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手動雙液注漿泵的製作方法
2023-06-26 21:29:56
專利名稱:一種手動雙液注漿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煤礦用小型設備,特別涉及一種用於煤礦井下封孔的手動雙 液注漿泵。
背景技術:
在煤礦生產中,瓦斯是困擾煤礦安全高效開採的重要災害,瓦斯抽放是解決高瓦 斯煤層開採過程中瓦斯湧出的主要技術途徑。而鑽孔密封是瓦斯抽放的關鍵技術之一,因 為孔底抽放負壓具有引流瓦斯和強制瓦斯解析的功效,封孔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瓦斯抽 放濃度的高低。目前,我國約有65%的採煤工作面預抽瓦斯濃度較低,其中主要的問題就是鑽孔 密封質量太差。現在普遍採用聚氨酯進行封孔,聚氨酯具有良好的膨脹和氣密性能,是密封 鑽孔理想的材料。而聚氨酯封孔採用的工藝是在密封段內固定一塊毛巾布或者麻袋布,將 聚氨酯的兩種組份混合液均勻倒在毛巾布上,邊倒液邊向封孔管上卷纏毛巾布,然後將卷 纏好藥液的封孔管插入鑽孔,聚氨酯膨脹充填纏好藥液的鑽孔段,達到密封的效果。由於聚 氨酯混合液反應非常迅速,整個封孔過程的操作時間不能超過5分鐘,從而導致封孔長度 只能達到2米左右,不能有效密封鑽孔深處四周的裂隙。雖然部分礦區也已經利用泥漿泵 把水泥砂漿泵送至鑽孔深處,提高了封孔長度,但是,由於水泥砂漿固化後容易產生收縮, 鑽孔四周容易出現裂隙,密封效果差。另外,由於聚氨酯是兩種組份混合後立即反應,通常 的單液注漿泵不能夠泵送聚氨酯進行封孔。因此,為了提高聚氨酯的封孔長度,滿足井下狹 小空間的使用,必須研製一種輕便、靈活的手動雙液注漿泵。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克服聚氨酯封孔長度短的不足,本實 用新型提供一種手動雙液注漿泵,用於煤礦井下封孔,能夠將聚氨酯封孔材料注入至鑽孔 深處,提高聚氨酯的封孔(鑽孔等孔洞)長度。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手動雙液注漿泵,包括泵架、支撐平 臺、壓杆、壓杆支柱、工作缸、活塞杆,泵架上部設置有支撐平臺,兩個工作缸固定於支撐平 臺上,每一個工作缸中設置有活塞杆,活塞杆與壓杆相連,支撐平臺上還固定有壓杆支柱, 壓杆與壓杆支柱軸性連接,每一個工作缸的底端設有吸料口,工作缸的上側部設有排料口。所述兩個工作缸的活塞杆和所述壓杆為一體結構。所述工作缸固定於所述支撐平臺上的兩個孔洞中,工作缸下端與泵架下部固定。所述壓杆與一個所述壓杆支柱軸性連接。所述壓杆為兩個,所述每一個工作缸的活塞杆分別和壓杆為一體結構。所述兩個壓杆為左右對稱結構。所述兩個壓杆與一個壓杆支柱軸性連接,壓杆支柱設計成V或U型結構。所述壓杆支柱支撐在壓杆的中間靠近工作缸的位置並與壓杆軸性連接,壓杆的端
3部和活塞杆軸性連接。所述壓杆支柱可以設置在支撐壓杆的端部,此種情況下,活塞杆在壓杆的中間靠 近壓杆支柱的位置與壓杆軸性連接。所述軸性連接為一軸承。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手動注漿泵體積小、重量輕,非常適合煤礦井下等空間 狹小的各種場所的工作條件,能夠大幅度提高封孔長度至原來的數倍,一般可達三至五倍。
圖1是手動雙液注漿泵的結構圖。圖2是手動雙液注漿泵的俯視圖。圖3是技術方案2的俯視圖。圖4是技術方案3的側視圖。圖中1-壓杆,2-工作缸,3-壓杆支柱,4-活塞杆,5-吸料口,6-排料口,7-泵架,8-支撐平臺,9_插銷。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於煤礦井下封孔的手動雙液注漿泵,又稱給料裝置,其基本 結構如下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泵架、支撐平臺、壓杆、壓杆支柱、工作缸、活塞杆,泵 架上部設置有支撐平臺,兩個工作缸固定於支撐平臺上,每一個工作缸中設置有活塞杆,活 塞杆與壓杆相連,支撐平臺上還垂直固定有壓杆支柱,壓杆與壓杆支柱軸性連接,每一個工 作缸的下端設有吸料口,工作缸的上側部設有排料口。兩個工作缸的活塞杆和壓杆可為一體結構,即兩個活塞杆和一個壓杆,兩個活塞 杆和一個壓杆呈T型、V型或U型狀,壓杆同時帶動兩個活塞杆下端的活塞在兩個工作缸中 上下運動。相應的,工作缸可以通過在支撐平臺上並列設置兩個孔洞,工作缸上端穿過該孔 洞,工作缸下端與泵架下部固定。