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治療皮膚潰瘍的護創液的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5-31 15:11:56 3
本發明屬於外科用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治療皮膚潰瘍的護創液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皮膚潰瘍是各種原因引起的皮膚慢性感染性潰瘍,是由於組織缺血、壞死所引起的皮膚或點膜缺損,再加上局部組織營養狀態差,血液循環障礙以及抵抗力低下,出現反覆感染,形成惡性循環。因其遷延不愈及愈後極易復發等特點,成為臨床醫學中較難治癒的典型。
護創敷料護理液的主要成分為銀離子、高分子保護劑(明膠)、去離子水形成的膠體分散系,銀離子不僅能殺滅細菌和病毒旳繁殖體,還可以殺死真菌。銀離子的殺菌機理是銀離子帶正電荷,病原微生物帶負電荷,正負電荷相吸附摧毀了細菌的呼吸酶,一種不可逆反應在細胞內的酶系統發生,使致病微生物迅速被殺滅。明膠在傷口表面形成保護層,使傷口處於潮溼環境的時間延長,因此可以讓銀離子緩慢釋放在傷口內,使創面處於無菌環境中的時間被延長。但現有護創敷料護理液對於皮膚潰瘍的療效不是很理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用於治療皮膚潰瘍的護創液的製備方法,所得護創液能促進創面癒合、改善潰瘍症狀,安全性觀察表面本發明的護創液對皮膚及黏膜無不良反應。
一種用於治療皮膚潰瘍的護創液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以重量份計,將殼聚糖8~15份加至醋酸溶液10份中,攪拌條件下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3~7份、聚乙烯醇縮丁醛2~8份和檸檬酸0.6~1.5份,分散,得到混合液A;
步驟2,以重量份計,將海藻酸鈉4~9份加至去離子水10份中,超聲,5~10℃靜置5~10min,得到混合液B;
步驟3,以重量份計,將硼砂0.5~1.4份、冰片0.2~0.8份、蜂蠟0.1~0.4份加至去離子水2~4份中,攪拌,得到混合液C;
步驟4,以重量份計,將混合液C加至混合液B中,攪拌,調節pH至7.0~8.0,加入混合液A、矽油1.2~2.5份、組氨酸0.3~0.8份和木質素0.2~0.6份,高速攪拌,靜置,即得。
進一步地,步驟1中分散條件為10~20℃、500~700rpm、10~15min。
進一步地,步驟2中超聲條件為70~120W、20~30min。
進一步地,步驟3中攪拌條件為200~400rpm、15~25min。
進一步地,步驟4中用5~10wt%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至7.0~8.0。
進一步地,步驟4中還需要加入卵磷脂0.2~0.5份。
本發明的護創液能促進創面癒合、改善潰瘍症狀,安全性觀察表面本發明的護創液對皮膚及黏膜無不良反應。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用於治療皮膚潰瘍的護創液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以重量份計,將殼聚糖8份加至醋酸溶液10份中,攪拌條件下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3份、聚乙烯醇縮丁醛2份和檸檬酸0.6份,分散,得到混合液A;
步驟2,以重量份計,將海藻酸鈉4份加至去離子水10份中,超聲,5℃靜置10min,得到混合液B;
步驟3,以重量份計,將硼砂0.5份、冰片0.2份、蜂蠟0.1份加至去離子水2份中,攪拌,得到混合液C;
步驟4,以重量份計,將混合液C加至混合液B中,攪拌,調節pH至7.0~8.0,加入混合液A、矽油1.2份、組氨酸0.3份和木質素0.2份,高速攪拌,靜置,即得。
其中,步驟1中分散條件為10℃、500rpm、15min;步驟2中超聲條件為70W、30min;步驟3中攪拌條件為200rpm、25min;步驟4中用5wt%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至7.0~8.0。
實施例2
一種用於治療皮膚潰瘍的護創液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以重量份計,將殼聚糖11份加至醋酸溶液10份中,攪拌條件下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5份、聚乙烯醇縮丁醛3份和檸檬酸0.9份,分散,得到混合液A;
步驟2,以重量份計,將海藻酸鈉7份加至去離子水10份中,超聲,6℃靜置7min,得到混合液B;
步驟3,以重量份計,將硼砂0.7份、冰片0.5份、蜂蠟0.3份加至去離子水3份中,攪拌,得到混合液C;
步驟4,以重量份計,將混合液C加至混合液B中,攪拌,調節pH至7.0~8.0,加入混合液A、矽油1.7份、組氨酸0.5份和木質素0.5份,高速攪拌,靜置,即得。
其中,步驟1中分散條件為15℃、600rpm、15min;步驟2中超聲條件為90W、25min;步驟3中攪拌條件為300rpm、20min;步驟4中用8wt%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至7.0~8.0。
