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abr反應器和斜板沉澱池一體化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09:49:36 3
專利名稱:一種abr反應器和斜板沉澱池一體化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ABR反應器設計領域,特別涉及一種ABR反應器和斜板沉澱池一
體化裝置。
背景技術:
ABR反應器(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厭氧折板反應器)被稱為第三代厭氧反應器,是美國史丹福大學的McCarty教授及其同事在20世紀80年代在厭氧生物轉盤反應器的基礎上所研發的一種新型高效厭氧反應器,其特點是在反應器內設置一系列垂直放置的折流板,ABR被分隔成幾個串聯的隔室,每個隔室都可以看作一個相對獨立的上流式厭氧汙泥床(UASB)。進水通過折流板的引導上下流動,在此過程中與反應器內的活性汙泥相接觸,使得水中的有機物得以逐漸去除。ABR反應器具有良好的水力流態,並且通過構造上的改進,可使其中的水流大多呈推流與完全混合流相結合的複合型流態,因而具有高的反應器容積利用率,可獲得較強的處理能力。另外ABR反應器還具有良好的生物固體的截留能力,可使一個反應器內微生物在不同的區域內生長,與不同階段的進水相接觸,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生物相的分離,從而可穩定和提高設施的處理效果。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在高負荷條件下因大量產生的氣體的劇烈混合作用,很容易造成汙泥的流失,使得ABR反應器對高負荷的汙水中的處理能力受到極大的影響。因此,需要提供一種可增強汙泥截留效果,能實現汙泥回流,且不增加佔地的ABR 反應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ABR反應器和斜板沉澱池一體化裝置,其能實現汙泥回流,有效地強化汙泥截留能力,且不增加佔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一種ABR反應器和斜板沉澱池一體化裝置,包括ABR反應器和用於實現汙泥截留的斜板沉澱池,所述ABR反應器包括進水管、 進水槽、集氣管、進泥管和折流板,所述斜板沉澱池包括斜板、集泥區、出水槽、出泥管、排泥泵和出水管;所述ABR反應器的進水管設置於ABR反應器上端的側壁上,與內部的進水槽相連,進泥管設置於ABR反應器的底端,ABR反應器中部設置有若干個折流板;所述斜板沉澱池的斜板設置於ABR反應器的末端,並處於斜板沉澱池的上部,出水槽位於斜板的上端,出水管與出水槽相連,斜板沉澱池的集泥區在斜板沉澱池的底部,斜板沉澱池的出泥管一端插入集泥區,另一端通過排泥泵和ABR反應器的進泥管連接;ABR反應器和斜板沉澱池的頂部設置集氣管。為更好地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所述斜板沉澱池的出泥管設置於斜板沉澱池的側邊並豎直的插在集泥區的底部。作為優選,所述ABR反應器包括至少4個等間距折流板,既可以提高厭氧反應的效率,又能保證斜板沉澱池泥水分離的效果。[0008]所述斜板沉澱池的斜板設置於ABR反應器出水槽前,用於將汙泥和汙水分離,出水槽位於斜板的上端,用於將分離出來的汙水流出反應器;分離出來的汙泥沉澱至斜板沉澱池底部的集泥區,出泥管在斜板沉澱池的側邊豎直的插在集泥區的底部,集泥區的汙泥通過出泥管在排泥泵的作用下回流至ABR反應器進水槽的折流板處。此結構建造簡單,投資成本低,無需增加池體佔地,並且此結構還特別適用於現有ABR反應器的改造。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和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通過在ABR反應器末端加入斜板沉澱池,可以有效地實現汙泥截留,減少汙泥的流失,保證ABR反應器對高負荷汙水的處理能力。2、本實用新型通過排泥泵的作用將斜板沉澱池集泥區的汙泥輸送至ABR反應器進水槽的折流板處,使反應裝置達到汙泥回流的目的,保持反應器內高濃度的活性顆粒汙泥濃度。3、本實用新型通過ABR反應器和斜板沉澱池一體化裝置,其結構建造簡單,投資成本低,無需增加池體佔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實施例具體細節僅是為了說明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於此。