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塢臺實施船舶建造的方法
2023-06-25 12:26:46 4
利用塢臺實施船舶建造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塢臺實施船舶建造的方法,船塢內同時建造三艘整船及三艘艉半船,所述船塢包括船塢主體、塢臺及塢門,船塢主體內均勻豎直設置有多個長方體塢墩,兩艘整船首首相對設置於船塢主體左側,另一整船及三艘艉半船首尾相對設置於船塢主體右側,近塢門的艉半船首端搭載於塢臺上,塢臺上設置有擱墩,擱墩與豎直設置的長方體塢墩等高。本發明通過在塢臺上進行搭載,同時實現三艘整船和三艘艉半船的建造,有效增加船塢內同時施工的船舶數量,艉半船成型後能夠起浮,確保完工船舶順利出塢,對提高生產效率,縮短整個船舶的建造周期有重大意義。
【專利說明】利用塢臺實施船舶建造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船舶建造領域。
[0002]尤其涉及一種利用塢臺實施船舶建造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3]船塢作為船廠的核心資源,船塢利用率的高低和船塢周期的長短,直接影響著公司造船速度的快慢。所以要提高造船速度,除去不可控的縮短船塢周期外,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可控的船塢利用率。
[0004]受到船塢空間、船舶間和船舶與塢壁間最小間距、船舶搭載等諸多制約因素的影響,船塢得不到最大利用,空間浪費較大。例如目前船塢內常採用的「3+2建造法」,三條整船加兩條艉半船,塢門前相當大的空間被浪費。
[0005]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船塢資源,提高船塢利用率,縮短塢內造船周期,成為函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利用塢臺實施船舶建造的方法,用於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塢臺實施船舶建造的方法,船塢內同時建造三艘整船及三艘艉半船,所述船塢包括船塢主體、塢臺及塢門,船塢主體內均勻豎直設置有多個長方體塢墩,兩艘整船首首相對設置於船塢主體左側,另一整船及三艘艉半船首尾相對設置於船塢主體右側,近塢門的艉半船首端搭載於塢臺上,塢臺上設置有擱墩,所述擱墩與豎直設置的長方體塢墩等高。
[0008]進一步地,三艘整船合攏完畢後,船塢內注水,先將三艘艉半船牽引出鄔,再將三艘整船牽引出鄔,之後將三艘艉半船移至船塢內原整船位置進入整船的建造階段,同時進行新的三艘艉半船的建造。
[0009]進一步地,所述塢墩前後面上設有供叉車的前叉穿設的通孔。
[0010]進一步地,所述擱墩包括平放於塢臺上的塢墩,塢墩上設置鋼質墊塊,所述墊塊上表面距離鄔底的距離與船塢主體內豎直設置的長方體塢墩高度相等。
[0011]進一步地,所述三艘艉半船之間設有防碰靠墊。
[0012]進一步地,船塢內左側近塢門的整船距離塢門距離為15米,船塢內右側近塢門的艉半船距離塢門距離為2.5米。
[0013]通過以上技術方案,本發明相較於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技術效果:本發明通過在塢臺上進行搭載,同時實現三艘整船和三艘艉半船的建造,有效增加船塢內同時施工的船舶數量,艉半船成型後能夠起浮,確保完工船舶順利出塢,對提高生產效率,縮短整個船舶的建造周期有重大意義。【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發明船塢塢位布置圖;
[0015]圖2為船體搭載示意圖。
[0016]元件標號說明:
[0017]I 船塢主體
[0018]2 塢門
[0019]3 塢臺
[0020]4 整船
[0021]5 艉半船
[0022]6 豎直長方體塢墩
[0023]7平置長方體塢墩
[0024]8墊塊【具體實施方式】
[0025]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0026]請參閱圖1至圖2。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係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發明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發明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範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於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的範圍,其相對關係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發明可實施的範疇。
