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ip網絡的路由發布方法及自治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22:41:11 1
一種 ip 網絡的路由發布方法及自治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IP網絡的路由發布方法及自治系統,該IP網絡的路由發布方法用於對自治系統的入流量和出流量進行負載均衡,針對自治系統的入流量,使用路由的MED屬性來進行負載均衡,針對自治系統的出流量,使用路由的Local_Pref屬性來進行負載均衡。本發明能夠實現自治系統的入流量和出流量的最大負載均衡,且能夠保證自治系統間數據流到達的有序性。
【專利說明】一種IP網絡的路由發布方法及自治系統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傳輸【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IP網絡的路由發布方法及自治系統。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的互連協議(IP,Internet Protocol)骨幹網絡多採用外部邊界網關協議 (EBGP,External Border Gateway Protocol)實現不同自治系統(AS,Autonomous System) 間的互通,採用內部邊界網關協議(IBGP,Inner Border Gateway Protocol)在自治系統內 部承載業務。在自治系統內為保證IBGP對等體之間的連通性,通常把其中一臺或者多臺路 由器作為路由反射器(RR,Route Reflector),其它路由器作為客戶機(Client)與路由反射 器之間建立IBGP連接。路由反射器在客戶機之間傳遞(反射)路由信息,而客戶機之間不需 要建立IBGP連接。又為了保證網絡安全,自治系統間使用兩對路由器來消除單點隱患。
[0003] 典型的IP骨幹網絡的組網模型如圖1所示,骨幹網絡包括兩個自治系統ASl和 AS2, ASl包括路由器Rll和R12,路由器Rll和R12是ASl的邊界路由器,AS2包括路由器 R21、R22和R23,路由器R21和R22是AS2的邊界路由器,路由器R23是R21、R22的IBGP對 等體(可以通過路由反射器建立的IBGP連接),路由器R11、R21和路由器R12、R22分別建立 EBGP連接實現自治系統間的雙通路通信。
[0004] 由於邊界網關協議(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具有選擇最優路由的特性, 因此BGP協議必然會選擇唯一一條最優的路由。對於ASl的入流量來說,假設路由器R21 的Router-ID較路由器R22的小(同一自治系統內的路由器Router-ID不會相同),儘管AS2 中存在兩條到ASl的通路,但路由器R23隻會選擇下一條是路由器R21的路由作為到達ASl 的最優路由,從而導致AS2到ASl的兩條鏈路中,一條鏈路的入流量極1?,而另一條鏈路的 入流量則幾乎為零。對於AS2的出流量來說,假設路由器R21的Router-ID較路由器R22的 小,儘管AS2中存在兩條到ASl的通路,但路由器R23隻會選擇下一條是路由器R21的路由 作為到達ASl的最優路由,從而導致AS2到ASl的兩條鏈路中,一條鏈路的出流量極高,而 另一條鏈路的出流量則幾乎為零。這種入流量和出流量的偏向極大地困擾著網絡運營商。
[0005] 現有技術中,可以通過對路由器配置BGP虛擬下一跳技術來規避這種因路由偏 向而產生的入流量和出流量偏向問題。BGP虛擬下一跳技術是等價多路徑路由(ECMP, Equal-cost multi-path routing)的一種,是靠內部網關協議(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等價多路徑路由來實現自治系統間的負載均衡。它實際上是在自治系統間的多 條鏈路上輪流發送數據包,這種負載平衡通常不能適應大輻變化的網絡延遲,帶來數據包 到達順序錯亂等問題。因為跨設備等價多路徑路由不能保證數據在自治系統間傳輸的有序 性,所以不能保證目的IP位址相同的數據流按序到達。
【發明內容】
[0006]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IP網絡的路由發布方法及自治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 中採用BGP虛擬下一跳技術來解決因自治系統流量偏向時帶來的數據流到達亂序的問題。
[0007]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IP網絡的路由發布方法,用於對自治系統的 入流量進行負載均衡,所述自治系統包括第一邊界路由器和第二邊界路由器,所述方法包 括:
[0008]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向第二自治系統發布所述自治系統的所有路由,其中,所述 路由的多出口標識MED屬性為第一數值;
[0009]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按照路由網段所含IP位址數量的多少,從大到小順序向所 述第二自治系統發布所述自治系統的所有路由,其中,將第一個發布的路由的MED屬性設 置為第二數值,將第二個發布的路由的MED屬性設置為第三數值,所述第一數值位於所述 第二數值和所述第三數值之間;對於剩餘的待發布路由,發布時比較第一 IP位址數量之和 與第二IP位址數量之和,所述第一 IP位址數量之和為已發布的MED屬性為第二數值的所 有路由的IP位址數量之和,所述第二IP位址數量之和為已發布的MED屬性為第三數值的 所有路由的IP位址數量之和,若所述第一 IP位址數量之和小於或等於所述第二IP位址 數量之和,將所述待發布路由的MED屬性設置為所述第二數值,否則,將所述待發布路由的 MED屬性設置為所述第三數值;
[0010] 其中,所述第二自治系統中的路由器接收到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和所述第二邊界 路由器發布的多條相同路由時,選擇MED屬性小的路由作為最佳路由。
[0011] 優選地,當所述自治系統撤銷某一路由時,所述方法還包括:
[0012]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直接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撤銷待撤銷的路由;
[0013]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撤銷所述待撤銷的路由,並更新所述自 治系統的所有路由,並重新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發布更新後的所述自治系統的所有路由;
