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上插頭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01:21:06 2
專利名稱:牆上插頭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插入到固體牆中的孔或凹口內的牆上插頭。
在把螺釘插入到磚石中所鑽的孔內之前,通常要把牆上插頭插入到孔內。一旦把螺釘插入到孔中所安裝的牆上插頭內,牆上插頭就會膨脹,從而與孔的內表面相接合。牆上插頭與孔的內表面之間的摩擦接合可防止牆上插頭從孔內脫出,從而能把螺釘牢固地固定在孔內。
重要的是,把螺釘插入到牆上插頭內,使得牆上插頭在它周邊沿各個方向膨脹,從而確保圍繞牆上插頭的整個周邊與孔的內表面相接合。在迄今已知的牆上插頭中所設置的內腔是沿著牆上插頭的縱軸線同軸延伸。
當在牆中鑽孔時通常會產生的問題是,在鑽進期間,鑽具的移動會導致所鑽的孔的位置具有偏差。尤其當要求牆中的兩個或多個孔與要被固定到牆上的物品中的固定位置孔相對準時,就會更成問題,從而經常需要在與偏差孔相隔開的位置上鑽一些新的孔。
在WO00/43682中公開了一種牆上插頭,它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具有一位於中央的腔,第二部分具有一軸向偏離的腔。第二部分至少可以部分地被接收在第一部分中,並且相對於第一部分可調節轉動,以便相對於第一部分的內腔來調節第二部分中的內腔的轉動位置。於是,如果牆中所鑽的孔偏離了它的預期位置,那麼,第二部分相對於第一部分的轉動就能使螺釘正確地定位,從而無需重新鑽孔。
把牆上插頭製造成兩個部分會使得把牆上插頭插入到孔內變得很複雜,而且需要在這兩個部分之間設置一個可靠的界面。這通常利用一些塞縫片(splines)或其它機械裝置,從而當把螺釘插入到牆上插頭內時,例如,可防止這兩個部分發生相對轉動。在把螺釘插入期間,任何的相對轉動都會使螺紋作用無效,因此也就使得這種牆上插頭起不到作用。
設置塞縫片或其它機械裝置,會使得這種牆上插頭要大於相應的一部分的牆上插頭。這又意味著使用者必須利用更大鑽頭來鑽更大的孔,而更大的鑽頭是不常見的。
此外,把牆上插頭製造成兩部分,使得牆上插頭在兩部分相會合的位置能發生膨脹。這就意味著一旦把螺釘插入到牆上插頭內,就不能使牆上插頭沿其整個長度發生膨脹。這又使得牆上插頭的外面與插有牆上插頭的孔的內表面之間發生接合。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於插入到牆中的孔或腔(bore)內的牆上插頭,這種牆上插頭包括一細長主體,該細長主體具有一內腔,該內腔在主體的第一端具有一開口;轉動裝置,該轉動裝置位於主體的第一端,轉動裝置是可操作的,以便當把細長主體放置在所述孔或腔內時,允許細長主體轉動,所述開口偏離於主體的縱軸線,所述內腔相對於主體的縱軸線傾斜。
所設置的傾斜內腔允許一螺釘以一角度插入到牆上插頭內。從而即使物品中的固定位置孔與牆中的孔不對齊,也能使得螺釘通過所述固定位置孔插入且牢固地固定在牆中的孔內。
在主體內設置了一傾斜的內腔,而不是設置軸向偏移的內腔,這樣有利於牆上插頭圍繞其周邊沿各個方向徑向擴張。這就有助於確保牆上插頭圍繞其整個周邊與孔的側面相接合。
設置了傾斜的內腔,也意味著牆上插頭的整個直徑尺寸可以小於具有軸向偏移的內腔的牆上插頭的直徑尺寸。
這是因為環繞著內腔的牆上插頭主體的厚度沿著牆上插頭的長度逐漸均勻。任何因牆上插頭主體的厚度所導致的虛弱的部位只位於朝向牆上插頭的頭部處。
這與具有軸向偏移內腔的牆上插頭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具有軸向偏移內腔的牆上插頭中,沿牆上插頭的整個長度上,環繞著內腔的牆上插頭主體的一側比另一側薄。這就意味著,任何因牆上插頭主體的厚度所導致的虛弱部位位於沿牆上插頭的整個長度上。這樣,這種牆上插頭的直徑尺寸通常被製造得相對較大,以便增加牆上插頭主體的「較薄部分」的深度,並使牆上插頭更牢固。
設置傾斜的內腔,還能使得這種牆上插頭與具有軸向偏移內腔的牆上插頭相比,在對孔的定位過程中能校正更大程度的定位誤差。
