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張力傳遞工具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21:22:01

專利名稱:張力傳遞工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對引入線進行架設、架線時,在對象材料上將張力傳遞到引入 線的張力傳遞工具。
背景技術:
引入線一般又稱為DV線,像圖7所示的引入線c那樣,很多情況下被架線於電線 杆a與房屋b之間。這種引入線c的架空引入施工通常是將引入線c的一端通過未圖示的 支承工具支承於房屋b的安裝點d。此後,通過將引入線c的另一端側上提並拉近至電線 杆a的安裝點e側後支承、架線於未圖示的支承工具來進行。架線後的引入線c的架空長 度一般約為10m 50m左右,平均為20m左右,並根據各電力公司的配電規定來確定架線狀 態下的最大弛度a。具體而言,電線粗細變化為3. 2mm2以下、14mm2以上等,且隨著季節變 化而不同,但大致為架空跨長的2 4%。在確保了這樣的最大弛度a的架線中,需要對引 入線c作用有很大的張力。為了將這種很大的張力傳遞到引入線c而將其另一端側上提並拉近電線桿a的安 裝點e,與引入線c是用100V這樣的低壓線用引入線、並是將兩、三根電線輕輕地扭絞到上 述粗細的較細且耐外力性低的引入線相應,不採用稱為卡線器(日文力△,)的在金屬部 之間進行夾持的夾線器,而如圖5所示,採用將由纖維製成的所謂纖維繩索f的一端側卷繞 來傳遞張力的方式。為了通過這種繩索f的卷繞來將需要的張力傳遞到引入線c,如圖5所示,利用金 屬制的捆綁線g將繩索f的一端相對於引入線c束緊,並從繩索f的束緊位置開始將張力 側在隔開間隔的三個以上部位卷繞,此外,在中途部位採用簡單的卷繞方法,在張力側起點 h特別複雜地進行卷繞以使其很難滑動,在反張力側終點i稍複雜地進行卷繞以使其稍難 滑動,藉此將繩索f直接或間接受到的張力傳遞到引入線c。此時,由於在張力傳遞初期繩 索f向引入線C卷繞的卷繞部通過張力在引入線C周圍卷緊來紮緊引入線C,因此能在沒有 滑動的狀態下可靠地實現張力的傳遞。張力向繩索f的直接傳遞是通過如圖1中用虛線所示,將藉由與引入線c連接的 如圖7所示的連接部j連接的繩索f通過支承於電線桿a的安裝點e附近的滑輪h,並用手 將下垂的繩索f的另一端拉下等來進行的。當然,也可採用卷繞機、用手進行操作的稱為緊 線件(日文〉J,)的緊線器等而不是用手。此外,繩索f能在另一端側設置連結環、鉤 等連結工具,並與各種牽引源連結以進行引入線c的另一端側的上提和拉近。無論如何,在這些情況下,繩索f 向引入線c的卷繞作業均是在地面上對另一端側 還未上提的虛線所示的引入線c進行的作業。另一方面,如圖6所示,也能在從將另一端側一定程度地上提並拉近至電線桿a側 的預備架線狀態開始到滿足規定最大弛度a之間的緊線階段,將繩索f 卷繞於保持預備架 線狀態的引入線c以供緊線作業。此時,如圖6所示,繩索f向引入線c的卷繞為高空作業。此外,為了採用吊線來架線、敷設電纜,還已知採用前端部結合的第一拉網、第二拉網的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對此進行簡單說明,首先,在將它們穿過與它們前後端 對應的前後端側電線桿和位於它們中間的中間電線桿的緊線滑輪之後,將第二拉網的前後 端結合於對應的前後端電線桿。接著,在將第一拉網的前端通過退扭與吊線連接之後,將第 一拉網的末端安裝於燭臺。此後,將第一拉網牽引到末端側,以將吊線延長敷設。接著,在 第二拉網的前端部通過退扭連接電纜,然後將第二拉網安裝於燭臺並牽引,將電纜架設於 緊線滑輪。在架設後,操作者一邊採用戽鬥車將電纜從緊線滑輪卸下,一邊採用電纜吊架將 電纜安裝於吊線。最終電纜通過電纜吊架懸掛架設於吊線。