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式俯臥位氣墊的製作方法
2023-06-22 03:05:5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輔助用器具,特別的是一種一體式俯臥位氣墊。
背景技術:
在眼病治療中實施的視網膜脫離術或黃斑裂孔玻璃體牆內注氣的患者,在手術後1-3個月需要俯臥位的休養,即患者需要長時間臉朝下趴臥在床上。為了減少患者在趴臥休養中的不舒適感,為了減少趴臥期間對呼吸、對心臟及胸部的壓迫,ZL201220532236.3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俯臥位的氣墊,該氣墊包括一個供人體上半身俯臥的充氣氣墊,和一個與其配套使用的頭部氣墊組成,兩者呈分離狀並要分別進行充氣後使用、這種組合式氣墊具有減少對患者臉部、心臟及胸部壓迫、減少患者俯臥時的疲勞的效果。但仍存在下述缺陷:第一、由於氣墊和頭墊是分離的,在配套使用時氣墊由於受壓面積大而不易移位,而頭墊由於受壓面積小易於向前或向左右移位,影響臉部墊放位置的準確性,進而易導致患者頭部失去支撐而下沉,不易患者舒適的俯臥休息;第二、由於氣墊與頭墊是分離的,存放、攜帶、使用過程中易遺忘;第三、要分別進行充氣,使用時不很方便;第四、頭墊與氣墊分離狀使得患者頸部和下巴部位易處於無支撐的懸空狀,不能很好定位和固定頭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一體式俯臥位氣墊,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點和不足,以使患者頭部能更穩定、更舒適,並得到全方位的支撐,具有良好的透氣性。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體式俯臥位氣墊,具有一個供人體上半部分俯臥的主氣墊,主氣墊開設有鏤空部,主氣墊內部設有相互貫通的充氣通道,與主氣墊上端連為一體的是頭部氣墊,頭部氣墊自身也設置有已鏤空部,鏤空部形狀與人臉部外輪廓形狀相適應,頭部氣墊的環狀氣道與主氣墊充氣通道相貫通。參見圖1。
由上述技術方案明顯看出,因為頭部氣墊與主氣墊連為一體且其內部充氣通道相互貫通,所以,患者俯臥時頭部氣墊不會產生任何方向的位移,提高了患者俯臥時的穩定性和舒適感,又不會導致患者頭部失去支撐而下沉,由於是一體式結構,使充氣變得快捷方便、不易遺失、便於攜帶和存放,患者頸部和下巴部位不會產生懸空狀態,使頭部能更好的被周邊定位。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高俯臥時頭部氣墊留有足夠呼吸空間和對整個臉部的通氣散熱效果。因此,其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在頭部氣墊的前側間隔設置有對稱分布的獨立凸起部。參見圖1和圖2。
獨立凸起部呈4個或6個分布在頭部氣墊環形封閉充氣通道壁的前側,其是搭接或粘接於充氣通道前側的單獨充氣的獨立氣囊。
獨立凸起部呈4或6個分布在頭部氣墊環形封閉充氣通道的前側,其是搭設或粘固在充氣通道壁前側的單獨墊塊。
由於獨立凸起部是按頭部氣墊在俯臥時受力狀況間隔對稱設置的,其具有一定凸起高度,因此,可以使頭部氣墊使用時靠向床部側有通風透氣間距,既保證患者有足夠的呼吸空間,又防止臉部呼出的廢氣能排出,使俯臥者在保證支撐穩定的前提下更加舒適,呼吸更加順暢。特別是單獨充氣的獨立氣囊,可以通過充氣的多少調整其墊起的高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是圖1的A-A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與附圖2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一體式俯臥位氣墊,具有一個供人體上半部分俯臥的主氣墊11,主氣墊11上開設有鏤空部112,主氣墊內部設有充氣通道113,主氣墊11上設置有充氣嘴111,與主氣墊11上端一體成型連為一體的是中部帶有鏤空部122的頭部氣墊12,頭部氣墊12的環形充氣通道與主氣墊內部充氣通道113相互貫通,頭部氣墊11的鏤空部122形狀與人體臉部外輪廓形狀相適應。參見圖1至圖2。
頭部氣墊12的前側間隔設置有對稱狀分布的獨立凸起部121。參見圖1至圖2。
獨立凸起部121呈4個或6個分布在頭部充氣墊環形封閉充氣通道壁的前側,獨立凸起部121是粘貼於充氣通道壁前側的輕質凸起塊。參見圖2。
獨立凸起部121呈4個或6個分布在頭部充氣墊環形封閉充氣通道壁的前側的獨立充放氣氣囊,獨立充氣囊上各設置有充氣嘴1211。參見圖2。
本實用新型中所屬的獨立凸起部121的主要作用是將頭部氣墊12抬起一定高度,以使其下部能有充足的新鮮氣體進入並使廢氣排出,以保證使用者俯臥時的呼吸順暢,並能有效防止人臉部的出汗。
本實用新型腫的獨立凸起部121可以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結構,一種為圖2左側的可單獨充氣的結構,此時,每個氣囊上各有一充氣嘴,可按墊起所需高度和舒適性進行充放氣,以頭墊高度也可調整。另一種是發泡類材料製成的單獨不重啟墊塊,如圖2右側。
上述兩種結構的獨立凸起與頭部氣墊之間連接可採用尼龍搭扣進行可拆式搭接,也可以粘接固定。
本實用新型中頭部充氣墊11的鏤空部形狀為橢圓形或瓜子狀。
本實用新型除了供病患者使用外,還可用於美容、按摩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