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波釋放卸壓後自動復位的立風井防爆門的製作方法
2023-06-27 04:37:56 5
專利名稱:爆炸波釋放卸壓後自動復位的立風井防爆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煤礦立風井防爆門,尤其涉及在其頂蓋上和殼體面上設置爆炸波衝擊致動開啟後可自動關閉的結構的防爆門,屬於煤礦通風安全防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防爆門是煤礦礦井通風系統重要的安全設施;立風井防爆門專門用於礦井主要通風機是抽出式的立井出風井,安裝布置在出風井同一軸線上的井口平檯面上。防爆門的功用是1.當井下發生瓦斯煤塵爆炸產生的爆炸波衝向立風井口時,防爆門能隨即上升開啟卸壓,避免爆炸波氣壓衝向通風機,保護通風機裝置正常運行;爆炸波消失過後,防爆門依靠自重並同通風機負壓吸回下降復位關閉井口 ;2.正常通風時防爆門依靠負壓保持關閉狀態;3.因故停止通風機運轉期間,防爆門應依靠平衡重錘牽引力並同井口內外產生的空氣壓力差自由上升開啟,利用自然風壓進行通風;4.當井下發生事故災變實施反風或進行反風演習時,操作反風裝置將其防爆門固定閉鎖,在10分鐘內實現反風。現有技術立風井防爆門的技術文件及文獻是,1.項目名稱立風井防爆門施工設計書圖名防爆門;門體設計單位煤炭工業部武漢煤礦設計研究院設計日期1979年6月代替項目號B78-375批准文號(79)766適用範圍煤礦礦井主要扇風機的主要出風井執行時間自設計文件批准日起。2.煤炭工業部《〈煤礦安全規程>1986年版執行說明》第三十八.裝有主要扇風機的出風井口防爆門的設計要求。第四十四.礦井反風演習和反風設備的檢查。3.《 二 二· 一通風》1986年-2010年版。現有技術的立風井防爆門設施如圖1、圖IA-圖ID所示,由四部分組成一.防爆門-聯接一體的門體8、座板10和底座架;二.四組重錘裝置-包括重錘架4、重錘組5、滑輪組6和鋼絲繩7 ;三.八組反風裝置-壓緊板梁2和緊固螺栓3 ;四.油液密封砼體-油槽9和貯油井1通連。現有技術的立風井防爆門存在的問題與缺陷1.防爆門在失衡失穩、無軌運動上升開啟中被損壞(1)井下爆炸波流徑立風井與風硐叉口形成急變流偏離出風井軸線衝擊防爆門,致使門體底座架傾斜地脫離油槽時受到卡阻變形損壞;偏離門體重心的反作用力使門體脫開鋼絲繩牽引被拋出井口空中遠處墜毀;( 牽引門體的四個支承座間的質量不平衡、重錘不平衡、運動機件阻力不等形成卡阻停滯,四組重錘牽引門體上升不能同步造成牽引機構破壞、殼體局部爆裂變形;(3)因此門體不能完全上升開啟卸壓時,爆炸波經風硐衝向通風機使其機組被破壞、人員傷亡。2.爆炸波消失過後,防爆門不能關閉井口,礦井通風中斷(1)門體即便沒有破壞,但傾斜地滯留在井口上方沒有外加動力不能自行下降復位;( 門體或爆裂變形或被拋到井口外損毀,均不能關閉井口 ; C3)通風機已破壞。因此礦井不能正常通風。3.自然通風時,需要增加人力物力完成門體升降(1)因故停止通風機運轉時,略大於門體重量的重錘不能牽引門體並同井口自然風壓上升,需要多人力物力對重錘組分配調整平衡,同時拖曳或託擎牽引門體同步上升開啟到位、之後下降復位關閉井口 ;( 多人員在井口邊緣高空作業危及安全。4.