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固體汙染物焚燒爐的製作方法
2023-06-27 09:27:36 2
專利名稱:醫用固體汙染物焚燒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專用爐的改造,確切地講是一種主要用於焚燒手術切除物、小動物屍體及其它固體汙染物的爐子。
常見的醫用固體汙染物焚燒爐,包括單燃燒室、雙燃燒室和三燃燒室等幾種形式。其中,由中國專利局於1993年12月1日公開的一種「醫用廢棄物焚燒爐」(專利申請號為9223736.9)展示了如下結構形式「包括帶有第一、第二、第三燃燒室,各燃燒室間用分流器相連通,並有集塵器、燃燒器、風機等的一種醫用廢棄物焚燒爐,其特徵在於在第一燃燒室的上方設有帶物料投入口的集存室通過漏料篦和第一燃燒室相通。第二燃燒室在第一燃燒室的下方,在第一燃燒室的兩側,設有螺旋分流器通向第二燃燒室。」該結構的優點是燃燒溫度高,廢棄物燃盡率高,焚燒時間短等。但其不足點在於廢棄物在集存室中堆放中難免會產生腐敗氣體。當打開投放口繼續放置廢棄物時,將出現腐敗氣體的外溢。該結構的另一不足點是集存室與第一燃燒室間爐篦的形狀不盡合理,不利於廢棄物在燃燒過程中向第一燃燒室中的自然墜落。
本發明是申請人對其前一專利技術的改進,其目的首先在於進一步消除醫用固體汙染物的汙染,其次在於進一步改善燃燒條件,獲得節能效果。
本發明所提供的醫用固體汙染物焚燒爐,包括集存室、第一燃燒室、第二燃燒室、第三燃燒室,燃燒器和引風集塵裝置,其特徵是集存室的頂部設置汙物投入口,並以翻板式封門封閉其下端,以上蓋封閉其上端。在集存室的側壁上設置可調節風量的進風管和通往燃燒室的有害氣體的排氣管。在第三燃燒室的中部有一煙氣電淨化裝置。煙氣電淨化裝置可以用一組電熱元件和多孔性材料製成。
為了使醫用固體汙染物在焚燒爐燃燒過程中順利由集存室向第一燃燒室自然墜落,在本發明中,位於集存室與第一燃燒室之間的爐篦採用向上凸起的弧形面;組成爐篦的每一單體均具有刃口。爐篦單體橫截面的刃口角度以選擇40°-60°為宜。
為了改善爐膛內煙氣向爐門的衝擊的狀況,本發明在第一燃燒室的爐門處設有煙氣擴散室,在煙氣擴散室的兩側、第一燃燒室的側壁上設有通向第二燃燒室的垂直煙道。
為了進一步改善燃燒效果,本發明在第一燃燒室相對兩側的內壁上各設置了一隻位置相互錯開的燃燒器。
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進一步介紹本發明的結構特點和實施細節。
說明書附
圖1是本發明的主體結構示意圖;
說明書附圖2是附圖1的B-B視圖;
說明書附圖3是附圖1的C-C視圖;
說明書附圖4是附圖1的A向視圖。
在上述附圖中1-投料口,2-集存室,3-爐篦,4-第一燃燒室,5-垂直煙道,6-煙氣擴散室,7-爐篦,8-排灰口,9-第二燃燒室,10-爐篦,11-可調出灰閘板,12-煙氣吸引管,13-吸引式集塵罐,14-煙塵過濾板,15-引風管,16-第三燃燒室,17-螺旋分流器,18-煙氣電淨化裝置,19-過濾板,20-噴射管,21-煙囪,22-防風罩,23-電器控制箱,24-送風管,25-鼓風機,26-輸油管,27-供油裝置,28-燃燒器,29-引風機,30-升降機構,31-翻板式風門,32-排氣管,33-進風管,34-耐火爐襯,35-外殼,36-觀察窗,37-爐門,38-窺視孔,39-爐門,40-上蓋。
