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冷加熱控溫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22:35:21 2
製冷加熱控溫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製冷加熱控溫系統,包括換熱裝置,其一端依次連接有排氣閥、膨脹罐、單向閥、循環泵、第一中間換熱器、第一電子膨脹閥、第二中間換熱器、第一膨脹閥、第一氣液分離器、第三中間換熱器、第二膨脹閥、第二氣液分離器、冷凝器、油分離器、壓縮機、第三氣液分離器,第三氣液分離器連接至第一中間換熱器,第一中間換熱器的出口處通過第四管路連接至換熱裝置的另一端;第二氣液分離器底部和第三氣液分離器之間通安裝有第二電子膨脹閥;第三中間換熱器上部通過第二管路與第三氣液分離器連通;第二中間換熱器上部通過第三管路與第三氣液分離器連通。使用靈活。
【專利說明】製冷加熱控溫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控溫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製冷加熱控溫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的控溫裝置,通常採用製冷壓縮機技術往往不能從高溫直接進行降溫,當運用於高過55度工況下降溫,往往出現壓縮機保護或損壞。
[0003]另外,通過先經過冷卻水或冷風從高溫250度降溫到常溫,再開啟制冷機降溫到低溫段,雖然這種方式在高溫段比較節能,但是系統中需要安裝電磁閥、電動閥或氣動閥來切換,在低溫段時會因為風冷換熱器或水冷換熱器額外的散發冷量,導致系統降不到應有的溫度或需要加大制冷機的功率(在低溫段制冷機的效率較低,不節能)。因為循環系統中安裝有閥件,經常高溫低溫環境中使用降低使用壽命,增加系統風險。
[0004]控溫方式:一般採用控制系統出口溫度,因為反應釜等傳熱大滯後換熱裝置,控制系統出口溫度與實際目標要控制的溫度滯後性太大,往往出現控溫精度不良,上下波動過大,影響廣品品質。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 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生產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製冷加熱控溫系統,從而可以方便的實現大範圍工況工作,工作可靠性。
[0006]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7]—種製冷加熱控溫系統,包括換熱裝置,所述換熱裝置的一端通過第五管路依次連接有排氣閥、膨脹罐、單向閥、循環泵、第一中間換熱器、第一電子膨脹閥、第二中間換熱器、第一膨脹閥、第一氣液分離器、第三中間換熱器、第二膨脹閥、第二氣液分離器、冷凝器、油分離器、壓縮機、第三氣液分離器,所述第三氣液分離器連接至第一中間換熱器,所述第一中間換熱器的出口處通過第四管路連接至換熱裝置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管路上安裝有加熱管;所述第二氣液分離器底部和第三氣液分離器之間通過第一管路安裝有第二電子膨脹閥;所述第三中間換熱器上部通過第二管路與第三氣液分離器連通,所述第三中間換熱器上部還通過第六管路與第二氣液分離器頂部連通;所述第二中間換熱器上部通過第三管路與第三氣液分離器連通,所述第二中間換熱器上部還通過支路與第一氣液分離器頂部連通。
[0008]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0009]位於壓縮機和第三氣液分離器之間的管路上設置有第一溫度測控點和壓力測控
佔.[0010]所述加熱管處設置有第四溫度測控點;
[0011]所述第四管路上設置有第二溫度測控點;
[0012]所述第五管路上設置有第三溫度測控點;
[0013]所述換熱裝置內設置有第五溫度測控點。[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合理,操作與使用簡便,可以方便的使製冷劑在超高溫(零下110度一250度)的工況下線性降溫到低溫段,可靠性好,靈活。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其中:1、油分離器;2、壓縮機;3、第三氣液分離器;4、冷凝器;5、第二電子膨脹閥;6、第六管路;7、第二氣液分離器;8、第一管路;9、膨脹罐;10、第二管路;11、第二膨脹閥;12、第三中間換熱器;13、第三管路;14、第一氣液分離器;15、第一膨脹閥;16、第二中間換熱器;17、第一電子膨脹閥;18、第一中間換熱器;19、加熱管;20、第四管路;21、反應釜;22、第五管路;23、循環泵;24、單向閥;25、排氣閥;T、第一溫度測控點;Ρ、壓力測控點;Τ1、第二溫度測控點;Τ2、第三溫度測控點;Τ3、第四溫度測控點;Τ4、第五溫度測控點。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0019]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換熱裝置可以採用反應器、換熱器等設備,以下以反應釜為例。
[0020]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製冷加熱控溫系統,包括反應爸21,反應爸21的一端通過第五管路22依次連接有排氣閥25、膨脹罐9、單向閥24、循環泵23、第一中間換熱器18、第一電子膨脹閥17、第二中間換熱器16、第一膨脹閥15、第一氣液分離器14、第三中間換熱器12、第二膨脹閥11、第二氣液分離器7、冷凝器4、油分離器1、壓縮機2、第三氣液分離器3,第三氣液分離器3連接至第一中間換熱器18,第一中間換熱器18的出口處通過第四管路20連接至反應釜21的另一端,第四管路20上安裝有加熱管19 ;第二氣液分離器7底部和第三氣液分離器3之間通過第一管路8安裝有第二電子膨脹閥5 ;第三中間換熱器12上部通過第二管路10與第三氣液分離器3連通,第三中間換熱器12上部還通過第六管路6與第二氣液分離器7頂部連通;第二中間換熱器16上部通過第三管路13與第三氣液分離器3連通,第二中間換熱器16上部還通過支路與第一氣液分離器14頂部連通。