反風運行時,反風操作超出規定時間,不能及時反風(1)八組反風裝置由正常位置解除固定、再旋轉壓入門體座板反風位置鎖定,司機一人操作時間至少10分鐘以上; (2)機房到立風井口有20 40幾米遠登高作業完成門體閉鎖,之後進行相關程序的操作, 到實際改變井巷風流方向的總時間超過規定10分鐘,難以及時反風。現有立風井口油槽、貯油井、重錘架基礎座面與基礎螺栓等屬於建井工程設計的砼體構築物,不容改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爆炸波釋放卸壓後自動復位的立風井防爆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1.井下爆炸波衝向立風井口時,防爆門快速反應卸壓釋放爆炸波氣壓,防護防爆門完好無損、保護通風機裝置正常運轉;2.爆炸波消失過後,防爆門自動下降復位關閉井口 ;3.門體升降同步、平衡平穩地沿導軌運動;4.反風操作或自然通風操作,快捷方便安全可靠,實現機房內遠程控制和程序控制。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由防爆門、先導卸壓裝置、膜板釋壓裝置、永磁機構、門體升降液壓裝置和液壓傳動與控制系統等組成。防爆門,是底座架、中部座板和上部殼體構成的剛性整體結構。底座架依然落座於現有井口油槽中;殼體梁由現有八架梁增改為十二架梁;棄除現有的重錘裝置和反風裝置。所述的先導卸壓裝置,由四組天窗和八套傳動裝置組成,均勻布置在殼體面上。1.天窗,爆炸波氣壓致動天窗開啟的窗口是爆炸波先行排洩卸放的流通孔口。每一組天窗的縱向中軸線兩側對稱布置相對開啟與關閉的左、右兩窗扇,並通過同一組合頁軸支承套支承在縱託梁上,縱託梁兩端同上、下兩件平行的橫託梁固聯,兩件橫託梁同左、 右兩架殼體梁固聯一體。在每四分之一殼體面上中心素線兩側的兩架殼體梁中間均勻開設一組天窗口並分列兩個窗扇,左、右兩窗在完全開啟時限定位置的立面夾角是6° 9°以內,爆炸波消失過後,兩窗板因其重力偏離合頁軸重心而同步跟隨傳動裝置自動降落復位關閉窗口,即關閉井口。2.傳動裝置,是左、右窗扇安全可靠開啟和準確復位關閉、限定天窗沿合頁軸轉動在空間位置的兩組同步對稱運動機構的組合裝置。每套傳動裝置由兩兩相同規格的齒輪、 齒輪軸、帶有限位擋塊的搖杆、連杆、鉸接支座和機架等構件組成。每組天窗使用兩套傳動裝置,布置在縱託梁橫軸線兩側下方。每套裝置的左、右運動機構通過連杆支座同左、右窗板面固聯一起;裝配在機架上兩平行齒輪軸上的齒輪及運動構件,是具有反向、弧形嚙合式的兩組同步對稱運動機構,機架經支撐座安裝在縱託架上;兩件帶有限位擋塊的搖杆對稱夾持一件齒輪固聯為一組構件,限位擋塊約束天窗限位開啟鎖定。所述的膜板釋壓裝置,是頂置式釋壓膜板頂蓋,由低韌性鑄件薄膜板、壓板、密封墊、緊固組件和頂架構成。頂架外圈同殼體梁、殼體鋼板固聯一體,頂架內圈凹臺止口內放置膜板,通過壓板和螺栓緊固鎖定。膜板的額定壓力是本立風井通風機正常通風或反風運行時最大風壓力1.25 1.4倍以內,當超過膜板額定壓力的爆炸波衝擊防爆門時,頂蓋膜板即時被鼓開釋放爆壓衝量,實現急速先導釋壓。爆炸波消失過後、防爆門回落井口位置時即可及時用備用膜板補換頂蓋封閉井口。所述的門體升降液壓裝置,是四組為門體升降同步平衡沿液壓缸 運動的導向裝置,也是自然通風升降門體與反風運行時頂壓防爆門鎖定機構。該裝置由懸臂梁立架、立架梁端部固定座、液壓缸和鉸接支承座等組成。立架支承在現有重錘架底座基礎面上;液壓缸通過法蘭螺栓與立架上的固定座聯接,是缸體固定、活塞杆運動的垂直安裝形式,液壓缸後端尾部安裝方式為法蘭結構,前端頭部為球鉸耳環鉸接在支承座上,支承座同殼體梁固聯;液壓缸具有緩衝裝置和導向套結構,實現約束門體升降沿缸筒〈軌道〉導向運動。