實施例3
一種用於治療皮膚潰瘍的護創液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以重量份計,將殼聚糖14份加至醋酸溶液10份中,攪拌條件下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6份、聚乙烯醇縮丁醛3份和檸檬酸1.3份,分散,得到混合液A;
步驟2,以重量份計,將海藻酸鈉7份加至去離子水10份中,超聲,8℃靜置5min,得到混合液B;
步驟3,以重量份計,將硼砂1.1份、冰片0.7份、蜂蠟0.3份加至去離子水3份中,攪拌,得到混合液C;
步驟4,以重量份計,將混合液C加至混合液B中,攪拌,調節pH至7.0~8.0,加入混合液A、矽油2.1份、組氨酸0.7份和木質素0.5份,高速攪拌,靜置,即得。
其中,步驟1中分散條件為10℃、500rpm、15min;步驟2中超聲條件為70W、30min;步驟3中攪拌條件為200rpm、25min;步驟4中用5wt%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至7.0~8.0。
實施例4
一種用於治療皮膚潰瘍的護創液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以重量份計,將殼聚糖15份加至醋酸溶液10份中,攪拌條件下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7份、聚乙烯醇縮丁醛8份和檸檬酸1.5份,分散,得到混合液A;
步驟2,以重量份計,將海藻酸鈉9份加至去離子水10份中,超聲,10℃靜置5min,得到混合液B;
步驟3,以重量份計,將硼砂1.4份、冰片0.8份、蜂蠟0.4份加至去離子水4份中,攪拌,得到混合液C;
步驟4,以重量份計,將混合液C加至混合液B中,攪拌,調節pH至7.0~8.0,加入混合液A、矽油2.5份、組氨酸0.8份和木質素0.6份,高速攪拌,靜置,即得。
其中,步驟1中分散條件為20℃、700rpm、10min;步驟2中超聲條件為120W、20min;步驟3中攪拌條件為400rpm、15min;步驟4中用10wt%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至7.0~8.0。
實施例5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3的區別在於:步驟4中還需要加入卵磷脂0.2~0.5份。
一種用於治療皮膚潰瘍的護創液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以重量份計,將殼聚糖14份加至醋酸溶液10份中,攪拌條件下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6份、聚乙烯醇縮丁醛3份和檸檬酸1.3份,分散,得到混合液A;
步驟2,以重量份計,將海藻酸鈉7份加至去離子水10份中,超聲,8℃靜置5min,得到混合液B;
步驟3,以重量份計,將硼砂1.1份、冰片0.7份、蜂蠟0.3份加至去離子水3份中,攪拌,得到混合液C;
步驟4,以重量份計,將混合液C加至混合液B中,攪拌,調節pH至7.0~8.0,加入混合液A、矽油2.1份、組氨酸0.7份、卵磷脂0.2份和木質素0.5份,高速攪拌,靜置,即得。
其中,步驟1中分散條件為10℃、500rpm、15min;步驟2中超聲條件為70W、30min;步驟3中攪拌條件為200rpm、25min;步驟4中用5wt%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至7.0~8.0。
選取病例90例,診斷標準參照《皮膚性病學》,指由於局限性的皮膚或點膜缺損所形成的創面,可達真皮或者更深的位置。年齡18~70歲,病程在半年,潰蕩面積大於0.05cm2,小於25cm2。
首先在潰瘍面用無菌生理鹽水溶液輕試,有組織壞死的地方,必須清除壞死的組織,隆起的肉芽組織,使用刮匙用搔爬方式去除過度生長的肉芽組織。
治療Ⅰ組:清創後先將實施例3的護創液噴於創面,隔日更換。
治療Ⅱ組:清創後先將實施例5的護創液噴於創面,隔日更換。
對照組:清創後使用殼聚糖敷料塗覆,隔日更換。
三組患者均以15天為一療程,2個療程後行療效評定。
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發)《中醫外科病症診斷療效標準》、衛生部制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南》的療效分級標準:
痊癒:潰瘍面癒合,臨床症狀消失;
顯效:潰瘍面70%以上縮小,臨床症狀基本消失;
有效:潰瘍面30%以上縮小,臨床症狀有所改善;
無效:治療兩個療程,潰瘍面縮小30%以下或無變化,或擴大,臨床症狀幾乎無改善。
總有效率=(痊癒+顯效+有效)/總例數* 100%。
結果如下:
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皮損面積、色澤、新生肉芽組織、潰瘍深度等局部症狀恢復均優對照組,說明本發明的護創液能促進創面癒合、改善潰瘍症狀,安全性觀察表面本發明的護創液對皮膚及黏膜無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