[0014] 其中,所述第二自治系統中的路由器接收到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同一邊界路由器發 布過來的相同路由時,以最新接收到的路由為準。
[0015] 優選地,當所述自治系統撤銷某一路由時,所述方法還包括:
[0016]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和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直接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撤銷待撤 銷的路由。
[0017] 優選地,當所述自治系統新增路由時,所述方法還包括:
[0018]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發布新增路由,其中,所述新增路由的 MED屬性設置為所述第一數值;
[0019]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根據所述新增路由更新所述自治系統的所有路由,並重新向 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發布更新後的所述自治系統的所有路由;
[0020] 其中,所述第二自治系統中的路由器接收到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同一邊界路由器發 布過來的相同路由時,以最新接收到的路由為準。
[0021] 優選地,當所述自治系統新增路由時,所述方法還包括:
[0022]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發布新增路由,其中,所述新增路由的 MED屬性設置為所述第一數值;
[0023]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發布所述新增路由,發布所述新增路由 時,比較所述第一 IP位址數量之和與所述第二IP位址數量之和,若所述第一 IP位址數量 之和小於或等於所述第二IP位址數量之和,將所述新增路由的MED屬性設置為所述第二數 值,否則,將所述新增路由的MED屬性設置為所述第三數值。
[0024]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IP網絡的路由發布方法,用於對自治系統的出流量進行負載 均衡,所述自治系統包括第一邊界路由器和第二邊界路由器,所述方法包括:
[0025]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發布從第二自治系統接收 到的所有路由,其中,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將發布的路由的LocalPref屬性設置為第四數 值;
[0026]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按照路由網段所含IP位址數量的多少,從大到小順序向所 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發布從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接收到的所有路由,其中,將第一個 發布的路由的Local_Pref屬性設置為第五數值,將第二個發布的路由的Local_Pref屬性 設置為第六數值,所述第四數值位於所述第五數值和所述第六數值之間;對於剩餘的待發 布的路由,發布時比較第三IP位址數量之和與第四IP位址數量之和,所述第三IP位址數 量之和為已發布的LocalPref屬性為第五數值的所有路由的IP位址數量之和,所述第四 IP位址數量之和為已發布的LocalPref屬性為第六數值的所有路由的IP位址數量之和, 若所述第三IP位址數量之和小於或等於所述第四IP位址數量之和,將所述待發布的路由 的LocalPref屬性設置為所述第五數值,否則,將所述待發布的路由的LocalPref屬性設 置為所述第六數值;
[0027] 其中,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接收到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和所述第二邊界 路由器發布的多條相同路由時,選擇LocalPref屬性大的路由作為最佳路由。
[0028] 優選地,當所述自治系統接收到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撤銷某一路由的通知時,所述 方法還包括:
[0029]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直接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撤銷待撤銷的路由;
[0030]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撤銷所述待撤銷的路由,並 更新從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接收到的所有路由,並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重新發布 更新後的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的所有路由;
[0031] 其中,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接收到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同一邊界路由器發 布過來的相同路由時,以最新接收到的路由為準。
[0032] 優選地,當所述自治系統接收到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撤銷某一路由的通知時,所述 方法還包括:
[0033]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和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直接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 器撤銷待撤銷的路由。
[0034] 優選地,當所述自治系統接收到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發送的新增路由時,所述方法 還包括:
[0035]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發布所述新增路由,其中,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將所述新增路由的LocalPref屬性設置為所述第四數值;