所述的永磁機構,是永磁材料製成的長形的磁場源磁鋼,是正常通風及反風運行時吸合天窗關閉的鎖定裝置。每組天窗共用兩組四件磁鋼,左、右窗扇各用一組兩件磁鋼 在左、右窗扇的外側窗口下方的兩邊殼體梁內側立面或平面中、以天窗橫向中軸線為對稱縱向布置各自的兩件磁鋼。每組天窗磁場源的總吸合力是本通風機反風運行時最大風壓力的1. 2 1. 4倍以內,當超過磁場源總吸合力的爆炸波氣壓衝擊防爆門時,天窗隨即開啟排洩卸放爆炸波衝量,實現快速先導卸壓。所述的液壓傳動與控制系統,是液壓泵站、液壓缸、液控與電氣傳動程序控制等組成的複合功能系統。1.液壓泵站,特別設置由多個蓄能器構成的蓄能器組作為液壓缸應急動力源當偶發事件發生且泵站又停止運轉時,蓄能器組內勢能可滿足短時瞬間向液壓缸供給壓力油,執行活塞杆縮回拉起防爆門上升開啟。設置壓力控制器監控蓄能器組工作制。2.正常通風期間的液壓缸是長時不動待備工況,其進、出油口的設定是無杆腔的油口為溢流回油出口,有杆腔的油口為進油口且關閉。爆炸波衝擊防爆門時,(1)防爆門急速上升推動活塞杆使液壓缸油壓上升,油液經無杆腔出油口開啟流入液控系統先導溢流閥後進入油箱卸荷;( 設置在立風井中檢測爆炸波風壓及風速傳感器的傳感信息傳遞到地面監控處理中心,其電信號通過控制系統程序控制,將蓄能器組的液壓勢能轉換為向液壓缸有杆腔開啟進油口供給壓力油,活塞杆快速縮回拉起防爆門開啟卸放爆炸波氣壓。(3)防爆門開啟到位傳感信號通過控制程序對液壓缸進、出油口轉換有杆腔的油口為出油口關閉、無杆腔的油口為進油口關閉,進入活塞杆運動換向控制程序準備。(4)爆炸波消失的傳感信號反饋量與時間延遲相結合的程序控制方式,使液壓缸執行活塞杆伸出推頂防爆門下降,實現防爆門自動快速復位關閉井口。(5)防爆門關閉到位的傳感器信號通過程序控制對液壓缸進、出油口轉換有杆腔油口為進油口並關閉,無杆腔油口為溢流回油出油口,即恢復到正常通風時的液壓缸工況。3.液控與電汽傳動程序控制系統,由數據採集處理、液控主要液壓迴路和電氣控制系統組成。(1)數據採集與監控是①爆炸波氣流的風壓、風速物理參數;②防爆門工作位置;③液壓缸伸、縮與油口轉換工況;④泵站泵組啟、停工況;⑤蓄能器組工作制工況;⑥ 供、配電工況。(2)控制液壓系統是以電磁、電液或電液比例等控制閥通過電氣控制與可編程控制器發出的電信號控制轉換為液壓控制信號為主要方式的液控系統。液壓迴路主要有①四組液壓缸伸、縮運動的雙向同步迴路;②液壓缸活塞運動的換向、控制、鎖緊迴路;③液壓缸進、出油口的換向迴路;④蓄能器組工作制與泵站泵組開啟供油或卸荷、停機控制迴路;⑤蓄能器組應急向液壓缸供壓力油的轉換控制迴路。(3)電氣控制,是基於可編程控制器與組態王的防爆門和液壓缸遠程監控系統。有自動、遠程、就地(即近控)三種控制方式實現對防爆門與液壓缸等控制。①自動控制方式數據採集、處理轉換為標準電壓或電流信號,經可編程控制器設定的程序指令電控元件與液控迴路,實現對液壓泵站、液壓缸、蓄能器組工作制與轉向液壓缸供油等控制。②遠程控制方式反風運行在機房內通過 轉換器與操作按鈕控制液壓缸, 執行活塞杆伸出頂壓防爆門鎖定;反風結束時,再操作控制液壓缸執行活塞杆解除對防爆門的鎖定之後,程序控制液壓缸進出油口轉換。自然通風操作 轉換器和 控制按鈕實現防爆門上升開啟;恢復正常通風時,操作 按鈕使防爆門下降關閉井口,程序控制液壓缸進、出油口轉換。③就地控制方式即在泵站配電室操作 或 控制,是與 相同的兩地一控的操作方法。