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肥龍過江電影(肥龍過江超前點映)
2023-06-25 06:47:44 1
導讀:當院線電影有策略、有布局地向網際網路分流,「院轉網」的背後關涉的是怎樣的產業未來?
文 | 霓星
在這個特殊的春節檔,院線電影的發行模式正釋放出不一樣的可能性。
因為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唐人街探案3》《奪冠》等七部春節檔電影紛紛宣布撤檔,原本可能創下票房歷史記錄的春節檔一時降至冰點。
1月31日,愛奇藝與《肥龍過江》出品方同時宣布,原定於2月14日上映、由甄子丹主演的電影《肥龍過江》提檔至2月1日,以單點付費形式上線愛奇藝超前點映,業內談論許久的院線電影預先網播值此契機變成了現實。
相比此前《囧媽》在抖音、西瓜視頻等短視頻平臺免費播出的操作,愛奇藝《肥龍過江》的「超前點映」短期來看是在滿足用戶在非常時期的觀影需求,同時幫助片方拓寬收益渠道,另一方面則呈現出更長線的布局思路,其產業價值和未來應用空間值得探討。
「特殊」的春節檔,為什麼是
《肥龍過江》首開院線電影新玩法?
《囧媽》頗有爭議地解鎖網際網路首播,一時間讓院線電影的流媒體化路徑被推到行業關注的風口浪尖。但從行業的現實邏輯加以管窺,免費播出的模式更多是一種「救急」和營銷手段,並不能成為網際網路與院線電影良性互動的常態建制。
與之相對應的狀況是,當頭部長視頻平臺的付費機制漸臻成熟,多層付費和多元付費商業模式逐漸崛起,《肥龍過江》與愛奇藝首次試水超前點映也許會成為一種規範化動作的開端。
首先,《肥龍過江》的敢於試新離不開題材及其表達方式的普適價值。經典港產無釐頭喜劇 實力派演員的過癮動作戲 全新上線模式的《肥龍過江》,毫無疑問是適合春節檔「合家歡」氣氛的一個適切樣本。
正如本片導演王晶所說,《肥龍過江》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在陰霾中為大家送上一線陽光」。
電影講述了香港警察朱福龍受到事業愛情雙重打擊後暴飲暴食化身200斤胖子,奉命去國外查案的故事。香港實力派演員坐陣、反套路的人物造型加上認真嚴肅的動作場面,笑點都精準戳中影迷。不僅如此,影片還延續了香港動作電影真打實鬥的風格,不靠華麗的剪輯技巧和眼花繚亂的走位博人眼球,而是著重於動作力度和武功招式本身,密集的笑點和緊湊動作戲設計,「經典 創新」的框架結構,使影片在易於接受的同時,也營造出了新的觀影體驗。
另一方面,當傳播路徑由線下轉為線上,院線電影亦擁有了全新的打開方式,《肥龍過江》用豐富玩法營造出別樣的影像空間。來自網際網路的「超前點映」帶來的是得以延長的收益鏈條——單點付費的創新探索。有如傳統院線電影「一人一票」的準入門檻,用戶能以合適的價格在第一時間窗口期選擇院線新片觀看,片方也能夠通過更多上映渠道獲取更多收益來源。
對觀眾而言,線上電影則意味著網絡化的「觀影姿勢」。彈幕加持下的電影,讓觀眾可以實時與網友進行歡樂討論,足不出戶、無需邀伴,獨自觀看卻毫不孤獨。對於《肥龍過江》這樣的「噴飯」喜劇甚至還可以「下飯食用,效果更佳」——多樣化觀看空間、靈活自由的時間掌控實現點對點的內容傳播。
順勢而為的「超前點映」,
有底層邏輯也是產業必然
隨著電影「院轉網」變成現實,受到廣泛熱議的「超前點映」究竟意味著什麼?
所謂「超前點映」,即未正式上線的電影,先於院線在網絡平臺預先播出的一種電影上線模式。而《肥龍過江》這次在愛奇藝平臺上的網絡點映準確地說是單點付費「超前點映」模式,不走流量變現的免費模式,而是定向滿足用戶需求,同時進一步擴大會員體量。
正如愛奇藝所考量的,「超前點映」模式的推出,是兼顧用戶、電影片方、平臺多方需求的積極嘗試。
就這一探索的底層邏輯來看:一方面,這一機制在近期的瓜熟蒂落,是特殊階段中院線電影與網絡視聽平臺的互助,以愛奇藝為代表的頭部視頻平臺介入,並非對院線電影市場構成「竭澤而漁」式的破壞,而是在這樣一個階段中探索電影市場能夠可持續的商業創新模式;另一方面,較之海外流媒體市場的前進步履,中國網絡視聽業的付費機制仍在發展中,多點、多層、多元付費的機制尚在醞釀期。而以《肥龍過江》領銜的探索,則具有推進秩序的先驗性意義,至少在這種醞釀基礎之上邁出具有關鍵意義的堅實一步,於整個行業而言勢必會成為未來發展的一種必然選擇。
為什麼必然?
