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位」綁架娛樂圈:為啥要按歌曲發布順序排名?「特別主演」「特邀主演」「特邀出演」「特別出演」你能分清嗎?
2023-05-31 20:38:41 1
極目新聞記者 付瞰
為了防止「撕番位」而出現在演員姓名後的「小括號」,這一次,竟然在一部影視劇的原聲音樂介紹裡登堂入室。
3月17日晚,由迪麗熱巴、任嘉倫領銜主演的《與君初相識》在優酷上線,有網友注意到,3月15日該劇官宣影視原聲帶演唱陣容由周深、薩頂頂、金志文、毛不易組成時,在四位歌手名字之後加上了「(按歌曲發布順序)」,這一發現讓不少人嚇一跳:哈?對於「番位」的重視程度,已經蔓延到歌手圈了?!
日文概念「綁架」中國影視圈
他們都曾身陷「撕番」大戲
「番位」一詞來源於日本影視圈,它表示的是演員出現在宣傳物料和影視劇中的排位次序,「一番」指排在演員表第一位的演員,「二番」則表示排在演員表第二位的演員。按道理來說,「一番」「二番」基本由一部電視劇或電影的男女主角組成,都已經是男女主角了,還要分個高下嗎?
在一些人眼中,需要的。
近年來,因飯圈文化漸盛,「番位」在粉絲群體眼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再加上偶像節目讓類似番位概念的「C位」(C指代Carry,意為核心,C位是一個團隊中最核心的位置)一詞成功出圈,對於「番位」的重視,甚至從粉絲群體蔓延到明星本人。
由此,娛樂圈中的「撕番」大戲曾屢次上演。
2019年11月,由古裝大IP改編的《青簪行》正式啟動開拍並公布楊紫、吳亦凡的主演陣容,而在私下,兩方粉絲為「番位」問題多次對壘,楊紫粉絲認為,原著《簪中錄》是「大女主戲」,且在演技和出演經驗上都該是吳亦凡的前輩,楊紫署名在前無可厚非;但吳亦凡粉絲卻認定「誰流量更高誰有理」,雙方爭執不下。
結果,顯然是無法在兩位演員和輿論中求得平衡的《青簪行》出品方,不得不用了巧妙地方法規避番位問題:官宣陣容當天,兩位主演同時在微博以角色身份艾特對方,而《青簪行》官博發布的概念圖中並沒有如常規操作般出現男女主的名字,甚至官博都不直接艾特演員本人,只用「歡迎兩位同月同日生的演員加盟」,模糊了「要把誰的名字放在前面」的棘手問題。
撕番的當然不只一部《青簪行》,2019年9月8日,彭昱暢工作室發表聲明,譴責即將上映的電影《小小的願望》片頭模糊演員排位,宣布與片方解除合約。原來,彭昱暢一方始終以為自己是這部電影的「一番」,不料,該片首映禮時,有粉絲發現,「一番」變成了王大陸。
而在一年之後的相關庭審中大家才發現,這部電影與兩位男主角王大陸、彭昱暢都籤訂了「一番」合同——出品方違約行為屬實,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藝人對於番位的重視程度。
按首字母、按年齡、生造頭銜……
奇奇怪怪的署名方式次第來襲
為了平息「番位」之爭,各種奇奇怪怪的署名方式在國產影視作品的片頭、片尾出現了。
就拿本周開播的多部劇集來說,不存在番位平衡的劇集在主演署名上都沒有出現小括號。比如《與君初相識》由迪麗熱巴、任嘉倫主演;《餘生請多指教》由楊紫、肖戰主演,反而是現實主義題材的《心居》不能免俗:3月8日該劇官微公布「敬請期待」的預熱消息時,就在海清、童瑤、張頌文的署名後加上了「(按姓氏拼音排序)」。
「按姓氏拼音排序」倒也常見,你見過「按年齡排序」的嗎?網友見過。
