撓性落魚打撈工具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08:16:0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現場打撈落魚,特別是撓性落魚(連續油管和鋼絲繩等)的打撈工具。
背景技術:
連續油管是用低碳合金鋼製作的管材,有很好的撓性,又稱撓性油管,一卷連續油管長几千米。可以代替常規油管進行很多作業,連續油管作業設備具有帶壓作業、連續起下的特點,設備體積小,作業周期快,成本低。連續油管所具有的帶壓欠平衡作業、作業的快速高效、對地層的低傷害、低成本(來源於工序的簡化)等優點和應用價值被廣範應用於油氣田修井、鑽井、完井、測井等作業,可實現衝砂洗井、鑽橋塞、氣舉、注液氮、清蠟、排液、擠酸和配合測試等功能,在油氣田勘探與開發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使用過程中,由於井下複雜情況的難以預料、材料本身的缺陷、以及長時間在惡劣環境下的使用,不可避免的會發生連續油管斷落井內的現象。由於其具有撓性、尺寸小的特點,利用打撈筒和打撈矛這種傳統的打撈方式的效果並不總能令人滿意。因此,仍需要設計加工新型的撓性落魚打撈工具,以獲得更好的打撈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撓性落魚打撈工具,包括筒體,所述筒體具有一個通孔並且筒體底部為錐形,筒體上部設有與鑽具連接的節箍,其特徵在於:所述筒體上設有多個鉤爪和落魚引入孔;
所述鉤爪與落魚引入孔的底邊成銳角形成;
所述相鄰鉤爪之間在垂直向上的方向每隔20-25cm並且在圓周方向間隔45-60°。
優選地,所述鉤爪與落魚引入孔的底邊形成的銳角為15-85°,優選成20-75°,更優選25-60°。
優選地,所述鉤爪的數量不少於24個。
優選地,所述落魚引入孔為具有一水平底邊的孔,例如呈梯形、菱形、長方形、多邊形例如五邊形或六邊形。
優選地,所述鉤爪上焊接加強筋板。
優選地,所述節箍與筒體焊接或螺紋連接;所述節箍內加工螺紋與鑽具連接。
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的撓性落魚打撈工具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
使筒體下部形成錐形;
在筒體上部連接節箍;以及
在筒體中部以如下方式形成鉤爪和落魚引入孔:
由所述筒體的錐形低沿向上50-55cm處開始,以垂直向上的方向每隔20-25cm並且相鄰之間在圓周方向間隔45-60°切割一個具有水平底邊的切面,所述切面的底邊與筒體連接而其餘邊與筒體斷開,然後設置所述切面與底邊為銳角,由此切面形成鉤爪並在筒體上形成落魚引入孔。
優選地,所述錐體高度與筒體的比例為1:(45-55),優選1:(45-50)。椎體高度20公分左右即可,筒體通常10米左右)
本實用新型的撓性落魚打撈工具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打撈效率高且安全平穩。通過此工具的使用可以快速有效的打撈落魚,大大縮短事故處理時間,儘快恢復井下正常狀態,提升了工作實效,減少了材料和成本的消耗,為安全、高效、有序生產打下基礎。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徵通過如下的參照附圖描述的實施方案會變得顯而易見,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部錐形體;2-加強筋板;3-筒體;4-鉤爪;5-梯形孔;6-節箍
具體實施方式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理解,以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的具體描述僅僅為了充分公開本實用新型,而不應理解為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權利要求書限定。
本實用新型的提供一種撓性落魚打撈工具,包括筒體,所述筒體具有一個通孔並且筒體底部為錐形,筒體上部設有與鑽具連接的節箍,其特徵在於:所述筒體上設有多個鉤爪和落魚引入孔;
所述鉤爪與落魚引入孔的底邊成銳角形成;
所述相鄰鉤爪之間在垂直向上的方向每隔20-25cm並且在圓周方向間隔45-60°。
