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衝南書房(受電視劇誤導紀曉嵐)
2023-06-22 14:33:21 1
電視劇是當今社會,人們精神寄託、文化娛樂的主要消遣對象。
可由於電視劇製作者的不嚴謹,在各個學術常識方面,會給我們產生很多誤導。
像大量琳琅滿目的清廷劇,玩忽史實,對康熙、雍正等帝王,勵精圖治、寬厚愛民等等,忘乎所以歌功頌德,把他們打造成了完美無缺的 聖賢。
讓觀眾潛移默化,把他們當成了無比偉大的聖君。
殊不知,那個時代,他們大興文字獄,雙手染滿了漢人的鮮血。
冷酷、殘忍等惡劣品質,充斥著他們的帝王生涯。
電視劇混淆視聽的方方面面還有很多,再比如,自我們出生,便被深深打上烙印的姓氏,在讀音上,電視劇中的人物,讓我們產生了很多錯訛。
《鐵齒銅牙紀曉嵐》等涉及到歷史人物紀曉嵐的電視劇,我想大家或多或少,都應該看過。
其中紀曉嵐的姓氏讀音,無一例外,都是錯的。
《倚天屠龍記》中的紀小芙也是如此。
我發現,但凡電視劇,涉及到姓氏「紀」的讀音,沒有一個是對的。
誠然,紀,與記同音,表示法度、紀念、紀年等諸多意思。
但作為姓氏,它的讀音卻變為了三聲,與擠同音。
我們這一帶姓此姓氏的人有不少,有很多村莊以其命名,如「紀屯」、「紀莊」、「紀村」等等。
而且,讀音都為「擠」。
如果不知情者,遇到這個姓氏的人,叫他們為紀(音記)某某,他們會老大的不高興。
就好像「解曉東」,你把人家叫成「姐曉東」,人家會樂意嗎?
紀在姓氏上的讀音,並不是方言錯訛所造成的。
像我們這裡,把賀姓,讀作「或」,把嶽姓,讀作「耀」,把「霍」姓,讀作「豁」。
還有一個「秘」姓,自稱為「倍」音。
這當然都是口語問題,產生的錯誤。
可「紀」不一樣,人家在字典上都是這麼標註的,作為姓氏,只能讀「擠」的音。
《笑傲江湖》是金庸先生後期的力作,多次被翻拍成影視劇,其中的主人公「令狐衝」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因為「令狐」這個姓氏太過生僻,大多數人都沒有接觸過這個姓氏的人,所以,在讀音上按字的正規讀法讀為「另狐」。
其實,這也是錯的。
根據歷史文獻以及相關姓氏書籍所載,「令狐」姓應該讀為「陵狐」,音二聲。
姓氏是家族血脈傳承的文化標誌,是族群間人與人的精神認同紐帶,潛藏著豐厚人文底蘊。
所以說,對每一個家族,乃至個人,都至關重要。
按禮法上講,姓氏的讀音命名,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情,如果讀錯,則是對人家很大的不尊敬,是以,往往與人交流時,在弄錯別人姓氏或讀音時,會被人家及時糾正。
拍電視劇,情況有些不同,或許整個劇組,都沒有那個姓氏的人,所以,不知原委,僅憑主觀意識去讀人物的姓。
可一旦讀錯,不免貽笑大方,也給眾多不知情的觀眾帶來誤導,更讓姓這個姓氏的人情以難堪。
希望影視製作者們引以為戒,對不常見的姓氏,要查查相關資料、字典,務求準確,別再重蹈紀曉嵐、令狐衝的覆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