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主小車岸橋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09:38:31 1
本發明涉及起重機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能同時起吊多個貨櫃的岸橋。
背景技術:
隨著貨櫃船泊的不斷大型化和貨櫃吞吐量的急劇增長,對貨櫃碼頭的快速裝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能提升岸橋的裝卸速度,能同時起吊多個貨櫃的岸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岸橋能夠同時對兩個貨櫃進行裝卸,例如能同時起吊兩個40英尺標準貨櫃的雙40岸橋。現有的雙40岸橋一般採用兩種方式來實現兩個貨櫃的同時作業:
第一種方式是岸橋具有兩套起升機構,兩套吊具由兩套起升機構分別驅動。該種方式由於吊具和起升機構是獨立運行的,因此作業是具有較好的靈活性。缺點是小車的體積和重量會增加。即使只使用其中的一套吊具,另一套不作業的吊具也需要跟隨小車移動,使得整體的能耗較高。
第二種方式岸橋只安裝一套起升機構,小車具有兩套吊具,小車的兩套吊具共用起升機構。因為只使用一套起升機構,因此小車自身的體積和重量基本不變,只需要使用一個功率較大的電機就能起吊兩套吊具。但該方案的缺陷也同樣明顯,兩套吊具各自的姿態如傾轉和迴轉控制困難,只使用一個吊具時,另一個吊具需要拆除。過大的電機容量等造成了單吊具作業時的能源浪費。
在雙吊具作業頻率不高的碼頭,或者需要頻繁切換雙吊具和單吊具作業的碼頭,現有技術中使用的雙吊具起吊方案的缺點都比較顯著,操作不夠靈活、能耗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具有兩部主小車,能夠方便地實現雙吊具起吊的雙主小車岸橋。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雙主小車岸橋,在岸橋的大梁上具有兩部主小車,主小車用於對船舶的裝卸,兩部主小車具有各自獨立的起升機構和吊具,兩部主小車各自獨立運行,或者,兩部主小車互相連接,吊具也互相連接,兩部主小車合併運行。
在一個實施例中,兩部主小車包括前小車和後小車,前小車靠近海側,後小車靠近陸側。
在一個實施例中,兩部小車獨立運行,其中後小車不作業,後小車停靠在大梁上靠近陸側的區域,前小車沿大梁運行作業,後小車停靠在前小車的作業區域以外。
在一個實施例中,兩部小車獨立運行,其中前小車不作業,前小車停靠在大梁上靠近海側的區域,後小車沿大梁運行作業,前小車停靠在後小車的作業區域以外。
在一個實施例中,前小車和後小車上的吊具是伸縮式吊具。
本發明的雙主小車岸橋在大梁上配置兩部主小車,兩部主小車各自具有獨立的起升機構和吊具。兩部小車可以通過小車的互連,和吊具的互連合併運行,進行雙吊具作業。兩部主小車也可以各自獨立運行,在獨立運行時,不作業的小車移動至大梁上陸側或者海側的端部,不影響另一部小車的正常作業。該雙主小車岸橋在單吊具作業時僅使用一部小車、一套起升機構和一套吊具,能耗與普通單主小車岸橋相同。該雙主小車岸在作業靈活性和能耗上均比現有的雙吊具岸橋有較大改善。
附圖說明
本發明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徵、性質和優勢將通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的描述而變的更加明顯,在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始終表示相同的特徵,其中:
