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機電輔熱的控制方法及熱水機與流程
2023-06-01 02:45:06 1

本發明涉及熱水機領域,尤其涉及熱水機電輔熱的控制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空氣能熱水機的使用場合日益增加。但是,由於空氣能熱水機的工作特性,其工作環境的溫度存在最高環境溫度和最低環境溫度,當熱水機所在位置的環境溫度低於最低環境溫度,或者高於最高環境溫度時,熱水機的工作能力大幅下降,在損傷機組的同時,嚴重影響用戶的體驗。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解決熱水機主機受環境溫度影響不能正常工作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熱水機電輔熱的控制方法,所述熱水機電輔熱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檢測所述熱水機工作環境的實時環境溫度和熱水機內水的實時水溫;
判斷所述實時環境溫度是否位於預設環境溫度區間內,並生成環境溫度判斷結果,判斷實時水溫是否位於預設水溫溫度區間內,並生成水溫判斷結果;
根據所述環境溫度判斷結果和所述水溫判斷結果打開或關閉用於調節所述熱水機內水溫的電輔熱。
優選地,所述環境溫度區間包括第一環境溫度區間,所述第一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大值為所述熱水機主機正常工作的最高環境溫度,所述第一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小值為所述熱水機主機正常工作的最低環境溫度,所述水溫溫度區間包括第一水溫區間,所述第一水溫區間的最大值為目標水溫;
所述根據環境溫度判斷結果和所述水溫判斷結果打開或關閉用於調節所述熱水機內水溫的電輔熱的步驟具體包括:
當所述實時水溫低於所述目標水溫,且
所述實時環境溫度大於所述熱水機主機正常工作的最高環境溫度,或者 小於所述熱水機主機正常工作的最低環境溫度時,開啟所述電輔熱。
優選地,所述水溫溫度區間還包括水溫限值,所述水溫限值小於所述目標水溫;
所述環境溫度區間還包括第二環境溫度區間,所述第二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大值為所述熱水機主機高效工作的最高環境溫度,最小值為所述熱水機主機高效工作的最低環境溫度;
所述根據環境溫度判斷結果和所述水溫判斷結果打開或關閉用於調節所述熱水機內水溫的電輔熱的步驟具體包括:
當所述實時水溫位於所述水溫限值和所述目標水溫之間,且
所述實時環境溫度位於所述第一環境溫度區間最大值和所述第二環境溫度區間最大值之間時,開啟所述電輔熱。
優選地,所述水溫溫度區間還包括水溫限值,所述水溫限值小於所述目標水溫;
所述環境溫度區間還包括第二環境溫度區間,所述第二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大值為所述熱水機主機高效工作的最高環境溫度,最小值為所述熱水機主機高效工作的最低環境溫度;
所述根據環境溫度判斷結果和所述水溫判斷結果打開或關閉用於調節所述熱水機內水溫的電輔熱的步驟具體包括:
當所述實時水溫位於所述水溫限值和所述目標水溫之間,且
所述實時環境溫度位於所述第一環境溫度區間最小值和所述第二環境溫度區間最小值之間時,開啟所述電輔熱。
優選地,在當所述實時水溫位於所述水溫限值和所述目標水溫之間,且所述實時環境溫度位於所述第一環境溫度區間最小值和所述第二環境溫度區間最小值之間時,開啟所述電輔熱的步驟之後還包括:
當所述實時環境溫度小於或者等於預設的用於限制所述電輔熱開啟的環境開啟溫度,且所述實時水溫比所述目標水溫大於預設的溫差時,開啟所述電輔熱。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熱水機。
一種熱水機,該熱水機包括熱水機電輔熱的控制裝置,所述熱水機電輔 熱的控制裝置包括:
檢測模塊,用於檢測所述熱水機工作環境的實時環境溫度和熱水機水內的實時水溫;
判斷模塊,用於判斷所述實時環境溫度是否位於預設環境溫度區間內,並生成環境溫度判斷結果,判斷實時水溫是否位於預設水溫溫度區間內,並生成水溫判斷結果;