這是因為傾斜的內腔意味著,插入到內腔中的螺釘相對於插入了該牆上插頭的牆的表面來說是傾斜的。這種傾斜意味著,偏心率沿著螺釘的長度增大,從而固定到牆上的固定深度越深,利用本發明的牆上插頭就能補償更大的固定孔的偏心率。
轉動裝置有利於把牆上插頭定位在一孔內,從而使得傾斜內腔的開口與要被固定到牆上的物品中的一固定位置孔相對齊。
權利要求2-9中描述了本發明的其它一些特徵。
下面將參照附圖,通過非限制性的例子來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牆上插頭。
圖1和圖2表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牆上插頭;圖3表示圖1和圖2中的牆上插頭的剖面圖。
在圖1和圖2中表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牆上插頭10。
牆上插頭10包括一細長的主體12,該細長的主體12具有一內腔14(見圖13)。
內腔14相對於主體12的縱軸線A是傾斜的,並且終止於一開口20中,所述開口20被設置在主體12的一第一端18。
內腔14相對於縱軸線A的傾角為α。
在主體12的第一端18設置有轉動裝置,該轉動裝置優選地是呈一徑向延伸片16的形式。
主體部分12優選地呈截錐形,它的直徑從第一端18逐漸縮小,並且終止於一弧形表面24中的一第二端22處。主體12包括至少一條第一細長槽26,該第一細長槽26穿過該主體的側壁,優選地是設置有兩對相對置的這樣的第一細長槽26,這兩對第一細長槽26在主體12的部分長度上從弧形表面24延伸,以便形成一可膨脹套筒。
優選地是對內腔14的傾角α進行選擇,使得環繞著開口20的主體12的厚度處於一優選範圍內,並且使得內腔14沿著主體12的縱軸線在第一細長槽26或每條第一細長槽26的至少一部分上延伸。這又意味著牆上插頭10越大,傾角α越大,內腔14的偏心率就會越大。
主體12還包括至少一條第二細長槽28,優選地是包括兩對相對置的這樣的第二細長槽28,所述第二細長槽28從主體12的第一端18在內腔14的一部分長度上延伸。
朝著主體12的第二端22設置有多個倒刺30。倒刺30圍繞主體12的圓周在等間隔的位置沿著第一細長槽26或每條第一細長槽26延伸。每條倒刺限定出一面向主體12的第一端的臺肩32。
朝著主體12的第一端18設置有多個三角形肋條34。這些肋條34圍繞主體12的圓周在等間隔的位置沿著第二細長槽28或每條第二細長槽28延伸。至少一條優選地是兩條縱向延伸的加強元件36與肋條34相交,以便在使用過程中抵抗肋條34的歪斜。
優選地是,在主體的第一端18,主體12包括一連續突緣或突出部38,該連續突緣或突出部38從主體的外表面沿徑向突出,並且用作一阻擋部,以便防止主體12沿軸向插入到牆中所鑽的孔內。優選地是,突片16與突緣38形成一個整體,並且該突片16通過突緣38的外邊緣延伸。在使用時,在把牆上插頭10插入到一孔內期間,突片16提供用於轉動牆上插頭10的裝置。如圖所示,突片16的厚度類似於突緣38的厚度,並且相當薄。這使得突片16能平平地抵靠著牆的表面,並且還能使突片16彎曲離開牆,以便使用者能抓住該突片16來轉動主體12。
如圖12所示,優選地是內腔14的開口20呈截錐形,並且凹入細長主體12的第一端18內。內腔14從凹入開口20的底部延伸。
溝槽40和41(見圖2)優選地是通過主體的凹入開口20和第一端18沿徑向延伸。溝槽40優選地與第二細長槽28相連通。溝槽40,41在其間形成翼部42,這些翼部42可彈性變形。
在使用時,將牆上插頭10部分地插入到牆中的一孔或凹口內,並且利用突片16來使牆上插頭10在孔內轉動,以便使偏離的開口20與要被固定到牆上的一物品中的固定位置相對準。
當偏離的開口20被正確定位時,牆上插頭10的其餘部分被插入到孔內,使得突緣38與孔周圍的牆表面相接合。
突片16可以是可拆卸的,從而一旦牆上插頭按需要被定位在牆中的一孔內,就可以除去突片16,從而可防止對孔內的牆上插頭進一步轉動調整。
一旦牆上插頭被完全插入到孔內,尤其是在把一固定元件例如螺釘插入到牆上插頭10內期間,肋條34和孔的內表面之間的摩擦接合可以防止牆上插頭10在孔內發生轉動。