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特開2002-17011號公報發明的公開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然而,在現有的將繩索f的一端卷繞於引入線c來傳遞張力的方式中,由於需要首 先利用捆綁線g將繩索f的一端與引入線c束緊,然後從繩索f的上述束緊部開始將張力 側在考慮到滑動的難易程度的情況下卷繞於引入線c上的隔開間隔的三個部位等,卷繞作 業複雜,因此存在作業煩雜、需要花費較長時間、作業效率無法提升的問題。圖6所示的高 空作業尤其成為問題。這些作業性的問題在引入線c架線後卸下繩索f時也一樣,而且在 卸下時還局限於高空作業。此外,架線作業後,在將繩索f 從引入線c開始通過捆綁線g將繩索f的一端束緊 於引入線c的部分,為了保證上述張力傳遞時繩索f的卷緊,需要非常緊地束緊以使繩索f 不會從捆綁線g的束緊部脫開,因此,使細捆綁線g在其與搓合線的交叉部嵌入護套層的局 部性的強外力會作用於護套層及其內部線,且繩索f的卷緊力也會在繩索f與搓合線的交 點部對引入線C的護套層和內側線施加局部性的強外力,因而容易損傷引入線C,由於架線 後的引入線C此後也持續作用有很強的張力,因此搓合線彼此間容易受損。而且,採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架線方法時,作業工序過多,作業變複雜。以上的情況在架設、架線旁路電纜等其他電纜、電線時的作業中亦是如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在引入線等架設、架線的對象材料上簡單且操作性 好地裝拆、並且安裝時的張力傳遞性高的張力傳遞工具。解決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張力傳遞工具在對引入線等架設、架線的對象材 料進行架設、架線時,將架設、架線作業時的張力傳遞到引入線,其主要特徵在於,包括覆蓋體,該覆蓋體從側方覆蓋於對象材料;以及張力傳遞帶,該張力傳遞帶 的一端與上述覆蓋體的一端附近卡接而另一端的自由端側直接或間接地受到架設、架線時 的張力,張力傳遞帶的自由端側從向覆蓋體卡接的卡接部朝覆蓋體的向對象材料覆蓋的覆 蓋面側延伸,並卷繞於對象材料,覆蓋體在其另一端附近具有狹縫,該狹縫從側部收納口在 寬度方向上收納張力傳遞帶,使其從進行向對象材料的上述卷繞的覆蓋面側向反覆蓋面側 (與覆蓋面側相反的一側)拉出。在這種結構中,從覆蓋體朝其對象材料的覆蓋面側延伸的張力傳遞帶將向覆蓋體 卡接的卡接部側卷繞於作為張力傳遞的對象的引入線等對象材料周圍,並通過在需要的時 間對上述卷繞後的張力傳遞帶的對象材料施加向自由端側的拉伸,在覆蓋體的卡接有張力 傳遞帶的一端附近將上述覆蓋面側拉近對象材料。卷繞於對象材料的張力傳遞帶中,從卷
4繞於上述對象材料的卷繞部拉出的中途部分在不進行更遠端的自由端側的拉繞和貫穿作 業的狀態下,朝著位於覆蓋體的另一端附近的狹縫穿過覆蓋體側部的收納口,進入到覆蓋 體的寬度方向上的狹縫裡面。通過使張力傳遞帶的中途進入上述狹縫,張力傳遞帶成為相 對於覆蓋體從向引入線卷繞的覆蓋面側向反覆蓋面側拉出的狀態。這樣,張力傳遞工具相 對於對象材料成為安裝狀態,若將張力傳遞帶的自由端側在上述拉出側用手朝覆蓋體拉 拽,則張力傳遞帶在對象材料的覆蓋體另一端附近向上述覆蓋面側拉近,能提高張力傳遞 帶相對於對象材料的卷緊度,因此能得到更穩定的安裝狀態。在成為上述狀態的張力傳遞工具中,若在張力傳遞帶的自由端側直接或間接地施 加用於向電線桿的安裝點上提、拉緊、架線等的張力,則伴隨著與張力傳遞帶在上述安裝狀 態下卷繞於拉伸對象材料的卷緊度和卷繞接觸面區域的大小對應的摩擦阻力的增大,在對 象材周圍卷緊,隨著覆蓋體進一步向拉伸對象材料側拉近和張力傳遞帶的卷繞於對象材料 的卷繞部朝張力側延伸,能在對象材料周圍進行面壓接並將張力可靠地傳遞到對象材料。