[0027]船瑪包括船瑪王體1、瑪臺3及瑪門2,瑪臺3長8.lm,聞Im,目如瑪臺3僅僅用於作為向塢內放水時的緩衝區域。如圖1所示,為實現最大限度利用船塢資源的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塢臺實施船舶建造的方法,船塢內可以同時建造三艘整船4及三艘艉半船5,船塢主體I內均勻間隔設置有多個豎直長方體塢墩6,兩艘整船4首首相對設置於船塢主體I的左側,另一整船及三艘艉半船5首尾相對設置於船塢主體I的右側,三艘艉半船5之間設有防碰靠墊,近塢門2的艉半船首端搭載於塢臺3上,塢臺上設置有擱墩,擱墩與船塢主體I內的豎直長方體塢墩6等高。
[0028]建造時,船塢內左側近塢門的整船距離塢門距離為15米,船塢內右側近塢門的艉半船距離塢門距離為2.5米,同時實現三艘整船4及三艘艉半船5的建造。當三艘整船合攏完畢,艉半船成型能夠起浮後,向船塢內注水,先將三艘艉半船5牽引出鄔,再將三艘整船4牽引出鄔進行水下作業。之後再重新將三艘艉半船移至船塢內的原整船位置,並由半船進入整船的建造階段,而且同時進行新的三艘艉半船的建造。
[0029]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長方體塢墩的前後面上設有貫通的通孔,叉車的前叉插入抬起進行運輸。本實施例中,艉半船部分需佔用塢臺的分段重量為889.6t,長度為
5.6m,因而塢臺需承重226.8t。根據塢臺額定受力50t/m2,為確保塢臺安全,將多餘的長方體塢墩以臥態放置於塢臺上構成平置長方體塢墩7,平置長方體塢墩7上設置300mm高鋼質墊塊8 (圖2所示),墊塊8上表面距離鄔底的距離為1.Sm,與船塢主體內的豎直長方體塢墩6高度相等,可保證分段底部水平。
[0030]綜上所述,本發明通過在塢臺上進行搭載,同時實現三艘整船和三艘艉半船的建造,有效增加船塢內同時施工的船舶數量,艉半船成型後能夠起浮,確保完工船舶順利出塢。塢臺的利用為今後船塢塢位的布置上有了更大的挖掘空間,對塢位的布置有更大的靈活性,船塢有了更高的利用空間,對提高生產效率,縮短整個船舶的建造周期有重大意義。所以,本發明有效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種種缺點而具高度產業利用價值。
[0031]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發明的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所涵蓋。
【權利要求】
1.一種利用塢臺實施船舶建造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船塢內同時建造三艘整船及三艘艉半船,所述船塢包括船塢主體、塢臺及塢門,船塢主體內均勻豎直設置有多個長方體塢墩,兩艘整船首首相對設置於船塢主體左側,另一整船及三艘艉半船首尾相對設置於船塢主體右側,近塢門的艉半船首端搭載於塢臺上,塢臺上設置有擱墩,所述擱墩與豎直設置的長方體瑪壤等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塢臺實施船舶建造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三艘整船合攏完畢後,船塢內注水,先將三艘艉半船牽引出鄔,再將三艘整船牽引出鄔,之後將三艘艉半船移至船塢內原整船位置進入整船的建造階段,同時進行新的三艘艉半船的建造。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塢臺實施船舶建造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塢墩前後面上設有供叉車的前叉穿設的通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塢臺實施船舶建造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擱墩包括平放於塢臺上的塢墩,塢墩上設置鋼質墊塊,所述墊塊上表面距離鄔底的距離與船塢主體內豎直設置的長方體塢墩高度相等。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塢臺實施船舶建造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三艘艉半船之間設有防碰靠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塢臺實施船舶建造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船塢內左側近塢門的整船距離塢門距離為15米,船塢內右側近塢門的艉半船距離塢門距離為2.5米。
【文檔編號】B63C1/02GK103935486SQ201410196556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9日
【發明者】朱豪華, 鄧超, 孟鵬, 鄭先波, 雷周, 雷蕾, 尹志雙, 王永強 申請人:上海江南長興重工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