2020年9月開機的《你是我的榮耀》,就曾以年齡排序打出過潘粵明、胡可、王彥霖、楊洋、迪麗熱巴、鄭合惠子的演員名單,2021年7月該劇開播時,提到男女主角還專門用了「排名不分先後,按年齡排序」的超長後綴介紹於途(楊洋 飾)與喬晶晶(迪麗熱巴 飾)……
不用年齡,還可以用其他概念。
同樣是拍攝於2020年播出於2021年的《風起洛陽》,用了「領銜男主演」來介紹兩位男主角黃軒和王一博,對女主角宋茜劇集也不提「幾番」了,直接冠以「領銜女主演」。網友還發現,《風起洛陽》在同一張宣傳海報中還同時出現了「特別主演」「特邀主演」「特邀出演」「特別出演」共六種頭銜,令人眼花繚亂,不少觀眾哭笑不得,直呼「劇方求生欲很強」。
確實,對於影視劇的生產者而言,這類排名問題可謂「不勝其擾」。
2020年8月的上海電視節上,騰訊公司副總裁、企鵝影視CEO孫忠懷就坦言,「番位癌晚期」已經成為行業三大痛點之一。而早在2019年10月,優酷、騰訊視頻、愛奇藝三家視頻網站就聯合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檸萌影業、慈文傳媒、耀客傳媒、新麗傳媒等六大影視製作公司發布《聯合倡議》提到堅決抵制攀比之風,「藝人番位排名權應由投資方、製片方依法依規依合約確定,任何人不得對此提出無理要求、強制性要求,幹擾正常工作」。
觀眾不在意的排位到底誰在介意?
業內:「商品屬性」決定「撕番」動作
番位到底有什麼可「撕」的?影視劇的成敗難道不是取決於合作?壓過合作夥伴一頭真的那麼重要嗎?
如果你知道一個男團的粉絲能因為一首主打歌歌詞「分配不均」而扯皮,那可能你也會懂,為啥《與君初相識》只是發布一個原聲音樂演唱陣容而已,都要在各位「老師」的名字之後署上「按歌曲發布順序排列」了。
電視劇《北轍南轅》裡,宋丹丹飾演的著名經紀人「花姐」就曾在飯桌上上演過一場「撕番大戲」,花姐手底下的老牌藝人春雷在一部新戲裡給(通過綜藝走紅的)新人小彭當男二號,花姐不開心,「這傳出去,我們春雷以後還怎麼接戲啊?!」
她給投資方之一的張紹剛出主意,「我退一步,你把春雷的名字給我放小彭前頭去」,結果對方很為難,「這戲裡還有好多老藝術家呢」,花姐精神了,「排啊,可以啊,老藝術家全排我們春雷前頭,我們一點意見都沒有!」
「撕番這個風氣也不是近幾年才有,只不過近幾年愈演愈烈」,接受極目新聞記者採訪時,深諳內地娛樂圈發展的小S提到,「其實演員、尤其是流量演員從某種程度來說就是商品,這個『商品』在這個項目裡的地位和標價,是能夠影響他後期的『標價』與地位的。」
不過他也提到,在業內創作者越來越反感、視頻網站集合抵制,尤其是清朗行動期間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電視劇母版製作規範》中對演職人員的署名提出明確規則等等措施之後,「撕番的粉絲和明星都收斂了不少」。
「番位這個事情對我來說是根本不重要的。」在接受極目新聞記者採訪時,觀眾陳女士就順手舉了一堆「駁斥案例」,「《三十而已》這部劇這麼火,最後受益的是『一番』的江疏影嗎?拿白玉蘭獎女主角的是所謂『二番』的童瑤;《人世間》拍得這麼好,難道只是『一番』雷佳音的功勞嗎?雷佳音當然表現得特別好,但是殷桃、辛柏青、宋佳還有那麼多演員我都記住了,甚至六小君子裡的每一個演員我都印象深刻。」
要徹底杜絕撕番現象,小A認為還是要整個行業都回歸到「創作」這個根本問題上來,評價體系應該回歸正常價值。就像《北轍南轅》在飯桌上一席話驚醒「花姐」的戴小雨說的那樣,「一個演員獲得的尊重,不應該從戲上來嗎?排了頭牌,戲不行,那不是更丟人嗎?」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