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與大灣區建設(以廣交會為平臺)
2023-06-25 07:33:57 1
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下稱「廣交會」)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全球客商雲集廣州。
藉助廣交會「中國第一展」的平臺,廣州如何把握第130屆廣交會帶來的新機遇、新空間,加快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
10月16日,廣州舉行了廣交會與廣州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新聞發布會。會上,廣州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講述了廣州利用廣交會等平臺,加快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情況。
打造全球會展之都
形成10個左右亞洲乃至全球規模第一展會
今年7月,廣州入選全國首批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試點名單。目前,廣州市已經全面啟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建成「灣區製造」引領、全球資源薈萃,錯位互補協同、城鄉生態包容,文商旅體融合、嶺南文化凸顯,自由便利流動、雙向互濟共進,面向世界的數智化、時尚化、現代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現從「賣全球」向「既賣全球又買全球」轉變。
廣州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林國強介紹,廣州市即將出臺《廣州市加快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在實施方案中明確了打造全球會展之都的建設目標,形成10個左右亞洲乃至全球規模第一展會,帶動產業投資和高端消費,並提出了一系列工作舉措。
其中包括要推進廣交會展館四期建設,完善周邊消費配套功能,實現展城融合,提升廣交會連結國內外市場的平臺樞紐作用,並全力做好廣交會和珠江國際貿易發展論壇服務保障工作,進一步擴大廣交會影響力、輻射面。
此外,還要推進廣州空港中央商務區建設,建成空港特色會議會展中心;辦好白雲機場商務航空展、世界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大會等行業領先展會,做大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交易博覽會,做強汽車、家具、美容美髮、建材、家電、餐飲等一批傳統消費類展會,大力培育新型消費類展會,提升國際化、品質化水平。
「廣州將利用廣交會全方位對外開放平臺,共享商機共謀發展。」林國強表示,廣州將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通過廣交會等平臺不斷加強與全球商貿領域合作共贏的城市精神,持續彰顯國際影響力與輻射力。
推動消費品提質升級
規上企業上雲上平臺率超過40%
廣東糧、珠江水、嶺南衣、粵家電曾譜寫了以「廣州製造」為核心的「廣貨傳奇」,廣州這些優勢傳統產業目前如何實現轉型升級,並將如何助力廣州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對此,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胡志剛介紹,現在,紡織服裝、美妝日化、箱包皮具、珠寶首飾、食品飲料、家居家電等傳統產業仍是廣州製造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近7200億元,佔全市製造業的三分之一,是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我們緊緊把握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加快傳統產業數位化轉型,推動消費品提質升級。」
面向紡織服裝、美妝日化、箱包皮具、珠寶首飾、食品飲料等五大傳統優勢產業集群,廣州在國內率先採用揭榜掛帥方式,破解傳統產業整體數位化轉型難題,推動建設5個「1 2 N」行業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構建起開放共贏平臺生態,廣泛接入設計、生產、銷售、物流、金融等優質生態合作夥伴,打通產業鏈上下遊協同環節,大幅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和生產周期。
目前,全市規上企業上雲上平臺率超過40%,70多個企業項目入選工信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創新發展工程和試點示範。
同時,廣州以建設全球首批「定製之都」城市為契機,針對本土傳統優勢產業特點,加快打造國內領先的規模化個性定製產業體系和發展生態。在定製家居領域,廣州全球領先,集聚了上下遊企業1000餘家,擁有歐派等5家上市企業,已形成全國規模最大、品類最齊全的定製家居產業集聚地。
胡志剛表示,下一步,廣州還將通過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聚合產業鏈,推動協同製造、共享製造等新製造模式,鞏固提升傳統優勢,豐富消費產品供給,積極推動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系統謀劃空間布局
打造四個層次國際消費中心空間體系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需要得到規劃布局、土地資源、政策措施等方面的全力支持。
廣州市城市規劃編制研究中心主任蔡小波表示,廣州當前正系統謀劃布局四個層次的國際消費中心空間體系,包括世界級核心承載區—國際知名商圈—城市商業中心—社區商業節點。
打造「一帶兩區一軸」世界級消費功能核心承載區方面,推動珠江兩岸全線貫通,打造珠江世界級消費服務業發展帶。
聚焦中央活力區和南沙濱海新城打造國際文化旅遊消費地,形成更高能級、更多功能、更強黏度的全球城市核心高端消費功能集聚區。連片提升廣州東站、天河體育中心、花城廣場、廣州塔及周邊地區、琶洲片區等消費地標、景觀節點,將廣州新中軸沿線地區拓展提升為時尚消費地標的集聚地。
謀劃「5 2 4」的國際知名商圈體系,具體包括:建設天河路—珠江新城、長隆—萬博、金融城—黃埔灣、白鵝潭、廣州塔—琶洲5個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美譽度的世界級商圈;打造廣府活力區(北京路—海珠廣場)、大西關(上下九—永慶坊)2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嶺南特色商圈;培育廣州北站—白雲機場、廣州南站、南沙灣(南沙國際遊輪母港)、廣州東部交通樞紐4個樞紐型國際商圈。
在打造滿足人民群眾新需求的新型城市級商業中心方面,廣州按照存量增量並舉的策略,推進環市東等一批區級商圈提質擴容、更新升級。同時,高標準建設培育國家知識中心城、廣州空港城、東部山水城、番禺南部創新城和從化生態示範城五個外圍綜合城區的綜合性商業中心,提升外圍城區的優質零售商業消費服務水平。
廣州還將優化社區商業設施配套標準,提升商業節點優勢。
蔡小波介紹,目前已啟動全市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標準的修訂工作,完善「十五分鐘生活圈」內的設施配置,增加綜合百貨、餐飲、運動場館、交費網點等設施;進一步提出「五分鐘生活圈」配套要求,將生鮮超市、智能快件箱、快遞快餐收發點、便利店、中西藥店、美容美髮、綜合修理等納入其中。
文商旅體融合發展
培育具有鮮明廣州特色賽事IP
廣州在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行動中,促進提升文化和旅遊消費是一項重要工作。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青松表示,廣州將結合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的總體要求,堅持文商旅體融合發展,持續推進文旅消費培育發展。
具體而言,廣州將建設一批文化藝術名家工作室,推出一批文藝精品,推動一批文創產品開發,打造一批有時代氣息、嶺南風格、廣州特色的文藝精品。
同時,加大4A級以上旅遊景區培育建設力度。「目前我們正在引導5—6個具有較強實力的景區提檔升級。」吳青松說。
體育方面,廣州市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靈峰表示,廣州精心籌備廣州馬拉松賽等品牌賽事、積極申辦與承接世界田聯接力賽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賽事,並以此為平臺將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頂尖運動員、專業運營機構、知名體育傳媒等資源在廣州進行深度整合,培育具有鮮明廣州特色的賽事IP。
廣州還將高標準抓好一批體育場館建設重點項目、統籌推進城鄉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等,努力打造冰雪、電競、帆船等具有吸引力的時尚體育消費場景,為廣大市民群眾參與體育消費提供更豐富的體驗。
【南方 記者】 黃舒旻
【作者】 黃舒旻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