執行模塊,用於根據所述環境溫度判斷結果和所述水溫判斷結果打開或關閉用於調節所述熱水機內水溫的電輔熱。
優選地,所述環境溫度區間包括第一環境溫度區間,所述第一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大值為所述熱水機主機正常工作的最高環境溫度,所述第一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小值為所述熱水機主機正常工作的最低環境溫度,所述水溫溫度區間包括第一水溫區間,所述第一水溫區間的最大值為目標水溫;
所述執行模塊包括:
第一執行單元,用於當所述實時水溫低於所述目標水溫,且
所述實時環境溫度大於所述熱水機主機正常工作的最高環境溫度,或者小於所述熱水機主機正常工作的最低環境溫度時,開啟所述電輔熱。
優選地,所述水溫溫度區間還包括水溫限值,所述水溫限值小於所述目標水溫;
所述環境溫度區間還包括第二環境溫度區間,所述第二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大值為所述熱水機主機高效工作的最高環境溫度,最小值為所述熱水機主機高效工作的最低環境溫度;
所述執行模塊包括:
第二執行單元,用於當所述實時水溫位於所述水溫限值和所述目標水溫之間,且
所述實時環境溫度位於所述第一環境溫度區間最大值和所述第二環境溫度區間最大值之間時,開啟所述電輔熱。
優選地,所述水溫溫度區間還包括水溫限值,所述水溫限值小於所述目標水溫;
所述環境溫度區間還包括第二環境溫度區間,所述第二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大值為所述熱水機主機高效工作的最高環境溫度,最小值為所述熱水機主 機高效工作的最低環境溫度;
所述執行模塊包括:
第三執行單元,用於當所述實時水溫位於所述水溫限值和所述目標水溫之間,且
所述實時環境溫度位於所述第一環境溫度區間最小值和所述第二環境溫度區間最小值之間時,開啟所述電輔熱。
優選地,在當所述實時水溫位於所述水溫限值和所述目標水溫之間,且所述實時環境溫度位於所述第一環境溫度區間最小值和所述第二環境溫度區間最小值之間時,
所述第三執行單元,還用於當所述實時環境溫度小於或者等於預設的用於限制所述電輔熱開啟的環境開啟溫度,且所述實時水溫比所述目標水溫大於預設的溫差時,開啟所述電輔熱。
本發明通過在熱水機內設置電輔熱,並且通過首先檢測熱水機工作環境的實時環境溫度和熱水機內的實時水溫,再判斷實時環境溫度是否位於預設的環境溫度區間內,並生成環境溫度判斷結果,同時,比對實時水溫與預設的熱水機內的臨界水溫,並生成水溫判斷結果,然後根據環境溫度判斷結果和水溫判斷結果打開或關閉用於調節熱水機內水溫的電輔熱。在熱水機工作環境溫度較高或較低時調節水溫,有利於提高熱水機的適用性,以使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熱水機電輔熱的控制方法第一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熱水機電輔熱的控制裝置第一實施例的功能模塊示意圖。
本發明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本發明提供一種熱水機電輔熱的控制方法,參照圖1,圖1為本發明熱水 機電輔熱的控制方法第一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在一實施例中,熱水機電輔熱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0:檢測熱水機工作環境的實時環境溫度和熱水機內水的實時水溫;
熱水機在工作時,由於其工作環境的溫度和水箱內的水溫之間存在溫差,可能出現水箱和周邊環境進行熱傳遞的現象,但是水箱內的溫度依然是由熱水機的加熱設備所決定,因此環境溫度和水箱內水的溫度之間不存在必然的關係。為了準確的控制熱水機電輔熱的工作,需要準確的檢測熱水機工作環境的實時環境溫度和實時水溫。其中,熱水機電輔熱用於在一定工作環境下給水箱內水加熱。當然,在適合熱水機主機工作的環境溫度下,以熱水機主機加熱為主。