壓杆需要一個壓杆支柱即可。另外,每一個工作缸的活塞杆和壓杆為一體結構,即兩個活塞杆和兩個壓杆,兩個 壓杆分別帶動兩個活塞杆下端的活塞在兩個工作缸中上下運動。兩個壓杆可以為左右對稱結構。相應的,工作缸可以通過在支撐平臺上左右設置兩個孔洞,工作缸上端穿過該孔 洞,工作缸下端與泵架下部固定。兩個壓杆可以共用一個壓杆支柱,壓杆支柱設計成V或U型結構,也可以分別設置 兩個壓杆支柱支撐壓杆。壓杆支柱可以設置支撐在壓杆的中間靠近工作缸的位置軸性連接,此種情況下, 壓杆的端部和活塞杆軸性連接。[0034]壓杆支柱可以設置在支撐壓杆的端部,此種情況下,活塞杆在壓杆的中間靠近壓 杆支柱的位置與壓杆軸性連接。軸性連接為一軸承或者萬向節結構。壓杆可以設計為兩段,通過插銷連接,以方便拆卸。工作缸的底部設有吸料口,上側部設有排料口,兩個排料口通過一個三通或者V 或U型注漿管將兩個工作缸中的液漿混合排出。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及附圖本實用新型結構做具體說明泵架7採用外徑25mm的鋼管制作,該泵架7為上窄下寬的梯形臺狀,該泵架7上 部為長為300mm,寬為228mm,厚度為5mm的鋼板製作而成的支撐平臺8,支撐平臺上面設置 兩個並列的直徑為65mm的孔,分別用來固定兩個工作缸2的上端。該工作缸2的下端分別 固定在梯形支撐平臺的兩個橫梁上,工作缸2的外徑為65mm,壁厚為7mm,採用不鏽鋼製作 而成,工作缸2的底部設有吸料口 5,上側部設有排料口 6。兩個工作缸2可以按照1 1的壓力和流量的同時抽排兩種不同的液體,最大壓 力最大為0. 4MPa,最大流量為1. lL/min。壓杆1採用外徑32mm,壁厚3mm,長1100mm的鋼管制作而成,其上裝有插銷,方便 拆卸,它的一端分別與工作缸2中的活塞杆4和壓杆支柱3相連,另一端分列於泵架7的兩 端。工作時,操作人員上下提按壓杆1的一端,壓杆1以壓杆支柱3為支點,帶動活塞杆在 工作缸中上下運動,兩個工作缸2同時從吸料口 5吸入漿液,從排料口 6排出,實現雙液注 漿的目的。實施例1 參考圖1和圖2,兩個壓杆1可以共用一個壓杆支柱3,或者壓杆支柱3設計成V 或U型結構,即有兩個分支。壓杆1也可以分別設置兩個壓杆支柱3,作為兩個壓杆1的支 點,分別支撐壓杆。兩個壓杆1的一端與活塞杆4通過軸承連接,插銷9分別安裝在壓杆支 柱3的分支上,壓杆1的另一端(即操作人員用力端)左右對稱的分列於泵架7的兩邊。兩 個工作缸2的上端分別固定在支撐平臺8上左右並列錯開的兩個孔洞中,兩個工作缸2的 下端分別固定在泵架7的橫梁上,工作缸2的底部設有吸料口 5,上側部設有排料口 6。壓 杆支柱3可以設置支撐在壓杆1的中間靠近工作缸2的位置軸性連接,此種情況下,壓杆1 的端部和活塞杆4軸性連接。兩個壓杆1的軸線可以平行,也可以有一定角度,可以公用一個壓杆支柱3而交 叉,也可以分別利用各自的壓杆支柱3平行或者呈一定角度。壓杆1在插銷9處可以方便的拆卸,吸料口 5與插入到料桶內的管道連接,排料口 6與封孔的注漿管連接。工作時兩個操作人員同時上下作用兩個壓杆1的一端,它們以壓杆 支柱3為支點,帶動活塞杆4下端的活塞在兩個工作缸2中上下運動,分別將聚氨酯的兩種 組份的料通過吸料口 5吸入到工作缸中,再通過排料口 6將料排出,通過注漿管注入鑽孔, 從而實現長距離封孔。實施例2 參考圖3,兩個工作缸2的活塞杆4和壓杆1可為一體結構,即兩個活塞杆4和一 個壓杆1,兩個活塞杆4和一個壓杆1之間呈T型、V型或U型連接,裝有插銷9的壓杆1的 一端與兩個活塞杆4通過軸承連接,安裝在壓杆支柱3上,兩個壓杆1可以共用一個壓杆支柱3,壓杆支柱3設計成V或U型結構,也可以分別設置兩個壓杆支柱3支撐壓杆。另一端 在泵架7的一側。兩個工作缸2的一端分別固定在支撐平臺8上並列的兩個孔洞中,工作 缸上端穿過該孔洞,另一端分別固定在泵架7的橫梁上,工作缸2的底部設有吸料口 5,上側 部設有排料口 6。壓杆1在插銷9處可以方便的拆卸,吸料口 5與插入到料桶內的管道連接,排料口 6與封孔的注漿管連接。工作時操作人員上下作用壓杆1,以壓杆支柱3為支點,同時帶動 兩個活塞杆4下端的活塞在兩個工作缸2中上下運動,分別將聚氨酯的兩種組份的料通過 吸料口 5吸入到工作缸中,再通過排料口 6將料排出,通過注漿管注入鑽孔,從而實現長距 離封孔。實施例3 參考圖4,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只是壓杆支柱3與壓杆1和工作缸的支撐點不同。每一個工作缸2的活塞杆4和壓杆1為一體結構,即兩個活塞杆4和兩個壓杆1, 兩個壓杆1為左右對稱結構。