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提升散熱的殼體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27 08:25:31 1
專利名稱:可提升散熱的殼體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可提升散熱的殼體結構,尤指一種利用殼體其前段較高、後段較低的落差,於不影響該殼體其內部有限空間運用下,增加其散熱裝置的置設,而以有效提升對殼體內部持續進行散熱的功效。
背景技術:
一般具散熱裝置的計算機機殼結構及其應用情形(請參閱圖1、圖2所示),其主要是於一兩端側相對等高的計算機機殼1內部,垂直立設有一第一散熱裝置11,以提供該計算機機殼1內部前端的熱源進行散熱,並相對於該計算機機殼1內部其後側壁上,固設有一第二散熱裝置12,以分別提供該計算機機殼1內部、及其前端的熱源進行散熱,使其該計算機機殼1透過其第一散熱裝置11、第二散熱裝置12相互對流,藉以達到該計算機機殼1內部散熱的功效;然而,上述所揭露的結構,往往需將計算機機殼1內部前端的熱源,經由第一散熱裝置11匯集於計算機機殼1內部(後端)後,方可再將該計算機機殼1內部(後端)及前端的熱源,同時由該第二散熱裝置12進行對外散熱,導致該計算機機殼1內部前端熱源,無法於第一時間有效對外散熱下,造成其內部(後端)的整體溫度的提升,致使整體散熱成效不佳;因此,如何將上述缺失加以摒除,並提供一種利用殼體其前段較高、後段較低的落差,於不影響該殼體其內部有限空間運用下,增加其散熱裝置的置設,並且有效提升對殼體內部持續進行散熱的功效,即為本案創作人所欲解決的技術困難點,因此研發創新此一種可提升散熱的殼體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提升散熱的殼體結構,其包含一可供計算機組件置設的殼體,其本體內部底板上垂直立設有一第一散熱部、以及後飾板上固設有與該第一散熱部對應的第二散熱部,並於該第一散熱部與第二散熱部間、且相對於其本體後段處形成有一凹陷部,而使該殼體具前段較高、後段較低的型式,且該殼體其上端面與該凹陷部的落差間架設有一第三散熱部;藉此,以透過該第一散熱部與第二散熱部,提供該殼體作對流散熱的同時,即可再透過該第三散熱部相對於該第一、二散熱部間、以及該殼體其上端面作進一步的散熱,進達於不影響該殼體其內部有限空間運用下,而可有效提升對殼體內部持續進行散熱的功效。
圖1為一般具散熱裝置的計算機機殼結構示意圖;圖2為一般具散熱裝置的計算機機殼結構應用實施側視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殼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殼體結構另一視角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殼體結構應用實施例側視示意圖。
圖號說明1計算機機殼11第一散熱裝置12 第二散熱裝置 2 殼體21 凹陷部3 第一散熱部31 支架 32風扇裝置4第二散熱部41風扇裝置5第三散熱部51支架
511透孔部 52風扇裝置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貴審查員方便簡捷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達成的功效能夠更為顯現,茲將本實用新型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請參閱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提升散熱的殼體結構,其包含一可供計算機組件置設的殼體2,其本體內部底板上垂直立設有一由支架31及複數個風扇裝置32所組成的第一散熱部3、以及於其後飾板上與該第一散熱部3對應處,固設有由至少一個以上風扇裝置41所構成的第二散熱部4,又該殼體2於其第一散熱部3與第二散熱部4間、且相對於其本體後段處形成有一凹陷部21,使其該殼體2具前段較高、後段較低的型式,且該殼體2於其本體上端面與該凹陷部21的落差間,架設有一第三散熱部5,該第三散熱部5是由一支架51及複數個風扇裝置52所組成,又該支架51上與該等風扇裝置52對應處相對設有透孔部511;綜上所述,(請同時配合參閱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應用實施例示意圖,其中,當該殼體2經由該第一散熱部3將其內部前端的熱源匯集於其內部後端時,則可分別透過該第三散熱部5將該殼體2內部後端所匯集的熱源進行第一階段實時對外散熱、以及再透過該第二散熱部4將該殼體2內部後端所匯集的熱源進行第二階段對外散熱,如此,以透過該第一散熱部3與第二散熱4部,提供該殼體2作對流散熱的同時,即可再透過該第三散熱部5相對於該第一散熱部3與第二散熱4部間、即相對於該殼體2其上端面的落差間作進一步的實時散熱,進達到不影響該殼體2其內部有限空間運用下,而可有效提升對殼體2內部持續進行散熱的功效,藉以排除大量熱源匯集於該殼體2其內部後端時,所所造成其內部整體溫度的提升;
同時,又進一步透過該殼體2具前段較高、後段較低的型式,而使該等殼體2於堆放時,該第三散熱部5仍可藉由該殼體2其高低落差的空間,達到持續將殼體2內部的熱源進行對外散熱的功效。
為使本實用新型更加顯現出其進步性與實用性,茲與習用作一比較分析如下習用缺失1、僅由兩組散熱裝置進行對流散熱。
2、無法於第一時間內,對計算機機體內部進行散熱的情況。
3、造成整體的散熱成效較為不佳。
4、造成計算機機體內部(後端)的整體溫度的提升。
本實用新型優點1、利用殼體其高、低的落差,增加其散熱裝置的置設。
2、可於第一時間內,對計算機主機內部進行散熱的情況。
3、不影響計算機主機其內部有限空間運用下,有效提升整體散熱的成效。
4、有效排除計算機機體內部(後端)的整體溫度的提升。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在突破先前的技術結構下,確實已達到所欲增進的功效,且也非熟悉該項技藝者所易於思及,再者,本實用新型申請前未曾公開,其所具的進步性、實用性,顯已符合專利的申請要件,於是依法提出申請,懇請貴局核准本作專利申請案,以勵創作,至感德便。
然而上列詳細說明是針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可行實施例的具體說明,該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而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藝精神所為的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於本案的專利範圍中。
權利要求1.一種可提升散熱的殼體結構,其特徵在於,其包含一可供計算機組件置設的殼體,於其本體後段處形成有一凹陷部,該殼體為前段較高、後段較低的型式,又該殼體於其本體上端面與該凹陷部的落差間,架設有一第三散熱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升散熱的殼體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殼體相對於第三散熱部其前端及後端處,分別搭配設有第一散熱部及第二散熱部。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升散熱的殼體結構,其特徵在於,該第三散熱部由一支架及複數個風扇裝置所組成。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提升散熱的殼體結構,其特徵在於,該第一散熱部是由支架及複數個風扇裝置所組成。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提升散熱的殼體結構,其特徵在於,該第二散熱部由至少一個以上風扇裝置所構成。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提升散熱的殼體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支架上與其該等風扇裝置對應處相對設有透孔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提升散熱的殼體結構,其包含一可供計算機組件置設的殼體;其本體內部底板上系垂直立設有一第一散熱部、以及後飾板上固設有與該第一散熱部對應的第二散熱部,並於該第一散熱部與第二散熱部間、且相對於其本體後段處系形成有一凹陷部,而使該殼體具前段較高、後段較低的型式,且該殼體其上端面與該凹陷部的落差間架設有一第三散熱部;藉此,而以透過該第一散熱部與第二散熱部,提供該殼體作對流散熱的同時,即可再透過該第三散熱部相對於該第一、二散熱部間、以及該殼體其上端面作進一步的散熱,進而達到不影響該殼體其內部有限空間運用下,而可有效提升對殼體內部持續進行散熱的功效。
文檔編號H05K7/20GK2876877SQ200620000240
公開日2007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10日
發明者劉得淵, 楊孝平 申請人:龍橋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