S20:判斷實時環境溫度是否位於預設環境溫度區間內,並生成環境溫度判斷結果,判斷實時水溫是否位於預設水溫溫度區間內,並生成水溫判斷結果;
針對環境溫度對熱水機主機工作的影響,設置環境溫度區間,即在不同的環境溫度區間,主機的工作情況不同,而主機的工作情況直接影響電輔熱的工作情況。預設的臨界水溫包括多個水溫的臨界點,如用戶根據需要設置的目標水溫等。比對臨界水溫和實時水溫,並生成包含實時水溫和臨界水溫關係的水溫判斷結果;比對實時環境溫度與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並生成包含實時環境溫度是否在環境溫度區間內信息的環境溫度判斷結果。其中,當實時環境溫度高於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大值,或者小於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小值時,實時環境溫度不在環境溫度區間內。
S30:根據環境溫度判斷結果和水溫判斷結果打開或關閉用於調節熱水機內水溫的電輔熱。
根據水溫判斷結果,確定熱水機水箱內的水溫是否小於預設的臨界溫度,根據環境溫度判斷結果,確定熱水機工作的實時環境溫度是否在預設的環境溫度區間內。根據水溫判斷結果和環境溫度判斷結果,在不同的情況下,對電輔熱做出對應的設置。
本實施例中,通過在熱水機內設置電輔熱,並且通過首先檢測熱水機工作環境的實時環境溫度和熱水機內的實時水溫,再判斷實時環境溫度是否位於預設的環境溫度區間內,並生成環境溫度判斷結果,同時,比對實時水溫 與預設的熱水機內的臨界水溫,並生成水溫判斷結果,然後根據環境溫度判斷結果和水溫判斷結果打開或關閉用於調節熱水機內水溫的電輔熱。在熱水機工作環境溫度較高或較低時調節水溫,有利於提高熱水機的適用性。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施例中,環境溫度區間包括第一環境溫度區間,第一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大值為熱水機主機正常工作的最高環境溫度,第一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小值為熱水機主機正常工作的最低環境溫度,水溫溫度區間包括第一水溫區間,第一水溫區間的最大值為目標水溫,第一水溫區間的最小值為零度,即水的最低溫度;
步驟S30具體包括:實時水溫低於目標水溫,且實時環境溫度大於熱水機主機正常工作的最高環境溫度,或者小於熱水機主機正常工作的最低環境溫度時,開啟電輔熱。
本實施例中,第一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大值為熱水機主機正常工作的最高環溫度TMax,預設值為48℃;第一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小值為熱水機主機正常工作的最低環境溫度TMin,預設值為-7℃;實時環境溫度為Th;臨界溫度包括用戶所需要的水溫,即目標水溫TS,預設值為55℃;實時水溫為T0。當實時水溫T0為30℃時,實時環境溫度Th為50℃(或者-10℃)時,T0TMax(或者Th<TMin)。此時,實時水溫小於目標水溫,說明水箱內的水溫沒有達到用戶的需求,需要加熱,而此時的實時環境溫度大於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大值(或者小於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小值),即熱水機主機的壓縮機不適合正常工作,為了達到目標水溫,開啟電輔熱對水箱內的水進行加熱。隨著熱水機內水溫的增加,當檢測室水溫大於或者等於目標水溫時,關閉電輔熱,停止對熱水機內的水加熱。
當然,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首先判斷熱水機內的實時水溫和目標水溫之間的關係,當實時水溫高於目標水溫時,就結束此次電輔熱的控制。
