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摔筆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19:42:11
專利名稱:防摔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書寫用筆,具體涉及可對筆套內的筆芯進行有效保護的防摔筆。
背景技術:
筆,是人類的一大發明,供書寫或繪畫用的工具,多通過筆尖將帶有顏色的固體或液體在紙上或其他固體表面上繪製符號或圖畫,被廣泛使用在日常生活中。目前市面上的水性筆主要由一個筆套及設置在筆套內的筆芯組成,拔開筆蓋後可 直接書寫,比較方便,但是由於筆套通常是套接在筆上的,使用次數多後容易丟失,筆很容易在桌子上滾動,跌落在地上,或者在使用時不慎將筆從高處落下,筆芯頭與地面碰撞後容易損壞,使得筆油剛使用到一半就不能繼續書寫,久而久之,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又對學習和工作照成了諸多麻煩。目前,市場上的防摔筆主要結構有三種,分別是加重筆管後端部、加防護結構,以及壓板式,加重筆管端部實現防摔功能的可靠性不是很好,不能保證筆管尾部著地率是百分之百,而架防護裝置會使得筆的結構冗餘,不方便使用;壓板式的用筆姿勢固定,容易造成手部疲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未使用時筆芯自動回縮至筆管內的防摔筆,從而有效的克服日常工作學習中不小心將筆掉在地板上造成筆芯損壞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摔筆,包括筆套及設置在筆套內的筆芯,筆芯包括筆芯頭和筆油管,所述筆芯頭與筆油管的連接部設置沿筆芯頭周向延伸的擋板,所述筆套包括筆管、設置在筆管尾端的尾蓋和設置在筆管前端的錐筒形筆頭,所述筆芯頭外側套設有彈簧,彈簧的一端抵住擋板,另一端抵住錐筒形筆頭內側;所述筆管上適配人握筆的握持部上設置有開口,所述筆管內設置有壓塊,壓塊的一端伸出開口,壓塊的另一端設置有驅動所述筆芯往錐筒形筆頭移動的斜面。本實用新型改進有,所述壓塊位於筆管內側的部分設置有防止壓塊脫出開口的擋邊。本實用新型改進有,所述開口為多個,所述開口沿筆管周向等距設置。本實用新型改進有,所述壓塊伸出開口的一端設置有防滑花紋。本實用新型改進有,所述筆管與錐筒形筆頭採用螺紋連接。本實用新型改進有,所述筆管的內部設置有支撐板,支撐板的中部設置有適配筆油管的開口,支撐板在筆管移動時進行導向。所述壓塊中部設置有沿壓塊按壓方向的條形孔,所述筆管上設置伸入條形孔的凸柱,當壓塊按壓至底端時,凸柱位於條形孔的頂點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時,人正常握持筆,自然的按壓壓塊,壓塊的斜面驅動筆芯移動,筆芯受到壓塊軸向分力的作用下伸出筆管,此時可以正常書寫,同時彈簧壓縮蓄能,在未使用時,筆與手分離,作用在壓塊上的壓力消失,筆芯由於彈簧的回覆力作用,筆芯回收至筆套內,筆芯上的擋板往尾蓋方向移動,將壓塊的一端推出筆套,此時如果筆意外從手上脫落或者是從桌子上滾下時,筆芯頭收到了筆管的保護,不會正面與地面衝撞照成損壞,實現其防摔的功能,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整個過程更符合人體工學,簡單科學、安全可靠。
附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防摔筆的主視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防摔筆的局部剖視圖;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防摔筆的另一實施例中的結構示意圖。標號說明1-筆套; 11-筆管; 111-開口; 112-凸柱; 12-筆蓋; 13-筆頭; 2-筆芯; 21-筆芯頭; 22-筆油管; 211-擋板;3-彈簧; 4-壓塊;41-斜面; 42-擋邊 43-前端面; 44-條形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徵、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並配合附圖詳予說明。參照附圖1-3,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摔筆,包括筆套I及設置在筆套I內的筆芯2,筆芯2包括筆芯頭21和筆油管22,所述筆芯頭21與筆油管22的連接部設置沿筆芯頭21周向延伸的擋板211,所述筆套I包括筆管11、設置在筆管11尾端的尾蓋12和設置在筆管11前端的錐筒形筆頭13,所述筆芯頭21外側套設有彈簧3,彈簧3的一端抵住擋板211,另一端抵住錐筒形筆頭13內側; 所述筆管11上適配人握筆的握持部上設置有開口 111,所述筆管11內設置有壓塊4,壓塊4的一端伸出開口 111,壓塊4的另一端設置有驅動所述筆芯2往錐筒形筆頭13移動的斜面41。使用時,人在正常握持筆,自然的按壓壓塊4,壓塊4的斜面41驅動筆芯2移動,筆芯2受到壓塊4軸向分力的作用下伸出筆管11,此時可以正常書寫,同時彈簧3壓縮蓄能,在未使用時,筆與手分離,作用在壓塊4上的壓力消失,筆芯2由於彈簧3的回覆力作用,筆芯2回收至筆套I內,筆芯2上的擋板211往尾蓋12方向移動,將壓塊4的一端推出筆套1,此時如果筆意外從手上脫落或者是從桌子上滾下時,筆芯頭21收到了筆管11的保護,不會正面與地面衝撞造成損壞,實現其防摔的功能,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整個過程更符合人體工學,簡單科學、安全可靠。