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可控剪線夾線防起針鳥巢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05:57:51 3

本實用新型屬於縫紉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位可控剪線夾線防起針鳥巢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縫紉機基本都已實現縫製完成後自動剪斷線功能,服裝行業都知道這樣一種現象:機器縫製衣服時,起頭都會產出一個亂線疙瘩,也就是說面料上面或底部出現一個類似「鳥巢」狀的線團。形成此「鳥巢」主要由於起針面線太長(起針面線短就無法與底線形成線套,從而不能達到縫製要求)將多餘面線線頭無規則縫製在布料上,無論是家用平縫機,還是工業用大型自動模板機,都會出現這一症狀;造成的危害有影響衣服整體美觀、剪掉「鳥巢」部位又會浪費布料和人工處理又會浪費時間,窩工成為了縫製過程中的雞肋。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位可控剪線夾線防起針鳥巢系統,為達到縫製出的產品無「鳥巢」現象又實現縫製完成後能夠自動剪線功能,需要在旋梭機構上加裝多位可控剪線夾線防起針鳥巢系統來保證在起針面線很短時也能夠在布料上與底線形成鎖緊線套,即達到起針無線團,又能夠實現自動剪線功能,實現一刀多用功能,從而節省人工再加工時間,保證縫製產品質量。
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1).機構採用電機驅動剪線動刀使其與剪線定刀前端夾線彈片配合夾住起針面線。
2).通過剪線動刀、剪線定刀彈片、挑線杆配合鎖緊線套。
3).通過剪線動刀、剪線定刀進一步動作來剪斷多餘起針面線線頭。
4).通過電機驅動剪線動刀進行一次性張開閉合動作剪斷縫製完成後的底線與面線。
多位可控剪線夾線防起針鳥巢系統,包括旋梭箱、針板、針板護套、電機、傳感器支架、電機座1、電機座2、電機帶輪、切刀轉軸帶輪、同步帶、感應器、感應盤a、感應盤b、切刀轉軸、剪線定刀、定刀彈片、剪線動刀;所述的針板和針板護套分別固定在旋梭箱上,所述的電機座1於電機座2固定安裝在一起,所述的傳感器支架固定在電機座2上;所述的傳感器支架和電機帶輪分別固定在電機座2上,傳感器在傳感器支架的上方;感應盤a和感應盤b都與電機帶動輪相連,感應盤a和感應盤b且之間有距離;通過同步帶帶動切刀轉輪和電機帶輪;所述的剪線定刀和剪線動刀都固定在旋梭箱上,定刀彈片焊接在剪線定刀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以上設計機構,剪線動刀與剪線定刀配合夾住起針面線線頭,在挑線杆動作後使面線與底線形成的線套鎖緊,剪線動刀進一步動作使其剪斷面線線頭,實現起針「零鳥巢」。
2).縫製結束後通過動刀再次進行張開、閉合動作來剪斷面線與底線,實現自動剪線功能。
附圖說明
圖1 是多位可控剪線夾線防起針鳥巢系統示意圖1;
圖2 是多位可控剪線夾線防起針鳥巢系統示意圖2;
圖3 是多位可控剪線夾線防起針鳥巢系統局部示意圖1;
圖4 是多位可控剪線夾線防起針鳥巢系統局部示意圖2;
圖5 是多位可控剪線夾線防起針鳥巢系統局部示意圖3。
1.旋梭箱 2.針板 3.針板護套 4.電機 5.傳感器支架 6.電機座1 7.電機座2 8.電機帶輪
9.切刀轉軸帶輪 10.同步帶 11.感應器 13.感應盤a 14.感應盤b 15.切刀轉軸 16.剪線定刀 17.定刀彈片 18.剪線動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多位可控剪線夾線防起針鳥巢系統,包括旋梭箱1、針板2、針板護套3、電機4、傳感器支架5、電機座1 6、電機座2 7、電機帶輪8、切刀轉軸帶輪9、同步帶10、感應器11、感應盤a 12、感應盤b 13、切刀轉軸14、剪線定刀15、定刀彈片16、剪線動刀17;起針前,由電機4驅動切刀轉軸147帶動剪線動刀17使其停留在圖3-17位置(取線位置);起針前,由電機(圖1-4)驅動切刀轉軸(圖2-14)帶動剪線動刀(圖2-17)使其停留在圖3-17位置(取線位置);第一針過後,針會將面線線頭帶入針板護套(圖1-3)孔內.此時電機(圖1-4)繼續帶動剪線動刀(圖2-17)動作,勾住面線線頭並停留在圖4-17位置(此位置為夾線位置:剪線動刀(圖2-17)與定刀彈片(圖1-16)接觸夾住面線線頭);機頭主軸繼續旋轉第二針動作完成後(此時面線與底線已經在面料上形成鎖緊線套),電機(圖1-4)繼續帶動剪線動刀(圖2-17)旋轉至圖5-17位置[剪線位置:剪線動刀(圖2-17)與剪線定刀(圖2-16)接觸剪斷面線線頭)],使面線線頭較短無法形成線團(鳥巢);繼續縫製待縫製結束後,電機(圖1-4)帶動剪線動刀(圖2-17)一次性旋轉至圖3-17與圖5-17位置完成剪線動刀(圖2-17)張開閉合動作實現自動剪線功能(剪斷面線與底線);每條線跡重複以上動作來實現起針防鳥巢與自動剪線功能。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並不局限在上述的實施例中,相同領域內的有識之士可以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指導思想之內可以輕易提出其他的實施例,但這種實施都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