在上述發明中,還能具有如下特徵狹縫允許在其收納的張力傳遞帶的自由端側 作用有張力時張力傳遞帶在長軸方向上滑動。在這種結構中,除了上述之外,作用於張力傳遞帶的張力欲使張力傳遞帶從上述 覆蓋體的狹縫朝向與覆蓋體和對象材料平行的拉出方向穩定,而在將張力傳遞帶從覆蓋體 的覆蓋面側通過狹縫朝向反覆蓋面側拉出時施加Z狀彎曲,產生剪切阻力(日文扱t抵 抗),但通過使狹縫允許張力傳遞帶在長軸方向上滑動,不需要減少這種剪切阻力而特別選 取張力的作用方向,就能流暢且充分地實現通過張力使覆蓋體3向對象材料側的拉近以及 張力傳遞帶向對象材料周圍的卷緊。在上述發明中,還能具有如下特徵覆蓋體的覆蓋面製成沿著對象材料的凹面。在這種結構中,除了上述之外,通過將覆蓋體的覆蓋面製成沿著對象材料的凹面, 可發揮覆蓋體自動向對象材料對準中心的功能,不會在對象材料的張力傳遞帶卷繞部外周 發生中心偏移,且易於覆蓋成穩定的覆蓋狀態,不存在因安裝失敗而導致張力傳遞不良這 樣的情況,在架空引入線施工中等能保護對象材料的張力傳遞帶卷繞部免受萬一所施加的 外力。在上述發明中,還能具有如下特徵狹縫具有彎曲形態的側部狹縫區域,該側部狹 縫區域從覆蓋體的側部收納口朝另一端側依次變位,且與大致沿覆蓋體的寬度方向延伸的 中央狹縫區域連接。在這種結構中,除了上述之外,從狹縫的覆蓋體側部的收納口收納張力傳遞帶的 中途部分的側部狹縫區域形成從收納口到另一端側依次變位的彎曲形態,從而能防止相對 於進入到與側部狹縫區域相連的大致沿覆蓋體的寬度方向延伸的中央狹縫區域並被朝自 由端側拉拽或作用有張力的張力傳遞帶4的拉出方向,通過反拉出方向的變位而滿足朝向 覆蓋體側部的收納口的關係,導致張力傳遞帶從中央狹縫區域逃到側部狹縫區域側,以及 張力傳遞帶從側部狹縫區域通過收納口脫離狹縫。特別地,即使張力傳遞帶未充分進入中 央狹縫區域而仍位於側部狹縫區域、或以一部分掛住的狀態被拉拽而作用有張力,側部狹 縫區域也能通過其彎曲形態使作用於張力傳遞帶的從狹縫拉出時朝向長軸方向的壓接力 產生朝向中央狹縫側的分力,使張力傳遞帶移動到中央狹縫區域側。在上述發明中,還具有如下特徵張力傳遞帶在從向覆蓋體卡接的卡接部朝覆蓋體的反覆蓋面側延伸之後,通過設於覆蓋體的長孔朝覆蓋體的覆蓋面側延伸。在這種結構中,除了上述之外,可通過剪切阻力和拉伸摩擦阻力來分散和降低張 力傳遞帶的自由端側所受的張力直接作用於張力傳遞帶的向覆蓋體卡接的卡接部的情況, 從而能緩和張力集中於卡接部,上述剪切阻力是張力傳遞帶的貫穿部在卡接部跟前的覆蓋 體上的長孔處受到的剪切阻力,上述拉伸摩擦阻力是伴隨上述剪切阻力的、張力傳遞帶的 卡接部到貫穿部向反覆蓋面的壓接而產生的。在上述發明中,還具有如下特徵長孔相對於覆蓋體的長軸方向傾斜。在這種結構中,除了上述之外,為了將從卡接部延伸的張力傳遞帶以從覆蓋體的 反覆蓋面側通過長孔朝覆蓋面側延伸的形態拉出以向對象材料卷繞,張力傳遞帶順著覆蓋 體的長孔的方向沿覆蓋體和對象材料的長軸方向傾斜地朝覆蓋面側延伸,因此張力傳遞帶 容易沿著卷繞於對象材料的傾斜方向延伸,可在沒有強制、沒有皺紋的狀態下流暢地進行 卷繞。在上述發明中,還能具有如下特徵張力傳遞帶的一端在覆蓋體的一邊附近沿與 覆蓋體的長軸方向平行的方向卡接,長孔設於覆蓋體的與張力傳遞帶一端的卡接部相對的 另一邊附近。在這種結構中,除了上述之外,張力傳遞帶從在其一端的覆蓋體的一邊附近與覆 蓋體的長軸方向平行延伸的卡接部,朝著與之相對的另一緣側的長孔而沿覆蓋體的寬度方 向延伸,並在長孔的經過部朝對象材料的卷繞面側大幅度改變方向而在自由端受到張力, 因此,方向從傳遞帶在對象材料上的卷繞方向經由長孔部變為朝向覆蓋體的寬度方向而朝 向卡接部,大幅度改變,這種方向的大幅度改變引起的長孔部處的更大的剪切阻力可更大 幅度地地降低上述張力,從而能進一步緩和集中於卡接部的上述張力。