參照附圖2及附圖3,附圖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壓塊4位於筆管11內側的部分設置有防止壓塊4脫出開口 111的擋邊42,當壓塊4沿筆套I的徑向向外移動至一定位置時,其擋邊42抵住筆套I內側,使得壓塊4不會繼續往外移動甚至脫出開口 111。很多人在使用筆時,都會不經意的將筆旋轉,如果只設置一個開口 111就會限制了用筆的姿勢,因此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開口 111為多個,所述開口 111沿筆管周向等距設置,可以適配不同人對筆的使用需求,當然其開口 111的位置也可以根據不同的人做不多的改進。為了進一步增加使用者在使用筆時的舒適度,本實施例中,所述壓塊4伸出開口111的一端設置有防滑花紋,增加了手與壓塊4的摩擦力,進一步通過防滑花紋的設置也可以驅使使用者採用正確的姿勢使用筆。本實施例中,所述筆管11與錐筒形筆頭13採用螺紋連接,螺紋連接固定牢固,拆卸方便,結構簡單,具體的可以在筆管11的頭部設置內螺紋,筆頭13上設置與其適配的外螺紋。當然也可以再筆管11的頭部設置外螺紋,筆頭13上設置有適配的內螺紋,當然實施例中不做具體的限制。進一步的,所述筆管11的內部可以設置支撐板,支撐板的中部設置有適配筆油管22的開口 111,支撐板可以在筆管11移動時進行導向,支撐板的數量和位置本實施例中不做具體限制。在一改進實施例中,參照附圖3,附圖所示所述壓塊4中部設置有沿壓塊4按壓方向的條形孔44,所述筆管11上設置伸入條形孔44的凸柱112,當壓塊4按壓至底端時,凸柱112位於條形孔44的頂點上。使用時,參照附圖3,人在正常握持筆,自然的按壓壓塊4,壓塊4的斜面41驅動筆芯2移動,筆芯2受到壓塊4軸向分力的作用下伸出筆管11,此時有兩種情況,一種為壓塊4的前端面43卡住擋板211,可以正常書寫,同時彈簧3壓縮蓄能,而且不用一直按壓壓塊來實現書寫,凸柱112設置在條形孔44的頂點位置,凸柱112在壓塊4的移動中也可以起到導向位置,另一種方案中,雖然筆芯頭伸出筆管,但是擋板211是通過斜面的推動固定,此時需要一直按住壓塊來書寫,在未使用時,如果是第二種情況,直接放開按壓的手,筆芯既可回到筆套內,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可以按壓塊4的後端部分,整個壓塊在凸柱112的支撐作用下,整體呈一個槓桿,其前端面往外移動,擋板211與前端面43分離,其所受的阻擋力消失,筆芯2由於彈簧3的回覆力作用,筆芯2回收至筆套I內,筆芯2上的擋板211往尾蓋12方向移動,將壓塊4的一端推出筆套1,回到初始位置。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防摔筆,包括筆套及設置在筆套內的筆芯,筆芯包括筆芯頭和筆油管,所述筆芯頭與筆油管的連接部設置沿筆芯頭周向延伸的擋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筆套包括筆管、設置在筆管尾端的尾蓋和設置在筆管前端的錐筒形筆頭,所述筆芯頭外側套設有彈簧,彈簧的一端抵住擋板,另一端抵住錐筒形筆頭內側; 所述筆管上適配人握筆的握持部上設置有開口,所述筆管內設置有壓塊,壓塊的一端伸出開口,壓塊的另一端設置有驅動所述筆芯往錐筒形筆頭移動的斜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摔筆,其特徵在於,所述壓塊位於筆管內側的部分設置有防止壓塊脫出開口的擋邊。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摔筆,其特徵在於,所述開口為多個,所述開口沿筆管周向等距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摔筆,其特徵在於,所述壓塊伸出開口的一端設置有防滑花紋。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摔筆,其特徵在於,所述筆管與錐筒形筆頭採用螺紋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摔筆,其特徵在於,所述筆管的內部設置有支撐板,支撐板的中部設置有適配筆油管的開口,支撐板在筆管移動時進行導向。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摔筆,其特徵在於,所述壓塊中部設置有沿壓塊按壓方向的條形孔,所述筆管上設置伸入條形孔的凸柱,當壓塊按壓至底端時,凸柱位於條形孔的頂點上。
專利摘要一種防摔筆,包括筆套及設置在筆套內的筆芯,筆芯包括筆芯頭和筆油管,所述筆芯頭設置擋板,所述筆套包括筆管、設置在筆管尾端的尾蓋和設置在筆管前端的錐筒形筆頭,所述筆芯頭外側套設有彈簧,彈簧的一端抵住擋板,另一端抵住錐筒形筆頭內側;所述筆管上設置有開口,所述筆管內設置有壓塊,壓塊的一端伸出開口,壓塊的另一端設置有驅動所述筆芯往錐筒形筆頭移動的斜面,使用時,人正常握持筆,按壓壓塊,筆芯受到壓塊軸向分力的作用下伸出筆管,此時可以正常書寫,在未使用時,筆芯由於彈簧的回覆力作用,筆芯回收至筆套內,此時如果筆意外從手上脫落或者是從桌子上滾下時,筆芯頭不會正面與地面衝撞照成損壞,實現其防摔的功能。
文檔編號B43K23/08GK202573427SQ201220161790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7日
發明者揭鴻 申請人:揭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