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廬免費旅遊攻略(全球最佳旅行目的地)
2023-06-14 21:42:44 2
桐廬,自古以「山青、水秀、史悠,境幽」聞名於世,是美國《國家地理》評選的「2021年25個全球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單中,中國唯一上榜的目的地。
她雖然不像蘇杭那樣久負盛名,但卻比松陽更野更低調。
桐廬 ,這個名字對很多人來說還很陌生。
而實際上這是一座歷史超過1700年的古老城鎮,這裡是分水江和富春江的交匯處,四面環山,氣候宜人。
歷代先賢名士、文豪畫匠在富春江畔留下了豐富的歷史印跡和華麗的文化瑰寶。
南朝梁文學家吳均在《與朱元思書》篇首即寫道「風煙俱淨, 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 ,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範仲淹曾寫詩(瀟灑桐廬郡)來讚嘆這裡的美,謫守睦州雖只半年多,卻與桐廬結下了不解之緣,娓娓道盡 桐廬 山水之美——瀟灑桐廬郡, 嚴陵舊釣臺。江山如不勝,光武肯教來?
清代劉嗣綰曾用短短四句二十八字,描盡了桐廬風光,寫活了富春情韻:「一折青山一扇屏,一灣清水一條琴。無聲詩與有聲畫,須在桐廬江上尋。」
而更被大家所熟知的是中國十大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描繪的就是桐廬所處的富春江畔的奇山異水。
富春江兩岸山色清翠,江水清碧見底,更兼許多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村落和集鎮點染,使富春江、新安江畫卷增色生輝。
富春江是錢塘江流入桐廬、富陽境內這一段的別稱,其風光最美的一段位於桐廬七裡瀧至建德梅城一段,由龍門峽、子陵峽和子胥峽三部分組成,全長24公裡。
沿途青山擁春江,江山盡美、風光奇絕,構成了一幅絕美的中國山水畫卷,這裡也成為了桐廬 「天下獨絕」的奇山異水的最好的詮釋。
富春江山水歷來與長江 三峽 、桂林山水齊名,並稱為我國三大山水風光帶。
泱泱江水,宛若明鏡,兩岸青山點點悠。
嚴子陵釣臺,因東漢初年隱士嚴子陵隱居於此而得名。
釣臺是嚴子陵隱居躬耕垂釣的古蹟,有全國「十大釣臺之首」美譽。
桐君山是富春江畔著名的古蹟之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富春江- 新安江 - 千島湖 "的著名旅遊景點,也是中華醫藥鼻祖聖地。
有桐君廟、睢陽公廟(唐代張巡廟)、白塔、四望亭、 鳳凰亭、競秀閣等勝跡。
「藥祖聖地」桐君山位於富春江、天目溪匯合處,兀立江邊,與 桐廬 縣城僅一水之隔,梁啓超贊之為「娥眉一角」。
背後是深谷和綿延的山脈;
前面極目無垠,原野如繡;
腳底下就是滔滔大江,地勢既險又美。
相傳古時此山之側有棵古桐樹,曾有異人結廬樹下,採藥行醫濟世,問之姓名,便笑而指桐,人稱桐君,山因之名。後世尊其為「中藥鼻祖」,稱之為藥祖聖地。
大奇山森林公園大奇山又稱"塞基山",史稱"江南第一名山"。
境內有連綿不絕的山巒、千奇百怪的巖石、幽深靜謐的峽谷、清澈見底的碧潭、潺潺而流的溪流,還有氣勢磅礴的瀑布,更是以「雄、險、奇、秀、曠」聞名於世。
有著清靜悠然的自然環境,涼爽的空氣。園內潭水清澈,有幾分九寨溝的姿色。