發明效果根據本發明的張力傳遞工具,若從覆蓋體朝其覆蓋面側延伸的張力傳遞帶可簡單 地卷繞於作為張力傳遞對象的對象材料,且從上述卷繞部拉出的張力傳遞帶的中途部分可 在不需要進行自由端側更遠端的拉回和長軸方向的貫穿作業的狀態下從側部簡單地進入 覆蓋體另一端附近的狹縫,此外,能以與此相反的步驟作業效率高地對對象材料進行裝拆, 藉此,能縮短架空引入線施工等架設、架線作業所需要的時間。此外,在安裝狀態下,通過作用於從覆蓋體的狹縫被拉出到反覆蓋面側的張力傳 遞帶的拉力或張力,張力傳遞帶在向覆蓋體卡接的卡接部與狹縫之間張緊,隨著覆蓋體朝 向對象材料拉緊,張力傳遞帶在對象材料周圍卷緊並進行面壓接,不存在使繩索等交叉來 卷緊對象材料時那樣的局部壓迫,因此,不會損傷對象材料,在與對象材料之間能不強制地 得到很大的摩擦力,能將作用於張力傳遞帶的自由端側的張力以沒有遊動和滑動的狀態可 靠地傳遞到對象材料,使架空引入線施工等架設、架線流暢且高效地進行。


圖1表示本發明實施方式的張力傳遞工具,圖1 (a)是俯視圖,圖1 (b)是表示張力 傳遞帶向覆蓋體卡接的一例的卡接部的剖視圖,圖1(c)是表示另外的卡接的一例的卡接 部的剖視圖。圖2是表示上述張力傳遞工具的傳遞狀態的剖視圖。
圖3是表示上述張力傳遞工具的張力傳遞帶卷繞作業的一例的側視圖。圖4是將上述張力傳遞工具的覆蓋體、從該覆蓋體延伸而卷繞於對象引入線並從 覆蓋體拉出的張力傳遞帶、引入線之間的關係以拉開覆蓋體和引入線的狀態進行表示的說 明圖。圖5是表示利用現有的繩索的張力傳遞狀態下的繩索與對象引入線的連接狀態 的側視圖。圖6是表示在高空進行圖5所示的連接和卸下時的一例的立體圖。圖7是表示引入線的架線狀態和通過現有的繩索在張力傳遞狀態下的架線作業 狀態的概略圖。(符號說明)1張力傳遞工具2引入線3覆蓋體3a覆蓋面3b反覆蓋面(覆蓋面的相反面)3c卡接壁4張力傳遞帶5卡接部6 狹縫6a 收納 口6b 突狀6c側部狹縫區域6d中央狹縫區域7卷繞部11 長孔12 通孔I3 線15 銷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圖1 圖4對本發明的張力傳遞工具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以便理解本 發明。如上所述,本實施方式的張力傳遞工具是當將主要是低壓用的兩根或三根線輕輕 地搓合而形成的引入線架線於電線桿與作為引入對象的房屋等之間時,將架線作業時的張 力傳遞到引入線的張力傳遞工具的情形的一例。但是,不限定於此,本發明能適用於包括旁 路電纜等其他電纜或電線等在內的相似的一般的架線、架設作業。圖1 (a)、圖1 (b)所表示的一例中的張力傳遞工具1包括覆蓋體3,該覆蓋體3如 圖2所示從側面貼於作為對象的引入線2 ;以及張力傳遞帶4,該張力傳遞帶4的一端卡接 在上述覆蓋體3的一端附近,另一端的自由端側直接或間接地受到架線時的張力。在此,由於覆蓋體3和張力傳遞帶4是將架空引入線施工中的引入線2作為作業對象的電氣施工構 件,因此從電的安全性方面考慮,通常採用絕緣材料。覆蓋體3例如是將張力傳遞帶4作為作用於其的張力的基礎,利用在覆蓋體3的 一端附近與另一端附近之間產生的張緊作用,將張力傳遞帶4如圖2所示在引入線2的外 周卷緊,並將用於架設的張力傳遞到引入線2的覆蓋體,為確保其能經受上述操作的強度 而採用聚碳酸酯制,並將厚度設定成5mm左右。此外,覆蓋體3的形狀製成圍住引入線2外 周的大致半周的截面為半圓的形狀,以提高其彎曲剛性。藉此,成為凹槽狀的覆蓋面3a在 如圖2所示被貼於引入線2時,能發揮彼此對準中心的功能,不會發生中心偏移,因而穩定。 另外,覆蓋面3a的圓弧半徑為25mm左右,相對於引入線2的所述粗細存有餘量。反覆蓋面 3b (覆蓋面3a的相反面)也與覆蓋面3a同心,其半徑為30mm左右。