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最火的寺廟(內蒙古香火最旺盛的十大寺廟)
2023-06-22 16:31:59
1、包頭市五當召旅遊區
五當召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石拐區東北約45公裡的吉忽倫圖蘇木五當溝內的大青山深處。五當召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A級旅遊景區。它與西藏的布達拉宮、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抗卜楞寺齊名,是中國藏傳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和內蒙古自治區最大藏傳佛教寺院。五當召的主體建築,以八大經堂(現存六座)、三座活佛邸和一幢安放本召歷世活佛舍利塔的靈堂組成;另有僧房六十餘間以及塔寺附屬建築,全部房舍二千五百餘間,佔地300多畝。
2、呼和浩特市五塔寺
金剛座舍利寶塔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東南部,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為五塔寺。建造於清朝雍正年間(公元18世紀)。 該塔以磚石為結構建造,塔高約13米,建造在臺基上的長方形金剛座,下面是須彌座,束腰部分是磚雕獅、象、法輪、金翅鳥、和金剛杵等圖案花紋;座身下部鑲嵌蒙、藏、梵三種文字所書的金剛經文,字體非常工整,刻工講究、細緻;上半部分是千佛龕,龕有一個佛像坐著,兩旁為寶瓶柱,龕上為梵文六個字的真言,南面正中開著券門,門旁是四大天王。
大召寺是中國內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區南部的一座大藏傳佛教寺院,屬於格魯派(黃教)。大召寺其中「召」為藏語寺廟之意。漢名原為「弘慈寺」,後改為「無量寺」。因為寺內供奉一座銀佛,又稱「銀佛寺」。大召寺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黃教寺院,也是蒙古地區僅晚於美岱召的蒙古人皈依黃教初期所建的大型寺院之一,在蒙古地區有大範圍的影響。大召不僅是一處佛教聖地,而且還是一處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輝煌的召廟建築、珍貴的文物和藝術品,以及神秘的恰木舞蹈和佛教音樂,構成了大召獨特的「召廟文化」。
4、廣福寺(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達茂旗百靈廟鎮)
廣福寺位於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百靈廟鎮,因該廟建於巴圖哈拉嘎地方,又稱為「巴圖哈拉嘎廟」(蒙古語,意為「堅固的關隘」),漢名「廣福寺」。百靈廟是由「貝勒因廟」的轉音異寫而來的。自此「廣福寺」形成五大學部的規模,專修和研討哲學、醫學、天文曆法學、密宗學等。除五大拉桑的建築外,在達爾罕貝勒的大力支持下,還先後修建了三大活佛府,五大倉以及五大廚房。至1942年,廣福寺共有僧房360間,舍利塔11座。
5、貝子廟
貝子廟,蒙古語名「班智達葛根廟」,漢名「崇善寺」。是內蒙古四大廟宇之一,位於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北部的「額爾敦陶力蓋」敖包南坡下。始建於清乾隆八年(1743年),歷經七代活佛精修而成,共耗費白銀174多萬兩。全廟共分五大殿,中為朝克沁(行政教務)殿,兩側分別為拉布楞(活佛)殿,卻日(哲學)殿,滿巴(醫務)殿和珠多都巴(天文數學)殿。 此外,貝子廟周圍還有十幾座小殿和兩千餘間喇嘛住宅,貝子廟建成後總面積達1.2平方公裡。
6、福因寺
位於賀蘭山中部阿拉善左旗木仁高勒蘇木(鄉)境內的福因寺,當地人也稱為「北寺」,是內蒙古阿拉善地區三大寺院系統(廣宗寺、延福寺、福因寺,都是藏傳佛教寺院)之一,這裡距離巴彥浩特鎮約30公裡。遊覽景區時,遊客可以步行遊玩,也可以乘坐景區內的觀光車。福因寺,是阿拉善王之子在皈依六世班禪後創建的,原名「準黑德」,始建於清朝嘉慶九年(1804年)。嘉慶十一年(1806年),阿拉善第五代王——瑪哈巴拉以寺院工程告竣上報當時的清朝中央政府理藩院,嘉慶皇帝賜名「福因寺」。
7、法輪寺(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法輪寺原為喀喇沁中旗王府札薩克家族家廟,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大城子鎮政府西院。 原系元臣濟拉瑪之後裔、喀喇沁部落蒙古王公的旗廟。為清代較著名的十大黃教寺廟之一。2013年5月3日,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法輪寺佔地2.2萬平方米,原有14幢主建築,8幢輔助建築。法輪寺最前面是一座長30米、寬20米的月臺、月臺兩側豎立旗杆。月臺後緊接天王殿,天王殿建在方形石臺基之上,單簷懸山三開間,內供四大天王塑像。
8、龍泉寺(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龍泉寺位於內蒙古喀喇沁旗錦山鎮西北三公裡,海拔1200米的獅子崖下。寺西15米處有古井一眼,古稱「龍泉」,常年泉水不枯,「龍泉寺」便由此而得名。1986年龍泉寺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門居前院牆正中,近方型,高六米,五脊頂,四簷角翹起. 。東西配殿前各立高3.2米螭首龜跌石碑一座,東為至正元年(1341年)所立「松州獅子崖龍泉寺住持慈光普濟大師然公道行碑」,碑文清晰,記敘「延祐四年安西鹹寧張智然大師見此地」『山明水秀,境物幽深,似於塵世相隔』,於是『去除瓦礫,剪剔荊榛。
9、吉祥福聚寺
吉祥福聚寺又名神龍寺休閒養生旅遊景區,始建於2006年,位於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樹林召鎮沙壩子村,佔地面積1820多畝,北距包頭45公裡,南距鄂爾多斯市東勝區38公裡,包茂高速、包西鐵路從旁穿過,距包茂高速不足5公裡,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屬於呼包鄂「金三角」一小時核心經濟圈。吉祥福聚寺休閒養生旅遊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佔地面積1820多畝,集觀光禮佛、休閒度假、種植採摘為一體,鄂爾多斯最大的宗教文化主題園區。
10、慈雲寺(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河區)
慈雲寺位於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新華鎮,寺院距巴彥淖爾市首府所在地臨河區僅49公裡,有兩條省級公路經過寺院,交通十分便利。寺院創建於1938年,作為緣起,時僅為一位張姓的大善人變盡家財建起的兩件土房,張善人曾預言寺院在過後將得逢大德高僧,在該寺廣傳聖教,紹隆佛祖家業,當時為漢傳佛教寺院。1945年曾增修大雄寶殿等三座佛殿,後由於年久失修和文革破壞,三間佛殿也幾近破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