應急電源特別裝置於機房和泵站配電室內各為一組互備的蓄電瓶組或其他電池能源作為〈急備電源 >:因偶發事故中斷供電需要防爆門開啟進行自然通風時,蓄電瓶組專門為液壓系統中以電信號控制轉換為液壓控制信號的控制閥和其他電元件供給電源。採用 〈遠控〉或〈近控〉其一的方式並同 轉換控制器,通過程控與液控系統指令蓄能器組轉向液壓缸有杆腔油口供給壓力油,執行活塞杆縮回拉起防爆門上升開啟,實現自然通風。供電恢復後、正常通風前,則按照操作程序控制液壓活塞杆伸出頂動防爆門下降關閉井口。機房內的顯示屏通過防爆門監控攝像與工控機組態軟體,實時顯示系統工況的動態與模擬畫面,實現遠程監控。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發生爆炸波衝擊立風井口時,防爆門快速反應先導卸壓釋放爆炸波氣壓,防爆門完好無損、通風機裝置安全運轉,實現防爆門〈防爆〉功用。(1)防爆門頂蓋釋壓膜板,因其額定壓力遠小於爆炸波氣壓而被即時鼓開釋放爆壓衝量,實現急速先導釋壓,有效地緩解了對殼體的衝擊力;( 殼體面上的四組天窗,在爆炸波氣壓衝擊下也隨即開啟排洩卸放爆壓衝量,實現快速先導卸壓,有效地削減、消除爆炸波對防爆門的破壞力;C3)天窗開啟時的左、右窗板有一個立面夾角制約、以及傳動裝置運動機構中限位擋塊的鎖定約束,兩扇窗不接觸碰撞因此安全無損。(4)防爆門在爆炸波衝擊力作用下,也隨即沿四組液壓缸〈軌道〉運動同步上升開啟排洩卸放爆炸波,其一,因無杆腔油口已在溢流回油工況,防爆門急速上升頂推活塞杆向無杆腔運動,縮回導向防爆門上升;其二,爆炸波傳感信號通過程控與液控系統指令蓄能器組供油口開啟向液壓缸有杆腔進油口供給壓力油,短瞬間活塞杆縮回拉起防爆門上升完全開啟排洩卸放爆炸波,有效地保護了防爆門和通風機裝置安全運轉。現有技術防爆門設施不具備 和 < 液控與電控〉系統裝置及其功用。本發明通過釋壓、先導卸壓和門體自動上升開啟三種途徑的結構方式合一功用實現爆炸波卸壓,因此防爆門具備 功用。2.爆炸波消失過後,防爆門自動下降復位關閉井口,通風機正常運轉通風。(1)先導卸壓裝置中在開啟位置的天窗因其板面重力偏離合頁軸重心而跟隨傳動裝置同步自動降落復位,並在磁場源磁鋼吸合力作用下可靠地貼合於窗口嚴密關閉。(2)爆炸波傳感信號緊隨爆炸波的消失而消失,根據傳感信號反饋量與時間延遲相結合的方式,程序控制對液壓缸執行活塞杆伸出推動防爆門下降,實現門體自動復位關閉井口 ;之後液壓缸恢復正常通風時工況,防爆門則依靠自重和通風機負壓關閉井口。(3)防爆門在關閉井口位置時即可及時用備用膜板補換頂蓋封閉殼體,通風機正常運轉通風。3.反風運行操作便捷快速反風。(1)由於每組天窗的磁鋼總吸合力大於反風運行的最大風壓力,四組天窗因此安全可靠地被 不動,無需人工時間操作即可實現反風運行。(2)採用〈遠控〉或〈近控〉其一的方式控制液壓缸活塞杆頂壓防爆門鎖定,實現快速操作反風,反風結束後採用前述控制方式解除活塞杆頂壓防爆門的鎖定,使液壓缸進、 出油口恢復原工況。實現在規定時間內反風運行。現有技術的反風裝置操作時間不能滿足規定時間的反風運行。4.自然通風時,防爆門升降液壓缸操作簡便安全可靠。(1)固故停止通風機運轉,需要防爆門開啟自然通風採用〈遠控〉或〈近控〉其一的控制方式啟動泵站,操作 按鈕,實施對液壓缸控制執行活塞杆縮回拉起防爆門上升開啟自然通風。恢復正常通風時,操作 按鈕即可,之後由程控系統控制液壓缸油口的轉換。(2)因供電中斷時需要自然通風時採用〈遠控〉或〈近控〉其一的方式,並同 轉換控制與 操作,程控與液控系統的電控元件由蓄電瓶組供電,液壓元件與液壓缸由蓄能器組供壓力油,實現防爆門上升開啟自然通風,恢復供電轉入正常通風時,操作相關的轉換控制器與操作 按鈕即可正常通風。現有技術在自然通風時,僅僅利用重錘組牽引防爆門和立風井口處的自然風壓, 防爆門不能自動上升開啟,正常通風時防爆門也不能自由下降復位關閉井口。