由於張力傳遞帶4例如卷繞於引入線2的外周以傳遞張力,因此需要具有易於 卷繞的撓性、柔軟性、對張力的耐久性等特性,為採用聚酯纖維的紡成結構(日文織0組 織)、或編成結構(日文組^ 組織)的平帶。雖然也可以是織成結構(日文編^ 組織), 但若不是抑制拉伸的結構,則在相對於引入線2的卷繞和覆蓋體3向引入線2側的拉近上 會有困難。此外,即使是平帶,若為在長軸方向上具有用於阻止滑動的略微凹凸的表面組 織,則在對張力傳遞帶4施加張力時阻止滑動和通過在引入線2的外周上卷緊來阻止張力 傳遞時的滑動上是有效的。不過,需要是不會對引入線2的搓合線施加局部外力而引起損 壞的硬度和凹凸程度。特別是如圖1(a)、圖1(b)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張力傳遞工具1的張力傳遞帶4的 自由端側從向覆蓋體3的卡接部5到覆蓋體3向引入線2的覆蓋面3a側延伸,上述自由端 側如圖2所示卷繞於引入線2。與此相對應的是,如圖1 (a)、圖1 (b)所示,覆蓋體3在其另 一端附近具有狹縫6,該狹縫6從側部收納口 6a收納張力傳遞帶4,使其從相對於引入線2 進行上述卷繞的覆蓋面3a側向反覆蓋面3b側拉出。由於延伸到覆蓋體3的覆蓋面3a側的張力傳遞帶4基本上與覆蓋體3 —起處於 不受來自其他物體的制約的自由狀態,因此張力傳遞帶4能自由地卷繞於引入線2的外周。 例如,如圖3、圖4所示,將向覆蓋體3卡接的卡接部5側卷繞於作為張力傳遞的對象的引入 線2的外周,並通過在需要的時間對上述卷繞後的張力傳遞帶4的引入線2施加向自由端 側的拉力或張力,在覆蓋體3的卡接有張力傳遞帶4的一端附近將其覆蓋面3a側拉近引入 線2。卷繞於引入線2的張力傳遞帶4中,從卷繞於引入線2的卷繞部7的卷繞末端拉出 的中途部分在不進行位於更遠處的自由端側的拉繞和在長軸方向上的貫穿作業的狀態下, 朝著位於覆蓋體3的另一端附近的狹縫6穿過上述覆蓋體3側部的收納口 6a,進入到覆蓋 體3的寬度方向上的狹縫裡邊。通過使張力傳遞帶4的中途在寬度方向上進入上述狹縫6, 張力傳遞帶4成為相對於覆蓋體3從向引入線2卷繞的覆蓋面3a側向反覆蓋面3b側拉出 的如圖2所示的狀態。藉此,張力傳遞工具1相對於引入線2成為安裝狀態,若將張力傳遞帶4的自由端 側在上述拉出側用手朝覆蓋體3拉拽,則張力傳遞帶4在引入線2的覆蓋體3另一端附近 向上述覆蓋面3a側拉近,能提高張力傳遞帶4相對於引入線2的卷緊度,因此能得到更穩 定的安裝狀態。
在處於上述安裝狀態的張力傳遞工具1中,若用於進行向電線桿的安裝點的上 提、拉近、架線作業的張力直接或間接地作用於張力傳遞帶4的自由端,則伴隨著與張力傳 遞帶4在上述安裝狀態下卷繞於引入線2的卷緊度和卷繞接觸面區域的大小對應的摩擦阻 力的增大,在引入線2周圍從圖4所示狀態卷緊成圖3所示狀態,隨著覆蓋體3進一步向引 入線2側拉近和張力傳遞帶4的卷繞於引入線2的卷繞部7朝向張力側拉伸,能在引入線 2周圍進行面壓接並將張力可靠地傳遞到引入線2。其結果是,從覆蓋體3朝其覆蓋面3a側延伸的張力傳遞帶4可簡單地卷繞於作為 張力傳遞對象的引入線2,且從上述卷繞部7拉出的張力傳遞帶4的中途部分可在不需要進 行自由端側更遠端的拉回和長軸方向的貫穿作業的狀態下從側部簡單地進入覆蓋體3端 部附近的狹縫6,此外,能以與此相反的步驟作業效率高地對對象引入線2進行裝拆,藉此, 能縮短架空引入線施工所需要的時間。此外,在安裝狀態下,通過作用於從覆蓋體3的狹縫6被拉出到反覆蓋面3a側的 張力傳遞帶4的拉力或張力,張力傳遞帶4在向覆蓋體3卡接的卡接部5與狹縫6之間張 緊,隨著覆蓋體3朝向對象引入線2側拉近,張力傳遞帶4在對象引入線2周圍卷緊並進行 面壓接,不存在使繩索等交叉來卷緊對象引入線2時那樣的局部壓迫,因此,不會損傷對象 引入線2,在與對象引入線2之間能不強制地得到很大的摩擦力,能將作用於張力傳遞帶4 的自由端側的張力以沒有遊動和滑動的狀態可靠地傳遞到對象引入線2,使架空引入線施 工流暢且高效地進行。