之間的導熱效率。再者,該筒型散熱體10的外緣是環設有多個溝槽12,該些散熱鰭片30是間隔設置在該筒型散熱體10外緣面的溝槽12中,據此完成該立式熱管散熱器I的組設。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熱管散熱器I使用吋,該導熱板20的底面可貼接ー發熱元件50,如LED或其他電子元件等,該發熱元件50所產生的熱即可通過該導熱板20及該立式熱管30而傳導至該筒型散熱體10,並經由該筒型散熱體10而傳導至該些散熱鰭片40,通過該些散熱鰭片40具有大範圍的散熱面積,以快速地將熱逸散。請再參照圖5至圖7,分別為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立體外觀示意圖及組合剖視圖;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立式熱管散熱器Ia包括一筒型散熱體10a、一導熱板20a、一立式熱管30a、及多個散熱鰭片40a。此外,該筒 型散熱體IOa的內壁面具有軸向設置的一第一容置槽11a,該導熱板20a對應該第一容置槽Ila而設有一第二容置槽21a。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的方在於該第二容置槽21a是設置呈圓形,且該第二容置槽21a是位於靠近該導熱板20a的中心處;又,該第一容置槽11a、該第二容置槽21a及該立式熱管30a的數量是為多個,該些第一容置槽Ila是間隔環設於該筒型散熱體IOa的內壁面,該些第二容置槽21a則是間隔環設於該導熱板20的中心外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該第二容置槽21a並未貫穿該導熱板20a,實際實施吋,該第二容置槽21a也可設置為貫穿該導熱板20。另ー不同之處在於該立式熱管30a的設置樣態。本實施中,該立式熱管30a具有一冷凝段31a、相対的一蒸發段32a、及介於該冷凝段31a及該蒸發段32a之間的ー傳輸段33a,其中,該傳輸段33a是呈斜向設置,以使該冷凝段31a與蒸發段32a呈錯位設置。藉此利於傳導靠近該導熱板20a中心處的熱。請續參照圖8及圖9,分別為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又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及立體外觀示意圖;本實施例是為第一實施例及第ニ實施例的結合應用。本實施例中,立式熱管散熱器Ib包括一筒型散熱體10b、一導熱板20b、多個立式熱管30b、30b』及多個散熱鰭片40b。此外,該筒型散熱體IOb的內壁面具有軸向設置的一第一容置槽11b,該導熱板20b則是在該導熱板20b的外緣設有多個第二容置槽21b,並在該導熱板20b的中心鄰處設有多個第二容置槽21b』,也即,部分的該些第二容置槽21b是位於該導熱板20b的外緣、部分的該些第二容置槽21b』則是位於靠近該導熱板20b的中心處。此外,該些第二容置槽21b、21b』可設置為通孔而貫穿該導熱板20b,又,該些第二容置槽21b、21b』也可設置為盲孔而不貫穿該導熱板20b,實際實施吋,可視需求而調整各該第ニ容置槽21b、21b』為通孔或盲孔。再者,立式熱管熱管30b、30』b』是結合在該筒型散熱體IOb及該導熱板20b之間,其中,立式熱管30b為一直管,立式熱管30b』則具有呈斜向設置的傳輸段而使其冷凝段與蒸發段呈錯位設置。就在該導熱板20b上的位置來說,立式熱管30b是結合在第二容置槽21b中,立式熱管30b』則是結合在第二容置槽21b』中,藉此該些第二容置槽21b、21b』的布設方式,該導熱板20b的熱可經由該些立式熱管30b、30』b』而均勻地傳導,據以提升該立式熱管散熱器Ib的散熱效率。[0066]請另參照圖10及圖11,分別為本實用新型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再一實施例的兩種實施樣態的剖視圖;本實施例中,立式熱管散熱器Ic包括一筒型散熱體10c、一導熱板20c、多個立式熱管30c及多個散熱鰭片40c,導熱板20c的外緣設有多個第二容置槽21。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的方在於,熱管30c的蒸發段32c的末端位在第二容置槽21c內而與該導熱板20c的端面保持有ー間隙,該間隙是填滿有ー導熱介質25c,以通過該導熱介質25c而接觸熱源,並增加熱導效率。圖11中,立式熱管散熱器lc』包括一筒型散熱體10c』、一導熱板20c』、多個立式熱管30c』及多個散熱鰭片40c』,靠近該導熱板20c』的中心處設有多個第二容置槽21c』。同樣地,立式熱管30c』的蒸發段32c』的末端位在第二容置槽21c』內而與該導熱板20』 c的端面保持有ー間隙,該間隙是填滿有ー導熱介質25c』,以通過該導熱介質25c』而接觸熱源。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 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ー種立式熱管散熱器,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筒型散熱體,為ー中空柱體,該筒型散熱體的內壁面具有軸向設置的一第一容置槽; ー導熱板,固定在該筒型散熱體的底部,該導熱板對應該第一容置槽而設有一第二容置槽;以及 一立式熱管,具有一冷凝段及相対的ー蒸發段,該冷凝段結合在該第一容置槽中,該蒸發段的末端則是直向結合在該第二容置槽中。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特徵在於,該第一容置槽貫穿該筒型散熱體,且該第一容置槽的截面呈半圓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特徵在於,該第二容置槽設置呈半圓形,且該第二容置槽位於該導熱板的外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特徵在幹,該蒸發段的末端部分結合在該第一容置槽中、部分結合在該第二容置槽中。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特徵在幹,該第二容置槽設置呈圓形,且該第二容置槽位於靠近該導熱板的中心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特徵在於,該立式熱管還包含介於該冷凝段及該蒸發段之間的ー傳輸段,該傳輸段呈斜向設置而使該冷凝段及該蒸發段呈錯位。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特徵在於,該第一容置槽、該第二容置槽及該立式熱管的數量為多個,部分的該第二容置槽位於該導熱板的外緣、部分的該第二容置槽則是位於靠近該導熱板的中心處。
8.根據權利要求3、5、6或7所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特徵在於,該第二容置槽並未貫穿該導熱板。
9.根據權利要求3、5、6或7所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特徵在於,該第二容置槽貫穿該導熱板。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特徵在幹,該蒸發段的末端齊平該第二容置槽的端面。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特徵在幹,該蒸發段的末端位在該第二容置槽內而與該導熱板的端面保持有ー間隙。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特徵在於,該間隙為填滿有一導熱介質。
1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多個散熱鰭片,該些散熱鰭片間隔設置在該筒型散熱體的外緣面。
1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ー導熱介質,該導熱介質設置在該筒型散熱體及該立式熱管熱管之間。
1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立式熱管散熱器,其特徵在於,該筒型散熱體為一中空圓柱,該導熱板為ー圓形板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立式熱管散熱器,包括筒型散熱體、導熱板及立式熱管,筒型散熱體的內壁面具有軸向設置的第一容置槽,導熱板固定在筒型散熱體的底部,並對應第一容置槽而設有第二容置槽,立式熱管具有冷凝段及相對的蒸發段,冷凝段結合在第一容置槽中,蒸發段的末端則是直向結合在第二容置槽中;藉此提升散熱效率。
文檔編號F21V29/00GK202469986SQ201220076390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日
發明者陳世明 申請人:陳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