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室外空氣過濾環保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6-24 22:04:01 5
專利名稱:一種室外空氣過濾環保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新型是對城鎮(廠區)室外空氣進行治理的設備,屬於環保領域。
由於社會經濟發展和人類活動領域的不斷擴大,對環境形成越來越嚴重的汙染,按汙染物的成分可分為有機汙染物、無機汙染物、及病原體細菌汙染物等。空氣中的飄塵是城市汙染重要的組成物,也是若干病原體和有機物汙染的載體,其成分中包括有機物、水溶性物質,粒徑在0.3微米~10微米之間,其中在粒徑0.3微米的飄塵中常附有病原體、細菌、病毒和過敏物質,可被吸入支氣管和肺泡中並沉積下來,引起或加重呼吸系統疾病。飄塵還可降低能見度,幹擾太陽對地面的輻射,從而對地區甚至對全球性的氣候產生影響。
多年來,人類在治理汙染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但力度較大的是在汙水處理和礦業廢渣的處理上,相對來說對空氣汙染的治理較為滯後。目前,僅有少數能改善室內空氣的設備,但對室外空氣進行治理的設備還較為鮮見。
本新型是一種用於改善城市大氣汙染的空氣過濾和吸附裝置,其特徵在於安裝在城鎮街道、居民小區或工業集中區域,它可以有效地對0.3~15微米的飄塵和降塵進行淨化,使城市空氣品質得到明顯的改善,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一個良好的空間。
本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圓柱形的殼體內部裝有電機、風輪、粗過濾網和超高密度過濾網、靜電集塵柵板、電源控制器等零部件。設備工作時,電機帶動風輪高速旋轉,產生負壓,外部空氣由殼體側面進入,經粗過濾網、超高密度過濾網充分過濾後,再經靜電集塵柵板除塵後,清潔空氣從下部流出,如圖A所示。該設備的電源控制採用了間歇式超負荷保護、降雨保護等技術,可確保設備24小時全天候持續運轉。
本新型中所提到的粗過濾網,超高密度過濾網系整體結構,粗過濾網由無紡布、無紡氈製成,超高密度過濾網採用高密度無紡布和充填物組成,填充物可以採用分子篩、沸石吸附層或催化活性炭吸附層。
本新型採用靜電吸塵原理,利用靜電對各類塵埃的強附著作用使不易過濾和活性炭催化吸附的塵埃和致病微生物強制性地附著在靜電裝置中。
本新型維護方便,定期更換過濾網和附填料,只需簡便地抽出和插入過濾板(筒)迅速清洗和更換,在社區、廠礦和路燈管理部門很容易操作。
本新型可安裝在城市照明燈杆中部或下部或者低層建築物的頂層平臺上,也可安裝在其它立柱上。
本新型採用城市照明供電或專用供電方式。
本新型為一種公益設備,它能為城鎮居民提供清潔的空氣,改善居民的生存、生活環境。
以下結合附圖
實施例對本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圖A顯示了室外空氣過濾環保設備的結構,其中1-上蓋,2-超高密度過濾器及靜電集塵柵板,3-粗過濾網,4-風柵,5-中套(帶電機和交直流切變器),6-風輪,7-出風口,8-底座。
製造示例一、落地式戶外空氣過濾器。採用普通冷軋鋼板捲成直徑600mm的圓筒,鋼板厚度1.5mm,高1500mm,上蓋以下1000mm為進風口風柵,內置粗過濾網、超高密度過濾網、靜電集塵柵板及中套;1200mm處為出風口上緣,出風口高度為l00mm,內裝風輪;出風口以下為底座,內置混凝土預製平衡件。電源由燈幹引出與過濾器電機連接,過濾器安裝在燈杆一側,落地。(見示意圖A)。
二、燈杆式戶外空氣過濾器。按照示例一的設計思想,本示例外殼採用塑料注塑擠壓成型,直徑400mm,高1000mm,上蓋以下800mm為進風風柵,內置粗過濾網,超高密度過濾網、靜電集塵柵板及中套;900mm處為出風口上緣,出風口高度為50mm,內裝風輪;出風口以下為底蓋。電源連接方式同示例一,過濾器安裝在燈杆上方。(見示意圖A)
權利要求1.一種室外空氣過濾環保設備,空氣經由粗過濾網、超高密度過濾網、靜電集塵柵板除塵後流出,其特徵是粗、密過濾網結合為整體,型式為圓筒式或平板式,濾層結構是外層為無紡布、無紡氈或丙烯睛棉氈,中層為分子篩,沸石,內層為活性物質如活性炭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空氣過濾環保設備,其特徵進風風柵由耐腐蝕材料構成的百葉窗式向內傾斜的柵板組成,形成戶外防雨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空氣過濾環保設備其特徵是外形為圓柱形或相近的橢圓柱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空氣過濾環保設備,其特徵是安裝位置在城市室外照明燈杆或其它立柱上,以及低層建築物的項層平臺上。
專利摘要一種能對室外空氣進行有效淨化的環保設備,它由電機、風輪、粗過濾網、超高密度過濾網、靜電集塵柵板、電源控制器、殼體等主要零部件組成,如附圖A所示。本新型工作時,空氣從側面流入,先由粗密過濾網過濾,再經靜電除塵後,從下部流出。本實用新型採用了間歇式超負荷保護、降雨保護等裝置,可確保其24小時全天候持續運行。本實用新型的外形為圓柱型,可方便地安裝在城市照明燈杆的中部、下部或低層建築物的頂層平臺上。
文檔編號F24F3/16GK2415295SQ9924704
公開日2001年1月17日 申請日期1999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1999年11月12日
發明者郭建 申請人: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