在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鉤爪與落魚引入孔的底邊形成的銳角為15-85°,優選成20-75°,更優選25-60°。
所述鉤爪與落魚引入孔的底邊形成的銳角應理解為鉤爪所在平面與落魚引入孔的底邊形成的銳角。
在又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鉤爪的數量不得少於24個。
在又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落魚引入孔為具有一水平底邊的孔,例如呈梯形、菱形、長方形、多邊形例如五邊形或六邊形。所述落魚引入孔的形狀是加工鉤爪自然形成,需要方便落魚的纏繞和順利進入其孔內,完成打撈。
在另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鉤爪上焊接加強筋板。
在另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節箍與筒體焊接或螺紋連接;所述節箍內加工螺紋與鑽具連接。
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的撓性落魚打撈工具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
使筒體下部形成錐形;
在筒體上部連接節箍;以及
在筒體中部以如下方式形成鉤爪和梯形孔:
由所述筒體的錐形低沿向上50-55cm處開始,以垂直向上的方向每隔20-25cm並且相鄰之間在圓周方向間隔45-60°切割一個具有水平底邊的切面,所述切面的底邊與筒體連接而其餘邊與筒體斷開,然後設置所述切面與底邊為銳角,由此切面形成鉤爪並在筒體上形成落魚引入孔。
應理解切面其形成在筒體上為近似的平面;所述筒體上的落魚引入孔大小為可以方便落魚的進入即可。
筒體下部形成錐形的方式可通過本領域中已知的方式進行,只要形成所述錐形即可。
在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鉤爪與落魚引入孔的底邊形成的銳角為15-85°,優選成20-75°,更優選25-60°。
在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鉤爪的數量不得少於24個。
在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錐體高度與筒體的比例為1:(45-55),優選1:(45-50)。例如,錐體高度20公分左右即可,筒體通常10米左右。
在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工具具有一個通孔的筒體,筒體下部的錐形體,筒體上部的節箍,筒體中間的36個鉤爪和落魚引入孔以及加強筋板。
在一個實施方案中,筒體下部的錐形體由切割部分筒體、加熱捶打而成。所述鉤爪由切割筒體本體形成梯形切面並撬起而成,該梯形孔在撬起鉤爪之後自然形成。加強筋板焊接在鉤爪之上,節箍可以焊接在筒體之上,也可採用螺紋連接的方式,節箍內加工螺紋與鑽具連接。
如圖1所示,此工具具有一個通孔的筒體,在筒體的底部加工成錐形,以方便引導落魚上鉤,在筒體上從錐形上部50cm處開始向上部每隔25cm,圓周方向每間隔60°切割成一個近似梯形狀,然後將其撬起作為打撈撓性落魚的鉤爪,鉤爪的具體尺寸應按照井內套管的具體尺寸而定,(例如9-5/8」套管內,以圓周上的鉤爪的最大外徑不超過8-5/8」為宜),鉤爪的數量根據筒體的長度具體而定,當最少不得少於24個,為增加鉤爪的強度,在其上焊接加強筋板,筒體上的梯形狀孔方便撓性落魚的進入,在筒體頂部加工節箍,節箍內加工有螺紋可以方便的與鑽具連接,從而形成打撈管柱實現落魚的打撈。
本實用新型中,筒體底部的錐形體作為引導之用,加強筋板作為增強鉤爪的強度之用,筒體作為整個工具的支撐,鉤爪作為鉤住落魚之用,梯形孔作為落魚的引入孔之用,節箍作為連接鑽具和座卡瓦之用。
本實用新型工具如下使用:
當使用此工具時,將此工具連接在鑽具的底部下入井內,當下入超過魚頂的一定位置,旋轉鑽具,通過對比觀察扭矩的變化,上提對比懸重等方式來判斷是否打撈成功。確定打撈成功後,上提時可能震動較大,接上頂驅以減少其震動的幅度,同時慢速勻速上提。
以上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案。在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方案進行各種改進、修改。例如,可以採用多種優選方式組合本實用新型的特徵。