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式小圓針筒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11:52:21 2
專利名稱:複合式小圓針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勾編機部件。
現有技術中,進口針筒的結構如
圖1所示,其工作原理是,針筒座、凸輪座、上下凸輪、導紗器座及導紗器I、II始終處於固定狀態,只有針筒在皮帶輪的驅動下作旋轉運動,帶動針槽內的勾針作圓周運動,同時沿著凸輪曲面作上下往復運動,以實現紗的成形。此種結構的缺點是1隻能針筒旋轉,運動方式單純,僅適於羽毛紗的紡制,品種單一;2做不同的羽毛紗,需要更換整套針筒,故造價昂貴。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複合式小圓針筒,該針筒既可內轉(針筒旋轉),又可外轉(凸輪套及上下凸輪旋轉),不僅能紡制羽毛紗,還能紡制空心帶的包芯紗,並且針筒更換方便,造價大幅降低。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複合式小圓針筒,包括凸輪套和針筒座,凸輪套和針筒座中間穿設有針筒,針筒上固定有針筒帶輪,針筒與凸輪套的內壁之間設有上凸輪和下凸輪,針筒與針筒座的內壁之間設有兩檔軸承,所述針筒上的針筒帶輪設在凸輪套與針筒座之間,凸輪套的外圓上在靠近針筒帶輪處設有凸輪套帶輪,針筒座的外壁上固定有伸向凸輪套的限位塊,限位塊上設有兩個限位螺釘,兩個限位螺釘分別對準設有凸輪套帶輪和針筒帶輪上的限位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複合式小圓針筒,包括凸輪套和針筒座,凸輪套和針筒座中間穿設有針筒,針筒上固定有針筒帶輪,針筒與凸輪套的內壁之間設有上凸輪和下凸輪,針筒與針筒座的內壁之間設有兩檔軸承,針筒與凸輪套的內壁之間也設有兩檔軸承,所述針筒上的針筒帶輪設在凸輪套與針筒座之間,凸輪套的外圓上在靠近針筒帶輪處設有凸輪套帶輪,針筒座的外壁上固定有伸向凸輪套的限位塊,限位塊上設有兩個限位螺釘,限位螺釘上設有拼緊螺母,兩個限位螺釘分別對準設有凸輪套帶輪和針筒帶輪上的限位槽。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由於本實用新型可以內轉(針筒旋轉),也可以外轉(凸輪套及上、下凸輪旋轉),所以可以紡制羽毛紗,也可以紡制空心帶和包芯紗。
2.本實用新型在紡制不同的羽毛紗時,無需更換整套針筒,因此大大降低了整機造價。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為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3和圖4為針筒的工作原理圖;其中1凸輪座;2針筒座;3針筒;4針筒帶輪;5上凸輪;6下凸輪;7軸承;8凸輪套帶輪;9限位塊;10限位螺釘;11限位槽;12拼緊螺母;13皮帶;14勾刀;15針槽;16勾針;17導紗器;18螺釘;19導紗器座;20螺母;21彈性墊圈。
實施例如圖所示,一種複合式小圓針筒,包括凸輪套[1]和針筒座[2],凸輪套[1]和針筒座[2]中間穿設有針筒[3],針筒[3]上固定有針筒帶輪[4],針筒[3]與凸輪套[1]的內壁之間設有上凸輪[5]和下凸輪[6],針筒[3]與針筒座[2]的內壁之間設有兩檔軸承[7],針筒[3]與凸輪套[1]的內壁之間也設有兩檔軸承[7],所述針筒[3]上的針筒帶輪[4]設在凸輪套[1]與針筒座[2]之間,凸輪套[1]的外圓上在靠近針筒帶輪[4]處設有凸輪套帶輪[8],針筒座[2]的外壁上固定有伸向凸輪套[1]的限位塊[9],限位塊[9]上設有兩個限位螺釘[10],限位螺釘[10]上設有拼緊螺母[12],兩個限位螺釘[10]分別對準設有凸輪套帶輪[8]和針筒帶輪[4]上的限位槽[11]。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一.內轉式工作狀態鬆開拼緊螺母[12],向後旋動限位螺釘[10],使其從針筒帶輪[4]的限位槽[11]中完全退出,將皮帶[13]移至針筒帶輪[4]上;鬆開拼緊螺母[12],向前旋動限位螺釘[10],使其插入凸輪套帶輪[8]上的限位槽[11]中,拼緊拼緊螺母[12],此時,在皮帶[13]的帶動下,針筒[3]勻速旋轉,而凸輪套[1]及上凸輪[5]、下凸輪[6]固定不動。在內轉狀態下,羽絨紗的形成原理是(見圖3)1.勾刀[14]安裝在針筒[3]上部被切去半邊的針槽[15]內,勾針[16]根據飾紗的長短要求,安裝在相應的針槽[15]內,勾針[16]尾部凸起部分嵌入上凸輪[5]和下凸輪[6]之間,上凸輪[5]和下凸輪[6]被螺釘[18]固定在凸輪套[1]內。