圖1、圖IA-圖ID是現有立風井防爆門的設施結構附圖。圖1是現有防爆門設施布置與井下迴風流徑立風井至出風口的結構立面主視圖。圖IA是圖1所示防爆門的結構俯視圖1-貯油井,防爆門內外氣壓隔離密封用的與油槽9通連的續油油井;10-門體座板,同是反風運行時壓緊閉鎖的部位。
圖IB是沿圖IA中A-A線放大的立剖視圖4_重錘支架;5_重錘組;6_滑輪組; 7-牽引鋼絲繩;8-防爆門門體;9-油槽;10-門體座板。圖IC是圖IA所示反風裝置2的I放大視圖_正常通風時,反風裝置脫離門體時的解除閉鎖狀態; 一反風運行時,反風裝置旋進壓入座板閉鎖狀態。圖ID是沿圖IC中B-B線的立剖視圖;2_反風裝置,梁板;3_緊固螺栓組;8_防爆門門體;10-門體座板。圖2、圖2A-圖2J是本發明提出的系統方案附圖。圖2是本發明防爆門系統主體布置與井下迴風流徑立風井至出風門的結構立面主視圖。 一門體升降液壓缸的液壓傳動與控制系統的泵站機房和配電室。圖2A是圖2所示防爆門的結構放大俯視圖。圖2B是沿圖2A中C-C線放大的立剖視圖。圖2C是圖2A所示的膜板釋壓裝置頂蓋15的II放大視圖。圖2D是沿圖2C中D-D線的立剖視圖。圖2E是圖2B所示的液壓缸固定座12的III放大剖視圖。圖2F是圖2A所示的先導卸壓裝置21的天窗22結構示意的IV放大視圖。圖2G是沿圖2F中E-E線放大的立剖視圖、即先導卸壓裝置21與天窗22關閉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H是圖2G所示傳動裝置30在天窗22的左、右窗扇開啟位置時機構運動的結構示意圖。圖21是圖2G所示A向的先導卸壓裝置21在天窗22開啟時放大的結構示意立體圖。圖2J是圖2G所示A向的先導卸壓裝置21天窗22關閉時放大的結構示意立體圖。圖2A-圖2J所示的附圖標記簡要說明
10
權利要求
1.一種爆炸波釋放卸壓後自動復位的立風井防爆門,包括防爆門殼體(8)、現有貯油井⑴與油槽(9)、立架(11)與門體升降液壓缸(13)、反風鎖定裝置,其特徵在於(1)殼體(8)承重梁由十二架殼體梁(8-1)均布設置構成,其頂部同頂架00)固聯一體;(2)頂架00)上面設置有一組膜板(18)釋壓裝置頂蓋(15);(3)在殼體(8)板面上均布開設四組天窗0 孔口,每組孔口左、右兩側殼體梁(8-1) 同平行布置的上下兩件橫託梁(XT)固聯一體,兩橫梁之間縱向中軸線上固聯一件縱託梁 ( ),四件縱託梁06)上設置四組先導卸壓裝置;(4)所述的反風鎖定裝置,是吸合天窗0 鎖定的磁場源裝置,由數件永磁材料製成的磁鋼09)元件構成,該元件鑲嵌在每組天窗0 孔口左、右兩側下方的兩邊殼體梁 (8-1)內側的立面或上平面之中;(5)所述的立架(11)為懸臂梁式剛體結構,四組立架(11)分別支承在現有重錘架⑷ 底座基礎座面上,其頂部橫梁端設置有液壓缸(1 固定座(12),通過螺栓(13-1)同垂直安裝的液壓缸(1 後端尾部法蘭座(13- 聯接,液壓缸(1 前端頭部為球鉸耳環同防爆門殼體(8)上面的支座(14)鉸接,液壓缸(1 進、出油口(13-4)通過油管路連通泵站液壓系統控制迴路;(6)設置有液壓系統,包括泵站、蓄能器組、液壓缸(1 和液控裝置,液控是以將電信號控制轉換為液壓控制信號為主方式、以電磁和電液控制閥為主元件組成的裝置;(7)設置有電氣程控系統,並同液壓系統組成為複合系統,該系統是基於可編程控制器與組態王的防爆門升降液壓缸(1 遠程監控系統;還設置有爆炸波氣流傳感器、防爆門升降傳感器和液壓缸(1 控制方式轉換器。
