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餘分離剪的剪刀片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02:53:11 1
專利名稱:壓餘分離剪的剪刀片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擠壓機的壓餘分離裝置,尤其涉及壓餘分離剪的剪刀片。
背景技術:
金屬擠壓加工是利用金屬塑性壓力成形的一種重要方法,其本質是用施加外力的方法,使處於耐壓容器中承受三向壓應力的金屬產生塑性變形,並從特設的孔或間隙中被擠出,而得到特定形狀及尺寸擠壓製品的壓力成形過程。擠壓機是金屬擠壓加工中最常用的設備。金屬擠壓機在擠壓完畢後,金屬坯錠不可能全部被擠壓成擠壓製品,總會在模具外面餘留一些壓餘。一般使用壓餘分離剪(也稱為大剪刀)將擠壓金屬製品與壓餘分離。如 圖I和2所示為現有壓餘分離剪的剪刀片10,其包括第一側面11、第二側面12和斜刃部13。斜刃部13具有與第一側面12接鄰的刃口 131。如圖3所示,在壓餘過程中,剪刀片10向下移動,刃口 131切割開壓餘,被切割的壓餘沿斜刃部13向第二側面12方向與斜刃部13相對移動。但是由於金屬的粘連性,壓餘經常粘連在剪刀片10的斜刃部13而影響了下一次壓餘過程。目前,主要是增設打壓餘裝置以解決壓餘粘連在剪刀片上的問題,因此會增加整個金屬擠壓裝置的成本與重量。
發明內容
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為壓餘粘連在剪刀片上以及整個金屬擠壓裝置成本高、重量大。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壓餘分離剪的剪刀片,包括第一側面、第二側面和斜刃部,該斜刃部具有與第一側面接鄰的刃口、與第二側面接鄰的周緣、鄰近周緣的分離部、分離部與刃口之間的曲面,該曲面包括下弧面和上弧面,且上弧面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不等於下弧面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在一實施例中,分離部為凸起部,且上弧面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大於下弧面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在一實施例中,凸起部的截面為矩形或半圓形。在一實施例中,分離部為凹陷部,且上弧面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大於下弧面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在一實施例中,第一側面與第二側面平行。在本發明中,通過分離部的設置可有效地減少壓餘與剪刀片的接觸面積,增大壓餘脫落時的傾角,從而增大壓餘分離的力,減少壓餘與剪刀片之間的粘連的面積,無需再增設打壓餘裝置,壓餘即可自行脫落,由此本發明在降低金屬擠壓裝置整體成本與重量的同時有效地解決壓餘粘連於剪刀片的問題。
圖I為現有技術中壓餘分離剪的剪刀片的主視圖。圖2為現有技術中壓餘分離剪的剪刀片的左視圖。圖3為現有技術中壓餘分離剪的剪刀片的工作原理圖。圖4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壓餘分離剪的剪刀片的主視圖。圖5為圖4中虛線部分內的放大圖。圖6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壓餘分離剪的剪刀片的部分放大圖。圖7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壓餘分離剪的剪刀片的左視圖。圖8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壓餘分離剪的剪刀片的工作原理圖。圖9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壓餘分離剪的剪刀片的主視圖。圖10為圖9中虛線部分內的放大圖。圖11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壓餘分離剪的剪刀片的工作原理圖。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10,20,30 剪刀片11、21、31 第一側面12、22、32 第二側面13、23、33 斜刃部131、231、331 刃口232、332 周緣233凸起部333凹陷部A下弧面B上弧面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提供一種壓餘分離剪的剪刀片,其可防止壓餘粘連於剪刀片。該剪刀片包括第一側面、第二側面和斜刃部,該斜刃部具有與第一側面接鄰的刃口、與第二側面接鄰的周緣、鄰近周緣的分離部、分離部與刃口之間的曲面,該曲面包括下弧面A和上弧面B,且上弧面B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β不等於下弧面A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α。在一實施例中,如圖4至7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壓餘分離剪的剪刀片20。剪刀片20包括第一側面21、第二側面22和斜刃部23,斜刃部23具有與第一側面21接鄰的刃口231、與第二側面22接鄰的周緣232、鄰近周緣232的凸起部233、凸起部233與刃口 231之間的曲面,該曲面包括下弧面A和上弧面B,且上弧面B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β大於下弧面A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a。