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調節風量的空氣淨化器及其調節方法與流程
2023-05-31 09:33:11 2

本發明涉及空氣淨化裝置及其調節方法,具體為智能調節風量的空氣淨化器及其調節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大型室內空間的空氣淨化裝置,是通過在屋頂安裝多個風口,風口一般均勻安裝,不能根據室內人群分布進行及時調整,造成室內環境,尤其是人群集中區域空氣品質差,而人群稀少的區域則風口開啟造成很大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可以根據人群分布情況進行移動和調整風量的空氣淨化裝置及其調節方法。
具體的技術方案為:
智能調節風量的空氣淨化器,包括中央控制器、連接件(優選的結構為多根滑竿)、空氣淨化出風口和紅外感應器;所述的多根滑竿一端相互連接在中心點,呈發射狀連接,中心點安裝在人群最密集區,每根滑竿長度根據室內形狀決定;
所述的每根滑竿上安裝有多個,優選三個的空氣淨化出風口,每根滑竿上靠近中心點的空氣淨化出風口相互之間通過風管連接形成中心淨化圈;
每根滑竿上中間的空氣淨化出風口相互之間通過風管連接形成中級淨化圈;
每根滑竿上最外的空氣淨化出風口相互之間通過風管連接形成外圍淨化圈;
所述的空氣淨化出風口由驅動裝置驅動在滑竿上移動;所有的空氣淨化出風口分別與中央控制器連接;中心淨化圈、中級淨化圈、外圍淨化圈分別與進風總管連接;優選地,驅動裝置從空氣淨化器的電源共用電源接口。
所述的每根滑竿上還安裝有對應滑竿個數的感應器,優選三個滑竿對應三個紅外感應器,每根滑竿上靠近中心點的紅外感應器形成中心監測圈,中心監測圈位於中心淨化圈內;
每根滑竿上中間的紅外感應器形成中級監測圈,中級監測圈位於中心淨化圈和中級淨化圈之間;
每根滑竿上最外的紅外感應器形成外圍監測圈,外圍監測圈位於中級淨化圈和外圍淨化圈之間;
所有的紅外感應器分別通過數據線與中央控制器連接。
所述的空氣淨化出風口,包括支架,支架套在滑竿上,支架上端連接有滾輪,滾輪由驅動裝置驅動在滑竿的凹槽內滾動;所述的支架內壁兩側分別有滾珠,風管固定在支架下端,風管上開有出風口,出風口處鉸接有擋風板。
智能調節風量的空氣淨化器的調節方法,包括以下過程:
中心監測圈對室內人群最密集區進行監控,中心監測圈有n個紅外感應器,並將n個中心監控值發送到中央控制器,將n個中心監控值進行排序,其中大於或等於預設中心值的有m個中心監控值,其餘n-m個中心監控值小於預設中心值;
這m個中心監控值的紅外感應器所在滑竿上中心淨化圈的空氣淨化出風口分別向遠離中心點方向移動;移動距離根據這n個中心監控值大小排序決定,中心監控值最大,移動距離最大,移動距離數值根據滑竿長度決定,不超過中級監測圈;然後這n個開啟空氣淨化出風口;
其餘n-m個中心監控值的紅外感應器所在滑竿上中心淨化圈的空氣淨化出風口,分別向靠近中心點移動;移動距離根據這n-m個中心監控值大小排序決定,中心監控值最小,移動距離最大,移動距離數值根據滑竿長度決定,不進入中心監測圈內;然後這n-m個開啟空氣淨化出風口;
間隔設定的時間後,再次對n個中心監控值進行排序,如果還有中心監控值大於或者等於預設中心值,按照上述步驟,重新調整;如果中心監控值全部小於預設中心值,中心淨化圈上所有的空氣淨化出風口歸位,並關閉;此處設置一個時間計數器,在一定時間內重複啟動監控;優選30-200分鐘為時間間隔;
同理,中級監測圈上的紅外感應器對中級監測圈和中心監測圈之間的人群進行監控,根據中級監控值調整中級淨化圈上的空氣淨化出風口移動,中級淨化圈上的空氣淨化出風口移動範圍在中級監測圈和中心監測圈之間;
同理,外圍監測圈上的紅外感應器對外圍監測圈和中級監測圈之間的人群進行監控,根據外圍監控值調整外圍淨化圈上的空氣淨化出風口移動,外圍淨化圈上的空氣淨化出風口移動範圍在外圍監測圈和中級監測圈之間。