圖1揭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雙主小車岸橋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1所示,圖1揭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雙主小車岸橋的結構圖。如圖所示,該雙主小車岸橋在岸橋的大梁上具有兩部主小車,大梁由前大梁103和後大梁104組成。兩部主小車包括前小車101和後小車102,前小車101靠近海側,後小車102靠近陸側。此處需要說明,本發明中的主小車101和102是指布置在大梁上,用於對船舶的裝卸的小車。現有的岸橋上只具有一部運行於大梁上,對船舶進行裝卸的主小車。有部分岸橋會在副梁上布置副小車,副小車與主小車形成雙小車的岸橋。但副小車用於對地面運輸設備進行裝卸,其運行的位置和功能與主小車不同。需要強調的是,本發明的岸橋具有兩部運行於大梁上,對船舶進行裝卸的主小車。本發明的岸橋也可以繼續配備副小車,由此形成三小車的配置。
回到圖1,兩部主小車具有各自獨立的起升機構和吊具。前小車101上配備有第一吊具105,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吊具105是伸縮式吊具。後小車102上配備有第二吊具106,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二吊具106也是伸縮式吊具。
本發明的雙主小車岸橋的兩部主小車可以各自獨立運行,或者,兩部主小車互相連接,吊具也互相連接,兩部主小車合併運行。由此,本發明的雙主小車岸橋形成三種作業模式:
第一種模式:雙主小車合併運行。
前小車101和後小車102互相連接,兩部小車共同沿大梁同步前進或者後退。第一吊具105以及第二吊具106也互相連接,兩部吊具也同步運行,同步升降。這樣,兩部主小車合併運行,能同時對雙吊具進行作業。此處需要說明,前小車101和後小車102之間以硬連接互連,第一吊具105以及第二吊具106也以硬連接互連。同時,兩部主小車的作業系統以軟連接(軟體同步)互連,使得兩部主小車能夠實現機械設備和作業系統的完全同步,形成單部小車的作業效果。合併作業的兩部主小車沿作業路徑111在船舶109和地面作業交接區110之間進行貨櫃運輸,兩部主小車實現雙吊具作業。地面作業交接區110可以包括中轉平臺、副小車、地面運輸設備等,這部分與現有的,例如具有門架小車(也稱為副小車)的岸橋類似,此處不再描述。
第二種模式:單主小車運行,前小車作業,後小車不作業。
前小車101和後小車102車獨立運行。後小車102不作業,後小車102停靠在大梁上靠近陸側的區域,通常,後小車102會停靠在後大梁104的陸側端,以為前小車101的作業流出足夠的空間。前小車101沿大梁運行作業,後小車102停靠在前小車的作業區域以外。前小車101沿作業路徑111在船舶109和地面作業交接區110之間進行貨櫃運輸,前小車101和第一吊具105實現單吊具作業。地面作業交接區110可以包括中轉平臺、副小車、地面運輸設備等,這部分與現有的岸橋類似,此處不再描述。
第三種模式:單主小車運行,後小車作業,前小車不作業。
前小車101和後小車102車獨立運行。前小車101不作業,前小車101停靠在大梁上靠近海側的區域,通常,前小車101會停靠在前大梁103的海側端,以為後小車102的作業流出足夠的空間。後小車102沿大梁運行作業,前小車101停靠在前小車的作業區域以外。後小車102沿作業路徑111在船舶109和地面作業交接區110之間進行貨櫃運輸,後小車102第二吊具106實現單吊具作業。地面作業交接區110可以包括中轉平臺、副小車、地面運輸設備等,這部分與現有的岸橋類似,此處不再描述。
本發明的雙主小車岸橋在大梁上配置兩部主小車,兩部主小車各自具有獨立的起升機構和吊具。兩部小車可以通過小車的互連,以及吊具的互連合併運行,進行雙吊具作業。兩部主小車也可以各自獨立運行,在獨立運行時,不作業的小車移動至大梁上陸側或者海側的端部,不影響另一部小車的正常作業。該雙主小車岸橋在單吊具作業時僅使用一部小車、一套起升機構和一套吊具,能耗與普通單主小車岸橋相同。該雙主小車岸在作業靈活性和能耗上均比現有的雙吊具岸橋有較大改善。
上述實施例是提供給熟悉本領域內的人員來實現或使用本發明的,熟悉本領域的人員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發明思想的情況下,對上述實施例做出種種修改或變化,因而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被上述實施例所限,而應該是符合權利要求書提到的創新性特徵的最大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