其中,凸起部233的形狀不加以限制,只滿足上弧面B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β大於下弧面A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α即可。優選地,凸起部233的截面為矩形或半圓形,第一側面21與第二側面22平行。如圖6所示,本發明還提供另一實施例,其中上弧面B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β也大於下弧面A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α。如圖8所示,在壓餘過程中,剪刀片20向下移動,刃口 231切割開壓餘,因上弧面B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β大於下弧面A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α,被切割的壓餘在凸起部233的作用下遠離斜刃部23而非貼著斜刃部23相對移動,有效地減少壓餘與剪刀片20的接觸面積,增加了壓餘向前的傾角,從而減少壓餘與剪刀片20的粘連,使壓餘不再粘連在剪刀片20上。當然,可以理解,傾角β與傾角α的差值越大,防粘連的效果越好。在另一實施例中,如圖9和圖10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壓餘分離剪的剪刀片30。剪刀片30包括第一側面31、第二側面32和斜刃部33,斜刃部33具有與第一側面31接鄰的刃口 331、與第二側面32接鄰的周緣332、鄰近周緣332的凹陷部333、凹陷部333與刃口 331之間的曲面,該曲面包括上下兩段下弧面A和上弧面B,且上弧面B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β大於下弧面A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α。其中,凹陷部233的形狀不加以限制,只滿足上弧面B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β大於下弧面A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α即可。優選地,第一側面31與第二側面32平行。如圖11所示,在壓餘過程中,剪刀片30向下移動,刃口 331切割開壓餘,因上弧面B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β大於下弧面A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α,被切割的壓餘在周緣332的作用下遠離斜刃部33而非貼著斜刃部33相對移動,有效地減少壓餘與剪刀片30的接觸面積,增加了壓餘向前的傾角,從而減少壓餘與剪刀片30的粘連,壓餘不再粘連在剪刀片30上。當然,可以理解,傾角β與傾角α的差值越大,防粘連的效果越好。在本發明中,通過分離部的設置可有效地減少壓餘與剪刀片的接觸面積,增加壓餘向前的傾角,從而增加壓餘的分離力,減少壓餘與剪刀片之間的粘連,無需再增設打壓餘裝置,由此本發明在降低金屬擠壓裝置整體成本與重量的同時有效地解決壓餘粘於剪刀片 的問題。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示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意識到在不脫離本發明所附的權利要求所揭示的本發明的範圍和精神的情況下所作的更動與潤飾,均屬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壓餘分離剪的剪刀片,包括第一側面、第二側面和斜刃部,該斜刃部具有與第一側面接鄰的刃口、與第二側面接鄰的周緣、鄰近周緣的分離部、分離部與刃口之間的曲面,其特徵在於,該曲面包括下弧面和上弧面,且上弧面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不等於下弧面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
2.如權利要求I所核述的壓餘分離剪的剪刀片,其特徵在於,分離部為凸起部,且上弧面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大於下弧面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
3.如權利要求2所核述的壓餘分離剪的剪刀片,其特徵在於,凸起部的截面為矩形或半圓形。
4.如權利要求I所核述的壓餘分離剪的剪刀片,其特徵在於,分離部為凹陷部,且上弧面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大於下弧面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
5.如權利要求I所核述的壓餘分離剪的剪刀片,其特徵在於,第一側面與第二側面平行。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壓餘分離剪的剪刀片,包括第一側面、第二側面和斜刃部,斜刃部具有與第一側面接鄰的刃口、與第二側面接鄰的周緣、鄰近周緣的分離部、分離部與刃口之間的曲面,該曲面包括下弧面和上弧面,且上弧面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不等於下弧面的切線與豎直方向的傾角。在本發明中,通過分離部上弧面的設置可有效地增加壓餘的分離力,減少壓餘與剪刀片的接觸面積,從而減少壓餘與剪刀片之間的粘連,無需再增設打壓餘裝置,由此本發明在降低金屬擠壓裝置整體成本與重量的同時有效地解決壓餘粘連於剪刀片的問題。
文檔編號B23D35/00GK102806386SQ20121030988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8日
發明者劉慧軍, 李璟莉, 王麗薇 申請人: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