如圖所示,本發明的爐體由金屬制外殼35和耐火爐襯34構成。爐體內的工作空間包括集存室2、位於集存室2下方的第一燃燒室4、位於集存室2後方(以爐門所在位置為前)的第三燃燒室16和位於第一、第三燃燒室下方的第二燃燒室9。由圖3可知,集存室2的上方設有投料口1。投料口1採用雙層封閉的形式,即下端以翻板式風門31封閉,上端以上蓋40封閉。上蓋40的開啟與關閉可由升降機構30完成。集存室2的側壁上部設有與第二燃燒室9相通的排氣管32,側壁下部設有帶有風量調節裝置的進風管33。集存室2底部的爐篦3用耐熱材料(如耐熱鑄鐵)製成。爐篦3整體呈向上凸起的弧形面,每一單體(爐條)均有向上的刃口。刃口的夾角可在40°-60°間選擇。該結構的特點是在保證爐篦有足夠強度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廢棄物受熱後的自落性能,即工作過程中廢棄物在弧形爐篦刃口上受熱部分燃燒,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被刃口切割成小塊並落入第一燃燒室9中實施進一步燃燒。
如附圖1和附圖2所示,第一燃燒室4的側壁上靠近爐門一側設有煙氣擴散室6,在煙氣擴散室6的兩側和與爐門相對一側的爐壁上設有垂直煙道5,在煙氣擴散室6下方是排灰口8。第一燃燒室4中的煙氣由垂直煙道5送入第二燃燒室9。當煙氣從內爐門向外溢出到達煙氣擴散室6時,由於其截面積突然增大使煙氣流速降低,從而有效地防止了煙氣從爐門處外溢。
燃燒器28設置在第一燃燒室4的側壁上,其安裝高度通常為爐膛高度的1/2處。二隻燃燒器28可以設置於同側,但以圖2所示安裝位置效果更好。工作中,由於兩隻交錯的燃燒器28的噴射力,使爐內可燃氣體形成強烈旋流,保證了燃燒室內溫度的均勻,加速了廢棄物的焚燒。燃燒器28的結構形式有多種,附圖所展示的實施例選用了一個帶有針閥的噴油嘴及在噴油嘴外套裝著的帶有葉片狀導二次風裝置並與鼓風機25相接通的送風管24的結構;噴油嘴經輸油管26與供油裝置27接通。
第二燃燒室9由位置第一燃燒室4和第三燃燒室16下方的兩部分組成,兩部分間由耐火爐襯形成的煙道相通。與爐篦7相對應的爐篦10傾斜放置在第二燃燒室9下底。在爐篦10下端的爐體上設有煙氣吸引管12和可調出灰閘板11。
第二燃燒室9與第三燃燒室16之間的通道上裝有螺旋分流器17。第二燃燒室9位於第三燃燒室16下方部分亦有煙氣吸引管12與爐體外的吸引式集塵罐13相通。吸引式集塵罐13的上部有一煙塵過濾板14,與引風機29之進風口相通的引風管15其進口位於吸引式集塵罐13的頂部。
第三燃燒室16的中部是由多孔隙材料和一組電熱元件組成的煙氣電淨化裝置18,頂部引出帶有防風罩22的煙囪21,在煙囪21下部裝有噴射管20,由引風機29送入的氣流從噴射管20噴出。在噴設管20下方是一將第三燃燒室16與煙囪21隔開的過濾板19。
使用中,醫用固體汙染物從投料口1置於集存室2中存放至一定數量後進行焚燒。在存放過程中,醫用固體汙染物可能產生腐敗氣體;當煙氣電靜化裝置處於開啟狀態進風管33向集存室2送風時,集存室中的腐敗氣體便可通過排氣管32進入第三燃燒室16經煙氣電靜化裝置18處理後排入大氣。
焚燒量較少時及爐膛溫度達到1000℃以上時,可以只使用一隻燃燒器28,焚燒量較多時兩隻燃燒器28同時開啟。焚燒過程中,醫用固體汙染物與爐壁3接觸的部分被燒烤,並在爐壁3刃口的作用下,在進風管33吹進的強風的擾動下,在固體汙染物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被切風管33吹進的強風的擾動下,在固體汙染物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被切割成小塊,落入第一燃燒室4中,在第一燃燒室4中高速旋轉燃氣流和1200℃左右的高溫作用下迅速燃燒。部分較小的未燃盡顆粒隨煙氣由垂直煙道5進入第二燃燒室9中繼續燃燒,較大的未燒盡的顆粒經爐篦7落入第二燃燒室9中繼續燃燒。
