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插件式led日光燈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08:19:01 1
專利名稱:一種插件式led日光燈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照明電器,具體是涉及一種插件式LED日光燈。
背景技術:
與傳統的白熾燈相比,螢光日光燈即熱陰極低氣壓水銀螢光燈,具有發熱小、亮度 高、壽命長的優點,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成為照明光源的主流,然而,與螢光日光燈相 比,LED日光燈具有壽命長,光效高、低功效的特點。現有技術中LED日光燈,一般採用錫焊 連接,但是由於錫焊連接易脫落,連接不穩定,或者焊點過大造成短路,嚴重影響了產品的 質量,同時錫焊也易在生產中產生危險,不利於生產安全,所以如何解決因錫焊帶來的問題 一直是一個研究的重點,並且LED燈散熱效果差,不易推廣。
實用新型內容發明目的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插件式LED日光燈, 包括主插座、燈殼和電源線,該日光燈還包括鋁基板連接器、插座連接器、電源組件、帶 有LED晶片的條狀鋁基板和驅動IC ;燈殼表面設有凹槽,帶有LED晶片的鋁基板插入並固定在凹槽中;電源組件的一端,將電源線卡入PCB端子中,然後PCB端子插入鋁基板電源連接器 的插槽中,鋁基板電源連接器插入鋁基板連接器中;電源組件的另一端中,將電源線卡在方 端子上,方端子和方端子針座分別插在方端子孔座中,方端子針座與驅動IC相連;插座連接器的一端,將電源線卡在圓端子中,圓端子插入插座連接器支架中,插座 連接器支架與主插座相連,插座連接器的另一端,將電源線卡在方端子上,方端子和方端子 針座分別插在方端子孔座中,方端子針座與驅動IC相連;驅動IC、插座連接器、電源組件都裝在燈殼的內部;鋁基板連接器卡在鋁基板的 兩端;主插座插在燈殼的兩端。整個插件式LED日光燈的安裝,沒有一個焊點,整體都採用接插連接,保證了各 個部件之間的連接,位置準確,定位精確,不易產生脫落,保證了整個LED日光燈生產過程 整潔環保,安全節能。為了防止給鋁基板噴塗螢光粉環氧樹脂混合物時混合物外溢,導致其他部件在噴 塗樹脂混合物時外表面汙染,在鋁基板的兩端還可設有阻膠塞,使用了阻膠塞不僅使產品 更美觀,還保證了 LED日光燈的其他部件不會因沾染到樹脂混合物而導致短路或開路。為了讓驅動IC的散熱速度加快,本實用新型在熱量驅動IC上還裝有導熱彈片,該 導熱彈片連接驅動IC和燈殼,由於該導熱彈片採用銅製成,加快了驅動IC的熱量散發,從 而避免了驅動IC在高功率輸出時因過度發熱而降低工作效率或燒毀的情況。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插件式LED日光燈,由於整個LED日光燈的連接 都是採用插件式連接,沒有一個焊點,生產組裝過程安全,環保,並且避免了因焊點焊接不 牢造成短路或開路的現象,提高了產品和合格率以及產品的質量;由於採用了阻膠塞,保證了產品外形的整潔美觀;由於採用了導熱彈片,加快了驅動IC的熱量散發,從而避免了驅 動IC在高功率輸出時因過度發熱而降低工作效率或燒毀的情況。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主插座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燈殼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鋁基板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阻膠塞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導熱彈片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插座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中插座連接器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中圓端子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中方端子的結構示意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中方端子孔座的結構示意圖;圖12為本實用新型中方端子孔座的主視圖;圖13為本實用新型中方端子孔座的後視圖;圖14為本實用新型中端子針座的結構示意圖;圖15為本實用新型中電源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16為本實用新型中鋁基板電源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圖17為本實用新型中PCB端子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 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之後,本領域技術 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於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範圍。如圖1所示的一種插件式LED日光燈,包括主插座1、燈殼2、電源線23、鋁基板連 接器3、插座連接器6、電源組件7、帶有LED晶片的條狀鋁基板和驅動IC。