本實施例中,通過設置第一環境溫度區間,並且將熱水機主機的正常工作穩定範圍作為第一環境溫度區間的範圍,使得當環境溫度不適合熱水機主機工作時,可以開啟電輔熱對熱水機水箱內的水進行加熱,以快速的將水加熱到目標水溫。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臨界水溫還包括水溫限值,其中,水溫溫度區間還包括水溫限值,水溫限值小於目標水溫;環境溫度區間還包括第二環境溫度區間,第二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大值為熱水機主機高效工作的最高環境溫度,最小值為熱水機主機高效工作的最低環境溫度。
本實施例中步驟S30具體包括:
當實時水溫位於水溫限值和目標水溫之間,且實時環境溫度位於第一環境溫度區間最大值和第二環境溫度區間最大值之間時,開啟電輔熱。
具體地,當環境溫度在熱水機主機工作環境溫度的邊緣溫度時,主機可以工作,但是其工作效率仍然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此時需要開啟電輔熱來彌補主機的工作效率,以增加電輔熱的利用率,並且使水溫更快的達到目標水溫。在第一環境溫度區間內設置第二環境溫度區間,即第二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小值大於第一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小值,第二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大值小於第一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大值。其中,第二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大值為高溫環境值Tg,其預設值可為38℃;最小值為低溫環境值Td,其預設值可為-5℃。水溫限值為Tx,其預設值可為40℃。當檢測到實時水溫T0為42℃,實時環境溫度Th為45℃,預設的目標水溫TS為55℃時,實時水溫T0小於目標水溫TS說明水箱內的水需要繼續加熱,此時水溫限值Tx≤實時水溫T0且高溫環境值Tg<實時環境溫度Th<TMax。此時,開啟電輔熱。
本實施例中,通過第二環境溫度區間設置,並且將第二環境溫度區間設置在第一環境溫度區間內,使得在第一環境溫度區間最大值和第二環境溫度區間最大值之間的環境溫度範圍內,當實時水溫高於水溫限值時,開啟電輔熱以提高加熱水的效率,彌補在上述溫度環境範圍內熱水機主機工作效率不高的缺陷。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施例中,水溫溫度區間還包括水溫限值,水溫限值小於目標水溫;環境溫度區間還包括第二環境溫度區間,第二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大值為熱水機主機高效工作的最高環境溫度,最小值為熱水機主機高效工作的最低環境溫度。
步驟S30具體包括:當實時水溫位於水溫限值和目標水溫之間,且實時環境溫度位於第一環境溫度區間最小值和第二環境溫度區間最小值之間時, 開啟電輔熱。
具體地,當環境溫度在熱水機主機工作環境溫度的邊緣溫度時,主機可以工作,但是其工作效率仍然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此時需要開啟電輔熱來彌補主機工作效率的影響,以使增加電輔熱的利用率,並且使水溫更快的達到目標水溫。在第一環境溫度區間內設置第二環境溫度區間,即第二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小值大於第一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小值,第二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大值小於第一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大值。其中,第二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大值為高溫環境值Tg,其預設值可為38℃;最小值為低溫環境值Td,其預設值可為-5℃。水溫限值為Tx,其預設值可為40℃。當檢測到實時水溫T0為42℃,實時環境溫度Th為-6℃,預設的目標水溫TS為55℃時,實時水溫T0小於目標水溫TS說明水箱內的水需要繼續加熱,此時水溫限值Tx≤實時水溫T0且TMin<實時環境溫度Th<低溫環境值Td。此時,開啟電輔熱。
