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船舶用海水過濾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21:18:51
本發明涉及一種船舶汙水處理設備,尤其涉及一種船舶用海水過濾裝置。
背景技術:
船舶算是在水路航運方面的交通工具,通常航運的時間較長,在船舶在航運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的汙水。由於現在水汙染非常嚴重,因此在將船舶內的汙水排入到海或江河海內之前,必須對汙水進行處理,以其達到排放標準,但是現有的汙水處理設備,多是針對陸地上使用,其佔地面積大,操作流程複雜,處理費用高,維護不便。因此,應該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船舶用海水過濾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船舶用海水過濾裝置,包括外殼,外殼內設有濾筒,濾筒底部連通沉澱區,外殼側壁上設有進水口,外殼與濾筒形成的環形腔內設有環形濾網,濾筒的內壁上設有吸附層,濾筒的中間設有毛刷輥,毛刷輥的上部連接有旋轉軸,沉澱區內設有沉澱池,沉澱池一側設有出水口,沉澱池底部設有出料口連通進水口。
外殼上設有控制旋轉軸的電機。
沉澱區底部設有支撐腳。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與現有技術相比所達到的優點是:結構簡單, 使用方便,處理船舶汙水方便快速。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
以上附圖中:1-外殼,2-濾筒,3-沉澱區,4-進水口,5-環形腔,6-環形濾網,7-吸附層,8-毛刷輥,9-旋轉軸,10-沉澱池,11-出水口,12-出料口,13-電機,14-支撐腳。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船舶用海水過濾裝置,包括外殼1,外殼1內設有濾筒2,濾筒2底部連通沉澱區3,外殼1側壁上設有進水口4,外殼1與濾筒2形成的環形腔5內設有環形濾網6,濾筒2的內壁上設有吸附層7,濾筒2的中間設有毛刷輥8,毛刷輥8的上部連接有旋轉軸9,沉澱區3內設有沉澱池10,沉澱池10一側設有出水口11,沉澱池10底部設有出料口12連通進水口4。
外殼1上設有控制旋轉軸9的電機13。
沉澱區3底部設有支撐腳14。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海水經過外殼1上的進水口4進入到外殼1內,經過環形濾網6的粗濾,進入到濾筒2內,經過吸附層7和毛刷輥8的清洗、吸附,使得海水得到再次過濾,後從濾筒2內進入到沉澱區3內的沉澱池10進行沉澱,並排出使用,經過沉澱依舊含有雜質的海水可經過出料口12進入到進水口4進行再次過濾,工作效率高且結構簡單, 使用方便,處理海水方便快速。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涉及一種船舶用海水過濾裝置,包括外殼,外殼內設有濾筒,濾筒底部連通沉澱區,外殼側壁上設有進水口,外殼與濾筒形成的環形腔內設有環形濾網,濾筒的內壁上設有吸附層,濾筒的中間設有毛刷輥,毛刷輥的上部連接有旋轉軸,沉澱區內設有沉澱池,沉澱池一側設有出水口,沉澱池底部設有出料口連通進水口。本發明的優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處理船舶汙水方便快速。
技術研發人員:陳晶;徐星;卞麗平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江蘇力盛船舶設備製造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6.03.05
技術公布日:2017.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