[0036]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根據所述新增路由更新從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接收到的所有 路由,並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重新發布更新後的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的所有路 由;
[0037] 其中,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接收到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同一邊界路由器發 布過來的相同路由時,以最新接收到的路由為準。
[0038] 優選地,當所述自治系統接收到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發送的新增路由時,所述方法 還包括:
[0039]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發布所述新增路由,其中,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將所述新增路由的LocalPref屬性設置為所述第四數值;
[0040]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發布所述新增路由,發布所 述新增路由時,比較所述第三IP位址數量之和與所述第四IP位址數量之和,若所述第三IP 地址數量之和小於或等於所述第四IP位址數量之和,將所述新增路由的LocalPref屬性 設置為所述第五數值,否則,將所述新增路由的LocalPref屬性設置為所述第六數值。
[0041]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自治系統,包括:
[0042] 第一邊界路由器,用於向第二自治系統發布所述自治系統的所有路由,其中,所述 路由的多出口標識MED屬性設置為第一數值;
[0043] 第二邊界路由器,用於按照路由網段所含IP位址數量的多少,從大到小順序向所 述第二自治系統發布所述自治系統的所有路由,其中,將第一個發布的路由的MED屬性設 置為第二數值,將第二個發布的路由的MED屬性設置為第三數值,所述第一數值位於所述 第二數值和所述第三數值之間;對於剩餘的待發布路由,發布時比較第一 IP位址數量之和 與第二IP位址數量之和,所述第一 IP位址數量之和為已發布的MED屬性為第二數值的所 有路由的IP位址數量之和,所述第二IP位址數量之和為已發布的MED屬性為第三數值的 所有路由的IP位址數量之和,若所述第一 IP位址數量之和小於或等於所述第二IP位址 數量之和,將所述待發布路由的MED屬性設置為所述第二數值,否則,將所述待發布路由的 MED屬性設置為所述第三數值。
[0044] 優選地,當所述自治系統撤銷某一路由時,
[0045]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還用於直接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撤銷待撤銷的路由;
[0046]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還用於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撤銷所述待撤銷的路由,並更 新所述自治系統的路由,並重新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發布更新後的所述自治系統的所有路 由。
[0047] 優選地,當所述自治系統撤銷某一路由時,
[0048]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還用於直接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撤銷待撤銷的路由;
[0049]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還用於直接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撤銷所述待撤銷的路由。
[0050] 優選地,當所述自治系統新增路由時,
[0051]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還用於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發布新增路由,其中,所述新增 路由的MED屬性設置為所述第一數值;
[0052]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還用於根據所述新增路由更新所述自治系統的所有路由, 並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重新發布更新後的所述自治系統的所有路由。
[0053] 優選地,當所述自治系統新增路由時,
[0054]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還用於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發布新增路由,其中,所述新增 路由的MED屬性設置為所述第一數值;
[0055]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還用於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發布所述新增路由,發布所述 新增路由時,比較所述第一 IP位址數量之和與所述第二IP位址數量之和,若所述第一 IP 地址數量之和小於或等於所述第二IP位址數量之和,將所述新增路由的MED屬性設置為所 述第二數值,否則,將所述新增路由的MED屬性設置為所述第三數值。
[0056]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自治系統,包括:
[0057] 第一邊界路由器,用於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發布從第二自治系統接收 到的所有路由,其中,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將發布的路由的LocalPref屬性設置為第四數 值;
[0058] 第二邊界路由器,用於按照路由網段所含IP位址數量的多少,從大到小順序向所 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發布從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接收到的所有路由,其中,將第一個 發布的路由的Local_Pref屬性設置為第五數值,將第二個發布的路由的Local_Pref屬性 設置為第六數值,所述第四數值位於所述第五數值和所述第六數值之間;對於剩餘的待發 布的路由,發布時比較第三IP位址數量之和與第四IP位址數量之和,所述第三IP位址數 量之和為已發布的LocalPref屬性為第五數值的所有路由的IP位址數量之和,所述第四 IP位址數量之和為已發布的LocalPref屬性為第六數值的所有路由的IP位址數量之和, 若所述第三IP位址數量之和小於或等於所述第四IP位址數量之和,將所述待發布的路由 的LocalPref屬性設置為所述第五數值,否則,將所述待發布的路由的LocalPref屬性設 置為所述第六數值。