2.根據權利要求1的爆炸波釋放卸壓後自動復位的立風井防爆門,其中所述的膜板釋壓裝置頂蓋(15),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頂架OO)裡圈設置有凹臺止口放置密封墊(19)和膜板(18),通過壓板(17)和螺栓(16)將其鎖定;所述的膜板(18)是材質為低韌鑄件的薄板,板面直徑為立風井口直徑的0. 16 0. 22倍,其額定壓力為通風機正常通風或反風運行時最大風壓力的1.25 1.4倍。
3.根據權利要求1的爆炸波釋放卸壓後自動復位的立風井防爆門,其中所述的先導卸壓裝置(21),主要由天窗02)和傳動裝置(30)組成,其特徵在於(1)所述的天窗02)共四組,每組天窗02)口中縱託梁06)中心線兩側設置有對稱的左窗扇02-1)和右窗扇(22-2),同合頁板(25-2)、合頁套Q5-1)和合頁軸依次聯接於支承套(24)支承在縱託梁06)中心線上面;(2)左、右窗Q2-1)(22-2)板內面設置有各自的承接板G6)和支座0 聯接、通過連杆銷軸(43),同傳動裝置(30)中同步機構的左連杆(41)、右連杆02)鉸接;(3)殼體(8)上每兩個支承座(14)之間的中心線在錐形殼面素線上,該素線是每組天窗02)的縱向中軸線,窗口中心高為該素線長度的0.65 0.7倍,下窗口邊寬端點處到立風井口裡邊的平距為80-120mm,其邊寬等於該邊兩端殼體梁(8_1)之間的跨度,上窗口邊寬等於該邊兩端殼體梁(8-1)之間的跨度;(4)左窗扇02-1)與右窗扇02-2)在完全開啟時的立面夾角為6° 9°;(5)所述的傳動裝置(30),是設置具有反向、弧形嚙合式的左、右對稱且相對運動的兩組同步機構組合裝置;每組天窗0 設置兩套傳動裝置(30),該裝置通過機架(31)、支座 (32)和螺栓(33)同縱託梁(26)聯接;(6)每套裝置(30)的兩組同步機構由一組機架(31)、兩件齒輪軸(40)、齒輪副(34) (35)、帶有限位擋塊(38) (39)的組件的兩個搖杆(36) (37)、兩件搖杆銷軸(44)、兩件連杆 (41) (42)、兩件連杆銷軸(43),依次聯接在左、右窗(22-1) (22-2)的支座(45)上;同步機構中對稱對應設置的每每兩件或兩個組件的幾何尺寸和技術特徵相同;(7)所述的組件是限拉擋塊(38)(39)同搖杆(36) (37)固定聯接為一體構件或製作成一體構件;每兩件帶有限位擋塊的搖杆夾持一件齒輪固定聯接為一體構件;(8)限位擋塊(38)(39)跟隨齒輪副(34) (35)轉動時,其限位工作面接觸到鎖定位置時的止點在齒輪副(34) (35)中心距中垂線上;(9)左、右兩件齒輪軸GO)平行設置在機架(31)體上並平行於合頁軸(23),齒輪副 (34) (35)中心距的中垂線與合頁軸03)縱軸線共線;兩組同步機構通過兩件齒輪軸GO) 對稱分列在左、右兩側。