本發明提供的智能調節風量的空氣淨化器及其調節方法,將室內圍繞人群最密集區的中心區域,將室內分割成中心圈、中級圈和外圍圈三個區域,分別進行監控,並且對各圈上的空氣淨化出風口進行移動,根據監控數值,調整各圈上空氣淨化出風口形成的淨化圈形狀和大小,有針對性的進行密集人群部位進行空氣淨化。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局部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智能調節風量的空氣淨化器,包括中央控制器、多根滑竿1、空氣淨化出風口3和紅外感應器5;所述的多根滑竿1一端相互連接在中心點,呈發射狀連接,中心點安裝在人群最密集區,每根滑竿1長度根據室內形狀決定;
所述的每根滑竿1上安裝有三個空氣淨化出風口3,每根滑竿1上靠近中心點的空氣淨化出風口相互之間通過風管4連接形成中心淨化圈;
每根滑竿1上中間的空氣淨化出風口相互之間通過風管4連接形成中級淨化圈;
每根滑竿1上最外的空氣淨化出風口相互之間通過風管4連接形成外圍淨化圈;
所述的空氣淨化出風口3由驅動裝置驅動在滑竿1上移動;所有的空氣淨化出風口3分別與中央控制器連接;中心淨化圈、中級淨化圈、外圍淨化圈分別與進風總管2連接;
所述的每根滑竿1上還安裝有三個紅外感應器5,每根滑竿1上靠近中心點的紅外感應器形成中心監測圈,中心監測圈位於中心淨化圈內;
每根滑竿1上中間的紅外感應器形成中級監測圈,中級監測圈位於中心淨化圈和中級淨化圈之間;
每根滑竿1上最外的紅外感應器形成外圍監測圈,外圍監測圈位於中級淨化圈和外圍淨化圈之間;
所有的紅外感應器5分別通過數據線6與中央控制器連接。
如圖2所示,所述的空氣淨化出風口3,包括支架33,支架33套在滑竿1上,支架33上端連接有滾輪32,滾輪32由驅動裝置31驅動在滑竿1的凹槽內滾動;所述的支架33內壁兩側分別有滾珠34,風管4固定在支架11下端,風管4上開有出風口35,出風口35處鉸接有擋風板36。
智能調節風量的空氣淨化器的調節方法,包括以下過程:
中心監測圈對室內人群最密集區進行監控,中心監測圈有n個紅外感應器,並將n個中心監控值發送到中央控制器,將n個中心監控值進行排序,其中大於或等於預設中心值的有m個中心監控值,其餘n-m個中心監控值小於預設中心值;
這m個中心監控值的紅外感應器所在滑竿上中心淨化圈的空氣淨化出風口分別向遠離中心點方向移動;移動距離根據這n個中心監控值大小排序決定,中心監控值最大,移動距離最大,移動距離數值根據滑竿長度決定,不超過中級監測圈;然後這n個開啟空氣淨化出風口;
其餘n-m個中心監控值的紅外感應器所在滑竿上中心淨化圈的空氣淨化出風口,分別向靠近中心點移動;移動距離根據這n-m個中心監控值大小排序決定,中心監控值最小,移動距離最大,移動距離數值根據滑竿長度決定,不進入中心監測圈內;然後這n-m個開啟空氣淨化出風口;
間隔設定的時間後,再次對n個中心監控值進行排序,如果還有中心監控值大於或者等於預設中心值,按照上述步驟,重新調整;如果中心監控值全部小於預設中心值,中心淨化圈上所有的空氣淨化出風口歸位,並關閉;此處設置一個時間計數器,在30分鐘內重複啟動監控;
同理,中級監測圈上的紅外感應器對中級監測圈和中心監測圈之間的人群進行監控,根據中級監控值調整中級淨化圈上的空氣淨化出風口移動,中級淨化圈上的空氣淨化出風口移動範圍在中級監測圈和中心監測圈之間;
同理,外圍監測圈上的紅外感應器對外圍監測圈和中級監測圈之間的人群進行監控,根據外圍監控值調整外圍淨化圈上的空氣淨化出風口移動,外圍淨化圈上的空氣淨化出風口移動範圍在外圍監測圈和中級監測圈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