[0059] 優選地,當所述自治系統接收到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撤銷某一路由的通知時,
[0060]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還用於直接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撤銷待撤銷的 路由;
[0061]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還用於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撤銷所述待撤銷的 路由,並更新從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接收到的所有路由,並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 重新發布更新後的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的所有路由。
[0062] 優選地,當所述自治系統接收到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撤銷某一路由的通知時,
[0063]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還用於直接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撤銷待撤銷的 路由;
[0064]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還用於直接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撤銷所述待撤 銷的路由。
[0065] 優選地,當所述自治系統接收到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發送的新增路由時,
[0066]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還用於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發布所述新增路 由,其中,所述新增路由的LocalPref屬性設置為所述第四數值;
[0067]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還用於根據所述新增路由更新從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接收到 的所有路由,並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重新發布更新後的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的所 有路由。
[0068] 優選地,當所述自治系統接收到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發送的新增路由時,
[0069]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還用於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發布所述新增路 由,其中,所述新增路由的LocalPref屬性設置為所述第四數值;
[0070]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還用於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發布所述新增路 由,發布所述新增路由時,比較所述第三IP位址數量之和與所述第四IP位址數量之和, 若所述第三IP位址數量之和小於或等於所述第四IP位址數量之和,將所述新增路由的 LocalPref屬性設置為所述第五數值,否則,將所述新增路由的LocalPref屬性設置為所 述第六數值。
[0071] 優選地,所述自治系統還包括:
[0072] 第三路由器,用於接收到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和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發布的多條 相同路由時,選擇Local_Pref屬性大的路由作為最佳路由。
[0073]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74] 能夠實現自治系統的入流量或出流量的最大負載均衡,且能夠保證自治系統間數 據流到達的有序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75] 圖1為典型的IP骨幹網絡的組網模型示意圖;
[0076]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IP網絡的路由發布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0077]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四的IP網絡的路由發布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78] 下面對本發明的路由發布方法的原理進行說明。
[0079] 因為BGP都是按網段發布路由的,網段所含的IP位址數量皆是2"個(11為網絡掩 碼),所以BGP發布的所有網段所含的IP位址數量具有2"倍數關係,其中,η彡0, n=0表示 IP位址數量一樣多,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把BGP發布的所有網段分成2組,以達到最平均:
[0080] 假設網段為有限隊列:
[0081] X1, · · ·,X1, X2, · · ·,X2, · · ·,Χη,· · ·,Xn(n 彡 1,Xi 的數量為 個,i=l,2. · · η),
[0082] 且滿足 Xi = 2°% Onj 彡 1,η 彡 i 彡 j 彡 I);
[0083] 可以採用下述方法將網段分成最為平均的兩組:
[0084] 1)對隊列中最小的X1,使得2% = X2且2m彡ai,則隊列中去掉
【權利要求】