2.當針筒[3]旋轉時,針槽[15]中的勾刀[14]和勾針[16]被帶動作圓周運動,同時沿著上凸輪[5]和下凸輪[6]的曲面作上下往復運動。
3.由於餵入的A、B兩根紗與水平面夾角不同,當勾刀[14]轉到餵紗處時,只會勾到A紗,不會勾到B紗,而當勾針[16]轉到此處時,同時勾到A、B兩根紗,被勾刀[14]掛到的A紗在無針舌的勾刀上形成一個紗圈,並沿著針杆向下滑移,當滑到刀口時,被切斷形成絨毛。另外,由於A、B兩紗同時被勾針[16]勾住,勾針[16]有針舌,形成勾圈,即將A、B兩紗編結起來,這樣,針筒[3]每轉一圈,就形成一個編結圈與兩段絨毛,依次循環,紡製成羽毛紗。
二.外轉式狀態鬆開拼緊螺母[12],向後旋動限位螺釘[10]使其從凸輪套帶輪[8]的限位槽[11]中完全退出,將皮帶[13]移至凸輪套帶輪[8]上,鬆開拼緊螺母[12],向前旋動限位螺釘[10],使其插入針筒帶輪[4]上的限位槽[11]中,拼緊拼緊螺母[12],此時,在皮帶[13]的帶動下,凸輪套[1]及上凸輪[5]、下凸輪[6]勻速旋轉,而針筒[4]固定不動。在外轉狀態下,空心帶的形成原理是(見圖4)在針筒[3]的針槽[15]內按需要均布地安裝勾針[16],在皮帶[13]的驅動下,勾針[16]由於凸輪套[1]及上凸輪[5]、下凸輪[6]的旋轉,沿著凸輪曲面作上下往復運動,凸輪套[1]上面的導紗器[17]在圓周運動過程中,將餵入的紗線連續地繞在勾針[16]上,當凸輪套[1]順時針旋轉時,紗線在a、b處被勾針[16]勾住,轉到c處時,由於勾針[16]向下移動,針舌被下面的紗圈拉動向上翻轉閉合,轉到d處(最低點)時,原來的紗圈從勾針[16]上端滑脫,並在張力作用下,將剛勾住的紗線拉緊形成新紗圈,轉到e、f處時,由於勾針[16]向上移動,新紗圈拉動針舌打開向下翻轉,最後脫離針舌,再轉到a處(最高點)時,又開始勾繞不斷送入的紗線,進入新的循環,如此連續循環地動作,將一根紗線紡製成空心帶,經輸出裝置送出後,卷繞在筒套上。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還體現在可方便地更換不同槽數的針筒[3],其過程是1.鬆開螺釘[18],取下導紗器座[19];2.鬆開螺釘[18],取出上凸輪[5]及勾針[16];3.鬆開螺釘[18],取出下凸輪[6];4.鬆開螺母[20],取下彈性墊圈[21],從上面抽出針筒[3];5.從針筒[3]上依次取下針筒帶輪[4]、凸輪套[1];6.更換所需的針筒[4],按相反的順序進行安裝、調整。
權利要求1.一種複合式小圓針筒,包括凸輪套[1]和針筒座[2],凸輪套[1]和針筒座[2]中間穿設有針筒[3],針筒[3]上固定有針筒帶輪[4],針筒[3]與凸輪套[1]的內壁之間設有上凸輪[5]和下凸輪[6],針筒[3]與針筒座[2]的內壁之間設有兩檔軸承[7],其特徵在於所述針筒[3]上的針筒帶輪[4]設在凸輪套[1]與針筒座[2]之間,凸輪套[1]的外圓上在靠近針筒帶輪[4]處設有凸輪套帶輪[8],針筒座[2]的外壁上固定有伸向凸輪套[1]的限位塊[9],限位塊[9]上設有兩個限位螺釘[10],兩個限位螺釘[10]分別對準設有凸輪套帶輪[8]和針筒帶輪[4]上的限位槽[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式小圓針筒,其特徵在於所述針筒[3]與凸輪套[1]的內壁之間也設有兩檔軸承[7]。
3.根據權利要求產所述的複合式小圓針筒,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螺釘[10]上設有拼緊螺母[12]。
專利摘要複合式小圓針筒,包括凸輪套、針筒座、針筒,所述針筒上的針筒帶輪設在凸輪套與針筒座之間,凸輪套的外圓上在靠近針筒帶輪處設有凸輪套帶輪,針筒座的外壁上固定有伸向凸輪套的限位塊,限位塊上設有兩個限位螺釘,兩個限位螺釘分別對準設有凸輪套帶輪和針筒帶輪上的限位槽;該針筒既可內轉(針筒旋轉),又可外轉(凸輪套及上下凸輪旋轉),不僅能紡制羽毛紗,還能紡制空心帶的包芯紗,並且針筒更換方便。
文檔編號D04B33/00GK2441825SQ0022191
公開日2001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00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00年9月25日
發明者李虹, 張治永, 陸耀良 申請人:李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