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光電複合纜的製作方法
2023-06-24 21:25:11 3
一種光電複合纜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提供了一種光電複合纜,包括加強件、導線和設置有光纖的束套管,其中,所述加強件包括中心部件和第一塑料膜,第一塑料膜包覆在中心部件外,其表面形成至少一個凹槽,將導線卡扣在凹槽內,束套管再纏繞在放置導線的加強件外,導線卡扣在凹槽內,使得導線不易鬆動且不易破損;導線也不需與束套管進行絞合,使得束套管能整齊的纏繞在加強件的表面,保證了光電複合纜的圓整度,提高了光電複合纜的抗壓性;同時,束套管也不會受到破損的導線的影響,也保證了光電複合纜的使用。
【專利說明】一種光電複合纜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光纜【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光電複合纜。
【背景技術】
[0002]光電複合纜是一種適用於寬帶接入網系統中的傳輸線,其作為一種新型的接入方式,集光纖、輸電導線於一體,可以解決寬帶接入、設備用電、信號傳輸的問題。
[0003]光電複合纜主要包括光纖和導線,為了保證線纜的抗拉伸、壓扁和彎曲等機械性能,光電複合纜中通常還放置有加強件。其中,光纖置於束套管中,而為了保證束套管與導線不易鬆動,現有的光電複合纜是將兩者絞合後再纏繞在加強件的表面。但隨著光電複合纜的大規模使用,光纖的使用量也迅速增多,因此,對光電複合纜中光纖密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容納更多的光纖,束套管的尺寸也越來越大,使得束套管與導線的尺寸不一,在束套管與導線絞合後纏繞在加強件上時,容易導致光電複合纜表面不光滑,影響光電複合纜的圓整度,從而使得光電複合纜抗壓性差;且絞合過程中,導線容易破損,破損的導線還會刺破束套管,從而使得光電複合纜無法正常使用。
【發明內容】
[0004]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光電複合纜,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光電複合纜抗壓性差、無法正常使用的技術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6]—種光電複合纜,包括加強件、導線和設置有光纖的束套管,其中:
[0007]所述加強件包括中心部件和第一塑料膜,所述第一塑料膜包覆在所述中心部件夕卜,其表面形成至少一個凹槽;
[0008]所述導線卡扣在所述凹槽內;
[0009]所述束套管纏繞在所述加強件外。
[0010]優選地,還包括第二塑料膜,所述第二塑料膜包覆在放置所述導線後的加強件外;所述束套管具體纏繞在所述第二塑料膜外。
[0011]優選地,所述包覆第二塑料膜後的加強件的橫截面為圓形。
[0012]優選地,還包括撕裂繩,所述撕裂繩置於所述凹槽內。
[0013]優選地,所述撕裂繩和所述導線沿所述凹槽開口方向依次放置,所述撕裂繩具體位於所述凹槽開口一側。
[0014]優選地,所述導線具體是在所述第一塑料膜未完全硬化時,卡扣在所述凹槽內。
[0015]優選地,所述中心部件為磷化鋼絲。
[0016]優選地,所述第一塑料膜與所述第二塑料膜為相同材質的塑料膜。
[0017]優選地,所述凹槽包括底面和側面,側面與底面的夾角為90°?140°。
[0018]優選地,所述第一塑料膜的厚度大於2毫米。
[0019]經由上述的技術方案可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公開提供了一種光電複合纜,包括加強件、導線和設置有光纖的束套管,其中,所述加強件包括中心部件和第一塑料膜,第一塑料膜包覆在中心部件外,其表面形成至少一個凹槽,通過將導線卡扣在凹槽內,束套管再纏繞在放置導線的加強件外,導線卡扣在凹槽內,使得導線不易鬆動且不易破損,導線不需與束套管進行絞合,使得束套管能整齊的纏繞在加強件的表面,保證了光電複合纜的圓整度,提高了光電複合纜的抗壓性;同時,束套管也不會受到破損的導線的影響,也保證了光電複合纜的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1]圖1不出了本發明一種光電複合纜的一種實施例的剖視結構不意圖;
[0022]圖2示出了本發明一種光電複合纜的一種實施例中加強件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3]圖3示出了本發明一種光電複合纜的另一種實施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4]圖4示出了本發明一種光電複合纜的又一種實施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0026]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光電複合纜,包括加強件、導線和設置有光纖的束套管;其中,所述加強件包括中心部件和第一塑料膜,第一塑料膜包覆在中心部件外,其表面形成至少一個凹槽,通過將導線卡扣在凹槽內,束套管再纏繞在放置有導線的加強件外,導線卡扣在凹槽內,使得導線不易鬆動且不易破損,同時導線也不需與束套管絞合,使得束套管能整齊的纏繞在加強件的表面,保證了光電複合纜的圓整度,提高了光電複合纜的抗壓性;同時,束套管也不會受到破損的導線的影響,也保證了光電複合纜的使用。