但是,圖4為了明確覆蓋體3與卷繞於引入線2的張力傳遞帶4的關係,將覆蓋體 3與卷繞張力傳遞帶4的引入線2大幅度拉開來表示,在此狀態下,不便於從狹縫6拉出張 力傳遞帶4的自由端側而將覆蓋體3拉近引入線2側,並將張力傳遞帶4卷緊到能相對引 入線2進行張力傳遞的狀態。也就是說,若在成為上述張力傳遞狀態後,在張力傳遞帶4的卡接於覆蓋體3的卡 接部5側將張力傳遞帶4卷繞於引入線2,則適合進行卷緊到張力傳遞狀態的作業,若使覆 蓋體3側在引入線2周圍拉繞,則能在很小的拉繞空間內簡單地將張力傳遞帶4卷繞於引 入線2,即使是在拉繞張力傳遞帶4的自由端側的情況下,只要預先成為纏繞狀態,則也能 縮小卷繞所需要的拉繞區域來簡單地將張力傳遞帶4卷繞於引入線2。特別是在引入線2被支承於空中時,雖然進行高空作業,但引入線2穩定,使得作 業者的雙手得以空閒,因此,容易隨著張力傳遞帶向引入線2的卷繞和覆蓋體3向引入線2 側的拉近將張力傳遞工具1安裝於引入線2。另一方面,即使在引入線2橫於地上時,若使 引入線2的所需部分浮起、對其予以支承,則即使是地面作業,也能與上述高空作業的情形 一樣,以雙手空閒的狀態進行安裝作業。此外,即使是引入線2橫於地上的狀態,也能在一邊用單手將覆蓋體3貼於引入線 2 一邊將引入線2上提的狀態下,用另一隻手將朝覆蓋體3的覆蓋面3a側延伸的張力傳遞 帶4卷繞於引入線2的周圍,之後,若使從上述卷繞部7拉出的張力傳遞帶4的中途通過上 述收納口 6a沿寬度方向進入狹縫6的狹縫裡部,則可使張力傳遞工具1處於臨時的安裝狀 態且使其穩定,之後,用雙手將張力傳遞帶4向引入線2卷緊而使覆蓋體3向引入線2拉 近,能容易地將張力傳遞工具1安裝成張力傳遞狀態。作為一實施例,當上述張力傳遞帶4 的寬度為33mm左右時,若卷繞三次左右,則能充分傳遞架設低壓用引入線2時所需的張力。
9然而,不限定於此。另外,在將張力傳遞帶4向引入線2卷繞時或從引入線2卷下時,如圖3所示,通 過將覆蓋體3的另一端側從引入線2拉開,卷繞、卷下的作業變得容易,卷繞時,若在初期將 覆蓋體3的一端側拉近引入線2,則能容易地使此後的卷繞作業達到可進行初期張力傳遞 的程度,並且,在使卷繞結束時的張力傳遞帶4進入狹縫6而拉出之際,能將覆蓋體3的另 一端側簡單地拉近引入線2側而成為規定的安裝狀態。在此,狹縫6允許在所收納的張力傳遞帶4的自由端側作用有張力時張力傳遞帶 4在長軸方向上滑動。藉此,雖然作用於張力傳遞帶4的張力欲使張力傳遞帶4從上述覆 蓋體3的狹縫6朝向與覆蓋體3和引入線2平行的拉出方向穩定,而對將張力傳遞帶4從 覆蓋體3的覆蓋面3a側通過狹縫朝向反覆蓋面3b側拉出施加如圖2所示的Z狀彎曲,產 生剪切阻力(日文扱豸抵抗),但通過使狹縫6允許張力傳遞帶在長軸方向上滑動,不需 要減少這種剪切阻力而特別選取張力的作用方向,就能流暢且充分地實現通過張力使覆蓋 體3向引入線2側拉近以及張力傳遞帶4向引入線2周圍的卷緊。在圖1(a)、圖2所示的 情況下,狹縫6的朝向反覆蓋面3b的開口的張力側開口緣、即在從狹縫6拉出的狀態下受 到張力的張力傳遞帶4的受到大剪切阻力的角落的開口緣,形成有截面近似半圓狀的突條 6b,該突條6b使上述角落沒有稜角而具有圓角,使張力傳遞帶4的滑動改善,從而使剪切阻 力大幅度降低。其結果是,受到張力時的張力傳遞帶4不會因狹縫6而受到很大的剪切阻力和損 傷,可流暢地滑動,張力傳遞帶4能對應於在狹縫6處與卡接於覆蓋體3的卡接部5之間所 受到的張力的大小而卷緊,並能將所受的張力在沒有滑動的狀態下可靠地傳遞到引入線2。 因此,還能提高引入線2的架線作業自身的作業效率。此外,狹縫6具有彎曲形態的側部狹縫區域6c,該側部狹縫區域6c從覆蓋體3的 側部收納口 6a朝另一端側依次變位,且與大致沿覆蓋體3的寬度方向延伸的中央狹縫區域 6d連接。