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生態文明建設(常態化建設提升城市文明新高度)
2023-06-22 21:08:39 2
大眾網·海報新聞 特約記者 孫磊 濰坊報導
文明城市建設沒有休止符。2017年,山東壽光市創建成為全國文明城市後,又踏上了在更高層次上推動文明城市建設管理的新徵程。圍繞「測評體系」「群眾滿意」兩條墨線,壽光市建立完善文明城市建設工作體系和運行機制,把文明城市測評指標轉化為日常工作目標,把文明城市標準落實為具體措施要求,努力建設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
牢固樹立「建設惠民」理念增進民生福祉
從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之始,壽光市就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測評缺什麼,就補什麼,群眾盼什麼,就幹什麼,最大限度回應群眾關切。開展了「離文明城市有多遠」大討論、「為文明城市獻一計」金點子徵集等活動,發放調查問卷50多萬份,徵集到市政公共設施缺、車輛停放秩序亂、小區環境衛生差等20多類1700多個問題。先後投入60多億元,建設了「兩館一中心」、鐵路公園等一批重點項目,城區綠地面積1798萬平方米,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 43.04%;規劃建設了人民醫院東城分院、中醫院和壽光二中、現代明德學校、世紀鳳華學校等,就醫難、入學難等問題得到全面緩解。
同時,實施了城區道路暢通、老舊小區改造、天然氣「鎮村通」、農村改廁、農村道路「戶戶通」工程等110多項民生工程,改造老舊小區147個,10多萬居民受益;城區斷頭路全部打通,新劃設機動車停車泊位5萬個、非機動車停車位20萬米,市民出行環境進一步改善;城區集貿市場全部實現規範升級,農村主要道路硬化、綠化實現全覆蓋,境內重點河流穩定達到地表水五類水質標準,空氣優良天數逐年增長,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
始終堅守 「成風化人」職責提升文明素養
壽光市強化主流價值引領,注重選題策劃,在媒體開設「文明城市創建在行動」「愛心壽光」等專題專欄,365天不斷線,累計刊播報導1500餘期,褒揚文明典型、曝光負面個體,營造了濃厚氛圍。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六進」工程,發放主題摺扇、對聯、燈籠50萬餘份,建成市、鎮、村三級價值觀主題公園(廣場)102處、主題景觀82處,在城鄉高擎起核心價值觀這面大旗。成立傳統文化宣教中心,組建400多人的傳統文化講師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學習經驗做法在全國第五屆、六屆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經驗交流大會推廣。
率先建成開通全國縣級首家「法信通·失信被執行人曝光臺」,開創了聯合懲戒失信行為新模式,曝光「老賴」2.7萬多人次,講文明、守信用成為社會共識。啟動「我的城市我的家」主題教育活動,設計實施黨員示範、倡導倡議、典型引領、桑梓情深、小城大愛、全民共建等10大類主題項目,先後開展「文明交通」「城鄉牽手」「我和我的祖國」等活動近千場次;常態化開展「道德模範」「文明市民」「感動壽光人物」「壽光好人」以及最美工匠、最美孝星等「12個100」最美系列推薦評選,設立500萬元道德關愛基金,探索建立了「九免一送」、定向幫扶等嘉許激勵機制,樹立起好人好報、德者有得的價值導向,2人入選全國道德模範,2人被評為「最美奮鬥者」,22人榮登「中國好人榜」,見賢思齊、崇德向善蔚成風氣。
緊緊抓住「全民參與」基礎凝聚建設合力
在機關層面,壽光市組織開展了「文明交通、黨員先行」志願服務活動,103個市直部門單位、3000多名幹部職工利用上班前、下班後各1個小時,輪流上街疏導交通、打掃衛生,為市民群眾作出了表率。在學校層面,組織開展了「小手拉大手、文明齊步走」「我為文明城市代言」等活動,20萬多個家庭自覺參與,遵守文明守則,踐行文明要求。在社會層面,成立市志願服務指導中心,組建市志願服務聯合會,組織開展「服務進社區、志願暖重陽」「冬暖——舊衣新送」「關愛環衛工」「書送希望」等活動1200多場次,廣大志願者主動請纓,活躍在文明城市建設最需要、市民最歡迎的地方,「紅馬甲」成為最亮麗的風景。
廣大群眾對文明城市建設工作始終給予了高度的理解、支持和配合,2萬多私家車主響應號召,張貼自律標識,文明行車、禮讓行人;農商銀行、新華書店、公交集團、萬達廣場、人民醫院、水務集團、巨澱文旅等15家單位加入「公益夥伴」行動計劃,從信貸、讀書、看報、出行、購物、就醫、用水、旅遊等方面拿出「真金白銀」,200多個沿街店鋪掛牌「愛心驛站」,6萬多市民主動加入「全民義工」,「我知曉、我參與」「我志願、我光榮」成為全民自發行動,註冊志願者達到20.3萬人,人口佔比達到1/5。
注重把握「機制建設」關鍵保持常態長效。
壽光市成立文明城市建設管理委員會,統籌調度文明城市建設管理工作;圍繞市政設施缺、交通出行堵、城鎮面貌醜、環境衛生髒、經營秩序亂、窗口服務慢、社區治理散、部門監管弱、群眾參與低、公益氛圍淡等問題,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會商、協同推進,先後制定出臺《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方案》《戶外廣告設置管理辦法》《「門前五包」責任制落實方案》《文明窗口優質服務競賽的意見》等,文明城市建設管理水平持續提升。
創新實施網格化管理,把城區劃分為4大責任片區、37個網格,15個鎮街以各自行政區域自成網格,四大班子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片區指揮,每個網格由一名市級領導和市直部門牽頭包靠,網格內問題由網格綜合協調督辦,職能部門分別認領解決。
建立「日督查、周通報、月調度、年考核」工作機制,先後下發督辦單500多份、通報122期,8個單位因工作不力被降低文明單位層級、5個單位被撤銷文明單位稱號。制定鎮村創建考核評價體系,把文明創建各項工作細化為「踐行村規民約、文化文明上牆」等10項內容,現場督導推動,全市文明達標村覆蓋率91.6%,2019年文明城市年度測評、鄉村文明行動重點工作測評成績均列全省第1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