把固定元件插入到孔內,第二細長槽28或每個第二細長槽28允許牆上插頭10在它的第一端18附近進行膨脹,第一細長槽26或每個第一細長槽26允許牆上插頭10在第二端22附近進行膨脹。這種膨脹增大了肋條34與孔的內表面之間的摩擦接合。這還使得倒刺30與孔的內表面摩擦接合。這種摩擦接合可防止牆上插頭10在孔內發生移動,並且確保了牆上插頭10被牢固地安裝在孔內。
尤其是,倒刺30的臺肩32阻止牆上插頭10相對於孔向外移動。肋條34也阻止牆上插頭10相對於孔向外移動,這是由於加強元件36或每個加強元件36可阻止每個肋條34發生偏斜,從而確保了肋條34與孔的內表面保持摩擦接觸。
由於內腔14相對於主體12的縱軸線A是傾斜的,因此固定元件可以相對於孔的縱軸線成一角度被牢固地固定在一孔內。這樣,當使固定元件以一個角度進入一孔內通過一物品中的固定位置內不對齊的孔,可以把固定元件牢固地固定住。
由於內腔14沿著主體12的縱軸線在第一槽26或每條第一槽26的至少一部分上延伸,於是在把一固定元件插入到牆上插頭10內,第一槽26或每條第一槽26就促使牆上插頭10圍繞牆上插頭周圍沿所有方向膨脹。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插入到牆中的孔或腔內的牆上插頭,包括一具有一內腔的細長主體,該內腔在主體的第一端具有一開口;位於主體的第一端的轉動裝置,該轉動裝置是可操作的,以便當把細長主體放置在所述孔或腔內時,允許細長主體被轉動,所述開口偏離於主體的縱軸線,所述內腔相對於主體的縱軸線是傾斜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牆上插頭,其中,所述轉動裝置包括一設置在所述主體的所述第一端的向外延伸的突片。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牆上插頭,其中,所述主體呈截錐形,其直徑從所述主體的所述第一端朝著所述主體的第二端逐漸減小。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牆上插頭,其中,設置有一沿徑向向外延伸的突緣,該突緣從所述主體的所述第一端沿徑向向外延伸。
5.根據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牆上插頭,其中,所述主體包括一條或多條第一細長槽,第一細長槽穿過所述主體的側壁從所述主體的第二端沿軸向延伸。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牆上插頭,其中,所述傾斜的內腔沿著所述主體的所述縱軸線在第一細長槽或每條第一細長槽的至少一部分長度上延伸。
7.根據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牆上插頭,其中,所述主體包括一條或多條第二細長槽,第二細長槽穿過所述主體的側壁從所述主體的所述第一端沿軸向延伸。
8.根據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牆上插頭,其中,所述主體包括多個沿周向延伸的肋條,這些肋條在所述主體的所述第一端等間距被間隔開。
9.根據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牆上插頭,其中,所述主體包括多個沿周向延伸的倒刺,這些倒刺在所述主體的第二端等間距被間隔開。
10.一種在這裡參照附圖所描述的和/或在附圖中所表示出的牆上插頭。
全文摘要
一種用於插入到牆中的孔或腔內的牆上插頭(10),包括具有一內腔(14)的一細長主體(12),該內腔在主體的第一端(18)具有一開口;位於主體的第一端的轉動裝置(16),該轉動裝置是可操作的,以便當把細長主體放置在孔或腔內時,允許細長主體被轉動,開口(20)偏離於主體的縱軸線,內腔相對於主體的縱軸線是傾斜的。
文檔編號F16B13/12GK1668854SQ03816774
公開日2005年9月14日 申請日期2003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02年6月14日
發明者西蒙·J·斯基林斯, 保羅·S·赫普沃思 申請人:特納智慧財產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