這樣,從狹縫6的覆蓋體3側部的收納口 6a收納張力傳遞帶4的中途部分的側部 狹縫區域6c,形成從收納口 6a到另一端側依次變位的彎曲形狀,因此,能防止相對於進入 到與側部狹縫區域6c相連的大致沿覆蓋體3的寬度方向延伸的中央狹縫區域6d並被朝自 由端側拉拽、或作用有張力的張力傳遞帶4的拉出方向,通過反拉出方向的變位而滿足朝 向覆蓋體3側部的收納口 6a的關係,導致張力傳遞帶4從中央狹縫區域6d逃到側部狹縫 區域6c側,以及張力傳遞帶4從側部狹縫區域6c通過收納口 6a脫離狹縫6。特別地,即使 張力傳遞帶4未充分進入中央狹縫區域6d而仍位於側部狹縫區域6c,或以一部分掛住的狀 態被拉拽而受到張力,側部狹縫6c也能通過其彎曲形態使作用於張力傳遞帶4的從狹縫6 拉出時朝向長軸方向的壓接力產生朝向中央狹縫6d側的分力,使張力傳遞帶4移動到中央 狹縫區域6d側。因此,即使狹縫6通過收納口 6a在覆蓋體3的側部敞開,在張力傳遞作業 時也能可靠地防止張力傳遞帶4脫離狹縫6。此外,如圖1(a)、圖(b)所示,張力傳遞帶4在從向覆蓋體3卡接的卡接部5朝覆 蓋體3的反覆蓋面3b側延伸之後,通過設於覆蓋體3的長孔11朝覆蓋體3的覆蓋面3a側 延伸。藉此,可通過剪切阻力和拉伸摩擦阻力來分散和降低張力傳遞帶4的自由端側所受 的張力直接作用於張力傳遞帶4的向覆蓋體3卡接的卡接部5的情況,從而能緩和張力集 中於卡接部5的情況,上述剪切阻力是張力傳遞帶4的貫穿部在卡接部5跟前的覆蓋體3上的長孔11處受到的剪切阻力,上述拉伸摩擦阻力是伴隨上述剪切阻力的、張力傳遞帶4的 卡接部5到貫穿部向反覆蓋面3b的壓接而產生的。其結果是,雖然張力傳遞帶4通過施加 於其上的張力在與向覆蓋體3卡接的卡接部5之間張緊而卷緊,將張力傳遞到引入線2,但 能降低因張力集中於卡接部5而引起的疲勞和劣化,使壽命延長。特別地,如圖1(a)所示,通過使長孔11相對於覆蓋體3的長軸方向傾斜,在將從 卡接部5延伸的張力傳遞帶4以從覆蓋體3的反覆蓋面3b通過長孔11朝覆蓋面3a側延 伸的形態拉出來向引入線2卷繞時,張力傳遞帶4順著覆蓋體3的長孔11的方向沿覆蓋體 3和引入線2的長軸方向傾斜地朝覆蓋面3a側延伸,因此張力傳遞帶4容易沿著卷繞於引 入線2的傾斜方向延伸,可在沒有強制、沒有皺紋和不自然的重疊等的狀態下,在張力側沒 有螺旋地流暢卷繞。因此,不僅能緩和因長孔11與卡接部5在覆蓋體3寬度方向上的相對 關係而造成的張力向卡接部5的集中,還能防止長孔11更遠處的張力傳遞帶4的向引入線 2的卷繞中途的部分產生的皺紋和不自然的重疊部在張力傳遞時對引入線2的搓合線施加 局部的壓迫而導致的損傷或疲勞。而且,如圖1 (a)、圖1 (b)所示,張力傳遞帶4的一端在覆蓋體3的一邊附近沿與覆 蓋體3的長軸方向平行的方向卡接,長孔11設於覆蓋體3的與張力傳遞帶4 一端的卡接部 5相對的另一邊附近。藉此,張力傳遞帶4從在其一端的覆蓋體3的一邊附近與覆蓋體3的 長軸方向平行延伸的卡接部5,朝著與之相對的另一緣側的長孔11而沿覆蓋體3的寬度方 向延伸,並在長孔11的經過部朝引入線2的卷繞面3a側大幅度改變方向,在自由端受到張 力,因此,方向從傳遞帶4在引入線2上的卷繞方向經由長孔11部變為朝向覆蓋體3的寬 度方向而朝向卡接部5,大幅度改變,這種方向的大幅度改變引起的長孔11部處的更大的 剪切阻力可更大幅度地降低上述張力,從而能進一步緩和集中於卡接部5的上述張力。如圖1 (a)、圖1 (b)所示,張力傳遞帶4的卡接部5通過在覆蓋體3的一邊與沿其 形成的通孔12之間形成卡接壁3,將張力傳遞帶4的一端部通過通孔12卷繞於該卡接壁3 並用樹脂纖維的線13縫合成袋狀來卡接,通過按線13的鋸齒形振幅為張力方向的較小的 節距進行縫製,並充分設定上述縫製部15在張力方向上的縫製寬度B,形成即使用張力也 無法解開縫製的狀態。