在第二燃燒室9的前半部醫用固體汙染物可基本燃盡,灰分經爐篦10和可調出灰板11排入爐體外水渣池中。含有部分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未燃盡顆粒的煙氣由第二燃燒室9上部通道進入其後半部進一步燃燒。然後灰分經煙氣吸引管12進入吸引式集塵罐13,經煙塵過濾板14濾塵後經引風管15併入引風機29進口的氣流中,從煙囪21下部的噴射管20中高速噴出。
含有微量未燃盡物質的煙氣經螺旋分流器17進入第三燃燒室16並形成渦旋氣流。在煙囪21和噴射管20作用下進入第三燃燒室16中的氣體向其上部流動,經過煙氣電靜化裝置18中電熱元件的加溫、燃燒和多孔隙材料層的過濾,最終排入大氣中以純淨的氣體。
本發明的優點是有效地消除了集存物體的二次汙染;熱能損耗小,固體汙染物燃燒充分。
權利要求
1.一種醫用固體汙染物焚燒爐,包括集存室(2)、第一燃燒室(4)、第二燃燒室(9)、第三燃燒室(16),燃燒器(24)和引風集塵裝置,其特徵是集存室(2)的頂部設置汙物投入口(1),並以翻板式封門(31)封閉其下端,以上蓋(40)封其上端;在集存室(2)的側壁上設置有可調節風量的進風管(33)和通往燃燒室的有害氣體的排氣管(32);在第三燃燒室(16)的中部有一煙氣電淨化裝置(1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固體汙染物焚燒爐,其特徵是煙氣電淨化裝置(18)由一組電熱元件和多孔性材料製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固體汙染物焚燒爐,其特徵是位於集存室(2)與第一燃燒室(4)之間的爐篦(3)為向上凸起的弧形面,組成爐篦(3)的每一單體均具有刃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固體汙染物焚燒爐,其特徵是爐篦(3)單體橫截面的刃口角度取值範圍為40°-6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固體汙染物焚燒爐,其特徵是在第一燃燒室(4)的爐門處設有煙氣擴散室(6),在煙氣擴散室(6)的兩側和(或)第一燃燒室(4)的側壁上設有通向第二燃燒室(9)中的垂直煙道(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固體汙染物焚燒爐,其特徵是在第一燃燒室(4)相對兩側的內壁上各設置了一隻位置相互錯開的燃燒器(28)。
全文摘要
本發明所提供的醫用固體汙染物焚燒爐,包括集存室2、第一燃燒室4、第二燃燒室9、第三燃燒室16,燃燒器24和引風集塵裝置,其特徵是集存室2的頂部設置汙物投入口1,並以上蓋40和翻板式封門31分別封閉其上下端;在集存室2的側壁上設置有可調節風量的進風管33和有害氣體的排氣管32;在第三燃燒室16的中部有一煙氣電淨化裝置18。其優點是熱能損耗小,固體汙染物燃燒充分,且有效地消除了集存物體的二次汙染。
文檔編號F23G5/00GK1103155SQ9411072
公開日1995年5月31日 申請日期1994年8月10日 優先權日1994年8月10日
發明者劉恩生, 劉國強 申請人:劉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