本實施例中,通過第二環境溫度區間設置,並且將第二環境溫度區間設置在第一環境溫度區間內,使得在第一環境溫度區間最小值和第二環境溫度區間最小值之間的環境溫度範圍內,當實時水溫高於水溫限值時,開啟電輔熱以提高加熱水的效率,彌補在上述溫度環境範圍內熱水機主機工作效率不高的缺陷。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施例中,在當實時水溫位於水溫限值和目標水溫之間,且實時環境溫度位於第一環境溫度區間最小值和第二環境溫度區間最小值之間時,開啟電輔熱的步驟之後還包括:
當實時環境溫度小於或者等於預設的用於限制電輔熱開啟的環境開啟溫度,且實時水溫比目標水溫大於預設的溫差時,開啟電輔熱。
在上述實施例中,電輔熱開啟將水溫加熱至目標水溫後,電輔熱停止工作,不再給水加熱。由於熱水機的實時環境溫度位於第一環境溫度區間最小值和第二環境溫度區間最小值之間,即熱水機所處的工作環境溫度較低,使得水箱與周圍空氣進行熱交換,從而降低水箱內熱水的溫度。本實施例中,當水箱內水溫降低預設溫差(大於等於2℃),且實時環境溫度低於環境開啟溫度時,開啟電輔熱,開啟環境溫度可預設為12℃。其中,環境開啟溫度用於限制電輔熱的開啟,具體地,當實時環境溫度大於環境開啟溫度時,可通 過主機制熱來回升水箱內熱水溫度;當實時環境溫度小於環境開啟溫度時,由於主機工作效率受限,可通過電輔熱制熱來回升水箱內熱水溫度。
隨著電輔熱的工作,水箱內的水溫不斷升高,當實時水溫高於或者等於目標水溫時,電輔熱關閉。或者,熱水機工作環境溫度提高,其實時環境溫度由低於開啟環境溫度,升至比開啟環境溫度高1℃以上時,電輔熱停止工作,僅由熱水機主機加熱即可。
本實施例中,通過電輔熱的開啟環境溫度的設置,使得當實時環境溫度低於環境開啟溫度,且實時水溫比目標水溫低2℃以上時,電輔熱工作以彌補熱水機主機在此溫度階段工作效率不夠高的缺陷。
在熱水機除霜的過程中,壓縮機不能給水箱內的水加熱,當水箱內的水溫下降2℃時,開啟電輔熱。在此過程中,為了保證水箱內熱水的溫度,當實時水溫比目標水溫低2℃時,電輔熱對水箱內的熱水加熱,使水溫回到目標水溫。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熱水機。
參照圖2,圖2為本發明熱水機電輔熱的控制裝置第一實施例的功能模塊示意圖。
在一實施例中,熱水機電輔熱的控制裝置包括:
檢測模10,用於檢測熱水機工作環境的實時環境溫度和熱水機內的實時水溫;
熱水機在工作時,由於其工作環境的溫度和水箱內的水溫之間存在溫差,可能出現水箱和周邊環境進行熱傳遞的現象,但是水箱內的溫度依然是由熱水機的加熱設備所決定,因此環境溫度和水箱內水的溫度之間不存在必然的關係。為了準確的控制熱水機電輔熱的工作,需要準確的檢測熱水機工作環境的實時環境溫度和實時水溫。其中,熱水機電輔熱用於在一定工作環境下給水箱內水加熱。當然,在適合熱水機主機工作的環境溫度下,以熱水機主機加熱為主。
判斷比對模20,用於判斷實時環境溫度是否位於預設環境溫度區間內,並生成環境溫度判斷結果,判斷實時水溫是否位於預設水溫溫度區間內,並 生成水溫判斷結果;
針對環境溫度對熱水機主機工作的影響,設置環境溫度區間,即在不同的環境溫度區間,主機的工作情況不同,而主機的工作情況直接影響電輔熱的工作情況。預設的臨界水溫包括多個水溫的臨界點,如用戶根據需要設置的目標水溫等。比對臨界水溫和實時水溫的,並生成包含實時水溫和臨界水溫關係的水溫判斷結果;比對實時環境溫度與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並生成包含實時環境溫度是否在環境溫度區間內信息的環境溫度判斷結果。其中,當實時環境溫度高於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大值,或者小於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小值時,實時環境溫度不在環境溫度區間內。
執行模塊30,用於根據環境溫度判斷結果和水溫判斷結果打開或關閉用於調節熱水機內水溫的電輔熱。