但是,卡接的具體方法是隨意的,在圖1(c)所示的例子中,將張力傳 遞帶4的一端側對摺後從反覆蓋面5b側朝覆蓋面5a側穿過覆蓋體3的通孔12,在露出於 覆蓋面5a側的折返部4a中插穿比長孔12長的銷15,通過將銷15的比長孔2長的兩端部 抵住覆蓋面5a來防脫,使其卡接,將從長孔12露出於反覆蓋面5b側的因上述對摺而產生 的重疊部通過線13以與上述情形相同的條件縫合成袋狀。此時,由於用線13進行的縫製 作業是在將折返部4a穿過長孔12前的張力傳遞帶4單獨的狀態下完成的,因此縫製作業 比圖1(a)、圖1(b)所示情況的縫製作業更輕鬆。當然,既可以採用超聲波焊接來代替縫製, 也可以兼用兩者。最後,在張力傳遞帶4通過人的手等直接施加張力時,作為張力側的自由端既可 以保持直線狀態,也可以形成手可穿過的圈部等。在圖1(a)所示的例子中,在張力傳遞帶 4的自由端將由結構用鋼製成的連結環17連接於與上述情形一樣用線13縫製成的袋狀部 16,通過人的手、卷揚機、緊線器等與動力源側的鉤等連結工具簡單且可靠地連結,從而進 行向電線桿的安裝點的上提、拉近、以及此後的到成為規定鬆弛度的架線作業。藉此,不管 動力源的種類是否相同,均能將張力傳遞帶4的長度控制成將張力傳遞工具1安裝於引入線2以供張力的傳遞所需要的最小限度的長度,作為張力傳遞工具1,變得易於提供且易於 操作。工業上的可利用性本發明的張力傳遞工具在進行低壓用的引入線的架線作業時,不僅能相對於引入 線簡單地進行裝拆,還能在安裝時不對引入線帶來疲勞和損傷而可靠地傳遞張力。
權利要求
一種張力傳遞工具,其在對引入線等架設、架線的對象材料進行架設、架線時,將架設、架線作業時的張力傳遞到引入線,其特徵在於,包括覆蓋體,該覆蓋體從側方覆蓋於對象材料;以及張力傳遞帶,該張力傳遞帶的一端與所述覆蓋體的一端附近卡接而另一端的自由端側直接或間接地受到架設、架線時的張力,張力傳遞帶的自由端側從與覆蓋體卡接的卡接部朝覆蓋體的覆蓋對象材料的覆蓋面側延伸,並卷繞於對象材料,覆蓋體在其另一端附近具有狹縫,該狹縫從側部收納口在寬度方向上收納張力傳遞帶,使該張力傳遞帶從相對於對象材料進行所述卷繞的覆蓋面側朝反覆蓋面側拉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張力傳遞工具,其特徵在於,覆蓋體的覆蓋面為沿著對象材料 延伸的凹面。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張力傳遞工具,其特徵在於,張力傳遞帶在從與覆蓋體卡接 的卡接部朝覆蓋體的反覆蓋面側延伸之後,通過設於覆蓋體的長孔朝覆蓋體的覆蓋面側延 伸,長孔相對於覆蓋體的長軸方向傾斜。
全文摘要
一種張力傳遞工具,其能在引入線上簡單且作業性好地裝拆,並且安裝時的張力傳遞性高。上述張力傳遞工具包括覆蓋體(3),該覆蓋體(3)從側方覆蓋於對象引入線(2);以及張力傳遞帶(4),該張力傳遞帶(4)的一端與上述覆蓋體(3)的一端附近卡接而另一端的自由端側直接或間接地受到架線時的張力,張力傳遞帶(4)的自由端側從向覆蓋體(3)卡接的卡接部(5)朝覆蓋體(3)的向架線(2)覆蓋的覆蓋面側延伸,並卷繞於引入線(2),覆蓋體(3)在其另一端附近具有狹縫(6),該狹縫(6)從側部收納口(6a)在寬度方向上收納張力傳遞帶(4),使其從向引入線(2)進行上述卷繞的覆蓋面(3)側向反覆蓋面(3b)側拉出,從而實現上述目的。
文檔編號H02G1/02GK101855801SQ20088011051
公開日2010年10月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3日 優先權日2007年10月4日
發明者倉石勝, 名古晉, 平山尚宏, 玉井誠, 野田康剛 申請人:株式會社永木精機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