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ABR反應器和斜板沉澱池一體化裝置,包括ABR反應器和用於實現汙泥截留的斜板沉澱池,所述ABR反應器包括進水管1、進水槽2、集氣管4、進泥管5和折流板3,所述斜板沉澱池包括斜板6、集泥區8、出水槽7、出泥管9、排泥泵10和出水管11 ; 所述ABR反應器的進水管1設置於ABR反應器上端的側壁上,與內部的進水槽2相連,進泥管5設置於ABR反應器的底端,ABR反應器中部設置有若干個折流板3 ;所述斜板沉澱池的斜板6設置於ABR反應器的末端,並處於斜板沉澱池的上部,出水槽7位於斜板6的上端, 出水管11與出水槽7相連,斜板沉澱池的集泥區8在斜板沉澱池的底部,斜板沉澱池的出泥管9 一端插入集泥區8,另一端通過排泥泵10和ABR反應器的進泥管5連接;ABR反應器和斜板沉澱池的頂部設置集氣管4。所述斜板沉澱池的出泥管9設置於斜板沉澱池的側邊並豎直的插在集泥區8的底部。在本實施例中ABR反應器包括4個等間距折流板3,既可以提高厭氧反應的效率, 又能保證斜板沉澱池泥水分離的效果。本實施例的實現原理是汙水通過ABR反應器的進水管1進入進水槽2中均勻配水,在折流板3的折流混合作用下,整個反應器內的水流以較慢的速度作水平流動,汙水與反應器中的顆粒汙泥充分接觸,產生的氣體通過頂部設置的集氣管4進行收集;隨後在ABR 反應器末端,攜帶汙泥顆粒的汙水自流至斜板沉澱池處,在斜板6的作用下,使汙泥得到有效沉降,防止顆粒汙泥隨水流出反應器,實現泥水分離,汙水溢流至出水槽7通過出水管11 流出反應器;在集泥區8沉澱的汙泥通過出泥管9排出,在排泥泵10的作用下,經進泥管5 回流至ABR反應器,實現汙泥回流,提高ABR反應器中的汙泥濃度。 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並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ABR反應器和斜板沉澱池一體化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ABR反應器和用於實現汙泥截留的斜板沉澱池,所述ABR反應器包括進水管、進水槽、集氣管、進泥管和折流板, 所述斜板沉澱池包括斜板、集泥區、出水槽、出泥管、排泥泵和出水管;所述ABR反應器的進水管設置於ABR反應器上端的側壁上,與內部的進水槽相連,進泥管設置於ABR反應器的底端,ABR反應器中部設置有若干個折流板;所述斜板沉澱池的斜板設置於ABR反應器的末端,並處於斜板沉澱池的上部,出水槽位於斜板的上端,出水管與出水槽相連,斜板沉澱池的集泥區在斜板沉澱池的底部,斜板沉澱池的出泥管一端插入集泥區,另一端通過排泥泵和ABR反應器的進泥管連接;ABR反應器和斜板沉澱池的頂部設置集氣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ABR反應器和斜板沉澱池一體化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斜板沉澱池的出泥管設置於斜板沉澱池的側邊並豎直的插在集泥區的底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ABR反應器和斜板沉澱池一體化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ABR 反應器包括至少4個等間距折流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ABR反應器和斜板沉澱池一體化裝置,包括ABR反應器和斜板沉澱池,ABR反應器包括進水管、進水槽、集氣管、進泥管和折流板,斜板沉澱池包括斜板、集泥區、出水槽、出泥管、排泥泵和出水管,斜板沉澱池的斜板設置於ABR反應器的末端,並處於斜板沉澱池的上部,出水槽位於斜板的上端,斜板沉澱池的集泥區在斜板沉澱池的底部,斜板沉澱池的出泥管一端插入集泥區,另一端通過排泥泵和ABR反應器的進泥管連接;ABR反應器和斜板沉澱池的頂部設置集氣管。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投資成本低,無需增加池體佔地,且可有效實現汙泥截留,並保持反應器內高濃度的活性汙泥,特別適合於對高負荷汙水的處理。
文檔編號C02F9/14GK201952330SQ20112002778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27日
發明者吳早春, 桂琪, 肖晶, 雒懷慶 申請人:廣州市環境保護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