根據水溫判斷結果,確定熱水機水箱內的水溫是否小於預設的臨界溫度,根據環境溫度判斷結果,確定熱水機工作的實時環境溫度是否在預設的環境溫度區間內。根據水溫判斷結果和環境溫度判斷結果,在不同的情況下,對電輔熱做出對應的設置。
本實施例中,通過在熱水機內設置電輔熱,並且通過首先檢測熱水機工作環境的實時環境溫度和熱水機內的實時水溫,再判斷實時環境溫度是否位於預設的環境溫度區間內,並生成環境溫度判斷結果,同時,比對實時水溫與預設的熱水機內的臨界水溫,並生成水溫判斷結果,然後根據環境溫度判斷結果和水溫判斷結果打開或關閉用於調節熱水機內水溫的電輔熱。有利於在熱水機工作環境溫度較高或較低時調節水溫,有利於提高熱水機的適用性。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施例中,環境溫度區間包括第一環境溫度區間,第一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大值為熱水機主機正常工作的最高環境溫度,第一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小值為熱水機主機正常工作的最低環境溫度,水溫溫度區間包括第一水溫區間,第一水溫區間的最大值為目標水溫,第一水溫區間的最小值為零度,即水的最低溫度;
執行模塊30包括第一執行單元,用於實時水溫低於目標水溫,且實時環境溫度大於熱水機主機正常工作的最高環境溫度,或者小於熱水機主機正常工作的最低環境溫度時,開啟電輔熱。
本實施例中,第一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大值為熱水機主機正常工作的最高環溫度TMax,預設值為48℃;第一環境溫度區間的最小值為熱水機主機正常工作的最低環境溫度TMin,預設值為-7℃;實時環境溫度為Th;臨界溫度包括用戶所需要的水溫,即目標水溫TS,預設值為55℃;實時水溫為T0。當實時水溫T0為30℃時,實時環境溫度Th為50℃(或者-10℃)時,T0TMax(或者Th水溫限值為Tx且高溫環境值Tg<實時環境溫度Th水溫限值為Tx且TMin<實時環境溫度Th<低溫環境值Td。此時,開啟電輔熱。
本實施例中,通過第二環境溫度區間設置,並且將第二環境溫度區間設置在第一環境溫度區間內,使得在第一環境溫度區間最小值和第二環境溫度區間最小值之間的環境溫度範圍內,當實時水溫高於水溫限值時,開啟電輔熱以提高加熱水的效率,彌補在上述溫度環境範圍內熱水機主機工作效率不高的缺陷。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在當實時水溫位於水溫限值和目標水溫之間,且實時環境溫度位於第一環境溫度區間最小值和第二環境溫度區間最小值之間時,本實施例中,第三執行單元,還用於當實時環境溫度小於或者等於預設的用於限制電輔熱開啟的環境開啟溫度,且實時水溫比目標水溫大於預設溫差(2℃或2℃以上)時,開啟電輔熱。
在上述實施例中,電輔熱開啟將水溫加熱至目標水溫後,電輔熱停止工作,不再給水加熱。由於熱水機的實時環境溫度位於第一環境溫度區間最小值和第二環境溫度區間最小值之間,即熱水機所處的工作環境溫度較低,使得水箱與周圍空氣進行熱交換,從而降低水箱內熱水的溫度。本實施例中,當水箱內水溫降低預設溫差(2℃或2℃以上),且實時環境溫度低於環境開啟溫度時,開啟電輔熱,開啟環境溫度可預設為12℃。其中,環境開啟溫度用於限制電輔熱的開啟,具體地,當實時環境溫度大於環境開啟溫度時,可通過主機制熱來回升水箱內熱水溫度;當實時環境溫度小於環境開啟溫度時,由於主機工作效率受限,可通過電輔熱制熱來回升水箱內熱水溫度。
隨著電輔熱的工作,水箱內的水溫不斷升高,當實時水溫高於或者等於目標水溫時,電輔熱關閉。或者,熱水機工作環境溫度提高,其實時環境溫度由低於開啟環境溫度,升至比開啟環境溫度高1℃以上時,電輔熱停止工作,僅由熱水機主機加熱即可。
本實施例中,通過電輔熱的開啟環境溫度的設置,使得當實時環境溫度低於環境開啟溫度,且實時水溫比目標水溫低2℃以上時,電輔熱工作以彌補熱水機主機在此溫度階段工作效率不夠高的缺陷。
在熱水機除霜的過程中,壓縮機不能給水箱內的水加熱,當水箱內的水溫下降2℃時,開啟電輔熱。在此過程中,為了保證水箱內熱水的溫度,當實 時水溫比目標水溫低2℃時,電輔熱對水箱內的熱水加熱,使水溫回到目標水溫。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