1. 一種IP網絡的路由發布方法,用於對自治系統的入流量進行負載均衡,所述自治系 統包括第一邊界路由器和第二邊界路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向第二自治系統發布所述自治系統的所有路由,其中,所述路由 的多出口標識MED屬性為第一數值;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按照路由網段所含IP位址數量的多少,從大到小順序向所述第 二自治系統發布所述自治系統的所有路由,其中,將第一個發布的路由的MED屬性設置為 第二數值,將第二個發布的路由的MED屬性設置為第三數值,所述第一數值位於所述第二 數值和所述第三數值之間;對於剩餘的待發布路由,發布時比較第一IP位址數量之和與第 二IP位址數量之和,所述第一IP位址數量之和為已發布的MED屬性為第二數值的所有路 由的IP位址數量之和,所述第二IP位址數量之和為已發布的MED屬性為第三數值的所有 路由的IP位址數量之和,若所述第一IP位址數量之和小於或等於所述第二IP位址數量之 和,將所述待發布路由的MED屬性設置為所述第二數值,否則,將所述待發布路由的MED屬 性設置為所述第三數值; 其中,所述第二自治系統中的路由器接收到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和所述第二邊界路由 器發布的多條相同路由時,選擇MED屬性小的路由作為最佳路由。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IP網絡的路由發布方法,其特徵在於,當所述自治系統撤銷某 一路由時,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直接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撤銷待撤銷的路由;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撤銷所述待撤銷的路由,並更新所述自治系 統的所有路由,並重新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發布更新後的所述自治系統的所有路由; 其中,所述第二自治系統中的路由器接收到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同一邊界路由器發布過 來的相同路由時,以最新接收到的路由為準。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IP網絡的路由發布方法,其特徵在於,當所述自治系統撤銷某 一路由時,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和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直接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撤銷待撤銷的 路由。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IP網絡的路由發布方法,其特徵在於,當所述自治系統新增路 由時,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發布新增路由,其中,所述新增路由的MED屬性設置為所述第一數值;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根據所述新增路由更新所述自治系統的所有路由,並重新向所述 第二自治系統發布更新後的所述自治系統的所有路由; 其中,所述第二自治系統中的路由器接收到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同一邊界路由器發布過 來的相同路由時,以最新接收到的路由為準。
5. 如權利要1所述的IP網絡的路由發布方法,其特徵在於,當所述自治系統新增路由 時,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發布新增路由,其中,所述新增路由的MED屬性設置為所述第一數值;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發布所述新增路由,發布所述新增路由時, 比較所述第一IP位址數量之和與所述第二IP位址數量之和,若所述第一IP位址數量之和 小於或等於所述第二IP位址數量之和,將所述新增路由的MED屬性設置為所述第二數值, 否則,將所述新增路由的MED屬性設置為所述第三數值。
6. -種IP網絡的路由發布方法,用於對自治系統的出流量進行負載均衡,所述自治系 統包括第一邊界路由器和第二邊界路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發布從第二自治系統接收到的 所有路由,其中,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將發布的路由的LocalPref屬性設置為第四數值;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按照路由網段所含IP位址數量的多少,從大到小順序向所述自 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發布從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接收到的所有路由,其中,將第一個發布 的路由的LocalPref屬性設置為第五數值,將第二個發布的路由的LocalPref屬性設置 為第六數值,所述第四數值位於所述第五數值和所述第六數值之間;對於剩餘的待發布的 路由,發布時比較第三IP位址數量之和與第四IP位址數量之和,所述第三IP位址數量之 和為已發布的LocalPref屬性為第五數值的所有路由的IP位址數量之和,所述第四IP 地址數量之和為已發布的LocalPref屬性為第六數值的所有路由的IP位址數量之和,若 所述第三IP位址數量之和小於或等於所述第四IP位址數量之和,將所述待發布的路由的 LocalPref?屬性設置為所述第五數值,否則,將所述待發布的路由的LocalPref?屬性設置 為所述第六數值; 其中,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接收到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和所述第二邊界路由 器發布的多條相同路由時,選擇LocalPref屬性大的路由作為最佳路由。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IP網絡的路由發布方法,其特徵在於,當所述自治系統接收到 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撤銷某一路由的通知時,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直接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撤銷待撤銷的路由;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撤銷所述待撤銷的路由,並更新 從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接收到的所有路由,並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重新發布更新 後的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的所有路由; 其中,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接收到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同一邊界路由器發布過 來的相同路由時,以最新接收到的路由為準。