[0027]參見圖1,示出了本發明一種光電複合纜一個實施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8]結合圖1,所述光電複合纜可以包括光纖、束套管、加強件1、導線2 (其中,所述光纖和束套管圖中未不出);
[0029]所述光纖置於所述束套管內,所述束套管纏繞在所述加強件I外。
[0030]其中,參見圖2,示出了本實施例中所述加強件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31]結合圖1和圖2,所述加強件I可以包括中心部件101、第一塑料膜102 ;
[0032]其中,所述中心部件的材質可以為金屬材質,例如磷化鋼絲,當使用時,對中心部件表面進行預熱,除去表面的汙潰,使得第一塑料膜容易與中心部件進行粘合;當然也可以採用其他的非金屬金屬材質,例如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玻璃纖維增強塑料),使用時,也需要對中心部件表面進行預處理,使得第一塑料膜容易與中心部件進行粘合。
[0033]所述第一塑料膜102包覆在所述中心部件101外,其表面形成至少一個凹槽103 ;[0034]其中,所述第一塑料膜的材質可以為塑料,優選地,可以選擇低煙無滷、耐電腐蝕、阻燃的護套料,如聚乙烯或聚氯乙烯。
[0035]所述凹槽包括底面和側面,其中,所述凹槽的底面和側面的夾角並不做具體限定,只要導線能放置於所述凹槽內即可;但為了方便導線卡扣入凹槽內,優選地,所述凹槽的側面與底面的夾角可以在90°?140°的範圍內。符合這種情況的凹槽可以為矩形凹槽、直角梯形凹槽、等腰梯形凹槽或其他形狀的凹槽。
[0036]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對凹槽的個數並不做具體限定,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置不同數量的凹槽。例如,圖1和圖2中,所述第一塑料膜102上設置有一個矩形凹槽103 ;其中,所述矩形凹槽的兩個側面與底面的夾角均為90°。
[0037]所述導線2置於所述凹槽103內,並能卡扣在所述凹槽103內;具體的,所述束套管纏繞在放置導線2後的加強件I外;
[0038]其中,所述導線可以為銅線,或者其他的金屬材質的導線,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導線可以為裸露的導線,也可以為外層包覆有塑料皮的導線。
[0039]在實際應用中,對每個凹槽內可放置導線的個數並不做具體限定,優選地,每個凹槽內可只放置一根導線。
[0040]其中,當所述凹槽內只放入一根導線時,所述導線可以在加強件半冷卻時,即所述第一層塑料膜未完全硬化時,通過導輪將導線滑入置所述凹槽內,所述導線可以與所述凹槽的側壁相接觸,使得所述導線能卡扣在所述凹槽中。
[0041]需要說明的是,第一塑料膜未完全硬化時,便於導線滑入凹槽;且第一塑料膜完全硬化後,凹槽的側壁會擠壓導線,使得導線因為摩擦不易從所述凹槽內掉出。
[0042]本實施例的光電複合纜,包括加強件、導線和設置有光纖的束套管,其中,所述加強件包括中心部件和第一塑料膜,通過將第一塑料膜包覆在中心部件外,其表面形成至少一個凹槽,通過將導線卡扣在凹槽內,束套管再纏繞在放置有導線的加強件外,導線卡扣在凹槽內,使得導線不易鬆動且不易破損,同時導線不需與束套管進行絞合,使得束套管能整齊的纏繞在加強件的表面,保證了光電複合纜的圓整度,提高了光電複合纜的抗壓性;同時,束套管也不會受到破損的導線的影響,也保證了光電複合纜的使用。
[0043]在實際應用中,可以通過擠塑機製作加強件,擠塑機中設置有第一模具,該第一模具口設置有至少一個凸起。在進行製作加強件時,可通過加熱護套料的方式融化塑料並將其注入第一模具,中心部件通過擠塑機的第一模具口時,即可將塑料帶出,從而形成外表面包覆有第一塑料膜的加強件,由於所述第一模具口設置有至少一個凸起,可使得通過擠塑機的加強件的第一塑料膜表面形成至少一個凹槽,其中,所述第一模具口的形狀也沒有具體限定,只需能使導線能放置在通過第一模具口形成的凹槽內即可。
[0044]為了方便導線卡扣入凹槽內,所述通過第一模具口形成的凹槽的底面和側面的夾角可以在90°?140°的範圍內。
[0045]其中,通過擠塑機將第一塑料膜包覆在加強件的表面,所述第一塑料膜所形成的厚度並不做具體限定,優選地,所述第一塑料膜所形成的厚度大於2毫米,使得所形成的凹槽能完全覆蓋導線。
[0046]需要說明的是,可根據實際放入導線的直徑選擇符合要求的第一模具,或者根據所述第一模具的形狀選擇符合要求的導線,使得所述導線能卡扣在通過擠塑機的加強件的第一塑料膜的凹槽內。
[0047]本實施例中,將導線放入凹槽內,佔據了第一塑料膜的一部分位置,節約了第一塑料膜的材料。
[0048]參見圖3,示出本發明一種光電複合纜的另一種實施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與上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所述光電複合纜還包括第二塑料膜3,所述第二塑料膜3包覆在所述加強件I外;所述束套管具體纏繞在所述第二塑料膜3外。
[0049]其中,所述第二塑料膜的材質可以為塑料,例如,可以選擇高密度聚乙烯或改性聚丙烯;為了便於第二塑料膜與第一塑料膜的融合,優選地,所述第二塑料膜可以選擇與所述第一塑料膜相同的材質。
[0050]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對凹槽的個數和形狀並不做具體限定,如圖3所示,是以所述加強件I上設置有一個直角梯形凹槽103為例進行說明的;其中,所述直角梯形凹槽的一個側面與底面的夾角為90°,另一個側面與底面的夾角在90°?140°的範圍內。