裝有插銷9的壓杆1的一端與兩個壓杆支柱3通過軸承連接, 安裝在活塞杆4的頂端,另一端同樣對稱的分列於泵架7的兩邊。兩個工作缸2的一端分 別固定在支撐平臺8上並列的兩個孔洞,工作缸2上端穿過該孔洞中,另一端分別固定在泵 架7的橫梁上,工作缸2的底部設有吸料口 5,上側部設有排料口 6。壓杆支柱3設置在壓 杆1的端部,此種情況下,活塞杆4在壓杆1的中間靠近壓杆支柱3的位置與壓杆1軸性連 接。壓杆1在插銷9處可以方便的拆卸,吸料口 5與插入到料桶內的管道連接,排料口 6與封孔的注漿管連接。工作時兩個操作人員同時上下作用壓杆1時,帶動活塞杆4下端的 活塞在兩個工作缸2中上下運動,分別將聚氨酯的兩種組份的料通過吸料口 5吸入到工作 缸中,再通過排料口 6將料排出,通過注漿管注入鑽孔,從而實現長距離封孔。
權利要求一種手動雙液注漿泵,其特徵在於,包括泵架、支撐平臺、壓杆、壓杆支柱、工作缸、活塞杆,泵架上部設置有支撐平臺,兩個工作缸固定於支撐平臺上,每一個工作缸中設置有活塞杆,活塞杆與壓杆相連,支撐平臺上還固定有壓杆支柱,壓杆與壓杆支柱軸性連接,每一個工作缸的底端設有吸料口,工作缸的上側部設有排料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雙液注漿泵,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個工作缸的活塞杆和所 述壓杆為一體結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動雙液注漿泵,其特徵在於,所述工作缸固定於所述支撐平 臺上的兩個孔洞中,工作缸下端與泵架下部固定。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動雙液注漿泵,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杆與一個所述壓杆支柱 軸性連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雙液注漿泵,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杆為兩個,所述每一個工 作缸的活塞杆分別和壓杆為一體結構。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手動雙液注漿泵,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個壓杆為左右對稱結構。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手動雙液注漿泵,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個壓杆與一個壓杆支柱 軸性連接,壓杆支柱設計成V或U型結構。
8.如權利要求2或5所述的手動雙液注漿泵,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杆支柱支撐在壓杆的 中間靠近工作缸的位置並與壓杆軸性連接,壓杆的端部和活塞杆軸性連接。
9.如權利要求2或5所述的手動雙液注漿泵,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杆支柱可以設置在支 撐壓杆的端部,此種情況下,活塞杆在壓杆的中間靠近壓杆支柱的位置與壓杆軸性連接。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雙液注漿泵,其特徵在於,所述軸性連接為一軸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動雙液注漿泵,包括泵架、支撐平臺、壓杆、壓杆支柱、工作缸、活塞杆,泵架上部設置有支撐平臺,兩個工作缸固定於支撐平臺上,每一個工作缸中設置有活塞杆,活塞杆與壓杆相連,支撐平臺上還固定有壓杆支柱,壓杆與壓杆支柱軸性連接,每一個工作缸的底端設有吸料口,工作缸的上側部設有排料口。本實用新型體積小、重量輕,非常適合煤礦井下空間狹小的各種場所的工作條件,能夠大幅度提高鑽孔的密封長度。
文檔編號F04B53/16GK201574898SQ20092027773
公開日2010年9月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3日
發明者康增輝, 徐衛東, 王爽, 王瑞枝 申請人:北京美斯通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