其一,超前點映的模式與近年平臺熱推的「會員時代」思路吻合。會員制付費觀看已培養起相對成熟的用戶消費習慣,「超前點映」體現著未來用戶選擇內容的能動性所在。
隨著近年來各大平臺相互的片源牽制,會員的「限定製」打開方式具備了一定的市場積累,「付費觀看」也越來越被觀眾所接受。自2019下半年以來,各視頻平臺的獨播內容持續增多。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三家獨播內容佔比分別達到79.6%、74.4%、73.6%。獨播內容帶動了付費會員的增長,愛奇藝、騰訊會員數量也在2019年先後突破1億,進入億級會員時代。
用戶佔主導、會員享特權、不受時間空間限制隨時隨地收看是觀眾新的觀看習慣。超前點映是釋放會員/用戶內容選擇自由度的機制保障,甚至可以大膽推測,在不久後的未來,不僅僅是超前點映,其他多點、多層、多元付費的機制也會較為快速的果熟蒂落。
其二,「先發制人」並不意味著「你死我活」,多渠道發行的底層商業邏輯是尋求共贏。
網絡渠道的增加,意味著更多的先發熱度,假設之後影片還能上線影院,超前點映的後坐力能為線下放映帶來強有力的前置宣發。除此之外,網絡播出的另一優勢是數據的可視化,平臺從付費觀看的大數據中總結規律,針對性地調整影片宣傳、以及之後的購片方向。更為低廉的觀看成本,則擴大了影片的受眾面。
其三,從長遠來看,「超前」自帶過濾「爛片」的淨化能力,這是有益於整個電影市場品質提升的保障機制。
「超前點映」的網絡播出模式下,首當其衝的還有網絡先驗下的品質考驗,足夠優質的內容才有機會突出重圍。好的網絡口碑,對票房有最直接的帶動作用。而在這一層面上,以超前點映為代表的機制創新,或將成為倒逼整個電影市場大盤品質上揚的一種重要保障。
當新機制常態化落地,
平臺應當做什麼、怎麼做?
新的播出方式給予片方更多收益渠道,給予觀眾更多內容選擇和更靈活時間安排,對於平臺來說也能獲取更多好內容、擴大會員規模。對製作方、發行方、受眾以及整個行業的發展都有積極意義,是多方共贏的選擇。
因此,當下平臺和行業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優化「超前點映」這一新模式,怎樣兼顧視頻網站效益與用戶的觀劇體驗的具體辦法。從模式嘗新到產業鏈的改革,新機制如何實現常態化過渡?平臺還需要有更深入的行業思考。
正如其名,超前點映最大優勢點在於「超前」。愛奇藝緊扣受眾需求,對影片網絡傳播的速度和靈活性,以及由此帶來的觀看體驗進行了多種模式的嘗試。
從《三重威脅之跨國大營救》《香港大營救》《天下第一鏢局》的院網同步、《紅色之子·單刀赴會》的臺網同步;到《越域重生》的先網後院;印度電影《無痛俠》以付費分帳模式實現在愛奇藝上的海內外準同步上線;再到《大樂師》大陸網絡發行,香港上院線。以「院網同步」為主線的多種商業模式重組,是愛奇藝關於網際網路時代下電影行業新形態的思索。
關於「超前點映」的未來,行業關注的是——模式如何深化?
從內容上看,「用戶直接買單,用付費為內容投票」的運作模式,促進電影品質提升。點對點的投放方式,也促使內容生產進行更個性化的、細分的創作嘗試。
從商業合作的角度來看,傳統影視公司在資金、人才等資源調動的優勢有助於平臺優質內容的輸出,線上點映則為線下蓄能,反哺傳統產業鏈。片方和平臺的優勢互補,順應分工化合作的未來行業趨勢。
《肥龍過江》無疑是特殊時期下的產物。而暫時的線下觀影限制,卻推動了電影產業變革的新一輪思考,給予網絡院線以新的契機。「超前點映」,使電影傳播更為靈活,其背後的行業運作規律和由此帶來的觀影模式革新,卻絕不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