8.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IP網絡的路由發布方法,其特徵在於,當所述自治系統接收到 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撤銷某一路由的通知時,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和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直接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撤 銷待撤銷的路由。
9.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IP網絡的路由發布方法,其特徵在於,當所述自治系統接收到 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發送的新增路由時,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發布所述新增路由,其中,所述 第一邊界路由器將所述新增路由的LocalPref屬性設置為所述第四數值;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根據所述新增路由更新從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接收到的所有路由, 並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重新發布更新後的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的所有路由; 其中,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接收到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同一邊界路由器發布過 來的相同路由時,以最新接收到的路由為準。
10. 如權利要6所述的IP網絡的路由發布方法,其特徵在於,當所述自治系統接收到所 述第二自治系統發送的新增路由時,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發布所述新增路由,其中,所述 第一邊界路由器將所述新增路由的LocalPref屬性設置為所述第四數值;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發布所述新增路由,發布所述新 增路由時,比較所述第三IP位址數量之和與所述第四IP位址數量之和,若所述第三IP地 址數量之和小於或等於所述第四IP位址數量之和,將所述新增路由的LocalPref屬性設 置為所述第五數值,否則,將所述新增路由的LocalPref屬性設置為所述第六數值。
11. 一種自治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 第一邊界路由器,用於向第二自治系統發布所述自治系統的所有路由,其中,所述路由 的多出口標識MED屬性設置為第一數值; 第二邊界路由器,用於按照路由網段所含IP位址數量的多少,從大到小順序向所述第 二自治系統發布所述自治系統的所有路由,其中,將第一個發布的路由的MED屬性設置為 第二數值,將第二個發布的路由的MED屬性設置為第三數值,所述第一數值位於所述第二 數值和所述第三數值之間;對於剩餘的待發布路由,發布時比較第一IP位址數量之和與第 二IP位址數量之和,所述第一IP位址數量之和為已發布的MED屬性為第二數值的所有路 由的IP位址數量之和,所述第二IP位址數量之和為已發布的MED屬性為第三數值的所有 路由的IP位址數量之和,若所述第一IP位址數量之和小於或等於所述第二IP位址數量之 和,將所述待發布路由的MED屬性設置為所述第二數值,否則,將所述待發布路由的MED屬 性設置為所述第三數值。
12. 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自治系統,其特徵在於,當所述自治系統撤銷某一路由時,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還用於直接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撤銷待撤銷的路由;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還用於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撤銷所述待撤銷的路由,並更新所 述自治系統的路由,並重新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發布更新後的所述自治系統的所有路由。
13. 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自治系統,其特徵在於,當所述自治系統撤銷某一路由時,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還用於直接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撤銷待撤銷的路由;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還用於直接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撤銷所述待撤銷的路由。
14. 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自治系統,其特徵在於,當所述自治系統新增路由時,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還用於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發布新增路由,其中,所述新增路由 的MED屬性設置為所述第一數值;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還用於根據所述新增路由更新所述自治系統的所有路由,並向 所述第二自治系統重新發布更新後的所述自治系統的所有路由。