4.根據權利要求1的爆炸波釋放卸壓後自動復位的立風井防爆門,其中所述的反風鎖定裝置,其特徵在於(1)每套磁場源裝置的磁鋼09)對每組天窗02)鋼板的總吸合力是通風機反風運行時最大風壓力的1.2 1.4倍;(2)磁鋼09)設置方式在左窗扇02-1)左窗口下方、右窗扇02-2)右窗口下方的殼體梁(8-1)立面或平面之中、以天窗0 橫向軸線為對稱上下縱向均布、固定鑲嵌各自一組兩件或相等件數的磁鋼( ),每組磁鋼09)兩端元件間的中心距等於該窗口邊長的 0. 6 0. 7 倍。
5.根據權利要求1的爆炸波釋放卸壓後自動復位的立風井防爆門,其中所述的門體升降液壓缸(13),其特徵在於(1)液壓缸(1 具有緩衝裝置和導向套結構;液控裝置控制四組液壓缸雙向同步運動;(2)活塞的最小行程是防爆門底座架落入油槽(9)內的高度的2.2 2. 65倍,活塞的運動速度為0.4 0. 8m/s,四組液壓缸(1 的總推力為防爆門重力與通風機最大風壓力之和的1.2 1.4倍;(3)液壓缸油口(13-4)的進、出口轉換工況設定是正常通風期間,有杆腔油口置於進油口並關閉、無杆腔油口置於溢流回油口 ;爆炸波衝擊防爆門上升開啟到位後,有杆腔油口置於回油口並關閉、無杆腔油口置於進油口並關閉,鎖定防爆門,自然通風時亦同;反風運行時,無杆腔油口置於進油口、有杆腔油口置於回油口,活塞杆推頂防爆門鎖定後即時關閉進、出油口,反風結束恢復正常通風後,兩油口的工況轉換至正常通風時的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的爆炸波釋放卸壓後自動復位的立風井防爆門,其中所述的液壓系統,其特徵在於(1)液壓泵站設置有三臺液壓泵和4 6個或數個蓄能器並聯使用的蓄能器組,配以控制閥組與壓力控制器監控泵組和蓄能器組工作制;(2)液控系統主要設置有四組門體升降液壓缸(1 的分流集流式雙向同步迴路、通風機通風在不同工況時液壓缸進出油口(13-4)轉換迴路、液壓缸活塞運動與鎖緊或卸荷迴路、蓄能器組向液壓缸(1 供油快速轉換迴路。
7.根據權利要求1的爆炸波釋放卸壓後自動復位的立風井防爆門,其中所述的基於可編程控制器與組態王的防爆門升降液壓缸(13)遠程監控系統,其特徵在於(1)數據採集處理設置有爆炸波氣流風壓與風速傳感器、防爆門升降位置傳感器、液壓缸(1 工況傳感轉換器、泵站泵組與蓄能器組工況傳感轉換器,並將實時採集的信息參數處理轉換為標準電壓或電流信號,經可編程控制器設定的程序指令電控單元與液控迴路對泵站、蓄能器組和液壓缸(1 控制;(2)設置有遠程控制和就地控制方法,對液壓缸(1 升降控制;(3)機房和泵站設置急備電源蓄電瓶組和轉換控制器並同蓄能器組控制液壓缸(13) 升降。
全文摘要
爆炸波釋放卸壓後自動復位的立風井防爆門,屬於煤礦通風安全技術領域,解決的是井下爆炸波衝擊立風井口時防爆門快速卸壓釋放爆炸波氣壓、防爆門安全地自動復位關閉井口、保護通風機裝置安全運轉正常通風。該防爆門的頂部和殼體面上分別設置有模板釋壓裝置與可自動復位關閉的先導卸壓裝置的天窗;設置有雙向同步運動的四組液壓缸拉推防爆門沿缸筒自動升降與液控和電控系統;還設有在機房和泵站內操作門體升降液壓缸的控制裝置實現自然通風及反風運行;採用磁鋼吸合天窗鎖定實現反風無需人為操作。該防爆門運行與升降控制的複合技術系統安全可靠、遠程控制操作便捷快速,在偶發事故之時通風機安全運轉通風,實現了防爆門功效。
文檔編號E21F1/16GK102410044SQ20111020549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4日
發明者萬洪志, 宋清源, 鄒國華 申請人:雞西司瑞電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