這裡,是傳說中的神仙遊樂之所,是詩人筆下的「仙境」、「 蓬萊島」、「桃花源」,老版的《西遊記》、《封神榜》等都曾在這取過景。
這裡就是被譽為「全國諸洞之冠」的瑤琳仙境。
以山水美景著稱的桐廬 ,或許是受到了大自然的特別眷顧,使得這個小小的縣城境內竟然有20多個石灰巖溶洞,甚至還被稱為「溶洞王國」。
而在這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的諸多溶洞之中,最著名的當屬瑤琳洞,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瑤琳仙境」。
「仙境塵寰咫尺分,壺中別是一乾坤」,洞內地勢地貌奇特,群石景觀恢宏,神奇幽幻,氣象萬千,美不勝收,是華東沿海中部亞熱帶溼潤區喀斯特洞穴的典型代表。
它就像一座斑斕輝煌的地下藝術宮殿,讓人為之沉醉神迷。早在宋朝時期,詩人柯約齋就把它喻為仙境,清朝乾隆時期的《 桐廬縣誌》上,更是將其載為神 仙遊 樂之所。
桐廬的青山綠水讓人印象深刻,另外令人嘆為觀止的則是這條充滿了神秘氣息的「垂雲通天河」。
這條經過了億萬年的地質運動形成的暗河也是整個景區的靈魂所在。搭乘小船駛入暗河,整個世界一下變得涼爽了起來,獨特的喀斯特巖溶地貌讓人嘆為觀止。各種奇特造型的巖石則瞬間讓大家插上了想像力的翅膀。
總有一種如同穿越進了《盜墓筆記》的恍惚感,而涼爽的氣息又讓人很容易靜下心來好好欣賞這大自然的禮物。
各種奇石的確讓人目不暇接,大飽眼福。
特別的是,在這裡,需要搭乘「電梯」進入到上方的河道。整個過程如同穿梭時光機一般,科幻感十足。
深奧村是申屠家族的血緣村落,申屠氏祖先於南宋初年由富陽申屠山遷入。
深奧村完整保留了百幢頗具徽派特點的明清古建築。其中九世堂與儒林堂兩幢最為古老。
深澳的古建築尚存百餘座,建築面積大約4萬平方米,依然保留著那個時代的建築特點和生活習俗。絕大多數屬於中國四大建築風格之一的徽派建築。
南宋初年,申屠氏祖先建村時,先造水系,後住人家。整個水系由五個層次構成,將飲用水、生活水和汙水分開處理;800米暗渠貫穿整個村,每隔一段就有一個澳口,流經各家各戶的門前屋後。
合嶺村,位於舊縣街道西部山區,是《嚮往的生活》的取景地。
合嶺村依山傍水,村居沿山腳就勢而築,呈片狀分布,是一個「顯山露水」的村莊。
合嶺300多戶農家大半坐落在湖邊,村民們在湖光山色間經營著自家小院,朝起暮息地進行耕作。
石舍村,屬桐廬縣富春江鎮,地處富春江鎮的東南部,四面環山、三面環水,村前有月牙形彎曲的蘆茨溪環村而過,地勢微傾,整個山村形如帆船,距今已有500餘年歷史。
、因為石頭多且有特色,早年間村民都是依山伴水在石頭壘砌成的屋內居住,故名石舍。
石舍村曾是往年桐廬與浦江兩地的必經之路,輸運過山貨,洋品在此分行,商人在此安家,依山傍水, 高樹 盈盈,還有明清徽牆、天井進近相連,一派一街三弄的舊時景象。
置身於此,會覺格外的閒適與靜逸,如同安放在山間的一幅古樸的水墨山水畫。
這裡被群山環繞,古樹蒼翠,推門可見竹海,溪水清可見底。
蘆茨村位於富春江畔,富春江和一彎青山將整個村莊環繞。
境內山清水秀、層林疊巒,還保留著陳公廟、百步街、靈古寺等建築。
時代日新月異,但桐廬卻保有一種古樸的清新的氣息,整個城市被青山綠水環抱其中。
群山漸隱,江水流長,難怪當時的文人墨客要讚美這裡,在這裡隱居。
累了,不妨也來桐廬小住幾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