[0021]位於壓縮機2和第三氣液分離器3之間的管路上設置有第一溫度測控點T和壓力測控點P。
[0022]加熱管19處設置有第四溫度測控點Τ3。
[0023]第四管路20上設置有第二溫度測控點Tl。
[0024]第五管路22上設置有第三溫度測控點Τ2。
[0025]反應釜21內設置有第五溫度測控點Τ4。
[0026]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
[0027](一)循環系統:
[0028]I)、全密閉製冷加熱控溫系統與外接反應器(換熱器)相連接,全密閉製冷加熱控溫系統中出油口與反應器(換熱器)的下進口相連接,系統進油口與反應器(換熱器)的上出口相連接,使之構成一個密閉式循環系統。
[0029]2)、系統中的導熱油加注:將導熱油加注到膨脹罐9中,開啟排氣閥25,打開循環泵23,從膨脹槽中抽導熱油到系統中,同時將系統中的空氣排出,通過不斷的加注導熱油使系統中的空氣不斷的排出,直到系統中絕大部分的空氣排出,關閉排氣閥25。使構成一個不與空氣接觸的循環系統。(第一次排氣可能系統中有少許殘留空氣,通過幾次升降溫過程會順著膨脹過程將殘留空氣帶出)
[0030](二)製冷系統:
[0031]I)、當系統反饋信號顯示需要降溫時,系統啟動循環泵23和制冷機,通過導熱介質與製冷系統蒸發器中的製冷劑進行換熱,從而系統降溫。
[0032]2)、製冷系統工作:壓縮機2壓縮一油分離器I —冷凝器4冷凝一第二氣液分離器7 —第二膨脹閥11 —第三中間換熱器12 —第一氣液分離器14 —第一膨脹閥15 —第二中間換熱器16 —第一電子膨脹閥17 —第一中間換熱器18 —第三氣液分離器3 —回到壓縮機2 ;
[0033](二)加熱系統
[0034]當系統反饋信號顯示需要升溫恆溫控制時,系統啟動循環泵23和按需輸出加熱功率,使溫度控制在需要的範圍內。
[0035]實際使用過程中,製冷劑採用R404A、R508B和R14,其通過壓縮機2壓縮,進入油分離器1,然後在冷凝器4內混合後進入第二氣液分離器7內,液態的R404A進入第二膨脹閥11,然後進入第三中間換熱器12,變成氣態的R508B和R14通過第六管路6進入第三中間換熱器12,通過換熱作用,換成氣態的R404A進入第三氣液分離器3內,而R508B液化,R14氣化,兩者同時進入第一氣液分離器14,氣態的R14進入第二中間換熱器16,液態的R508B進入第一膨脹閥15後進入第二中間換熱器16,通過第二中間換熱器16的作用,液態的R14進入第一電子膨脹閥17後再進入第一中間換熱器18,而氣態的R508B進入第三氣液分離器3 ;最後通過第一中間換熱器18輸出最終所需溫度。
[0036]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三中間換熱器12、第二中間換熱器16和第一中間換熱器18實現逐級降溫。
[0037]以上描述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不是對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所限定的範圍參見權利要求,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權利要求】
1.一種製冷加熱控溫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換熱裝置,所述換熱裝置的一端通過第五管路(22)依次連接有排氣閥(25)、膨脹罐(9)、單向閥(24)、循環泵(23)、第一中間換熱器(18)、第一電子膨脹閥(17)、第二中間換熱器(16)、第一膨脹閥(15)、第一氣液分離器(14)、第三中間換熱器(12)、第二膨脹閥(11)、第二氣液分離器(7)、冷凝器(4)、油分離器(I)、壓縮機(2)、第三氣液分離器(3),所述第三氣液分離器(3)連接至第一中間換熱器(18),所述第一中間換熱器(18)的出口處通過第四管路(20)連接至換熱裝置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管路(20)上安裝有加熱管(19);所述第二氣液分離器(7)底部和第三氣液分離器(3)之間通過第一管路(8)安裝有第二電子膨脹閥(5);所述第三中間換熱器(12)上部通過第二管路(10 )與第三氣液分離器(3 )連通,所述第三中間換熱器(12 )上部還通過第六管路(6)與第二氣液分離器(7)頂部連通;所述第二中間換熱器(16)上部通過第三管路(13)與第三氣液分離器(3)連通,所述第二中間換熱器(16)上部還通過支路與第一氣液分離器(14)頂部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製冷加熱控溫系統,其特徵在於:位於壓縮機(2)和第三氣液分離器(3)之間的管路上設置有第一溫度測控點(T)和壓力測控點(P)。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製冷加熱控溫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加熱管(19)處設置有第四溫度測控點(T3)。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製冷加熱控溫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四管路(20)上設置有第二溫度測控點(Tl)。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製冷加熱控溫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五管路(22)上設置有第三溫度測控點(T2)。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製冷加熱控溫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換熱裝置內設置有第五溫度測控點(T4)。
【文檔編號】F25B49/02GK203798048SQ201420180951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5日
【發明者】顏厥枝 申請人:無錫冠亞恆溫製冷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