[0051]在實際應用中,可通過擠塑機將第二塑料膜包覆在所述加強件外。擠塑機中設置第二模具,該第二模具口為圓形,當需要將第二塑料膜包覆在加強件外時,可通過加熱護套料的方式融化塑料如聚乙烯或改性聚丙烯,並將其注入第二模具,當加強件通過第二模具口時,即將塑料帶出,形成外表面包覆有第二塑料膜的加強件,其中,由於擠塑機的第二模具口為圓形,使得所述包覆有第二塑料膜的加強件的橫截面為圓形,使得設置有光纖的束套管能夠整齊的纏繞在包覆有第二塑料膜的加強件外,並且不易破損,保證了光電複合纜的圓整度。
[0052]本實施例的光電複合纜中,在所述加強件外包覆第二塑料膜,得到圓整的包覆有第二塑料膜的加強件,保證了放置在凹槽內的導線不會掉出;且能夠使得束套管能夠整齊的纏繞在包覆有第二塑料膜的加強件外,保證了光電複合纜的圓整度;另外,由於導線是置於凹槽內的,也不需與束套管進行絞合,使得束套管不易破損。同時,導線置於兩個塑料膜之間,也使得導線產生的電流磁場不會影響到光纖中的光傳輸。
[0053]參見圖4,示出本發明一種光電複合纜的又一種實施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與上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所述光電複合纜還包括撕裂繩4,所述撕裂繩置於加強件表面的凹槽103 內。
[0054]具體的,所述撕裂繩和所述導線沿所述凹槽開口方向依次放置,所述撕裂繩具體位於所述凹槽開口一側,即置於所述凹槽內靠近第二塑料膜的一側。
[0055]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並不對凹槽的形狀以及設置個數做出具體限定,每一凹槽中只放置一根導線,凹槽設置個數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的導線個數具體設置,其中,圖4中,是以所述加強件I的表面形成了三個凹槽為例來描述的;分別為矩形凹槽、直角梯形凹槽和等腰梯形凹槽。
[0056]本實施例中,通過將撕裂繩放入凹槽內靠近第二塑料膜的一側,使得可通過撕裂繩撕裂光電複合纜中的第二塑料膜,方便了導線的取出。
[0057]同時,由於本發明是將導線置於加強件的凹槽內,與現有技術的導線與束套管進行絞合相比,對於製作同樣長度的光電複合纜,本發明的光電複合纜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導線。
[0058]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採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0059]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光電複合纜,其特徵在於,包括加強件、導線和設置有光纖的束套管,其中: 所述加強件包括中心部件和第一塑料膜,所述第一塑料膜包覆在所述中心部件外,其表面形成至少一個凹槽; 所述導線卡扣在所述凹槽內; 所述束套管纏繞在所述加強件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電複合纜,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第二塑料膜,所述第二塑料膜包覆在放置所述導線後的加強件外;所述束套管具體纏繞在所述第二塑料膜外。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電複合纜,其特徵在於,所述包覆第二塑料膜後的加強件的橫截面為圓形。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電複合纜,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撕裂繩,所述撕裂繩置於所述凹槽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電複合纜,其特徵在於,所述撕裂繩和所述導線沿所述凹槽開口方向依次放置,所述撕裂繩具體位於所述凹槽開口 一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電複合纜,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線具體是在所述第一塑料膜未完全硬化時,卡扣在所述凹槽內。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電複合纜,其特徵在於,所述中心部件為磷化鋼絲。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電複合纜,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塑料膜與所述第二塑料膜為相同材質的塑料膜。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電複合纜,其特徵在於,所述凹槽包括底面和側面,側面與底面的夾角為90°?140°。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電複合纜,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塑料膜的厚度大於2毫米。
【文檔編號】H01B11/22GK103779021SQ201210417881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6日
【發明者】莊喻韜, 胡路平, 何園園, 華佳麗 申請人:富通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