15. 如權利要11所述的自治系統,其特徵在於,當所述自治系統新增路由時,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還用於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發布新增路由,其中,所述新增路由 的MED屬性設置為所述第一數值;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還用於向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發布所述新增路由,發布所述新增 路由時,比較所述第一IP位址數量之和與所述第二IP位址數量之和,若所述第一IP位址 數量之和小於或等於所述第二IP位址數量之和,將所述新增路由的MED屬性設置為所述第 二數值,否則,將所述新增路由的MED屬性設置為所述第三數值。
16. 一種自治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 第一邊界路由器,用於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發布從第二自治系統接收到的 所有路由,其中,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將發布的路由的LocalPref屬性設置為第四數值; 第二邊界路由器,用於按照路由網段所含IP位址數量的多少,從大到小順序向所述自 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發布從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接收到的所有路由,其中,將第一個發布 的路由的LocalPref屬性設置為第五數值,將第二個發布的路由的LocalPref屬性設置 為第六數值,所述第四數值位於所述第五數值和所述第六數值之間;對於剩餘的待發布的 路由,發布時比較第三IP位址數量之和與第四IP位址數量之和,所述第三IP位址數量之 和為已發布的LocalPref屬性為第五數值的所有路由的IP位址數量之和,所述第四IP 地址數量之和為已發布的LocalPref屬性為第六數值的所有路由的IP位址數量之和,若 所述第三IP位址數量之和小於或等於所述第四IP位址數量之和,將所述待發布的路由的 LocalPref?屬性設置為所述第五數值,否則,將所述待發布的路由的LocalPref?屬性設置 為所述第六數值。
17. 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自治系統,其特徵在於,當所述自治系統接收到所述第二自 治系統撤銷某一路由的通知時,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還用於直接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撤銷待撤銷的路 由;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還用於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撤銷所述待撤銷的路 由,並更新從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接收到的所有路由,並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重 新發布更新後的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的所有路由。
18. 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自治系統,其特徵在於,當所述自治系統接收到所述第二自 治系統撤銷某一路由的通知時,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還用於直接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撤銷待撤銷的路 由;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還用於直接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撤銷所述待撤銷的 路由。
19. 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自治系統,其特徵在於,當所述自治系統接收到所述第二自 治系統發送的新增路由時,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還用於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發布所述新增路由,其 中,所述新增路由的LocalPref屬性設置為所述第四數值;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還用於根據所述新增路由更新從所述第二自治系統接收到的所 有路由,並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重新發布更新後的所述第二自治系統的所有路 由。
20. 如權利要16所述的自治系統,其特徵在於,當所述自治系統接收到所述第二自治 系統發送的新增路由時, 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還用於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發布所述新增路由,其 中,所述新增路由的LocalPref屬性設置為所述第四數值; 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還用於向所述自治系統中的其他路由器發布所述新增路由,發 布所述新增路由時,比較所述第三IP位址數量之和與所述第四IP位址數量之和,若所述 第三IP位址數量之和小於或等於所述第四IP位址數量之和,將所述新增路由的Local Pref屬性設置為所述第五數值,否則,將所述新增路由的LocalPref屬性設置為所述第六 數值。
21.如權利要16所述的自治系統,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第三路由器,用於接收到所述第一邊界路由器和所述第二邊界路由器發布的多條相同 路由時,選擇Local_Pref屬性大的路由作為最佳路由。
【文檔編號】H04L12/803GK104378306SQ201310354763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4日
【發明者】張紅欣, 陳毓鋒, 餘越, 何杰, 胡國棟 申請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