如圖2所示主插座1包括插針11和插座體12 ;插座體12下端設有一個與鋁基板 連接器3尺寸相適配的開口 35,插座體12下端除開口 35處,其他部位與燈殼2內部形狀適 配,插針11採用銅製作,插座體12採用塑料製成。如圖3所示的燈殼2,燈殼2的頂端設有一個條狀凹槽13,用於插入條狀鋁基板, 凹槽13的開口寬度小於凹槽13內部的寬度,起到了固頂條狀鋁基板的作用;燈殼2的底端 為鋸齒狀,增加了散熱面積;燈殼2的內部設有一個卡槽14,用於將驅動IC固定於燈殼2 內,燈殼2採用鋁合金一次擠壓成型。如圖4所示的鋁基板連接器3,由鋁基板連接器支架17和鋁基板連接端子16構 成,鋁基板連接支架17為塑料製成,鋁基板連接端子16採用銅製成,鋁基板連接端子16卡 在鋁基板連接支架17的卡槽中,並從卡槽中露出一側。如圖5所示的阻膠塞4,卡在鋁基板上,用於防止在鋁基板上噴塗樹脂混合物時外 溢而沾染到其他部件。[0036]如圖6所示的導熱彈片5,兩端設有兩個插腳,與驅動IC相連,為更牢固的連接還 設有一可固定螺絲的圓形螺孔。如圖7-14所示的插座連接器8,一端由插座連接器支架18和圓端子19構成,另一 端由方端子20、方端子孔座21、方端子針座22組成,中間用電源線23相連;連接方式為電 源線23 —端卡在圓端子19上,然後將圓端子19插入插座連接器支架18中,電源線23從 連接器支架18的插口 31中穿出;電源線23另一端卡在方端子20上,方端子插入方端子孔 座21的前插孔32內,方端子針座22的插針插入方端子孔座21的後插孔33中;其中方端 子21,圓端子19及方端子針座中的插針都採用銅製成,插座連接器支架18採用塑料製成, 方端子孔座和方端子針座(除方端子針座插座部分)採用尼龍製成。如圖15-18所示的電源組件7,一端由鋁基板連接器24和PCB端子25構成,另一 端由方端子20、方端子孔座21、方端子針座22組成,中間用電源線23相連;連接方式為連 接方式為電源線23 —端卡在PCB端子25上,然後插入鋁基板連接器24的插槽中,電源線 23從插孔中露出,PCB端子25及方端子針座中的插針都採用銅製成。鋁基板電源連接器24 採用塑料製成。如圖1所示的一種插接式LED日關燈,組裝順序為1)先將鋁基板插入燈殼2中; 2)將電源組件7通過方端子針座22連接驅動IC ;3)將在插座連接器8通過方端子針座22連接驅動IC ;4)將步驟2、3中裝好部件插入燈殼2中;5)將鋁基板連接器3插入燈殼2兩側,並與電源組件7中的鋁基版電源連接器24 連接;6)將主插座1通過插座連接器8中的插座連接器支架18連接在一起並插入燈殼 2中。或者;如圖1所示的一種插接式LED日關燈,組裝順序也可為1)先將鋁基板插入燈殼2中;2)然後將阻膠塞插4在鋁基板的兩側;3)將電源組件7通過方端子針座22連接驅動IC ;4)將在插座連接器8通過方端子針座22連接驅動IC ;5)將導熱彈片5裝載在驅動IC上;6)將步驟3、4、5中裝好部件插入燈殼2中;7)將鋁基板連接器3插入燈殼2兩側,並與電源組件7中的鋁基版電源連接器24 連接;8)將主插座1通過插座連接器8中的插座連接器支架18連接在一起並插入燈殼 2中。
權利要求一種插件式LED日光燈,包括主插座(1)、燈殼(2)和電源線(23),其特徵在於該插件式日光燈還包括鋁基板連接器(3)、插座連接器(6)、電源組件(7)、帶有LED晶片的條狀鋁基板和驅動IC;燈殼(2)表面設有凹槽(13),鋁基板插入並固定在凹槽(13)中;電源組件(7)一端將電源線(23)卡入PCB端子(25)中,PCB端子(25)插入鋁基板電源連接器(24)的插槽中,鋁基板電源連接器(24)插入鋁基板連接器(3)中;所述電源組件(7)的另一端,將電源線(23)卡在方端子(20)上,方端子(20)和方端子針座(22)分別插在方端子孔座(21)中,方端子針座(22)與驅動IC相連;插座連接器(6)的一端將電源線(23)卡在圓端子(19)上,所述圓端子(19)插入插座連接器支架(18)中,該插座連接器支架(18)與主插座(1)相連,所述插座連接器(6)另一端,將電源線(23)卡在方端子(20)上,方端子(20)和方端子針座(22)分別插在方端子孔座(21)中,方端子針座(22)與驅動IC相連;驅動IC、插座連接器(6)、電源組件(7)都裝在燈殼(2)的內部;鋁基板連接器(3)卡在鋁基板的兩端;主插座(1)插在燈殼(2)的兩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插件式LED日光燈,其特徵在於鋁基板的兩端設有阻 膠塞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插件式LED日光燈,其特徵在於驅動IC上設有連接驅 動IC和燈殼(2)的導熱彈片(5),該導熱彈片(5)的尾端與燈殼(2)接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插件式LED日光燈,先將鋁基板插入燈殼中;將電源組件通過方端子針座連接驅動IC;將在插座連接器通過方端子針座連接驅動IC;將裝好的電源組件、插座連接器和驅動IC插入燈殼中;將鋁基板連接器插入燈殼兩側,並與電源組件中的鋁基板電源連接器連接;將主插座通過插座連接器中的插座連接器支架連接在一起並插入燈殼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插件式LED日光燈,由於整個LED日光燈的連接都是採用插件式連接,沒有一個焊點,生產組裝過程安全,環保,並且避免了因焊點焊接不牢造成短路或開路的現象,提高了產品和合格率以及產品的質量。
文檔編號F21V23/06GK201724006SQ20102002248
公開日2011年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12日
發明者何革蘇, 李政儒, 王培基, 陳劍明 申請人:蘇偉光能科技(太倉)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